《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版)

发布时间:2019-03-29 08:36: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中考试卷汇编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思想内容】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

【名句赏析】第二句描绘了一幅画面: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五年中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品味该诗尾联中字的妙处。

【答案】

4分)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②“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CC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

(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2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2分)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2分)每空1分。叙事;思乡。

2.(2分)字用得好,(1分)一个””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字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3分)

【答案】

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分)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处,气势磅礴。(大意即可)(3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的依恋之情,情感真挚动人。(1分)

2.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2分)

【答案】

1.故乡(家乡)(1分)

2.示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小舟的前行逐渐展开,最后消失在广阔的原野。(要有联想或想象,2分)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答题。(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3分)

诗句中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3分)示例:本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1分)。(意对即可)

3分)怜:喜爱(1分)抒发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本诗中的一个“”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1分)

请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2分)

【答案】

入(1分)

示例:

尾联中一个字表达巧妙,本来是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分;切入角度1分,表达效果1分)

(评分说明:此题主要考查作品的艺术特色;答题的角度很多,可以从炼字的角度,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还可以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只要能找准一个切入点,且能简析出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图。(2分)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2分)比喻水中映月。(每空1分,第二空答案与”“相关即可。)

2.(2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湖北省黄石市】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0⑴D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

【湖南省衡阳市】二、(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分)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答案】7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

8.对偶。气势磅礴。(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e4fd7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30.html

《《渡荆门送别》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