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青年亚文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0 04:10: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网络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青年亚文化探
作者:杨秀丽
来源:《人间》2016年第2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网络新品的遍地开花,以爱奇艺、优酷、乐视、搜狐、腾讯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将目标投向一个新的领域——网络自制剧。本文从亚文化角度出发,以《太子妃升职记》为个案分析剧中的文化特性,探析青年亚文化在自制剧中的呈现,旨在为该剧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和研究视角。
关键词:网络自制剧;青年亚文化;《太子妃升职记》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12-01当电视人还在为一剧两星发愁时,视频网站早已将重心投放到年轻人的视野,精心制作网络剧。本文以《太子妃升职记》为个案研究,结合网剧文化特点,分析青年亚文化在其中的体现。
一、《太子妃升职记》中青年亚文化特性(一)影视内容解构性与颠覆性。
《太子妃升职记》在玛丽苏式标题下却有跌宕起伏令人拍手叫绝的蹊跷情节,剧情怀揣各种脑洞大开的猎奇心理,也追寻还原生活本真的乐趣。它讲述的是一个花花公子(男)穿越到古代变成太子妃(女)的故事,继而征服后宫,独占太子,一路顺利的升职成为皇后太后。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模式,直击传统文化与文化投射。(二)创作主体草根化与年轻化。
近年来,网络制剧的制作团队与影视明星呈现出草根化、年轻化趋势,目标网络受众群体也逐渐形成低龄化趋势。《太子妃升职记》是由导演侣皓吉吉执导,张天爱、盛一伦等众多新生代偶像联袂主演。相比其他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选定新颖特别的题材内容,主人翁张芃芃雌雄同体、纵横古今、人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全剧的看点连连。(三)网络语言自由不羁。

《太子妃升职记》在语言使用上洒脱不羁、灿烂缤纷,普通话、方言、网络用语等都用入其中,新奇别致,尤其是在太子妃以男女双重身份的心理对话更是剧中的亮点之一。剧中用到大量的缩略语,如“TM”“MD”“FK”,也有许多放荡不羁的台词,比如说兄弟,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牛粪上的那一朵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几十年后还不是要一起去跳广场舞等,这种方式与青年人使用语言的特征相吻合,与他们寻求叛逆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在实现对主流的象征性抵抗,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存在感。二、《太子妃升职记》中青年亚文化呈现
网络亚文化是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即反传统、反权威,追求个性、张扬自我。《太子妃升职记》中追求的弹幕、吐槽、大尺度、污、恶搞都体现出亚文化的追求个性、反传统、反主流的颠覆,给观众新鲜的陌生化体验。(一)恶搞亚文化。
恶搞无论是以文字、语言还是影像的形式出现,都反应了现代主义的表征危机,突出的表现就是戏仿、杂糅、拼贴的特点。花花公子张鹏跳入水中被踢晕,一觉醒来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太子妃张芃芃。这虽是穿越老梗,主人公却是女儿身,男儿心,内容本身充满了恶搞,但这恰恰是网络恶搞亚文化的表现。此外《太子妃升职记》在宫斗之余,更多的是反规矩的幽默,有颗现代心的张芃芃把整个后宫也闹得很现代,恶搞味十足。(二)自拍亚文化。
自拍文化反应了青年群体一种个性上的诉求,它可以成为一种资本用作炫耀甚至消费。这种自恋式的自我投注,引导受众增加了在身体上的消费满足,所以青年群体通过自拍效应,在社交网络中上传的不仅是美丽,表达的也不仅是自信,更体现了身体作为一种资本可以用作消费。从《太子妃升职记》的服装造型上看,极大程度改变以往电视剧的画风,龙袍配凉鞋、少袖少裤腿、影楼风十足,个性化洋溢,让观众赏剧的同时模仿并自我欣赏。(三)迷文化。
迷文化是指一种崇拜心理,尤其是对偶像的崇拜。青年群体在崇拜偶像时往往体现了他们自己所希望的另一个自己,实现和满足自己的愿望。《太子妃升职记》一夜爆火之后、主演张天爱、盛一伦、于朦胧等人人气飙升,张天爱的撩妹术、盛一伦的冰山脸,以及剧中放荡不羁的台词一度成为网友的热门话题。微博的话题榜首、淘宝的服装爆款、各大网络媒体的话题报道等,不得不感叹偶像带有的时尚包装与粉丝效应,而这种亮丽的包装,造就了一个个子妃的梦想。
三、《太子妃升职记》青年亚文化现实映射

虽然《太子妃升职记》一度掀起了网络自制剧和青年亚文化热潮,但在火爆与独特的背后,我们同样需要反思有关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网络文化以及青年群体的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一)青年文化应以主流文化为主体。
首先,现代主流文化在青年文化中需要得以彰显,正是因为充斥着太多的非主流因素,《太子妃升职记》于2016120日被强制下线。而诸如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等文化的其他三部网剧(《盗墓笔记》、《暗黑者》、《探灵档案》)的下线同样于此,其下线理由在于剧中充斥着大量的低俗文化,误导青少年的文化价值观,形成边缘性的青年亚文化圈层。
(二)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共存。
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在大力发展主流文化的同时,不能完全遏制青年亚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种类的发展。一方面,文化是多元的,我们在肯定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发展的同时,不能完全否定青年亚文化;另一方面,虽然部分90后、00后的三观不敢苟同,但我们并不能一味地指责,而在于适当的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循循善诱方为上策,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总之,在培养青年传统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应该用包容的胸怀看待非主流文化、多元文化问题。一方面,对青少年影响力较大的剧集之创作者、演员等应当有这一份担当,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而不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与审美,纯粹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与独特,而抛弃了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我们在欣赏、解析《太子妃升职记》时,应具备网民该有的批判能力,对其优点取其精华,对其缺点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混杂的网络世界里,取其利之,为我所用。参考文献:
[1]胡疆锋,《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一论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二期.[2]覃晓燕,《后现代语境下的恶搞文化特征探析》[J]现代传播,2008年第一期.[3]迈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M],刘亚林,胡克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55.[4]萧功秦,《中国模式病得很重面临五大困境》[EB/OL],人民网,2010.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f2beb4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39.html

《网络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青年亚文化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