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的利弊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中国人口利弊观

摘要:本文拟在《人口增长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吗》1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谈谈中国人口众多的利弊

关键词:人口利弊;短期长期;人口出路
Simon在《人口增长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吗》一文中的主要观点大致是:人口增长并不是一些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的真正原因,而且它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导致人们忽略了真正发展的核心因素——经济机制。
我部分地接受其观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这是中国的大思想家老子在几千年前说过的话,今天我用之来形容中国现阶段和可以预期的未来的人口问题,深觉合适
应该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和少都有它的好处和弊端,关键是如何认清优势所在并合理地利用。同时我们也要有直觉,就是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或理论都要认清楚它的短期情况是怎样,长期又是怎样。

一.短期内我国人口的利弊
1.1人口的利
现在的中国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正在向科技密集型发展,中国现在的GDP总量排在前列,但人均生产值仍然很低,这也就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发展离不开基数庞大的人口。
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国的人口优势正好弥补了资本禀赋不足这个发展中的瓶颈。廉价的劳动力,为中国发展轻工业带来了最大的优势。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无限的优势,同时解决了资本缺少的问题和就业不足的问题。
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最主要的是看它的生产率,在当今中国拥有最丰富的劳动力,正是因为拥有这么多丰富的人力资本,中国才有可能自改革开放以后保持经济的飞速增长,这是基础条件,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纵使改革开放再彻底,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看看这些年的印度,其经济增长之快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印两国经济能够拥有如此显著的增长速率,都是有着强大的人力资本做后盾才能实现的。中国的人口多让其拥有世界上最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国际上诸多大型公司企业的眼球,这个市场的某种产品供需关系的一次小小
1黄祖辉译.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的波动都会引起需许多投资者为之焦急。而我们也靠着外资的引进,弥补国内投资金额的不足,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等等。这些都是人口优势带来的,可想而知,如果中国的人口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还会有那么多跨国集团愿意在这里下“血本”吗?
同时这些年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也许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是让每个人都拥有了学习的机会,这样在一个大基数的人口下,会出现更多有才能的知识分子,这些人都是未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1.人口多在技术进步中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人口多在我国过去的发展中曾经是优势,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多的优势不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人口多,所以导致我们的经济发展落后了,两者是不具备因果关系的。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在前现代社会时期,由于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依赖于工匠,农夫的经验和天才对自然的观察,中国因人口众多而在技术进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16世纪的科学革命之后,随着技术进步方式的变迁,即实验方法的采用,按道理,中国因人口众多,应该具有更多的高素质的科学人才,而继续具有比较优势,可是却由于科举制度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而限制了这一优势的发挥。所以,并不是说,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多变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劣势,而是由于其他因素,限制了它在技术进步中比较优势的发挥。
现在,我国的各种社会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国家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重视程度在提高,并且采取很多措施鼓励科学发明和创新,再加之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人均收入的提高,很多人会接受教育,平均文化程度持续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技术进步的潜力增大,人口多的优势得到更好地发挥。
2.人口多是我国成为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不可或缺的条件
1973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所谓人口红利,就是人口结构中间大,两头小,使得我国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带来劳动力、储蓄的增加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具有廉价充足的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制造业迅速占领世界市场。据专家预测人口红利期可持续2013年前后,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劳动人口的数量会持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也将继续保持。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大的人口总规模和高的劳动人口比例使得中国成为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大力地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1999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会为世界产出的提高带来巨大潜力
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进行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生育率迅速下降和老龄化水平加速。当人口红利枯竭时,劳动力由充裕变成短缺,我国的经济增长机制和方式都会随之改变。
所以面对这一挑战,要抓住人口红利的时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移,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同时也要发展教育和培训,加大这方面投资,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还要创造条件,改革制度,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依靠生产率的提高带动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大,劳动力数量大,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必然会有大规模的劳动力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有效地扩大了全球劳动力,为世界产出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4.人口多促成了消费和生产的良性循环,使市场更有活力和抵抗力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多,消费的能力和潜力就大,消费需求的增加又会带动生产的增加。而正常情况下,生产多于消费,由此导致社会财富的积累。人口多,市场竞争也就激烈,只要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合理,良性的市场竞争会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完善,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另外,内需市场的扩大可以帮助我国抵制外来不良经济冲击的影响。

5.人口带来市场
中国大陆地区的开放,带给世界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显然这个市场不仅仅属于世界企业,对于本土的企业,本土的经济活动来说才是更巨大的。对于进口产品来说,进一步的国内分销、包装、广告等等产业和行为一定要由本土的经济单位来承担;对于本土产品来说,有一些产品,如现今对GDP贡献连年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业,不可能由、或不可能主要由外来企业来承担。这个大的市场一定会以巨大的内需为表现形式对国家的经济产生贡献。
6.人口带来低成本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供方越多,供方所能得到的剩余越少3,这很像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最低劳动收入保障的国家,一方面这是这个时代国家很难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由于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才使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可以以低价占领世界市场,为中国换取大量的外汇,为中国提高全国的经济水平做准备。


3卢锋:《经济学原理》
2002
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7.人口带来影响力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区域的差异和界限日趋模糊,对于世界的日趋紧密地交流,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国家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力。一方面,对于世界市场上的产品,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的情况下,购者一定会倾向于购买自己所了解的国家-地区所生产的产品,而世界上庞大的华人华侨群体则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贡献;另一方面,有一定成就的海外留学人士,在得到满意的条件的前提下,一定会愿意为自己的祖国进行经济要素的投资,这种投资可能是物质层面的(FDI,也有可能是知识层面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归国知识分子,无论如何,将国外的先进资本引进国内,对于国内是有益的。

1.2人口的弊
人口方面确实不少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人口的综合素质低、高素质人口早逝等等愈演愈烈。
1.人口带来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
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在建国初期错误的人口政策,造成了今天众多的人口,使我国本来就不富裕的区域经济地理条件显得更加紧张。对于矿产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使得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愈加紧张,而如此巨大的人口使得中国在能源方面不得不依赖大量的进口,这不论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整体还是人均的生活水平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难题;人口众多使得国家考虑实际情况后必须维持大量耕地,而城镇化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有着大量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一种合理不合法的需求,紧缺的土地使得房价高昂,房价高昂使年轻一代负担严重,而如果大量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则必然影响粮食安全。
2.人口众多影响着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甘于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作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提高劳动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知识附加值本质的途径是提高教育水平。中国大陆地区如此大的人口数量和城乡差距,使得提高总体教育水平的成本加大,这会严重制约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
3.人口众多影响着社会福利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整体来说,经济体和GDP可以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对于普通的国民来说,人均GDP才更说明问题。我国现在的人均GDP无论何种标准计算都难进入前100名,而又有如此高的基尼系数,这更说明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生活水平是很低的。结合当时国有企业改制等等问题,中国大陆地区这一经济体还有很多结构需要调整,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任何一小类人都会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些群体使得中国经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只有让绝大多数人都能获得一个比较高的收入,才可能称得
4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上是一个比较好的经济体。
此外,近几年被炒得火热的住房问题、医疗保障、贫富差距等,中央也是花了大力气在上面,但是目前为止房价仍旧是只升不降,医保问题也没太多起色,贫富差距更是明显,从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到城乡之间的不均衡,这些都是隐患,还有优秀人才的外流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出国热”又开始升温,这之中势必有很多人最后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怎么处理这些关乎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都是一个个难题。

下面再略微谈一下长期角度来看我国人口的利弊。
二.长期内我国人口的利弊
人口的利
从长期看来,人多才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口资源的丰富使得劳动力成本低下,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人多创造的财富就多,正是13亿人口的共同努力,才推动了中国的GDP一直高速增长。
2.人口众多提供了广大的市场。而市场恰恰能为发展提供机会。中国13亿人口这个极大的消费群体,不仅吸引了大量外资,而且推动了一大批国营企业的发展。
3.人口众多能够增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便于传播中国文化传统。由于人口多,中国可以向外派出更多的留学人员,更多地在各个方面发挥中国的影响力。在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各方面都能产生大量的人才,取得卓越的成就。
所以,现在中国的问题不在于人多,而在于更好的调节人口结构问题。着重发展人口素质,使劳动力生产率得到提高,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中国人多的优势也将更充分地得到发挥。
人口的弊
但是,众多的人口也可能导致极度的贫福差距明显,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等。还有人口重多给环境、资源都带来很大压力。并且人口老年化,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都成为中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中国人口的出路
说完了以上的内容,分析了长期和短期人口众多的利弊,下面说说中国人口的出路。
5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事实上,在以往的讨论中时常混淆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的概念。几乎所有号称与人口相关的问题,如医疗保障,在假设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水平等人口无关相关变量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变量实际上总是是人口密度。因为根据假设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成简单正比关系,即比值恒定,而总社保资金和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两组变量同样成简单正比关系。
谈到人口密度,不得不以日本为例子。日本人口亿人,国土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千米人。中国人口亿,面积9,571,300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千米人。这样可以看出,日本的人口密度约是中国的倍。因此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日本发展的难度应该远在中国之上。而且可以预测的是,如果地区发展难度可以表为人口的函数,则这最有可能是一个指数函数,即日本发展的困难程度要远超过中国的2倍以上。
有人说中国的人口密度计算应该排除西部省份,但是事实上,完全不适合作物种植和人类生存的只有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的沙漠地带。而新疆部分和内蒙古、宁夏地区仍然适宜人口居住。何况就算要排除西部省份,考虑日本人口问题时也要排除北海道地区。北海道面积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644,555人,人口密度只有人每平方千米。无论如何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都要远远超过中国。
再看二战以后的发展起点,根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峰君教授在《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一书中的资料,二战以后日本的国内经济水平甚至要远低于中国。即使考虑到日本得到了美国的援助的因素,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的难度也要在中国之上。这是上面讨论得到的结论。
回到主题,以上的讨论证明,中国人口众多并不一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同样可以作为以上论点的有力证据。
展望未来,中国在劳动力价格上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力的技术和知识水平逐渐提高,高端劳动力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那么到时人口众多对中国是否有利呢?
巨大的人口基数为产生大量高素质人口提供了可能。而无论在哪个行业中,高素质人口的数量才是该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问题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使总人口数量的优势得以转化成高素质人口的数量优势。评价高素质人口的标准在于创新能力。林毅夫教授讲到,科学革命未发生在中国是因为中国对创新的激励不足。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并非决定于总人口的多少,而在于有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的人的多少和这些人所在的环境对创新的激励水平的高低。当年的中国在前一个条件上具有优势,但是在后一个条件上的劣势导致最终科学革命的缺失。现在,在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预测中国将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人参与研和创新活动,从而使中国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6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重要性。在80年代初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而且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如果当时还是像560年代那样,搞平均主义,期盼一步登天,实现全民同步的共同富裕,则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必将被时代远远落在后面。

四.总结

人口并非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变量,人口众多也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直接原因。虽然不可否认的是过多的人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一切唯人口论,把所有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都归结于人口问题,显然是不恰当和没有道理的。
所谓由人口引发的问题的症结不是人口基数大,而是人口比例不协调、结构不合理。这需要医疗、教育、文化、制度各方面的完善,从而使人口结构得以改善。

五.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1999
[2]卢锋:《经济学原理》2002
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891a1e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e9.html

《中国人口的利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