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发布时间:2021-0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次北固山下
一、 集体进行朗读 二、 整理简介
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号∶为德,先天年间的进士。其诗流传不多。他曾往来于吴、楚间,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三、 标题解读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所以从这里看整理是乘船旅游在外的。
四、 诗文解读
(一)这从内容上看是一首什么诗? 思乡诗
(二)这首诗从体裁上来看是一首什么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其格式是全诗共8句,每句5个字,有仄起、平起二格。三四句、五六句均为对仗句。
五言律诗把诗句分为哪几部分?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依句分析
1、首联
客路指整理要去的路。点出诗人正在旅途中,所以不能回家,所以才会思乡。青山点题目中的北固山。这里指明了地点。
整理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首联首先点了题,青山点了地点,行舟点了次,是乘船的,所以在这里才会停泊。其次,我们看,首联里面的景物是诗人所见的吗?( 不是,这是诗人所想的,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表示船到了镇江后,他还要乘坐驿车到别的地方去,这里也暗含旅途的奔波之意。
2、颔联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在船上所见到的景象。我们首先来看诗人见到的有哪些景象?(潮、风、帆)
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平、阔、正、悬”四字的炼字很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而潮平一语,又为颈联中“江春”做了铺垫。
3、颈联:
1 / 5
首先来看残夜和旧年点明了时间和时令。旧年快要过年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都快要团圆了,而我还只能独身一人在外飘泊,这个时候不免思念自己的家乡。
在来看这个诗句里面的炼字。如这里的二字,中”“用了拟人手法。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残夜江春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了解,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诗。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4、尾联
在这样一个时间、在这样一个地点、在这样一个让诗人染上思乡愁绪的时候,诗人的思乡之情要如何传达?这时候,诗人看见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天空,于是诗人想起了“雁足传情”的故事,还是托雁子给家里人捎个信吧。寄往自己的故乡,洛阳。这里借鸿雁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就像我们学过的哪句诗?(我记仇心,随风直到夜郎西。
前面的所见都是为了抒发思乡之情,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5、总结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大家学过的关于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如:静夜思
五、集体背诵

钱塘湖春行
一、 集体朗读 二、 整理介绍
白居易: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三、 标题解读
西湖的春天的美丽景色。
四、 诗文解读
2 / 5
(一)这首诗从体裁上来看是一首什么诗?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把诗句分为哪几部分?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依句分析
1、首联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是在孤山寺北,并且从“北”和“西”这两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游览的路程。第二句则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时令是初春时节。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而由于春水上涨,在水色天光的混沌中,天空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所以这里说“云脚低”。这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首联点明了游览的路程和时间,并且再次点题。照应了标题中的“春行”
2 颔联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在春行中所见到的景象。我们首先来看诗人见到的有哪些景象?(早莺、新燕)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就说明不是很多,说是“谁家”而不是“家家”,也说明数量很少,因为这还是在初春的时候。
勾画出一个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3 颈联
这一联也是描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这一联中诗人所见的景物有: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 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3 / 5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4、尾联
尾联是诗人在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后从内心抒发出的对于西湖美丽景色的感叹。是所感的部分。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这样美丽的景色诗人是万分的喜欢喝赞赏啊,可是诗人已经“行不足”走不动路了,十分的遗憾。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总结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乱花、浅草、早莺、新燕),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五、 集体背诵


天净沙.秋思
一、 集体朗读 二、 整理介绍
马致远,字东篱,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详,晚号,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有曲状元之誉。杂剧见于著录的有15种,散曲集有《东篱乐府》[
三、 标题解读
《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令句法别致,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这里天净沙是曲牌名,没有具体的意思。而秋思则是这首小令的一个慨括。首先它点明了小令的时间是秋天。其次它点明了小令的主旨是思乡。
四、 诗文解读
小令的前三句一共只有18个字,描绘出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真可谓是“惜墨如金”,但是这九种事物却分别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表现其特征的修饰语,使得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这些原本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的笼罩下,构成了一个整体。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4 / 5
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
枯藤老树在这里也点明了题目中的时节是秋天。这里处于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流水相映,更显得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德相映,使得道路更见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原本应该是一个非常漂亮而温馨的画面,可是诗人一人孤身在外,漂泊无依,在看见这么美丽温馨的画面,更加凸显出自己的孤独,这也是“断肠人”心碎断肠的触发物。这里就是借小桥流水人家来衬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体现了什么?(一是表面诗人在外已经飘泊了很久了,二是通过马的瘦来体现人的瘦)更加凸显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夕阳西下,这句是整个景物的背景句,它点明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一般来说我们队夕阳西下是什么看法?但是了解前面来说,在这里主要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最后“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人物及人物的心情。上面的全部景物的描写都是为了这句,一切的悲苦之情全部在结尾的抒情中凸显出来。诗人直抒胸臆,到处了天涯游子之悲,已经浓重至”断肠“,可见他的乡愁是何等浓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它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孤寂愁苦的画面。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因为它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马致远这首小令,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所以我们在选取景物的时候要符合我们想要抒发的感情,所谓的有什么样的情选什么样的景。在这里我们不可能像钱塘湖里一样的用争、啄、花、草等。
五、 集体背诵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5 / 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e501f4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e.html

《次北固山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