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词歌曲《越人歌》的演唱艺术处理

发布时间:2023-04-19 16:02: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论古诗词歌曲《越人歌》的演唱艺术处理
作者:郜小末
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3
要:古诗词歌曲《越人歌》题材来源于春秋时期民歌,由刘青谱曲,邓垚、白栋梁配伴奏。此曲将古老的诗歌与现代的音乐创作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又保留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特有的风格与韵味,使古老的文字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本文以演唱艺术处理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其润腔、咬字、气息、强弱等方面的处理与运用。关键词:古诗词歌曲;《越人歌》;演唱艺术处理1古诗词歌曲《越人歌》概述1.1文本来源
古诗词歌曲《越人歌》的文本来源于创作于春秋时期的民间诗歌《越人歌》,是目前为止我国最早的古语翻译作品。《越人歌》讲述了楚王的胞弟子皙在江上泛舟游玩,摇船的越国女子被子皙的魅力深深折服,随即直抒胸臆,婉转地唱出了对王子质朴真挚的爱恋之情。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强化情感,也使此句成为本诗最为经典的一笔。《越人歌》一诗歌颂了跨越不同阶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追求真挚爱情的真心与勇气,是春秋时期楚国和越国边境文化交融的印证,同时对之后《楚辞》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音乐特征
古诗词歌曲《越人歌》旋律流畅婉转、清新质朴,4/4拍行板,采用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段落由四句构成,D徵调式,旋律线条流畅,伴奏织体以琶音分解为主。A1段是A段的变化重复,转为G宫调式,伴奏织体以柱式和弦为主,使得情感进一步加强,随后通过琶音连接过渡到B乐段。B乐段为此曲的高潮部分,音域更为宽广,旋律跳进频繁,伴奏的音形也更为密集,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人物内心情感的热烈与真挚。B1段落音乐回落,情绪也逐渐平稳,进入尾声,反复吟唱,营造出喃喃自语之感。古诗词歌曲《越人歌》的创作融入了地方音乐民间曲艺音调,并结合了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动静结合,层次分明,对比明显,既保留了古诗词歌曲特有的古风古韵,又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2古诗词歌曲《越人歌》演唱艺术处理2.1润腔把握
润腔是根据歌词的语言音调,在旋律基本音上加入装饰性的音所形成的音。润腔不仅能丰富音乐形式,凸显民族音乐元素,还能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真情实感。在古诗词歌曲《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人歌》中,字、字以及字等都用快速的上方小二度前倚音進行润色,使得演唱强拍时更具棱角性,用人声模拟出了萧、笛打音的演奏方式,使得音乐更具有古朴的气质,凸显古诗词歌曲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演唱得与王子同舟一句时,将字做波音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摇船女子能与王子同舟而行时激动又害羞的一面。同时颤音的使用,也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演唱时将句末长拍做颤音处理,颤音的幅度由快到慢,借助颤音润腔,模仿出古琴演奏的揉弦处理方式。频繁的颤音运用,不仅将古诗词歌曲唱腔风格表现得恰到好处,还能生动地刻画出越人女子人物形象。2.2咬字细化
提到古诗词歌曲的咬字吐字,就不得不提四呼十三辙,它沿用了戏曲演唱的咬字归韵方法,使得演唱清晰自然,更具中国特色。在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中,它的也体现在其咬字和吐字上。A乐段多次出现的字为文言语气助词,齐齿呼归一七辙,在演唱时要注意嘴唇收拢,不要咧嘴角,口腔内部空间咽腔尽可能打开,以保证闭口音立体通透。字和字为合口呼归由求辙,要注意口型保持纵向打开,演唱长拍时口型保持不变,归韵放在字末,不可提前归韵。B乐段全部为卷舌音,要注意舌头放松,发声位置不变,卷舌程度要适当控制,不可过度后撤导致僵硬、压喉,同时还要注重歌词的表现力,要有语气感,自然亲切地表达出越人女子内心对王子的爱慕和对爱情的渴盼。2.3气息运用
气息是歌唱的基石,掌握良好的气息运用技巧是完整地呈现声乐作品的前提。在演唱歌曲《越人歌》时,字旋律为向下跳进,气息同时也要主动下沉,将每个字都唱在音上。羞被好兮,不訾诟耻一句是前面乐句的变化与再现,情绪进一步推蒙,要注意前半句的头腔运用,字要上抬笑肌,打开牙关,唱得饱满充分。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一句中字要立在高位置,利用面罩共鸣,加强腰腹的对抗,使气息加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是此曲的高潮部分,是越人女子情感最真挚的表达。演唱这句时,气息要滚动起来,字处于换声点,发声位置要紧贴后咽壁,心悦君兮几个字要唱入头腔,保持高位置不动摇,收的时候以气息做支撑,不可用力过猛,要轻巧自然。2.4强弱对比
演唱时的强弱变化也是丰富音乐表演的手法之一。通常情况下上行旋律强、下行旋律弱,欲强先弱、强弱交叉,同样,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也不例外。A乐段每一句都遵循前半句强后半句弱的规律,强弱交替,线条连贯,营造出水面起伏波动之感。A乐段最后一句知王子声音由弱渐强,为之后的高潮做铺垫。B乐段为全曲最强的部分,通过音量的爆发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字,气息与音量要协调配合,保证高音部分稳定且具有戏剧性张力。最后的尾声部分情绪归于平静,渐弱渐慢,直至无声,给人以无限回味。注重音乐的强弱细节处理,能使我们在演唱时收放自如,准确地刻画音乐形象,使得音乐整体更为丰满立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李怡.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之美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3):29-30.[2]柴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文学性浅析[J].文艺争鸣,201902):203-205.
[3]曾于燕.从美学角度分析《越人歌》的演唱情感[J].西部皮革,20173902):23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eb03589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7.html

《论古诗词歌曲《越人歌》的演唱艺术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