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发布时间:2019-02-08 18:16: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物性,即事物的本性,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然也。”杜甫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司马光也说,“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他们均以葵花向阳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忠君之心出自天性;人们也常以葵花向着太阳转动的自然特性,比喻为一种向往光明、矢志不渝的美好品格。

陶渊明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言被束缚在笼子里的鸟儿,总是眷恋着昔日自由飞翔的丛林;被饲养在池塘的鱼儿,总是思念以前宽广的江湖。这也是动物留恋故土的本性,早在战国时期的屈原就提到过“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以禽鸟恋旧,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家乡念念不忘的怀恋之情。《淮南子说林训》说:“鸟飞返乡,免走旧窟,狐死首丘。”还有《古诗十九首》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等,与“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二句所表达的意思相仿,说明人或动物不忘故乡的秉性。

动物有情,草木也有知,张九龄称之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他说,兰花生长在春天,桂花开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不管是兰花也好,桂花也罢,他们展现的美都是生命的一种本能。这种“佳节”出于天然,出于自我修养,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赏识,因此“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者以此说明自己洁身自好,进德修业,并非为了博得别人的欣赏,而是像春兰秋桂一样,是出于本性而已。

在古典诗词中,伤春惜花是很常见的情感,借落花抒发青春年华逝去的伤感,当然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叹。但诗人王建却没有承袭这个传统,而说“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强调花落只是因为桃花渴望结子而已,与东风无关。诗句中的“贪”字,当解作“特别想要”,并没有明显的贬义。桃花结子是自然合理的现象,人也一样,结婚生子是再寻常不过的规律。然而,古代那些深闭禁苑的宫女,却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她们没有选择幸福的权利,更不会尝到爱情的果实。所以,女子看到桃花被吹落,并不为之惋惜,而说“桃花贪结子”,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传达出了难言的怨嗟。

野草,既无美艳的姿色,又无挺拔坚韧的枝干,但这并不妨碍它追求生存的本性。白居易赞美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秋枯春荣,是自然规律,这不能说明它的生命力顽强。所以诗人直接说“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十分壮烈的意境。本来,野火烈烈,瞬间便可把草烧成灰烬,然而,烈火再猛,也无法烧掉春草深埋地下的根茎,等到春风吹起,它便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这一枯一荣间,便凸显了小草顽强不屈的性格特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为一种“韧劲”而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更多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动植物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它们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天性,而自然界中那些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古诗词中也具有了情味。曹操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不弃土石,故能成其高;大海不辞涓流,故能成其深。高山大海等巨大事物是不断包容、积聚的结果,人也应该这样,不应该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成就,而要具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

事理,简而言之即事物的道理,可以指人生的处世哲学。诗词中的道理一般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生活中常见而有趣的现象呈现出来,这便是理趣诗。葛晓音先生认为:“蕴涵在诗歌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理,便可称之为理趣。”这是说诗歌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兼备诗的艺术审美趣味,便可成为“理趣诗”。

提起理趣诗,一般指的是宋诗。宋代,随着理学和禅学兴盛交融,士人精神中的理性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普遍表现出体物观物、细察物理的浓厚兴趣。黄庭坚认为作诗为文“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因此,宋诗也就带上了浓厚的哲理意味,以表现人生哲学和生活理趣。当然,唐代及以前的诗也有说理的成分,但不及宋诗普遍。如无名氏的《金缕衣》,李白的《日出入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白居易的“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以及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等等。

提到以景蕴理的诗,著名的如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寓理趣于形象的景物之中,说理却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才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大师,诗中说理是他的擅长。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一)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眼前美景,抒写观书的感受。读书正像我们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保持澄澈清明。其实,此二句所蕴含的哲理不仅只适用于读书,还可以用以说明,只有思想保持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方能才思不断。

诗人叶绍翁满怀欣喜去观看春色,不料被挡在门外,正值心情低落时,看到一枝红杏从墙内探出头来。此番景象给作者极大的惊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脱口而出。这两句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春色”是自然界赐予人类最美好的事物,春天无处不在,是关锁不住的,即使“庭院深深深几许”,也有“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

还有陆游的《游山西村》,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最为人称道。它既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又于景中见理,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当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陷入迷途,顿生茫茫之感。但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终会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这方面来看,这两句诗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是苏麟的名句,诗的原意是说,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由于得到较好的光照,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作者借自然景物,含蓄地指出生活中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权利的现象,尤为恰当地表达了心中的想法,所以后来的人常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近水楼台”,作为人事关系接近因而易于获得方便的意思。但随着后世的演化,这句或多或少带了贬义,常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以率先牟利的情况。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议论说理,兼有抒情,尤为人称道。诗人不怕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只因为自己便站在这山的最高层。“浮云遮望眼”,语义双关,既指眼前之实景,又暗喻奸邪小人。据考证,古人常把浮云比作奸邪小人,以浮云蔽日喻指邪臣蔽君,混淆视听。但作者以“不畏”二字,加以否定,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奸邪的勇气决心。此外,此二句还蕴含着“站得高方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反映了作者胸怀宽阔,不惧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这种敢于斗争、积极进取的坚强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出自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一诗,这不仅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还是一首哲理诗。此二句不仅歌咏了庐山之奇伟神秘,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观庐山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诗人言自己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本身就处在庐山之中。自己的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行动被庐山的丘壑所制约,看到的景物也就只是庐山的冰山一角,所以根本不可能透彻地了解庐山。这两句议论新奇,发人深省,阐述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哲理:由于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或因思维定式的影响,看到的事物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看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我们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限制,摆脱主观的的偏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综合分析。其实,这两句所说的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作者将这个道理融入到观庐山的体会中,显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更多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秋日》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的作品,诗歌语言活泼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又蕴含思辨哲理。此诗写秋日闲适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诗人以平静的心情去关照万物,发现万物皆成安逸舒适之态,那春夏秋冬四时,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人们只要顺应四季的变化,便能享受自然的乐趣。诗人想到天地之外无形的东西,还想到人世间风云的变幻。最后他得出“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的人生真谛。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诗人所谓的“富贵不淫贫能乐”,即人在富贵时要懂得节制,不要太过放纵,而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诗人认为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是“豪雄”了。现可用以表明,人生要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心态,不被欲望所驱使,不被逆境所伤神,这才是一种洒脱超然的生活态度。

饮酒赏花,是人生中的赏心乐事,但什么样的一个度才算是最好呢?邵雍说“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饮酒不宜过度,喝到有点醉意时就可以了;赏花亦是如此,花完全开放时,反而不是赏花的最佳时期,半开时才“大有佳趣”。其实,上句讲的是饮酒学问。古人把“酒饮微醉”视为佳境,大凡善饮酒者,素来讲究“饮酒半酣正好”的艺术,正像《养生要论》中所说的那样,“淡酒、小杯、久坐细谈,非惟娱客,亦可养生”,可见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下句则谈赏花的艺术。花开一半,正是色、香、韵、姿最为协调的时候,此时的花才最美艳,若等到全开,则近凋谢枯萎了。清文学家、养生家石成金在品读该联时,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酩酊,便成恶境矣。履满盈者须思之”,实际借此提醒那些志得意满的人深思“月满则亏、盛极则衰”的道理。

“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二句,是陆游的咏石名句。陆游一生爱石,被后人尊称为石痴,他晚年对石头的体悟最深,言石头无思无言的特性让人觉得十分可爱。也许正是因为石是无言的,无法用言语表达自我,所以大自然赋予了奇石多姿多彩的外形。从另一个角度说,石虽然不能言,却能传神,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就需要赏石者具备一定的修养,只有了解了石之特性,石之精神,才能从它独特的个性和傲然的品质中看到它不屈和坚韧,发现其令人怦然心动的魅力。与之相反的是自然界的花朵,它们本来就多姿多彩,色香俱佳,足以满足人们的眼鼻口之欲,倘若再加上开口发笑,叽叽喳喳,就有点多事了,势必会招来妒忌。诗人对花、石二物特性的体悟,表现出陆游晚年的处世态度。

陆游认为,做学问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又是一件很刻苦的事情。读书人以书为师,可以从书本里得到很多知识和道理,但仅仅通过书本得到的知识,又是不完整和不深刻的,无论学得多少,心里都终会觉得浅薄。想要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实践出真知,这便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理。我们现在也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看着容易做着难”“眼高手低”等等,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书本的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尽信书不如无书,要“亲身躬行”,用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和发展知识。

唐诗主情,但也不乏丰富的哲理内涵。与宋人不同的是,唐人写诗无意说理,而理自在其中,但也不排除着意说理的情况。唐诗多以空灵明净的自然意境体现生命之理,或寓义理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

虞世南著名的咏蝉诗;;《蝉》,本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和清远的志趣。却蕴含着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能做到修身自好,气质自然自内而外涌出,好酒不怕巷子深,声名自然能够远扬,何须借助他人?李白由“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的现象,得出“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的哲理,讽刺了以色取人的行为。而罗隐则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咏叹蜜蜂,也是歌咏了辛勤劳动的农民,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诗的前两句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诗句表面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寻味:“欲穷千里目”,点出了诗人永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而“更上一层楼”则是为了理想目标所付出的努力。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此二句说理,却不是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把道理与景物、情事融而为一,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才是它的成功之处。现可用以说明登高方能望远的道理;或用以比喻看问题要立足高点,才能目光远大;抑或形容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更加努力。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两句,是杜牧安慰友人张祜的话语。“目不见睫”,喻白居易不识千里马,是对白居易的微词;“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精深,已得诗之道,不必再向别处追求。诗至此,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表现了作者灵活多变的神思。此二句所蕴涵的哲理,其实远远超出了诗歌的文本意义。“睫在眼前长不见”以比喻手法,描述一种生活现象,即某物虽近在眼前,本应引起人的关注重视,却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它启示我们对待身边的人或事物,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最熟悉的东西也会是最陌生的、最不易理解的。“道非身外更何求”句,富有禅意,所谓“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是说禅道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求索,而不能在自身之外寻找,向外纵然能找到一点东西,也是不真实的。联系诗意,白居易是劝慰张,真正的才学在自身,而不在外人如何看待,不能因为别人的某种观点而轻视了自己。

杜甫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但也不乏充满哲思的诗句。他在《前出塞》诗中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意指在两军对战中,如果把敌人的主帅擒获或者击毙,其余的兵马则不战自败。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诗人以两个“当”,两个“先”,强调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后来人们常用“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二句,比喻在解决事情上要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的细节便可以迎刃而解。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蛇有七寸,在头之下,腹之上,觑得清,击得重,制其要害之处,得之矣”,也是同样的道理。

还有两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写自己对松与竹的喜恶,交织着对世事的爱憎。“新松”是指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它们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因此在它们身上倾注了热烈的爱,希望它们能迅速长成千尺高树;而“恶竹”则是诗人所痛恨的,因为它们到处蔓延,随乱而生,妨碍了新竹的生长,诗人恨不得将其斩除万竿。“千尺”、“万竿”都是夸张,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憎。对于这两句诗,前人都认为不光是写松和竹,而是另有寓意。杨伦在《杜诗镜铨》中说此两句“兼寓扶善疾恶意”,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它们“言外有扶君子、抑小人意”,可见二句寓有深刻的哲理:对美好事物或人无比热爱,接力扶持,对邪恶腐朽的事物或人,应痛恨排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二句,十分坚锐地嘲讽了当时那些厚古薄今的思想。杜甫当时所在的文坛,广泛地存在着贵古贱今、好高骛远的习气,认为古人的诗文要比唐诗文好,否定唐初的文学贡献,随意诋毁唐初的文人,号召向古人学习。诗人对这种风气极其反感,对这种随意诽谤他人的小人更是义愤填膺。初唐四杰的成就是大家公认的,是有目共睹的,他们的作品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绝不会因某些人的诽谤而受到任何影响。现可用以说明,那些反对真理,企图破坏文化的人,到头来注定会失败,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向前的,是不容抹黑的。

杜甫著名的《望岳》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句,借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不仅突出了泰山的高峻雄伟之势,且写出了诗不畏艰难、敢于登攀,傲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表现出诗人的阔大的心胸气魄。当然,诗人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登泰山顶峰,更是要攀登人生的巅峰。杜甫早年就“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己任,因此这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是与他的理想壮志不能分割的。现在可用此二句表达自己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的精神,也可以用以说明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的道理。

白居易有著名的《放言五首》,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作者的己见,宣泄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对作者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

对于人来说,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看,所以人对自己看到的东西和事情都极其信任,很少会持怀疑态度。而诗人却敢于打破常人的思维,认为世事变化,云诡波谲,真真假假,实难通过简单的眼观来辨别。为了证明这个论点,诗人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举出了萤火虫和荷叶水珠的例子;;“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意思是说,夜晚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明晃晃的亮晶晶的,像一团小小的火星子,事实上呢?萤火虫身上虽然能发出光亮,然而那只是荧光,并不是真的火光,表象一样,实质不同;夏天池塘里荷叶青圆,上面时有圆滚滚的璀璨的水珠,看起来像是珍贵的珍珠一样,其实也并不是。诗人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而要从本质上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这两句诗,论据有力,具有很强的情感色彩,讥讽了那些有名无实言行不一的小人之辈。

在第三首诗中,诗人提出“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观点。这两句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样,都是对人心的深刻的总结。古人认为辨别玉石的真假,需要用火来烧,能够经得住烈火长时间的炙烤,便是好玉;鉴别一块木头的好坏,要等到七年之后,七年之后如果木头不腐不烂,依旧结实如初,那便是一块好木材。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诗人又举了周公和王莽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在建立周朝两年后便死去,从此周公开始辅助成王,一心致力于朝政,忠心不二,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起初他为人毕恭毕敬,做事十分卖力,不知疲倦。后来招买人心,拉拢势力,等到汉平帝死后,便假拟遗照,篡汉称帝。诗人认为,考察一个的忠心,不能单单从短期的表现来评价,必须进行长时间地考量,从整个历史的长度去衡量和判断。诗人认为自己和好友元稹都是受人诬陷的,自身清白,必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等到“三日”“七年”之后,朝廷定会明白他们的忠心,这是不容置疑的。更多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富含哲理。“沉舟”和“病树”都象征着一些腐朽老旧的东西,一些过时的跟不上时代的东西,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沉舟不能远行,病树不能开春,它们都是濒临淘汰的事物,诗人如今也已经五十多岁,仍旧一事无成,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惆怅之情。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而一味消沉,反而相当达观,说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意谓自己虽然老无所成,但是新人们也在不断地涌现,他们就像千帆新舟,万株新木,必将能代替自己,继续奋勇努力,做自己未完的事业。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但新人辈出如“千帆”、“万树”,却也足以宽慰人心,表现出作者豁达开阔的胸襟。它告诉人们,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所吓倒,损失是常有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和勇敢者同在。

杜荀鹤的《泾溪》是一首哲理诗,首二句“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说明的是“生于忧患”的道理。正因为泾溪急流险滩,礁石密布,航道险恶,人们对之高度重视,路过时便极其小心翼翼,全神贯注地绕过险滩,最后平安“通关”。后二句“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则说明的是“死于安乐”的道理。在波平浪静,缓缓流淌的水域,既没有礁石,也没有漩涡,然而正是在这看似安全的地方,却往往传来船只沉沦的噩耗。原因就在于,人们在相对“安乐”的环境下,滋生了麻痹大意,丧失了警惕性,而“祸患常积于忽微”,船倾人溺也就在所难免了。

全诗通过前后结果的对比,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愈是危险的地方,人们就会愈加小心,也就较少发生事故;而平坦安稳的地方,人们往往粗心大意,反而容易出问题。它启示人们,居安思危,枕戈待旦,人生方能一帆风顺。

总之,诗虽以抒情言志为主要任务,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说理,关键在于如何说理。比起那些毫无形象可言的枯燥乏味的哲学讲义,理趣诗就显得生动活泼,富有韵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说理的诗,并加以发掘和利用。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e3277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22.html

《有关哲理的古诗词名句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