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形成

发布时间:2020-03-10 00:10: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

  1.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他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内化: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因而,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态度形成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具有一系列的特点:第一,是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只让个体了解或接触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第二,是一种持久的影响,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第三,是一种多元化的影响,即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因素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往往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第四,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对人们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对个体态度形成的要求和约束也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

(二)家庭的影响

对于个体最初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及其今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三)同辈群体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逐渐成为首要的参照群体,对一个人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作比较,并以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们保持一致。

(四)团体的影响

个人所属的团体也将对其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团体是通过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来约束和限制其成员的。每一个加入团体的个人都必须遵守团体规范,在言行上与团体保持一致。因此,团体可以利用其对成员的影响力来促进成员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五)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等为手段面向大众的一种信息沟通方式。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将社会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传统以及对某一社会事件的态度传递给公众,从而影响公众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

二、个体的学习

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的。具体地说,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这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这三种形式的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

(一)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创立并完善的。他通过狗的唾液分泌实验,区分出了无条件反应和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本能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食物呈现会导致狗唾液分泌;由条件刺激引起动物本能反应的情况称为条件反应。条件反应的出现必须建立在无条件反应的基础之上,即当无条件刺激引起动物本能反应的同时,伴随着一种条件刺激的出现,反复多次之后,只要一出现条件刺激,就会引起动物的本能反应。如在食物导致狗唾液分泌的时候,伴随铃声的出现,反复多次之后,只要一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认为,动物之所以能够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就在于动物凭借联想(association)的过程在刺激之间建立了联系。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也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原理,是由斯金纳(B.F.Skinner)创建的。他认为,人类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操作和强化(reinforcement)的基础上的。操作行为是指那些作用于环境从而产生结果的行为,行为本身的结果就构成了个体行为的强化刺激物。如果个体采取某种行为作用于环境得到的是积极的结果,即得到了正性的强化,则个体在今后出现同样的环境条件时就会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导致的是消极的后果,即得到了负性的强化,则个体在今后出现同样的环境条件时就会避免同样行为的出现。因此,只要掌握了行为结果所具有强化作用的内在规律,就能有效地控制人们的学习行为。

(三)模仿与观察学习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的基本含义界定为:“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个体通过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观察,将其言行记忆在头脑中,并且在以后遇到相类似的环境时模仿他人的行为表现。在观察学习中,观察的主体称为观察者,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榜样对观察者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如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一些符合社会规范的榜样具有特别的意义。

上述三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是态度习得主要途径,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一般地说,个体态度的习得是在这三种学习的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或其影响是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从觉知的,但它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感取向、认识和行为。内隐态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AT)。内隐态度反映了在一遇上相关想刺激经典没有意志努力的自动激活的联想加工。联想是通过每天概念和评价之间的共变经历形成的,但实质上没有对真值(即价值和信念等)进行加工。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在头脑中进行联想,如果给他们机会去评价,他们可能会判断错误。外显态度则不同,它产生于对已存在的联想进行加工操作的命题加工过程,命题推理能使联想评价得到证实或否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437315866fb84ae45c8d3c.html

《态度形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