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4-08-04 09:16: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名: 冯志明

院(系):

级:

指导老师: 任老师

2014 4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神话作品,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者通过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开阔的思维,浪漫主义的手法,诙谐幽默的风格,创造了一个以取经为线索产生的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神话故事。这部神话题材小说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顶峰,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曲折的反映当时的事态人情的创作手法也为后世优秀文学作品的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赏析其艺术特色。

第一部分是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第二部分高超的讽刺艺术;第三部分巧妙的故事情节,独自成篇又环环相扣。

关键词:神气 人物 神话小说 浪漫主义 诙谐幽默 魔幻世界 讽刺艺术


一、独特的人物形象......................................................1

(一) 英雄人物孙悟空的成功塑造.......................................1

() 好吃懒做猪八戒.................................................2

二、语言和讽刺艺术.....................................................3

() 幽默诙谐语言的展现.............................................3

() 强烈的讽刺艺术.................................................4

1语言的讽刺艺术...............................................4

2、故事情节巧妙安排的讽刺艺术...................................5

三、巧妙的艺术构思..........................................5

(一)小说章节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又独立成篇........................5

() 故事情节构思巧妙,跌宕起伏....................................6

.................................................................7

参考文献 ...............................................................7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神话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者通过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开阔的思维,浪漫主义的手法,诙谐幽默的风格,创造了一个以取经为线索产生的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神话故事,塑造了一个集神气、人气、魔气于一身的英雄典型。其艺术成就之高,成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同时也对后世优秀作品的诞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我认为有三点可以借鉴。

第一,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孙悟空这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见作者想象之开阔,天马行空,告诉我们思维不要拘泥一格,打开思维的闸门创造出丰富的想象世界;第二:幽默诙谐的语言,高超的讽刺艺术。语言简练却凝神,多角度对复杂的社会形态进行讽刺却很有条理,曲折的反映出当时的世态人情;第三:巧妙的艺术构思。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各章节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又独自成篇。《西游记的》的创作多角度开创了用神话题材作品寓意的先河。本论文就以上三点进行浅析,感受并学习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

一、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英雄人物孙悟空的成功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是神话小说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神话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小说本身的质量。

《西游记》开篇作者就用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塑造了一个具有神话色彩人物的诞生,一只集神气、魔气、人气于一体的猴子孙悟空,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品味人物形象的神奇、新颖独特之处。

花果山有一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一出生就“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由此看出孙悟空的一出生就带有鲜明的神话色彩,他是集神气、魔气、人性巧妙结合的艺术典型,既有魔气,又有人气,神气。他本是一只猴子,食草木,跳树攀枝,采花觅果。但又不是猴子的一般性质,他有奇异的出身和高超的本领。他是花果山受日月之精华孕育的仙石,里头含了仙胎,见风化为石猴,一出生就有神气,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玉帝说其为灵物,为天地精华所生,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但孙悟空又知人事懂天命,懂得怎样和人沟通交往,因此孙悟空是一个集动物性、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富有传奇性的神话英雄。

西游记在人物形象上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独特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他本领高超又富有正义感,从戏耍龙宫到大闹天宫到结成正果封为斗战胜佛,其主要精神就是不屈服的反抗精神和斗争精神,我认为用一个字就是“斗”,与天斗,不趋炎附势,不溜须拍马,硬是凭自己的能力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神斗,令众神皆又敬又怕,与魔斗,一根金箍棒,一双火眼金睛对妖魔绝不留情;秉持自己的秉性,对职业坚持执着,对团队尽心尽力,对师父忠心耿耿,遇到困难从不低头,从不认输,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和充沛的战斗激情,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鞍前马后,降妖除魔,战功赫赫,受委屈了也无任何怨言,被冤枉了也不计前嫌。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股正能量和为理想为正义奋斗的精神,当面对困难时的对话就能看出他那种积极的心态,如在十五回中,唐僧坐下白马被小白龙吃掉后泪如雨下道“可怜呵!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孙悟空的乐观的安慰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行么!你坐着,等老孙去寻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服输的劲头让问题得以解决。

(二)好吃懒做猪八戒

《西游记》成功塑造的第二号人物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猪八戒也是具有神气、魔气、人气于一体的典型人物。

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本是天上神仙是玉帝手下执掌天河的的大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贬下人间,误投猪胎,后由观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随其取经,最终修成正果。他由神仙身份转变成猪妖,长着一副猪头猪嘴巴和猪耳朵,又猪好吃懒做的本性又有着人贪婪好色的特点。取经路上诙谐幽默,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美色,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嚷着分行李回高老庄做女婿。书中的猪八戒形象是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猪八戒贪财好色、自私自利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的意识形态,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书中猪八戒的形象在当时生活中是有原型的。据说,吴承恩的家乡有个学子,名叫朱八,好吃懒惰,贪财好色。吴承恩认为只有经过历练朱八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就告诫世人应以朱八为戒,不要学习朱八,故取名猪八戒。

总之,孙悟空由仙石孕育而生,猪八戒因醉酒被贬投胎而生,人物的塑造很有神话色彩,又构思巧妙,新颖独特,给读者新视觉的同时又给后世作品的创作留下了借鉴意义,如《封神演义》就是借鉴了《西游记》的创作特色,赋予人以神气还有妖气,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完美与伟大之处。

二、语言和讽刺艺术

(一)诙谐幽默的语言

《西游记》语言诙谐幽默,又有大量俗语运用,增添了故事的喜剧性。

清代张书坤对西游记语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其作品《新说西游记总批》中这样写道:“诗词歌赋,学贯天人,文绝地记,左右回环。”语言本身又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孙悟空性格正义、不畏权贵、不受拘束、追求自由,而他的语言总是那么简洁、精炼、诙谐、幽默,比如,《西游记》第四回 官封弼马一章中,美猴王随太白金星到南天门时,猴王道:“这个金星老儿,乃奸诈之徒!既请老孙,如何教人动刀动枪,阻塞门路?一个老儿就反映出出孙悟空不畏权贵,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性格,在以后的章节中这种性格也经常看到,如孙悟空大闹冥王府,勾了生死薄之后,把簿子顺手一扔,说:“了账!了账!今番不伏你管了!”孙悟空为救国王生命去借丹,太上老君说不借,他说,那好,你说不借那就好,可就别怪我了,太上老君害怕,赶紧掏出一粒丹给他了。这种性格与孙悟空的英雄形象也相呼应。而猪八戒的对话,总是和他的身份性格相符,好吃懒惰又贪心贪色,如第二十三回,菩萨化成一个美女,考验师徒四人在美色面前是否意志坚定。唐僧悟空沙悟净三人面对美色不理不睬,而猪八戒却很想留下当女婿,且看原文:那妇人说:“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和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吧。”八戒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生身父母,干与不干,都在于我。”还比如他丈母道:“正是这些儿疑难:我若把大女儿陪你,恐二女儿怪;要把儿女陪你,恐三女怪;欲将三女配你,又恐大女怪,所以终疑未定。”八戒道:“娘,既怕相争,都与我罢;省的闹闹吵吵,乱了家法。”猪八戒诙谐贪婪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又有大量俗语谚语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活力和表现力。如《西游记》第一回中“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既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将人物的性格淋漓展现,第八十六回中 小妖道:“猪八戒和沙僧倒哄过了,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他就认得是个假头。”,妖怪知道孙悟空本领高超,火眼金睛,识得假人头。用歇后语做比,通俗易懂又凭添趣味性。第七十四回中,孙行者笑道:“师父说哪里话。自古道:‘山高自由客行路,水深自由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可以放心前去。”第五回中,大圣从天界回到花果山后道:“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天兵天将不下天罗地网捉拿孙悟空,孙悟空正与妖怪们在洞中喝酒不予理睬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二)高超的讽刺艺术

高超的讽刺艺术是西游记的一大艺术特色,鲁迅指出,吴承恩讽刺揶喻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人发笑的话),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那《西游记》又是怎样对丑恶的黑暗事物进行讽刺和嘲笑呢?

作者赋予宗教人物和天界统治阶级领袖以“人事”曲折的对进行讽刺,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统治阶级崇尚道教诋毁佛教,任命道人为真人,祸国殃民,最后灭亡,作者因此对道教深恶痛绝。当然作品中也对佛教进行了讽刺。比如唐僧师徒四人千辛万苦到达西天以后,阿傩、迦叶二尊者却向唐僧索要人事,无钱行贿,则只能得到无字之经,如来佛祖竟冠冕堂皇地解释道但只是经不可以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读了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白银,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佛祖是佛界最高统治者却这么通人情世故,将贪婪的本性刻画的淋漓尽致,作者理想中连最后的一片净土也被无情的剥夺。还比如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中观音院院主见宝物起贪心,为拥有袈裟谋财害命。书中下界妖魔(如黄眉大王、九头狮)有的还是佛的仆人或宠物甚至亲戚!如在狮驼国为害的大鹏就与如来佛祖的亲戚,孙悟空就曾当面取笑如来是妖精的外甥(第七十七回)。如此等等,都是对佛教的大胆讽刺。而对道教的讽刺尤甚,书中描写的道教人物都是反面人物,如对太白金星的描写,还如比丘国的国丈,是寿星的坐骑白鹿化身的一个妖言祸国的道士,用妖术骗取国王信任让国王收集小儿,挖他们的心肝来作药引,被悟空救走后,又要取唐僧心肝(第七十八回)。再如车迟国的虎力三大仙,以妖术骗取信任把持国政,迫害和尚,而且之极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逃。(第四十四回)而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以道士形象化身乌鸡国的国王。通过对佛界,道界统治阶级领导人物的刻画含沙射影的讽刺了现实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愚昧乃至残暴,在故事情节编排上,也对神佛进行了强有力的讽刺,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凡是从天上下来的与神仙或者佛祖有关系的,如大鹏金翅雕(与如来有亲戚),小雷音寺的黄眉老佛(其是弥勒佛的赤眉童儿),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和银角大王(他俩是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独角犀牛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天竺国的假公主(是广寒宫的玉兔),通天河的魔头(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狮驼山二怪(是文殊、普贤二菩萨坐下的青狮和白象)等等,都是因为与神佛有关系而最后免受惩罚,而那些与神佛没有关系的妖魔,如白骨精等等最终都牺牲了性命。暗指封建社会中上下勾结,草菅人命、共同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现状。天界本应是一片净土,作品中天界却乌烟瘴气,尔虞我诈,统治阶级阴险狡诈,为收复孙悟空设计骗局,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昏庸贪恋,作威作福和镇压人民百姓的丑恶嘴脸。

三、巧妙的艺术构思

(一)小说章节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又独立成篇

《西游记》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出身传,第二部分是降妖传。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塑造了英雄的基本形象(向往自由,不畏权贵),同时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追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则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除魔、虔心取经的故事。从英雄诞生到最终成佛,故事情节完整,构思巧妙,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同时每个故事又相互对立,每个小故事都可以独自成篇,如果把其中的一部分抽出来,就像独立成篇的故事或者小说,不影响整体性。

(二) 故事情节构思巧妙,跌宕起伏

书中故事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跌宕起伏又错综复杂,很有趣味性。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其中有两种矛盾,既有外部矛盾,即唐僧四人和妖精之间的冲突,又有团队内部之间的矛盾,即孙悟空和唐僧、猪八戒之间的矛盾,外部矛盾是武力上的斗争,内部矛盾是思想上的分歧,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贯穿故事始终。内部矛盾随着外部矛盾的解决而达到高潮,最后妖精被孙悟空真正打死后,师徒之间的矛盾达到高潮,结果悟空被逐,师徒不欢而散。而妖精的三次变化,令师徒思想分歧也体现了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故事构思巧妙,跌宕起伏随处可见,如悟空大战平顶山一章的描写,作者先是写悟空捉弄八戒去巡山引出的一场编谎笑剧。然后,妖精出现变老道,用山压住孙悟空,顺势将唐僧等人掠进妖魔洞的险恶形势,让读者把心提到嗓子眼,不过孙悟空很快就从中脱困,并设计从小妖手中骗得了妖魔的两件宝贝,形势迅速的发生了变化,接着孙悟空变老妖混进妖魔洞,正要得手之时,被吊在梁上的猪八戒识破,情形又急剧直下,之后与妖魔恶斗中,本想用幌金绳捉妖,却反被妖精所捆;而且脱身后,又被装进葫芦,迭遭波折,几趋绝境;谁知孙悟空又轻易地赚得魔头揭帖而逃出葫芦,倒反将二魔装了进去。于是与老魔展开了最后决战。但正在胜利在握时,老魔又讨来救兵,引起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在追求故事曲折变化的同时又显现出悟空的机智,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心惊动魄,最后喜上眉梢,作者的这种在结构和情节处理上富余变化的巧妙的艺术构思不仅体现在这一章节,还有很多,如三调芭蕉扇等等。而在故事编排上,情节不同,丰富多彩,书中故事虽个别近似,但是富有变化,绝不雷同,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西游记》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孙悟空的英雄主义,好吃懒做的猪八戒等集神气、人气、魔气于一体,并赋予不同的人格思想和性格, 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填充,取经路上一个个巧妙的故事编排,展现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底,打造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进步理想的憧憬,对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贪图享乐和对劳动人民的残暴统治。在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致谢:

通过几个月的资料收集和写作,终于将论文顺利完成了并定稿了。在此我非常感谢本科学习辅导期间,为我授课的全体教师,尤其是任老师,任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放弃休息时间,不辞辛劳的指导,让我能够及时的收集资料,完成论文。在完成论文的同时,也让我的学识有了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2.《名家解读<西游记> 作者:张宝坤

3.《名家解读西游记》 作者:陆钦

4.《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 :牧石

5.“《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刘荫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1b9f2b4102de2bd960588e0.html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