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体外检测行业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
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主要包括向各级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体外诊断试剂体外诊断仪器以及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
其中体外诊断产品IVD(试剂和仪器)主要销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独立医学实验室。体外诊断产品是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的上游产品。

政策风向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随着国家医改政策将分级诊疗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并鼓励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以实现资源共享,以政府主导的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正成为行业的新趋势。市场容量
据《中国医药健康蓝皮书》2014年我国体外诊断产品市场规模达到306亿元;预测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7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7%,未来3年体外诊断产业仍将维持16%-20%的快递增长。市场特点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属于高技术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高,企业综合毛利率一般在55%以上,新产品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投资,特别是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新产品,利润回报更高。此外,行业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大批量品种盈利能力强,小批量品种往往亏损。市场细分情况
中高端IVD领域由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POCT及其配套试剂组成。该类别产品单价较高,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超过30%。目前该细分市场主要仍以外资企业为主。
中低端IVD领域,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组成。该类别产品虽然属于基础性诊断产品,但是在国家大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背景下,依然维持了与行业相当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目前国产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和技术等已经基本赶上进口产品水平,有具备了相当的价格优势,所以在市场上形成了内外资产品平分秋色的格局,而且正在进行进口替代。
因此,尽管国内IVD行业整体有15-20%的增速,但是细分市场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生化试剂为代表的中低端市场目前仍是国内企业的主要增长动力所在,而现阶段增速较快、被外资企业把持的中高端市场(化学发光、酸检测、POCT则有望成为未来国内企业新的增长点。
目前,国内IVD市场格局依然是免疫诊断,临床生化和分子诊断占据前三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POCT和分子诊断是市场主要增长点。

目前市场总体格局
国内IVD企业市场割据竞争的格局较为明显,实力较强的综合性企业还较少,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主要是在某一领域具备竞争优势。根据IVD专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约超过1000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00多家,但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约不到40家,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品种少。发展趋势:
一、细分领域排名靠前的企业依托已形成的竞争优势向体外诊断的其他细分领域渗透,以丰富产品种类;二、试剂厂商增加仪器生产和仪器配套能力;仪器厂商增加试剂生产能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实力;三、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四、一些以提供第三方检验实验室的企业出现在行业中。

体外诊断试剂
体外诊断试剂是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其作用原理为通过测定诊断试剂和体内物质在体外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强度,推断体内物质的性质和数量指标,进而判断人体的生理状态。
按检测原理或检测方法分,主要有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其中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试剂为我国诊断试剂主要的三大品种

季节性特点
受下游需求市场影响,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一季度节假日多,就诊、体检人数较少,体外诊断试剂需求相对较少;四季度疾病发病率较高,就诊、体检的人数增多,体外诊断试剂的需求量最大。
行业主流销售模式:
1直销和经销结合,经销为主2合作销售模式
合作销售,即公司同时向客户提供体外诊断试剂和体外诊断仪器,以体外诊断仪器促进体外诊断试剂的销售。根据诊断仪器提供方式的不同,合作销售模式分为以下两种:普通合作,即公司以微利向客户销售诊断仪器,客户须根据合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公司采购不低于一定金额的诊断试剂。普通合作模式主要面向经销商。主动合作,即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借给客户使用诊断仪器,客户须根据合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公司采购不低于一定金额的诊断试剂。
合作销售模式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诊断试剂的销售利润。
行业定价模式
定价实行招投标模式。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定价目前普遍实行招投标模式。不同于国家对药品价格的严格指导,在定价招投标模式下,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一般委托独立第三方对年度拟采购的诊断试剂进行招标,一般而言,投标价不高于采购预算价且质量合格的厂商均能中标,中标后生产厂商才有资格按其中标价格区间在该地区销售产品。此外,某些三甲医院为确保诊断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对年度拟采购的产品实行自主招标,一般而言,其对生产厂商的准入条件要求较高,中标后厂商方具备资格按中标价格区间向医院供货。
一、生化诊断试剂
★基本实现进口替代,整个行业增速放缓。定义
生化诊断试剂是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或免疫反应测定体内生化指标的试剂。主要应用领域
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病、血脂、心血管、风湿等。特点
需求量大,费用低、检测速度快,在国内为主导品种之一。
生化诊断产品在国内起步较早,是医院最为常规的检测项目,在几个细分行业中发展最为成熟,国产生化试剂经过多年的发展,质量稳定、成本低、品类较为完善,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占据国内生化试剂大部分市场。PS:生化诊断仪器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大型生化分析仪基本都由外资品牌垄断,国内企业仅在生化仪器的低端领域有所涉及。目前,日立、贝克曼和罗氏等国外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日立在我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约为30-40%规模

生化诊断试剂国内规模
6040200
2010
2011
2013
2015
26.7
30.7
40.7
53.8

生化诊断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进口替代,去年整个行业增速放缓至8%市场格局
2012-2014上市公司自产生化诊断试剂市场份额比较:
2012-2014上市公司试剂毛利率比较:

随着生化检测试剂的进口替代基本完成,市场上格局趋于稳定。并且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
1美康生物
◆延伸上下产业链+涉足免疫检测
以生化试剂为主,意在打造生化全产业链,已经布局原料、试剂、器械(自研的小型POCT生化仪已于2015年上市,目前仍处于市场投放期)、医检所(2015年,相继以新设获收购形式在金华、上饶、北京、福建、宁波新布局医检所)。另外还向免疫检测领域延伸:企业研发的化学发光设备在调试中,最快2016年下半年获批。
2015营业收入美康生物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331.83%12.86%
201438.37%32.99%
201514.27%17.13%
生化诊断试剂
53354w
生化诊断器械
7577w
生化诊断服务
6811w
生化诊断原材料
232w
PS原材料体外诊断试剂上游原料目前还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比较昂贵。其中酶类体外生化诊断试剂成本中诊断酶约占60%。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具备了8种诊断酶批量生产的技术能力,已成功获得多项诊断酶的发明专利,是国内具备生产能力的少数厂家之一,并完成了数个重要抗原抗体的小试研究。

2九强生物

◆生化领域内,潜心研发:为罗氏提供高端试剂+向雅培技术输出+与迈瑞合作打造封闭式系统
以生化试剂为主,与深圳迈瑞合作,欲意打造“试剂+仪器”,应对生化检测封闭化趋势。目前已经与西门子、罗氏、雅培等签订采购协议。
2015营业收入九强生物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316.96%31.84%
201414.32%16.61%
201511.4%16.33%
生化诊断试剂51677w
生化诊断器械
4721w
生化诊断服务

生化诊断原材料

生化检测封闭化趋势:
生化产品国际上以封闭系统为主,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或地区以开放系统为主,开放系统最致命的缺陷是一旦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将难以区分是试剂原因还是仪器问题,若引发医疗事故则很难咎责。而封闭系统、自动化、溯源化可以有效保障结果互认,是生化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
3利德曼
◆扩充生化产品线+通过代理进入其他细分领域
以生化试剂为主,器械和原材料为辅,并通过代理IDS化学发光仪和EnigmaPOCT产品切入其他细分市场。2015年收购了德赛系统和产品,扩充生化检测产品线和渠道。
2015营业收入
利德曼Yoy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

4迈克生物
◆目前自研发光仪器和试剂在业内领先
以生化试剂和仪器的自产和代理为主,其中2015年化学发光试剂实现收入9,844.18万元,化学发光仪器实现收入6,690.43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8.88%34.88%
2015营业收入迈克生物Yoy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328.59%22.09%
201419.94%17.11%
201513.94%10.98%
生化诊断试剂89531w
自产45649w24.97%
代理43882w9.27%
生化诊断器械16163w自产6690w34.88%
代理9473w8.11%
生化诊断服


生化诊断原材料

20138.31%11.99%
201456.26%16.54%
201526.95%22.56%
生化诊断试剂57268w(并表德赛后)37802w(除去并表因素)
19.23%(并表)-21.3%(不并表)
生化诊断器械
8565w127.89%
生化诊断服务


生化诊断原材料
1287w
-12.4%
二、免疫诊断试剂
◆化学发光取代酶免分析是大势所趋
PS:化学发光是免疫诊断试剂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在三级医院已基本普及,可替代放射免疫和大部分酶联免疫方法。目前主要来自于国外,检测成本较高。和生化行业有所不同,化学发光为封闭系统,只能使用配套的试剂;而且行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高,能够达到国内临床使用标准和要求的产品供应商较少;其次,目前国内化学发光市场大约80-90%的市场份额在外资品牌手中。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国内主要企业有深圳新产业,北京倍爱康,四川迈

克)掌握了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和试剂核心技术,正迅速崛起快速增长,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提升将进一步缩小国内化学发光产品和国外化学发光产品的质量差距,逐步撼动外资品牌在化学发光领域的垄断地位,最终实现进口替代。定义
应用免疫学技术,利用抗原与抗体互相结合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诊断的试剂。主要应用领域
病毒和血源检查、肝炎检测、性病检测(HIV等)、肿瘤检测等。特点
灵敏度较生化试剂高,出错率小。发展较快,在国外份额已经超越生化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在诊断试剂中品种最多,根据诊断类别,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药物检测、血型鉴定等。从结果判断的方法上又可分为酶免疫分析(EIA、胶体金、化学发光、放射免疫等类型试剂。规模
免疫诊断试剂国内规模
100500
32.7
38.6
53.7
74.7
2010201120132015

根据KaloramaInformation的预测,免疫诊断试剂国内市场复合增速18%左右。
市场格局
目前,国内免疫诊断领域中,酶联免疫(以科华生物为首)及化学发光(大部分被外资垄断)大约各占40%市场份额。
科华生物
◆原有酶联免疫体量过大,15年收购国外发光企业意在获取化学发光相关技术
主营业务涵盖体外诊断试剂、仪器,拥有生化、免疫、化学发光、POCT、分子诊断五大产品线
2015年营收科华生物Yoy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39.94%20.22%
20149.28%1.26%
2015-5.1%-27.86%
体外临床诊断试剂
50788w
-10.74%
医疗仪器64109w7.36%
真空采血耗材
682w-86.80%
PS:科华生物2015年业绩大幅下滑原因:1、海外原材料商违约;2、血筛招标延后1酶联免疫龙头:占据70%的市场份额
22015着手化学发光仪器:公司2015年成功收购意大利诊断试剂企业TGS100%股权,TGS具备国际先进的体
外诊断试剂及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相关技术

三、分子诊断试剂
◆市场总容量最小,但发展最晚,增速最快
主要是对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和各种免疫活性分子以及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进行测定的试剂。主要应用领域
传染病(如流感、肝炎、性病等)、遗传病等。特点
高端产品,发展最快,但市场基数较小。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是目前所有诊断试剂产品中发展最快的。分子诊断试剂主要有临床已经使用的核酸扩增技术(PCR)产品和当前国内外正在大力研究开发的基因芯片产品。
PCR技术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产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窗口期短,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但是操

作复杂,样本制作和检测难以实现自动化,检测环境要求高,不利于在基层医院适用;同时试剂成本高,开发难度大,主要核心技术受国外专利保护,国内企业参与较少。
基因芯片技术被专家誉为诊断行业的终极产品;但其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目前产品种类很少,只用于科研和药物筛选等用途。规模

分子诊断试剂国内规模
8.6
151050
2010
2011
2013
2015
5
5.9
12.3

根据KaloramaInformation的预测,分子诊断试剂国内市场复合增速20%左右。市场格局迪安诊断:
◆细分市场龙头,增速迅猛,整合区域渠道,布局全国医检所,概念多(精准医疗+CRO+第三方冷链)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343.75%43.04%
201431.48%44.71%
201539.18%40.30%
在巩固拓展主业的同时,打造七大技术平台,推动与大型三甲医院合作共建精准医疗实验室、精准医疗咨询门诊、病理远程会诊平台、特殊队列生物样本资源管理库与医疗大数据分析等,在新技术的临床实践、技术转化临床验证与精准治疗等方面均获得高端资源的合作。健康体检、司法鉴定、CRO中心实验室、第三方冷链物流等业务也均在稳步推进。
二、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
医学诊断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详尽客观的实验室数据,有助于医生制定准确的诊疗方案。目前,提供医学诊断服务的医疗机构主要分为两类:医疗机构下属的检验科和病理科等,以及独立医学实验室,其中独立医学实验室所从事的行业称为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1、外包需求
国内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设置了检验科及病理科来提供医疗诊断服务,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各类医疗机构均有部分诊断项目因新技术或是需要特殊资质而无法提供或由于不盈利而不愿提供,需要外包;同时,中小型医疗机构由于规模和资金有限,无法承担较为齐全的医学诊断项目,而大型医院无法提供良好的社会化医疗诊断服务。2、市场容量
通过各类医疗机构检查收入和估计的潜在外包比例,估算出我国临床检验服务外包的潜在市场规模接近90亿元。如果考虑我国总体医疗市场的快速增长、新诊断项目的开展等因素,未来我国的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150-200亿元。
目前,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规模约8-10亿元,仅占医学诊断市场约1%,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我国的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水平大约仅相当于美国的80年代初,还有很大的成长潜力。3、行业特点
对于先行的企业,往往在规模上占据优势。对于以规模经济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第三方医学诊断企业尤为如此。但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第三方检测外包业务,由于医学诊断直接关系到医生对病人疾病的诊断和用药,涉及生命安全,因此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此监管部门在有意识的限制区域内第三方诊断企业的数量,从而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同样由于涉及生命的原因,也导致先发企业的品牌效应较为明显。先行企业在安全性、时效性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在竞争时会优先获得客户的信任,从而具有极强的品牌效应。4、服务半径
医学诊断服务的订单具有客户分散、数量多、单笔金额小、频率高等特点,使得检验时效性和物流成本对于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距离很敏感;另外,有些待测样本需放置于4-8摄氏度,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因此行业具有一

定的服务半径,通常最多为四百公里左右。
三、POCT行业
◆进口替代+市场渗透
POCT英文全称为Point-of-CareTest,指在病人身边快速诊断,因此又被称为即时检验。POCT是体外诊断行业中快速增长的一个细分行业。
POCT依靠其便携及反应快速等优势,进行了步骤精简,仅保留了诊断最核心的“采样-分析-质控-输出”步骤,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诊断时间,为患者在最佳时间窗口就诊获得了最大便利。同时,POCT在样本用量、样本种类、试剂便利性、操作者要求等方面上都具有巨大优势。目前,POCT已经广泛应用在ICU、手术、急诊、诊所及患者家中。
目前,POCT应用较多的领域包括血糖、血气及电解质、心脏标志物、毒品及酒精、妊娠及排卵、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血及尿生化、凝血及溶栓等。从全球主要细分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周期来看,常规血液学检测和妊娠/排卵检测相对成熟,血气、糖尿病及凝血检测逐步进入成熟期,心脏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等检测仍处于高速成长期。

目前,中国POCT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市场尚处于欧美国家九十年代水平,医院等终端渗透率极低,产品基本被外资企业垄断。从需求来看,POCT产品在医院手术、急诊、重症监护、慢性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级医疗机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221c9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c.html

《第三方体外检测行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