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比兴手法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练前寄语审美素养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文学性阅读中,考生所欠缺的正是这方面的素养,尤其是文学鉴赏的专业理念素养。而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有不少论述这方面的专业论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练中学,学中练”的良好序列训练呢?该训练就是在这一大胆想法的支持下,先对论述类文本精准训练,然后尝试着理解并掌握文学鉴赏的理论知识,进而在相关的文学性阅读中尝试运用,以实现一箭三雕的高效复习训练效果。
比兴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幼读朱熹研究《诗经》的著作《诗集传》,心中很有疑惑:雎鸠是情挚而有别的,君子与淑女是像它们的,那么,这明明是而不是了。朱子所下的赋、兴、比的界说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赋和比都容易明白,惟独兴却不懂得是怎样一回事。看《诗集传》中他所定为兴诗的许多篇,还是一个茫然。
数年来,我辑集了些歌谣,忽然在无意中悟出兴诗的意义。如阳山头上竹叶青,新做媳妇像观音,这里很可看出起首的一句和承接的一句是没有关系的。新做媳妇的美,并不在于阳山顶上竹叶的发青,之所以会得这样无意义的联合,只因是同韵。若开首就唱新做媳妇像观音,觉得太突兀,不如先唱了一句阳山头上竹叶青,于是得了陪衬,有了起势了。至于说到阳山,因为它是苏州一带最高的山,容易望见,所以随口拿来开个头。这在古乐府中也有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我们懂得了这一个意思,于是用关关雎鸠兴起淑女与君子便不难解了。作这诗的人

原只要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嫌太单调了,太率直了,所以先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只在的协韵。至于雎鸠的情挚而有别,淑女与君子的和乐而恭敬,原是作诗的人所绝没有想到的。八百年前的郑樵,他早已见到这一层。他在《读诗易法》(《六经奥论》卷首中说:关关雎鸠,是作诗者一时之兴,所见在是,不谋而感于心也。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他的解释是极确切的。
在苏州的唱本中,有两句话写尽了歌者的苦闷和起兴的需要:山歌好唱起头难,起仔头来便不难!(摘编自顾颉刚《起兴》材料二
兄以山歌好唱起头难来说明起兴的必要,是不错的,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弟以为由近及远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所歌咏的情事往往非当前所见所闻,这在初民许是不容易骤然领受的,于是乎从当前习见习闻的事指指点点地说起,这便是起兴。又因为初民心理简单,不重思想的联系而重感觉的联系,所以起兴的句子与下文常是意义不相属,即没有论理的联系,却在音韵上(韵脚上相关联着。如《吴歌》阳山头上花小篮,新做媳妇多许难阳山皆习见之物,以兴主文的新做媳妇一名;这里不但首句与次句不相连贯,即首句上下截亦显系凑成,毫无理解,可是首句韵字与次句韵字,音韵近似,便可满足初民的听觉,他们便觉得这两句是相连着的了。这种起兴的句子多了,渐渐会变成套句;《诗经》中常有相同的起兴的句子。因此种句子唱得久了,流行得广了,要唱新歌的人也可借用;省得还要另起炉灶,另找习见习闻的事物编成句子——那究竟费力呀。反正只须跟着韵就行;唱惯了的句子倒更容易入于耳、出于口,更容易发生效用呢。这起兴句的韵脚之重要,决不下于全句的内容。四言意少,常以两句起兴,韵可在次句;七言歌谣,起兴常只一句,所以必有韵。
诗有赋比兴之分,其实比兴原都是赋,因与下文或涵蕴的本义的关系才有此种区别。赋是直说;比是直说此事以譬彼事,而彼事或见于文中或否;兴是直说此事以象征彼事——用兄说,直说此事,任意引起他事。无论比兴,所直说的此事,原来必当是眼前习见习闻的事物。墨子论譬,说是以其民知喻其所不知,这正是比兴的作用,至于后来因艺术

之美用比,则当另论。所以比兴与赋并无绝对的分别,只是说诗者的一种方便。
(摘编自朱自清《关于兴诗的意见——致顾颉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认为,《关雎》一诗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引出下句,是比而非兴。B.顾颉刚认为,兴诗开首一句与承接一句之间的联系,仅仅在于句尾的韵脚相协。C.郑樵认为,起兴句是创作时偶然所得的,作者并没有考虑它与下句的意义关联。D.朱自清认为,民歌中一些起兴的句子因朗朗上口、传唱久远,渐渐会变成套句。答案A
解析在原文中,这不是朱熹的观点,而是顾颉刚的观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颉刚以辑集的歌谣为例,辨析了《诗经》中“比”“兴”的问题,说理充分。B.顾颉刚引用郑樵的话,进一步佐证了自己对“兴”的看法,其源可溯,有理有据。C.顾颉刚、朱自清二人都引述了民间歌谣,论证的方法相同,结论也相同,互为印证。D.朱自清关于赋比兴的阐述,既指出了其相同之处,又论及了其差异,分析全面。答案C
解析顾颉刚、朱自清二人得出的结论不相同,也没有互为印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山歌好唱起头难”,顾颉刚引以论证起兴的必要,朱自清据此提出由近及远原则。B.朱自清在顾颉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赋比兴无实质区别的看法,推翻了前人的观点。C.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因每句仅四言,而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两句来起兴。D.广东多个地区的童谣,常以“月光光,照地堂”作为起首的一句,这是比而不是兴。答案A
解析B项朱自清不是在顾颉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赋比兴无实质区别的看法,原文也没有提及朱自清推翻了前人的观点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两句不是兴。D光光,照地堂是套句,不是比而是兴。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青水中蒲二首(节选
[]韩愈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蒲:香蒲。有匍匐横生的地下根状茎,由此发生新芽,叶细长而尖。1.赏析这两首诗的比兴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青青的水中蒲草托物起兴,引出下文的离思。②以水下鱼儿成双比喻成对的夫妻,以蒲草“长在水中居”比喻长在家中居住的女主人公,又以浮萍草比喻在外漂泊的丈夫,反衬思妇的孤独。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当窗织[]王建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两句直接点题,表现了织妇因忙于纺织,不能照顾翁母内心的痛苦。B.“水寒”两句写天气寒冷不能自如操作,蚕丝易断难接,织妇为此异常烦恼。C.“两日”句写织女心灵手巧,织布速度很快,两天就能织一匹半,技艺不凡。D.整首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用语贴切,表现了诗人的乐府诗贴近生活的特点。答案C
解析C项曲解文意,是指官府催着交纳,该句表现了官府催逼得急切。3.本诗为新乐府名篇,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请分析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比兴手法。开头两句托物起兴,以“园中有枣行人食”比喻织妇的劳动果实为别人所占有。②对比。以贫家女的辛勤劳作与“富家”的不劳而获相对比,表现了织妇在封建剥

削下的悲惨生活。③烘托。“草虫促促机下啼”,以草虫的啼鸣烘托贫家女的辛劳。④心理刻画。最后两句描写织妇的心理,她羡慕青楼倡女,字里行间透露出织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8ade22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7.html

《一 比兴手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