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发布时间:2019-09-14 04:54: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所了解的孔孟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孔子

一个充满爱心、智慧和勇气的杰出人物,真正做到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的理论基础,并借此建构了儒学的大厦。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而一个字涵盖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小学老师讲的孔子的故事让我们稍稍对孔子有一点了解,而孔子的《论语》便让我们更加进一步走进了孔子。

为了提倡仁爱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艰难征程。为了形成与 发展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思想,他费尽一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弃。可他,一代仁者,虽然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让人不禁感到遗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许,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诚实与不耻下问的精神是更值得后人去学习的。殊不知,在如今这个面具的社会中,许多人就是怕丢脸而不敢去问。而当时身为圣人的孔子在面对孩子们熟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还能诚实地回答自己不能觉也是需要多大的诚实与勇气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去不耻下问呢?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其实,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有错误,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了解,并努力改正。而在今日这种诚信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就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孔子,身为一代圣人,为中国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礼、义、仁、德成了历代君子志士追求的目标。

(采访孔子)

问孔:夫子啊,您对于后人把您供奉在孔庙,有什么看法呢?

子曰:与其把我当作神明来膜拜,我宁可后人把我当作一个老师来学习。

孟子

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善良心儒学核心概念,对中国人长期的文化心理积淀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深远影响。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对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入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

(采访孟子)

问孟:孟夫子啊,您说人性本善,还说每个人都有良心,可是为什么社会上有这么多没有良心的恶人呢?

孟子曰:虽然说人性本善,人人都有良心,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人们这些良好的本质,还是会被内在的欲望、情绪以及外在的环境和错误的观念所蒙蔽,而不能发挥出来啊!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e8355e804d2b160b4ec0c7.html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