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税关为何设在崇文门

发布时间:2012-03-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北京税关为何设在崇文门

192410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024日,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清废帝溥仪被冯玉祥将军部将鹿钟麟驱逐出紫禁城。这一事件标志着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才真正得以实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同时,还停止了设立了四百余年的崇文门税关。 北京税关为何设在崇文门 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是连接南北方的重要交通线。到了元代,大都作为整个中国的都城,与地方上的联系更为紧密。为了能够使从南方北上的货船直抵元大都城内,元朝郭守敬修建通惠河,将隋代大运河的北端向西延伸,自元大都的东南角进入城内。所以,通惠河就成了京杭大运河最北的一段,而崇文门正是这条人工漕运进京的枢纽,把对来往客商接受检查、缴税的关卡建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崇文门税关的设立,使得崇文门在京师九门当中具有特殊性。过去,在北京有九门八点一口钟的说法。意思是京师九门中,只有崇文门与其它八门不同,它的城楼上敲的是钟而不是打更敲点。因为崇文门是税关,也是漕运的终点。南来北往的船只都停泊在崇文门外的运河上,等候检查和缴纳税金。钟声要比点声响许多,能传到远处的运河上。这样,即使人声鼎沸,船上的人也能听见开城、关城的声音,一切都是为了税收服务的。 在明清两代和民国的早期,崇文门的地位比较显赫。当时北京共有二十座城门,每个城门都有各自的专用,不能相混。崇文门因为设有税关,所以它是皇府开支和皇室消费的重点经济来源。宫廷里的武备院、翰林院、军机处等部门以及皇上、太后们的生活起居费用,也都依靠崇文门的税金解决。而崇文门税关的设立,造就了崇文门外的发达经济和繁荣景象。当时东南的漕粮、供品、土特产、地方上进京的赶考举人、海外水路的奇珍异宝、陆路来的商品货物,都在崇文门附近汇聚。 繁荣 税关火了镖局、庙会和花市 商贸往来离不开保镖,于是这里就有了大刀王五的源顺镖局;而京城缺不得名角科班,梨园子弟公所就立在喜神庙。崇文门外寺庙众多,几乎是三步一寺、五步一庙。有名的比如圣泉寺、弥勒庵、药王庙以及伊斯兰教的礼拜寺等等,因此庙会也很多。明清时期,花市的三处庙会在京城都有名:一处是火神庙,一处是灶君庙,还有一处是东北角的蟠桃宫。每到开庙之际,全城的百姓都到这里进香和游乐。 清代时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所以在税收方面,崇文门的地位最高。崇文门税关是整个北京城的总税关,清代诗人查嗣有诗云九门征课一门专说的就是崇文门税关的特殊地位。外地来的商货必须在此纳税,方可入北城贸易,加之关吏十分苛刻,向商贩索取大量银钱,因而这一税关收入很多。 税关之设,使往来商旅十分难堪,但这对花市的发展却起了特殊的推动作用。居住在京城的客商,使花市一带自然形成兴隆的客栈业,过往于花市的商贩们,购得大宗的绢花,把这一京师特产传递到四面八方,而花市诸多客栈、大车店就地承揽为客商托运货物的业务。这样,生产、销售、托运在花市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扩大了花市与外地的经济的交流。 崇文门一带历史上有会馆一百五十余处,有同乡会馆和商业会馆之分。会馆多的原因有三个:崇文门地区离贡院较近,会馆可方便应试举子科考;清朝时期,政府特定不得在内城建筑会馆,故会馆在崇文、宣武兴起;崇文门税关自明成化二十一年颁布京师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以来,各地商人纷纷在辖区内兴建商业会馆。 经历元、明、清三代,崇外花市先形成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至清乾隆中期形成火神庙集
市,从此真正开始了它作为南城商业中心的历史。 辛亥革命后,崇文门税关仍是北洋政府的摇钱树,直到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才取消了崇文门税关,1930年彻底取消了税关,结束了崇文门以税关之苛而使人望门生畏的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098627192e45361066f531.html

《北京税关为何设在崇文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