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彝族、白族火把节不同

发布时间:2013-11-03 22:48: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彝族、白族火把节的不同

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有关少数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提到火把节大家都比较熟悉这名字,脑海里对火把节的投射都逃不过篝火晚会,但是火把节真的就只是篝火晚会般的狂欢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

大纲

关于彝族、白族火把节的不同,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比较:火把节的时间、装饰道具、传说、风俗活动等。

在比较火把节之前,会简单介绍一下白族、彝族这两个名族,具体来说会讲到各民族的基本资料、衣、食、住、宗教等。

讲稿

白族简介

1基本概况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昆明等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彩。 如白族火把节传说《慈善夫人》,后面会具体讲到。

2、历史演变:先唐时代——原始白民族的预备期

唐时期——白民族稳定共同体的形成期

宋朝——白民族的成熟期

南诏灭亡后,经过35年的三个迷你王朝后,大理国成立

明清朝——白民族被同化

明朝对白民族行了民族同化。种族上则实行稀释政策。明朝征服云南,焚毁了白族的历史文化书籍。白族人丧失了文化遗产,白文因此灭绝。

民国时期——白族几近消失

清末及民国时期,白族几乎失去了独立民族的身份

新中国时期——白族意识的再唤醒

1956年白族获得官方认可的民族身份。大理成立自治州。白民族的民族意识在濒临灭绝的条件下死而复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和恢复。

总结: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了起起落落,她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但是在当前社会大转型的情况下,白族又面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记得当时问过一个当地的导游阿姨,既然没有文字怎么去传承他们的文化; 口耳相传,这就是她的答案,看得出她对此很乐观。其实,少数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很难被汉文化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汉语(汉文化)都是作为他们的二外在学习,好多少数名族更多接受的是周边国家的文化,比如:新疆人接收西亚文化,西藏接收东亚文化。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何况白族没有他们的文字,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会不会渐渐汉化,渐渐淡化他们的文化,最后失去它们。

3、衣: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或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出门时,常背挂包,有的还佩挂长刀。

大理地区的妇女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丝绒领褂,下穿蓝布裤,盘辫于顶,围腰下摆的边缘多绣有几何图案。

4、食: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养麦、蚕豆、薯类。雪梨、柑橘和茶是著名特产

住在坝区的白族以稻米为主食,兼食小麦面;

山区白族以玉米、荞麦为主食。喜酸辣,爱吃凉菜,爱饮烤茶。著名的三道茶是待客上品 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5、住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以木土结构的瓦房为主。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听白族人说,大户人家飞檐上是龙的图案表明这家人是男性当家,凤则是女性当家,在白族,女人的地位相对是比较高的),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6、花: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如:火把节使用的凤仙花,凤仙花具有强大的渗透能力,用它的根或者花染的指甲,除了血红的颜色令人心醉外,与化学染剂容易褪色的毛病从不沾边。一旦把它请进来,要么用时间的利器,等日夜的更替带动指甲的新陈代谢,看着那一抹鲜红慢慢退场。此外,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未婚的姑娘称金花、已婚的姑娘称银花。

7、宗教: 白族崇拜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受佛教影响实行土葬,骑车在洱海白族,墓地随处可见,尤其在半山腰,有点恐怖,但是从远处看和景色很协调,很引人注目

8、婚俗,一夫一妻是白族婚姻的基本制度,招赘、抢婚。

Ⅱ白族火把节

火把节流行于云南北方民族集团内,即氐羌集团,包括白族,彝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内部。根据一般的认识,氐羌民族来自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火对这些民族的生存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火堆火把在过去数千年的民族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由此产生对火的高端价值评判和精神信仰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反观地处热带的云南南部民族,比如傣族,水对他们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傣族有泼水节。地缘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造就了相关文化特色的发育。这是对火把节起源的思考的起点

1、 时间:农历六月二十五。火把节最早的记载见于南诏时期(迄今1000多年前)白族创作的汉诗中。当时火把节的时间在冬天。而今天的火把节则移到夏天。

白语读音【fv】,对应汉语里为“夫”,隐喻在婚姻制度中把握主动权的丈夫。

二十 白语读【nai】,即为汉语里的“捏”“拿”之义;

白语读【v】,即为汉语里的“妻子”之义;

六月二十五即“丈夫娶妻”,按此说法可见白族婚姻与火把节是有一定关联的。

2、 传说

白族的火把节何以如此隆重热烈?除了民族学方面的各种因素,核心是其中有个火烧松明楼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一位民族女英雄的追思和景仰。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白洁圣妃的故事。白洁夫人,又称慈善夫人,唐开元年间人。嫁与邓赕诏(今洱源县邓川)诏主为妻。蒙舍诏(今大理巍山)诏主皮逻阁欲吞并其他五诏,向唐朝称臣,与五诏诏主谈判无果,便假意邀请五诏诏主前往蒙舍诏祭祖。 

白洁夫人知道此中有诈,劝丈夫不要前往,但如果不去,便会被冠以对祖宗不敬的罪名,邓赕诏诏主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按期前往蒙舍诏。白洁夫人见无法劝服丈夫,便送给丈夫一只铁钏,戴在臂上。 果然,皮逻阁在松明楼设宴,趁众人尽兴吃喝之时,火烧松明楼,五诏诏主当场死亡,无一幸免。 听闻丈夫死讯,白洁夫人连夜率军赶到蒙舍诏,途中火把照亮夜空,形成蜿蜒的火龙。到达后,她以双手从废墟中挖出丈夫尸首,为此双手流血。尸首早已面目全非,辨认的标记,便是臂上的铁钏。 

皮逻阁认为此女美丽而有勇有谋,便提出要娶她为妻,白洁夫人假意答应,称要回邓赕诏劝服众人,让皮逻阁给她数月时间,皮逻阁同意了。但白洁夫人一回到邓赕诏,便即刻招兵买马,准备与蒙舍诏对抗。 

数月之后,皮逻阁率军前来,遭到了武装抵抗,随即大败邓赕诏军队。 兵败后,白洁夫人站在城墙上,纵身跃入护城河,就此玉殒 

于是,人们为纪念这位女英雄,久而久之相约成俗,亦发展为节日,火把节这天村村寨寨不仅要竖大火把,还要耍小火把,青年妇女要焐红指甲,小伙子们要跑马,海边的渔民要举行船赛等等,都是对白洁夫人一举一动的纪念。直到八月初八,沿洱海的白族还要举行象征打捞夫人遗体的耍海会。

3、火把节的火烛装饰器

白族火把节树立的高大火把: 挂彩旗,使得祭祀场所变得神圣无比,吸引众多的信众来参加祭祀活动。

②升斗和豆子----载生载育的寓意。

③海棠----妊娠行为

关于记载海棠的最早文献是《尔雅》其中写到:杜,赤棠,白者棠。意思就是说,海棠分红海棠、白海棠两种。在汉语里面,海棠的辅佐意义有很多,比如:表达妻子对从事远征的丈夫的怀念。(有枤之杜,有完其实;有枤之杜,其叶萋萋---《小雅,有枤之杜》)。

海棠花语

代表意义:游子思乡、离愁别绪; 温和、美丽、快乐

秋海棠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

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花语就便有苦恋了。

亦有人言,海棠花语为呵护、珍爱。

但是在白族里,这些都不是海棠的隐喻。在白语里面,读音【ta】,对于汉字就是,名词是大腹,做动词便是怀孕

总结来说有两点:从女性来讲,是悔弃春华而得来的生命的果实;从男性来讲,他们的权利赢得妇女的忠贞。

(参考书目,《中国祭天文化》,作者:陈烈,宗教文化出版社)

4、 风俗活动

树火把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火把用山上砍下来的松树制作而成。费用由当年生小孩的人家负担。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大火烛上最耀眼的装饰器,用竹子编成,外用彩色纸装裱,画上象征吉祥的图案),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点火把,抢升斗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驱禳(汉语称法)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①男女青年各持一个小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松树脂液浸凝成的柴块,是照明引火的好材料)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就会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用美好的希望迎接新的开始②之后,孩子、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烧害,保丰收;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们爱劳动勤耕耘。③男女之间到田间尽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火苗轻的代表关切、怜爱;火苗重的代表对感情的诚笃、深厚。(参考文献:元代政治家 李京的 《云南志略》)

凤仙花染红指甲----“宜其室家”的展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主宰家庭地位的男性要求妇女要信誓旦旦,忠贞不渝,就像白洁圣妃一样。于是女孩们把这种象征寄托于用凤仙花染红指甲 。久之成为白族人过火把的一大风俗。火把节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拿着凤仙花根,用南瓜叶子包着,再撒点碱,到井边、河边的大青石上用石头舂碎,纯天然的染色剂就准备好了。睡觉前,用南瓜叶子裹了凤仙花根,或一两根手指,或全部——手指甲、脚趾甲都行,再用线扎紧,一觉醒来,鲜红如火焰的美甲行为即大功告成。谁的最红,最美,最忠贞,家庭最幸福。

赤指和赤趾-----“宜而子孙”的追求

赤子(子,指和趾的谐音),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妇女的地位直接与能否生育有关,生男孩儿得到的尊重最大。于是女性祈求得“嘉祥”的凤仙花的默佑,并通过它染出十个,二十个红彤彤的赤子,以此来祈求产子的能力和妻子的资格。

总结:⑴反映了白族以男性为中心的对女性的主动追求和对生儿育女的向往。

⑵隐喻和隐语是表现“火把节”内容的主要形式。

Ⅲ彝族简介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员,拥有渊远的历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目灿烂多姿。此外,他们还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尽可让人返朴归真,体验古老的文明之韵味。

1、彝族历史:羌族的后代

2、人口分布:云、四川、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3、彝族人口总数2000年统计,约七百万

4、彝文:其起源和历史,说法很多,迄今无定论,传说有毕阿史拉则(1500年前)在大森林听神鸟传经记写毕摩经书一事。据彝族谱系,其可推至汉晋时期。到隋唐时期,彝文已具有一定规模,后世又续有增补,明清时代已相当发展,现在遗存的许多彝文碑刻,经典抄本,都是这段时间的产物。到目前为止各地的彝文总数在万字左右,但较常用者只有一千多字。1974年,制定了统一的彝文规范方案,简化统一的819个单字

5、彝族服饰由于彝族在历史上宗族观念深、支系多、所处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生产经济类型各有差异,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彝族服饰在其质地、款式、饰品、纹样等方面均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一方面强烈地反映着自己的传统特点,同时也反映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分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东南型。

这里介绍一下凉山型(图片解释),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沿金沙江地区。由于历史上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少,相对封闭,所以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彝族的服饰风格和面貌。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习于头顶蓄一绺长发,缠头巾,头巾前端束一20~30厘米的尖锥体,偏立于额前,俗称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妇女着裙,戴头帕,育后戴帽或缠帕,喜鸡冠帽。双耳佩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参考书目:《少数名族服饰》主编:刘魁立、张旭 中国社会出版社)

6、饮食:彝族喜食酸辣,嗜酒,白族有以茶待客的礼节,而彝族以酒待客。饮食禁忌: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7、婚嫁: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多的聘礼

8、丧葬: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悠久的火葬历史甲胄奔腾映日新 ,绕山行处更扬尘 ,焚骸不识藏何处 ,击鼓招葬魂主人。这是清代贵州诗人余上泗所作竹枝词中描写的当时彝族火葬习俗。彝族渊源于古代氐羌 ,据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 ,氐羌盛行火葬。除两种情况土葬,一是婴儿,二十麻风病。择好的火葬良日,就用竹竿把死者抬到选好的地点,正常死亡的人,出门必须走上坡,非正常死亡的人,比如夭折的小孩、自杀的人等,出门后只能走下坡的。火葬时,男人用九块石头,女人用七块石头,放在死者身下,用木材把人架在中间,让人成端坐状,再点火烧之,据说火葬最好的木材是桃木,最吉祥的了,要半天时间才能烧完,烧完后拣那些烧不化的大骨头,就地挖个小坑埋了,再把那几块石头压在上面,作为坟的标志。所以,当你上山去,看见哪里有几块烧黑的石块放在一起,那里一定是一颗坟了。参考书目:《大自然与民俗民风》主编:堵军 延边人民出版社)

Ⅳ彝族火把节

1时间:农历六月二十四

“六月二十四日,祭年过岁”-----陆次云《洞溪纤志》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可见,火把节相当于过年。

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日为年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火把节为汉语意译的通称。(参考书目,《少数名族节日》主编:刘魁立、张旭 中国社会出版社)

2、 起源最早起源于火的原始崇拜,宗教色彩。

、以火占色,新年丰收。

六月二十四日,采松明为炬,照四亩,以火色占农。

----- 李中溪《云南通志》

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举火把,烧天虫”,与汉字“秋”的来源很像。(,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鸣叫 的季节秋,火烧蝗虫)

、祈祷除病免灾,驱逐晦气,撒松香。(与白族不同,白族称驱,汉语称彝族的为送祟)。民间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谓此为送祟

、火把节与古代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5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

3、传说,彝族内部各支系有不同版本,具有代表性的是凉山彝族。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昂姑咪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凉山彝族传说

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五相亲。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彝族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

总结: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 

 后来传统道德观念对火把节习俗传说的渗透,反映为女性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的相互交叉。不论是早期的喜鹊姑娘,还是后来的慈善夫人,大都有一种共同的投火自焚的命运结局,这类传说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更是一女不更二夫的刚烈女性的传说,意在表节烈之德。从喜鹊姑娘到慈善夫人,一个个殉情殉夫殉国的忠贞形象,人们将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火把节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进贤烈而诋淫恶的感情和愿望。这类传说应属后起。

4、庆祝方式(以大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代表)

大凉山彝族火把节的庆祝方式与白族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为期三天。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夜幕降临时,大人小孩都会拿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以火驱虫。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小伙们赛马、摔跤、斗牛。姑娘们穿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歌、跳起舞。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夜幕降临时,人们会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5、 主要活动 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这里主要介绍一下

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选美凉山彝族自古以来都喜欢举行独具特色的选美活动,据古彝文记载,凉山彝族的选美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凉山彝族选美的习俗,来自远古的传说,来自传统的审美意识。选美,是为了纪念火把节。 彝族选美,草坪就是舞台,蓝天就是幕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阳光下,在春风中,在歌声里。
  彝族的审美观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培根《论美》中说:“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说到颜色之美,即人的肤色何以为美的问题可能因民族而异。汉族以白为美,例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汉族以白为美以飘逸纤细为美的证据。
彝族以黄为美,这应是黄种人对于美的体位审美观。因为黄的肤色是自己的肤色,以它为本。彝族叙事长诗《妈妈的女儿》中都多半用“黄”来表示美,如“黄荞馍”、“黄母鸡”、“黄的油菜花”等。民间故事《阿诗甘伟》中的美女之名“阿诗”意为“黄”,  “甘”意为“野油菜”,  “伟”意为“花”。 彝族选美,用自己传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理念评审姑娘的身材、五官、肤色、气质、容貌、服饰,才华传统的彝族选美,不用故弄玄虚的舞台,不故作姿态。是由五至七位德高望重的男性老人担任评审人,因为老人是最公正的,他们不偏心,他们没有年青时感情的冲动,也没有爱恋的干扰,他们没有私心杂念,没有思想包袱。选美老人是在群众中自然产生,无须报名,无需任命,也没有繁琐的程序。当火把节的各种活动一开始,他们便身穿节日的服装,披上崭新的羊毛披毡,头戴斗笠,在人群中明察暗访,察言观色,审视比较,反复衡量。
  那些美丽的姑娘手牵手,围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舞圈,一圈一支歌,一人领唱,其他人跟随和唱,缓缓转动,缓缓起舞。当太阳开始偏西的时候,选美老人庄严向大家宣布美女的名字。

总结:我们看到火把节的风俗活动其实与传说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彝族火把节里面的摔跤,斗牛,斗鸡,斗羊,与凉山彝族传说有关;彝族选美与彝族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有关,而白族染红指与慈善夫人的传说有关……因此说,风俗活动与传说一脉相承。

6渗透在火把节中的‘狂欢化’的民俗精神

山地彝族的火把节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换言之,彝族火把节作为盛大的传统佳节,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和四川十大名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项目

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7文化保护

节日文化,不仅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与艺术风貌,更能昂扬一个民族的精神,激活一代代族群后人的民族记忆,启发广大的民俗传承爱好者对古老文化的神往,以及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珍视。少数族的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然而,少数名族的文化继承远比简单的活动形式承载的内容任重道远。

最后呢,想补充点题外话,爱他就带他去参加一次白族火把节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亲自去感受一下火把节,离四川最近的是西昌凉山火把节,想看最原始的彝族火把节去普格(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谢谢大家。

班级: 2011级对外汉语

学号:201144511040

姓名: 陈秋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feaaa9ec3a87c24128c425.html

《传统文化,彝族、白族火把节不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