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涨秋池 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壶”美学赏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巴山夜雨涨秋池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壶”美学赏析
陈龙大
【期刊名称】江苏陶瓷【年(,期】2015(048001【总页数】1

沏一壶好茶,品一首好诗,坐看浮云清风,耳听百鸟之鸣,天大地大,我心悠然,其乐无穷。
茶是草木,壶为土石,草木土石毕竟是中国人最终的精神归宿。历史上,紫砂壶在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等大师的演绎下,成为文人墨客案头的珍赏,吟诗作画咏紫砂的诗人们也多起来,他们无一不是收藏家、鉴赏家,他们用壶玩壶、赏壶、赠壶,一壶一茶间独具性灵,情趣尽现。于是,著名学者周高起说:“某为壶祖某云孙,形制敦庞古光灿。”德高望重的林古度说:“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词人俞仲茅说:“陈君雅欲酣茗战,得此摩挲日千遍。”而汪文柏经陈维崧的引荐认识制壶大师陈鸣远后,写下《陶器行赠陈鸣远》一诗,吟唱出咏紫砂诗中最为动人的辞章:“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壶中天地宽,寄情山水间。将紫砂壶的纷繁多样寓于诗词之中,而又从诗词中体现出来,诗词与紫砂完美结合,也正传承着中国千年的茶文化。因为紫砂,让紫砂艺人有了很多的机会去走进诗词,因为紫砂,也使紫砂艺人的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想象。中国诗词众多,在宽广的诗词中流连,以李义山的这句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留得残荷听雨声”为主题创作的“听雨壶”(见图1)意境不凡:听着窗外迷离的雨声打在树叶上,人们会忽然体味到古人留得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e70bbe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6.html

《巴山夜雨涨秋池 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壶”美学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