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秦腔》语言的朴掘美

发布时间:2020-08-02 06:14: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贾平凹散文《秦腔》语言的朴掘美

(延边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 133002

【摘 要】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贾平凹的散文《秦腔》语言的朴掘之美。《秦腔》朴掘的语言呈现出两种美感,一是朴素之美;一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是指用词简省,不堆砌,不矫饰,删繁就简,去除浮华。就是用未加工的语言,却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事物的特有的状貌。自然之美不是指大自然的美,而是指事物自然而然的本性之美,揭示出事物本身固有状态的特征与规律。

【期刊名称】大众文艺

【年(),期】2018(000)019

【总页数】1

【关键词】散文;《秦腔》;语言美;简省;本真;原色裸呈;憨而不呆

一般而言,散文大多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描写也多采用精雕细刻式,抒写作者的主观体验和强烈的内心感受。《秦腔》则以局外人的身份,采用第三人称穿插第一人称来叙述的,把对乡土、乡民和家乡风物人情的强烈的情感融入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中,蕴藉于字里行间的是主客体感应交融的境界,显得客观、本真、自然。而且,文章的语言也呈现出与这种叙述视角相一致的朴拙的风格特点。

这种朴拙的语言呈现出两种美感,一是素者至美,朴也无敌的朴素之美。一是拙中藏巧,拙巧相济,大巧若拙的自然之美。

一、 朴素之美

,是指未加工的木头;,是没染色的白绢。朴素之美,就是简省,不用华丽的语言,不堆砌,不矫饰,删繁就简,去除浮华。就是用未加工的语言,却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事物的特有的状貌。比如,文中描写八百里秦川自然环境用词造句极为朴素: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

这里运用的是白描手法,三笔两笔勾勒出秦川特有的自然景观。语言干净利落,简洁明快,却使八百里秦川如真实画卷一般,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与大漠孤烟直的语言风格异曲同工。如果把这段文字与茅盾的《白杨礼赞》作个比较,就会发现同是写树,但语言风格迥然不同: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这是茅盾对白杨树的描摩,对白杨树的树干、丫枝、叶子,一律向上作精雕细刻式的赞美,作者又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使用的成语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而贾平凹呢,只用了冲天而起来形容白杨树的高大、挺拔,形容枝干粗壮也只用了如桶这样的比喻,语言简省,朴素至极,凸显的是白杨树的客观状貌,写出了秦地的雄浑苍凉;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写秦人,作者只用了活脱脱兵马俑的复出,可谓惜墨如金,但是,用兵马俑来形容秦人,尽现其外形特征和内在的精神气质,历史文化积淀蕴蓄其中,与后面写到秦腔是秦地秦人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极为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素者至美,朴也无敌的境界。正如庄子所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2b0628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a.html

《贾平凹散文《秦腔》语言的朴掘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