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筹建论证报告

发布时间:2015-06-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温州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体育事业和艺术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全市体育、艺术资源,发展体育与艺术高等教育事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现论证如下:
一、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体育强市”和“文化大市”的需要。 1.是创建“体育强市”的需要。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温州市是浙江省传统体育强市,培养了朱启南、江钰源等一大批优秀的体育运动员,先后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际象棋之城”“游泳之乡”等称号,体育氛围浓厚。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体育人才将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高等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功效,创建一所体育类高校对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温州具有良好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基础,拥有市属的体育运动学校和县市区的十余所业余体校,以及各类民办的武术学校、游泳学校,常年在训体育特长学 人,拥有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省级高水平
- 1 -
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是我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生源地。2004年至今,我市已累计向上一级运动队输送了 名优秀运动员。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相比,温州体育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大量的体育类考生外流到省内外其他高校。
2.是实现“文化大市”的需要。艺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地方艺术教育水准和艺术产业活力的重要指标。温州在艺术领域,培养出了许多各领风骚的人才群体,如黄豆豆、刘迎宏、曹众等知名艺术人才,具有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在新时期大力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是应对文化发展态势和艺术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重要渠道。在温州筹建一所艺术类专业较全、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既符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温州本土对艺术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顺应温州艺术产业发展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形势。
3.是探索“体教结合”办学模式的需要。温州作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又是一个传统体育强市与文化大市。一直以来,温州努力践行“体教结合”办学模式,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大力建设“三特色”(体育、艺术、科技)项目,积极探索体育与艺术融合发展的途径。同时,温州具有浓厚的体育艺术氛围,家长期望值非常高,教育投资愿望比较强烈。随着体育与艺术教育的不断融合,当前体育与艺术在中小学阶段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链,“体教结合”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的缺失问题不断凸显,严重制约了温州体
- 2 -
育与艺术教育的发展。
因此,不管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是从服务温州体育和艺术事业发展或是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考虑,整合全市体育艺术教育资源,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提升温州体育与艺术办学层次,是温州体育与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是温州市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需要。 1.有利于解决温州市高等教育院校数量不足问题。目前,浙江省有高校80所中温州仅有6所(其中高职院校4所)分别是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全省90多万高校在校生中,温州市仅有8万左右,高校数量和高校在校生数都不足浙江省的十分之一,且没有以体育与艺术为主的高校。温州市现有人口900多万,每万人在校高等院校学生数仅为苏州的6.3%高校指标数和生源数严重不平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温州作为浙江省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和创建“体育强市”“文化大市”的目标极不相称。
2.有利于解决温州市、浙南高等院校数量偏少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高职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支撑点,温州市高职应与浙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拟筹建的温
- 3 -
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专业设置将充分考虑市场导向和产业定位。新设专业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发展急需领域,逐步建立对接社会需求、与就业市场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同时,温州和杭州地理位置分别处在浙江南、北两个方向,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地处杭州市,而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的建立,有利于优化高职学科学业结构,为统筹、创新、平衡和发展浙江高等体育教育布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南北呼应,专业错位,学科互补”的高职格局。
3.有利于解决体育、艺术苗子教育链脱节的问题。纵观全省乃至全国的体育与艺术教育资源,已形成从少体校或少艺校到高等院校比较系统的教育链。从温州当前的体育与艺术教育资源来看,温州现有分布在各县市区的少体校、少艺校,温州体校、温州艺术学校,以及温州大学和温州医学院等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而缺乏专科层次的体育与艺术类院校。鉴于此,整合温州体育与艺术教育资源,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将为温州体育与艺术事业发展造就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体育与艺术人才,同时为运动员和艺术人才顺利转型就业搭建桥梁。
(三)是进一步提高温州市体育艺术的整体水平和建设高素质体育艺术人才队伍的需要。

- 4 -
1.通过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有利于对我市传统艺术资源的传承和发扬,提高人财物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传统技艺的流传和发展。通过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将我市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到高等教育,将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转换为相应学科的带头人,为传统民间艺术搭建传播平台,促进我市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2.通过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形成一个高层次的体育艺术科研教学基地,有利于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造就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温州体育、艺术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温州是传统的体育大市,培养出了像奥运会射击冠军朱启南、世界国际象棋棋后诸宸、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叶荣光、男子羽毛球单打世界冠军夏煊泽、武术散打世界冠军尤邦孟、艺术体操亚洲冠军周小菁、赛艇亚洲冠军高炳荣、拳击亚洲冠军杨相中、游泳
- 5 -
亚洲冠军阮怡、柔道亚洲冠军李爱月等一批为国家夺得崇高荣誉的运动员。温州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如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瓯绣瓯塑等,都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高艺术价值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瑰宝。富起来的温州人十分重视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在书法、美术、舞蹈、戏剧、音乐等文化艺术领域培养出了各领风骚的人才群体,如黄豆豆、曹众等。温州输送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艺术类人才,他们中不乏有当前体育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的建立,将为有力整合这些优秀的人才资源搭台建桥,使这批优秀人才能回到温州,为温州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通过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为温州搭建一个对外合作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促进体育与艺术教科研工作的对外合作交流,更好的对外展示温州的形象。
二、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的可行性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需要。
1.符合国家政策。近年来,国家对体育艺术十分重视,特别是在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艺术体育工作,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
- 6 -
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艺术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010月,我市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111月,市政府印发了《温州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明确提出:选择经济发达市和人口大县,创办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校区,使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向我市南北两翼拓展,为1650大都市建设新格局提供人才、技术支撑。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是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的要求。
2.符合温州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对当地产业发展贡献最直接。当前,温州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面对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激烈区域竞争的新挑战,面对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要求,温州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把经济增长转到主要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创办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将有利于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对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业、艺术产业的兴起,迫切需要服务性、专业性的体
- 7 -
育型人才和艺术型人才。与此同时,温州“国际航空港”和S1线建设,需要大批轻轨乘务人员、保安人员等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的建立,将满足温州对职业型人才的需求。
(二)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有其明显的区域优势。
温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之间, 为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区位优势、发展态势,是浙江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周边省市的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极具潜力的城市。
1.经济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市经济总量有了健康、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温州创造了全国全球瞩目的“温州模式”,在中国区域发展世上谱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对整个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78年至今,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了58倍,年均增幅达20-40%大大超过了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的民间流动性资本已经达到6000亿元,民间资本雄厚,能为创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 8 -
2.交通优势。国务院近期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温州是联结“长三角”“海西区”的枢纽,是浙南闽东的区域核心城市。随着“海西区”从区域规划上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我省与福建毗邻的温州,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温州已争取到了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城市身份成为我省唯一的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温州大都市区的战略提出,使温州成为浙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的枢纽中心,从温州到福建、安徽、江西等周边省市的交通更加便捷。
3.文化优势。温州建城已有1685年历史,具有鲜明的瓯越地域文化特色,是永嘉学派的发源地。温州文脉深远、底蕴深厚,人文鼎盛,名家辈出,号称东南邹鲁,素有曲故里百工之乡、中国山水诗发源地、南戏摇篮、歌舞之乡等荣誉和称号。在新的发展时期,温州呈现出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精神,这在社会经济建设、教育发展、体育与艺术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在温州创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具有充分的文化土壤。
(三)建立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筹)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1.校园规划已初具规模。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选址

- 9 -
在龙湾区,用地范围确定在龙湾区行政中心区南侧,东至龙海路(高新大道),南至城北路,西至环山东路,北至永定路。用地红线范围935.46其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建设用地399.56亩,教学生活区建设用地385.9亩,S1盖物业150亩。共计用地面积785.46亩,建设资金约30.28亿元。
2.师资力量基本符合规定要求。随着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艺术事业的发展,温州已有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和艺术人才。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拥有射击、柔道、游泳、体操等19个运动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其中体育教练高级职称23人,文化教师高级职称12人。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共拥有体育、艺术类专业副教授、教授86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创办初期,可采用外聘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等省内外高校教师、培养温州体育运动学校现有符合高职教师资格的教师(教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较快的建成一支专任教师数量、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教学要求相适应的,“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稳定的教师队伍。
3.生源充裕,就业途径广阔。拟筹建的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面向社会招收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退役运动员。从温州近几年的高中毕业生数和全省运动员退役情况来看,生源比较充足。温州拥有多所业余体
- 10 -
校和艺术学校,以及多所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能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提供优质生源。同时,在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创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可实现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连续性,即解决了温州体校中专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也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保证了生源。温州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筹建的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结合市场需要,拟开设竞技体育类、艺术类、公共服务类等相关专业,不仅能满足温州本土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能为温州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软环境。
三、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办学方案 (一)校 名: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 (二)举办者:温州市人民政府
(三)业务指导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 (四)目标定位:立足温州,面向温州社会与温州人经济发展对体育与艺术类行业和产业人才的需求,把学校建成规模适度,体育与艺术结合,竞技专门人才与职业应用型人才胡同,中高职一体化为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五)人才目标定位:以体育、运动健康、音乐、美术、民间艺术、舞蹈、形体等学科为基础,以服务温州社会和温州人经济现代化发展对体育类行业与产业需求为目标,培养
- 11 -
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六)拟办专业:重视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形体等学科的建设,分梯队建成竞技体育类、艺术类、公共服务类三大类专业体系。创办初期计划开设体育运动训练、健身与运动康复、戏曲表演、舞蹈表演(学前教育方向)、空中乘务等五个专业等五个专业。
(七)办学体制: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公办学校。同时附设竞技体校(含少体校)和少艺校。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八)办学层次: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其他非学历教育。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实行“3+2”五年制、“五年一贯制”和普通高职等三种学制。
(九)办学规模:经过六年2012-2017年)的努力,精心打造具有较强办学实力、鲜明的体育艺术特色、优良办学品牌的新型高等职业学院,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确保学院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近期发展规模为在校生3000-3500人,远期发展规模为在校生5000-6000人。
(十)服务范围:立足温州,服务全省,辐射闽北,面向全国。
四、保障措施
(一)前期调研。在充分了解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
- 12 -
对国内外体育艺术类高校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体育艺术类高校的办学模式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顺利筹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奠定基础。
(二)人才引进。根据“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按照高校人才配备和培养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目前,温州市将出台有关体育、艺术类人才引进的政策,特别要结合体育和艺术的特点,国内外优秀退役运动员和知名艺术人才将成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同时,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由温州大学和温州医学院选派10名副高职称以上教师,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创办过程中提供师资援助。
(三)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学校发展。在资金筹集方式上,通过把温州体育中心部分土地进行改造开发,所得部分经费作为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的建设资金。学院建成后,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学费收入、合作、合资、捐建、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式为辅的筹集资金渠道。



- 13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c97c4a4028915f814dc279.html

《温州体育与艺术职业学院筹建论证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