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投融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4-01 00:0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年新零售投融资调研报告

      在创投圈儿里,2017年要是不说“新零售”,有时候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自共享单车和充电宝以及雨伞、按摩椅、睡眠仓、卫生纸等各种共享后,新零售中的开放货架也开始主打共享概念了,呃,老祖宗其实很早就玩儿共享经济了,齐相管仲是高手中的高手,开创“共享女朋友”的新模式就让齐国称了霸。

      风口之下心里发慌,为啥每次看到那么多新闻都会觉得很酸爽,再感受一下:

 

“天猫涉足美妆产品的无人零售机领域“

“饿了么正式启动无人值守货架项目”

“京东到家布局无人货架”

“每日优鲜内部孵化便利购“

“今年17日,无人货架领域已披露融资项目25个,累计金额超过28亿,包括果小美、领蛙、猩便利、哈米科技、怪兽家、七只考拉、番茄便利、CITYBOX……”

“百果园宣布与七只考拉、好品、领蛙等联合发起大百果联盟,发力办公室无人零售市场”

“缤果盒子与兆佳业物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马云的无人超市79日杭州开业”

817日,梅花天使吴世春说五年内中国会出现一亿台无人自助服务设备”

“武汉“几个果农”项目获徐小平500万投资”

“葡吧在餐厅和街边用自动售酒机卖酒”

“优衣库首批自动售衣机落地美国,取名Uniqlo to Go

“莱杯咖啡9个月完成3轮融资”

“马云军师曾明:无人售货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美团点评将大举投资线下零售服务”

“前大众点评高管进军无人值守货架,起名猩便利”

“无人零售货架项目“闲呀”获投资”

“缤果盒子完成亿元融资”

“小麦便利店首轮融资亿”

CITYBOX完成1500万美元融资”

F5未来商店获创新工场3000万元投资”

   ……

 

      看得累死了……

      零售一直是杠杠滴刚需市场,自201610月马爸爸提出“新零售”概念后,各种玩家以“新零售”的名义,进入市场掘金,从阿里的财报显示零售是整个阿里布局里唯一赚钱的业务,不难看出未来这是大中小玩家高度聚集的地方,在移动支付普及率高涨的情况下,视觉识别、卷积神经网络、传感器融合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催生了各种创新业态,加上资本高涨的热情助力,新零售成为2017年投资领域最重要的风口,对于这一年多的了解算是做个小结吧。

 

一、新零售最重要的几个前台角色

1、连锁便利店

      便利店是基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兴起的新型零售业态,离消费者更近体验更舒适,从日系便利店品牌进入中国以来,目前全国已有10万家连锁便利店(包括加油站的连锁便利店、7-11、全家、东莞的地方品牌美宜佳等等),参考日本的成熟市场数据,每家便利店服务3000人,中国未来可能存在50-80万家便利店,这个品类成为资本的宠儿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但未来便利店的运营能力是否可以超越7-11、全家,这是最大的挑战,随着房租成本高企不下,向供应端的效率要利润或许是需要最重点考虑的问题。

 

2、无人便利店

      可以说是Amazon Go开启了国内无人便利店的风潮,伴随着阿里的淘咖啡、缤果盒子的落地,无人便利店越来越炙手可热。无人便利店从成本入手解决零售的问题,但需要面对技术成熟度的考验,对人的识别和物品的识别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远不到大规模商用落地的程度。阿里可谓是通吃的心态布局新零售,一方面推进无人便利店的布局,一方面针对中国600万小店(夫妻老婆店、烟酒店等)抛出提升计划,希望全面改造中国最广泛的零售末端业态。未来更多的无人便利店是否能抵挡住马爸爸如潮水般的倾轧态势,一切尚未可知。

 

3、开放式货架

      自从资本借鉴了共享的概念,开放式货架最近尤其火爆,低成本快速占据写字楼场景、挖掘精准用户数据,在未来持续升级设备直至完全达到智能要求。但不得不说的是开放式货架的货损问题,有项目方透露货损率只有5%,说实话我是不太敢相信的,且不说国人素质是否达到那样的高度,配送小哥路上消耗一些零食也是很有可能的,这种“挑战3快钱的人性”的模式暂时还是过渡阶段,这也让我极其佩服一些项目方财务处理能力和数据处理水平。

 

4、智能零售机

      智能零售以占地面积小、智能化管理的优点可以帮助众多商家打开各种零售新场景,众多玩家的技术解决方案各有差异,需要考量是否具备大规模商用落地的能力,否则美好的技术只能活在PPT里。日本是零售机市场最成熟的国家,如果按照相应的人机比例计算并考虑到中国城市化比率的问题,未来5年中国的智能零售机数量可能超过1000万台,在零售机渠道产生的零售市场规模可达到7000亿。面对这样的市场,马爸爸怎么能不参与呢支付宝已经联合智能零售机厂家推出合约机计划,未来在中国市场布局超过100万台设备,这无疑也是支付宝线下支付战略中另一个重要场景,貌似微信支付缓行了一小步。

 

二、新零售玩家的技术范儿

      既然讲新零售,就一定少不了新技术的身影,既有炫酷到一听名字就莫名兴奋的技术,也有十分接地气靠人自助的解决方案,甭管啥技术还是得商用起来看看行不行得通,技术发展无止境,也没有绝对的壁垒,从商业角度而言客观的讲: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更好用的方案。

1Amazon Go

      主要是三个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红外传感、压力传感、荷载传感等),从两份专利申请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侦测物体互动和移动、物品从置物设备上的转移。目前Amazon Go造价贵技术上不成熟,还没有真正商用。

 

2、阿里淘咖啡

      也是三个有格调的技术: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结算意图识别和交易系统、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不得不说马爸爸的务实精神,如果单纯依靠技术识别恐怕是难以实现商用,但结算门和支付宝账号的结合确实优于Amazon Go的思路,虽然我不是支付宝的优质用户,但是看好马爸爸。

 

3、深蓝科技

      这是我见过技术最炫目的,搞不懂的去问问度娘吧,估计问了也问不明白: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系统、机器视觉、生物识别之静脉识别、生物支付、定向声源识别算法。深蓝先是跟马爸爸合作落地无人零售项目“快猫”,后跟宗大爷合作Take Go无人商店,我还是蛮期待的,这一系列的名词也激发了我“末梢神经性名词崇拜综合症”,每天默念五遍还是没记住。

 

4、缤果盒子

      超高频RFID扫描技术加人脸识别技术,超高频RFID的特性导致物品识别准确率不算太高,而且每次只能扫描5件商品,不要嫌麻烦哦。经过上海高温关店的小风波后,缤果盒子继续高歌挺进,现在都已经开到北京郊区的古镇里了,其实我蛮期待开到北京国贸楼下的。

 

5、思猫

      超高频RFID扫描技术,突破不了准确率和多条码扫描的速度问题,水和金属的不可穿透性则是超高频RFID的物理特性,也是死穴。

 

6、帮团

      机器双目视觉技术和重量传感技术融合的方案,目前尚未规模量产,下周上海的展会可以一睹芳容。

 

7、蚂蚁盒子

      高频RFID多条码扫描、机器视觉、传感器融合技术,外加支付宝和微信免密后支付的支持。是目前唯一一家大规模商用落地的开门自取式智能零售机。

 

8F5

      前台是无人便利店形态,后端是智能仓储,机器人自动理货售货。无人店的坪效或许是个挑战,智能仓储的解决方案反倒比较有价值。

 

9Yi Tunnel

      看一眼就能结账的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和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系统,技术大牛加上多项专利技术。公司名字的中文意思是“易经隧道”,看来公司是信奉中国古老的智慧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这个机器人要是会算命就更好了。

 

10Easy Go

      超高频RFID+微信小程序,有机会在无人便利店领域成为缤果盒子的竞争者,自从听说有人体验过免费购物后,深深对其货损的控制感到担忧,识别率和准确率低就是超高频RFID的主要弊端。

 

11Wheelys

      瑞典的初创公司的无人便利店作品,AI控制+全息商店助理,比较厉害的地方是可以使用无人机送货。

 

12、罗森无人店

      用户自主扫码和RFID智能购物篮,这个购物篮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在传统便利店里完全可以将高峰期的用户吞吐再提升一倍以上。

 

137-11

       RFID智能购物篮+无人机,够实在也够想象力,记得给7-11的送货无人机开窗啊。

 

14、甘来

       两个产品:智能零售机和智能微超,AI技术和触屏技术,主要是解决卖标品问题。

 

15、智佳科技

       触屏技术+OEM生产,来自友宝的团队,更注重三四线市场的加盟和运营。

 

16、邦马特

       触屏技术,在传统零售机上升级迭代,主要符合标品销售。

 

17、徐老师投的武汉项目

      号称RFID视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但出街的BP模板和很多图片元素竟然来自某个竞争对手的BP

 

18、小E微店

      二维码自助扫描+微信小程序,如果我免费拿了,我肯定也不告诉你。

 

19、便利蜂

      升级版便利店,采用了扫码的技术

 

20、友宝科技

      传统零售机的龙头,听闻最近研发了RFID技术的智能零售机,未睹真容。

 

      关于以上提及的多种技术,原则上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是“包治百病”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是终极形态,目前高频RFID多条码扫描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落地商用最好的,超高频RFID技术暂时的弊端比较多,生物识别、机器视觉、卷积神经也还需要继续完善和积累学习的数据体量,在目前的情况下,以高频RFID叠加其他技术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是最佳方案,借此,顺便梳理下RFID的分类和属性:

      低频RFID:频段范围10KHz-1MHz,常见的使用规格是125KHz/135MHz,价格低廉,受到金属和液体的影响小,但读取距离非常短,信息存储量小,目前都在一些较低端的场景下应用,比如门禁卡等。

      高频RFID:频段范围1MHz-400MHz,主要使用这个频段,传输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安全性较高,准确率高,受到金属和液体的影响小,读取距离在30-50CM之间,缺点是目前对于高频应用的开发人员和技术储备比较少,相对开发的难度较大。

      超高频RFID:频段范围400MHz-1GHz,主要使用的是433MHz/850MHz-928MHz,属于开源技术,技术积累和应用非常普及,传输速度快,读取距离长,金属和液体的干扰程度非常高基本属于致命伤,准确率低,安全性不高,十几年一直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等领域。

 

三、新零售部分项目融资情况

1、智能零售及无人货架

2、细分品类智能零售机

3、便利店

4、零售机运营商及设备商

四、关于新零售的几个话题

1、是否未来真的是无人模式的天下

      在大家纷纷讨论无人模式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未来是否都是无人服务的场景成为主流,把自己完全作为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可能未必会喜欢完全无人的便利店或者无人服务的餐厅,那给人的感觉确实少了一些温度。从成本和效率的角度考虑,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吗答案或许未必。如果一个服务行业的商业模式只考虑如何用机器替代人的话是不完善的,某些情况下一定会损害消费者的体验,应该多考虑考虑如何用机器代替人做一些低附加值的工作,把人的精力释放出来做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这样既兼顾到成本也不损害体验。

 

2、是要革命还是赋能

      在整个零售里,有多种分工:生产、物流、仓储、配送、渠道、销售、金融服务、营销等,但很多创业项目的思维是革命式的,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成功会导致其他人的破产和失业,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我觉得未来的商业创新和创业还是要考虑“赋能”:为B端赋能,让B端更好的赚钱自己也同时赚钱;为C端赋能,让用户享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五、零售的发展路径

      说完新零售,还得回过头看看以前的零售,再酷炫的技术、再诱人的商业模式摆在面前,我们还是得回归行业本身、回归生意本身。

      以前的零售方式是集市和百货商店,后来出现超级市场后迅速发展壮大,消费者也觉得周末去趟沃尔玛是不错的选择,再后来电商从3C产品、服装逐步渗透,已经发展到线上开店的成本高过线下店面租金的情况,当中国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便利店开始大规模进场,目前属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外卖和送货上门则以另一种姿态一路狂奔,除了这些,全国还有600万家小店默默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加上现在新零售的种种创新之举,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零售会是线下实体店、智能零售机器(可能还包括家里的智能家电)、电商、外卖无缝的融合,让我们随时享受科技与服务带来的便利体验。

 

六、零售的三要素

      零售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成本、效率、体验,而这三个因素是三角不成立的关系,并不存在某个最佳的零售商业模型,或许最好的方案应该是:在特定场景下,针对某部分目标用户提供“成本、效率、体验”相对均衡的零售模式。三要素分别有更细分的内容,新的零售模式要能在具体的环节中体现出价值。

      成本:包含生产成本、仓储配送成本、营销成本、货损、综合运营成本。

      效率:产品研发效率、生产效率、仓储配送效率、运营效率、用户价值管理的效率。

      体验:消费者在零售过程中的综合体验,包括产品信息获取体验、产品获取的便捷性体验、购物环境与场景的体验、服务人员的服务体验、设备及操作的体验、产品包装的体验、产品品质的体验、价格感知、品牌感知等。

 

七、未来零售的关键词

      智能与智慧:智能的感知能力、智慧的学习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

      互联互通:物物互联和数据互联,消除跨领域的疆界。

      协作与整合:人与人的跨行业协作,物与物的协作整合,人与物的协作。

 

八、关于互联网巨头的猜想

      阿里毫无疑问是未来零售的巨头之一,线上零售、线下无人零售、线下智能零售及百万小店升级改造的结合,我们想逃脱马爸爸的视线是非常难的事情。

      京东入局开放式货架,要织一张写字楼渠道网,加上多年积累的供应链、仓配的网络,剑指阿里意图明显。

      除了微信支付的加快落地以外,暂时没有看到腾讯在新零售领域的重大动作。

      美团入股易酒批、投资掌上快销,今年启动线下零售战略,要将外卖的网络价值深挖,并力求不在互联网下半场关于线下的PK中出局,但从美团的零售团队来看是各个业务板块中最弱的。

 

九、隐身的巨人

      除了哇哈哈的宗大爷高调宣布和深蓝科技的无人便利店战略合作以外,传统领域里还没有更多的玩家高调进入,或者在观望等待收割机会,或许已经低调入场不对外宣扬,当然,这都是合理的猜想。

      未来的零售之争应该是供应链之争、渠道之争、用户之争,因此,有理由相信商业地产帝国万达、城市综合服务王者万科、快递柜霸主丰巢等传统玩家会进场,怡亚通、分众等也会有所布局。当然这些都是猜想。

 

十、勤劳的小蜜蜂们

      零售除了专业级的玩家以外,一旦智能零售网络建成,每个小商圈的小生产商家便有了机会拓展自己的生意半径,打造出有特色的微小循环。流通会形成主干网络和微循环网络的融合补充。

 

十一、零售是全民运动

      我坚信零售是全民的运动,标准品的生产大厂不会甘心于依赖销售网络而逐渐远离用户,大厂的越来越高的生意比例来自阿里、京东等线上渠道,更高效也更有危机,入局只是时间的问题。

消费者对于农牧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是非常高的,溯源及产地直供也会成为趋势,那么,借助新零售的网络实现从农场的餐桌将不是难事,这种F2C的生意大家都会比较欢迎的。

还会有更多玩家跨界而来,这是不会谢幕的大戏,未来零售应该是多种角色融合共存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b5dcc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6.html

《新零售投融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