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心得和感悟

发布时间:2018-05-17 15:40: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为梦想而奋斗

一、个人简介

XXX,男,1985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父母皆为农民,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其造成深远的影响,励志好好学习以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2004年,xxx以优异成绩考上国家211工程重点本科院校长安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成为本村唯一本科大学生,当时中国工业制造类专业非常热门,就业面广,需求量大。工业工程属于工业技术和工业制造管理相结合的学科,1992年才引入中国,其倡导的组织绩效管理、生产节拍管理、流水线平衡管理深受各大制造厂商欢迎,在毕业之前就被国有控股公司江淮集团录用,签订5年劳动合同。

在工作中xxx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通过重重考核获得了国家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任职资格。先后就职于xxxxx等上市企业。从助理到专员再到HRM(人力资源经理)、HRD(人力资源总监),从科技研发到家电零售再到互联网,步步为营、踏踏实实,努力学习和实践各种企业管理知识,多次带领团队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为企业设计并落地规范的、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具备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整合人力资源、激励人力资源,成功地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推动两家互联网企业上市(香港主板和新三板),积累了丰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二、创业初衷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思想也慢慢转变,每年回到老家过年,感受最大的就是农村的老龄化,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漫山耕地无人种,孤寡老人无人看,留守儿童无人管。

儿时邻里鸡鸣狗吠的繁荣一去不返、乡间孩童追逐的热闹终成回忆,农村失去了昔日的活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他感觉到,如何盘活农村经济?如何搭建平台让年轻人回乡创业?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回报社会的方式。

三、创业思路

一个巧合的机会,xxx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本地从事多年农业工作的企业家,也有退伍军人,大家都怀着振兴农村经济的梦想,可谓臭味相投 经过实地考察、和当地政府领导多次沟通,他们找到了一条路,那就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它与传统包地经营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带动老百姓参与经营,而不是仅仅劳务用工,合作社更多的职能在于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打造品牌,建立立体农业,为成员增产增收。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水稻和柑橘的种植相关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经过努力,合作社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建立合作关系,选育优质品种“旌3优177”、“德优4727”、“宜香优2115”,“晚8”血橙、“春见”等,成员人数扩大至312户,基地总规模达到1017亩(其中团山村330亩,集龙村687亩),通过2017年数据,合作社实现农产品总销售超过1700万元(其中稻鱼模式规模60亩,出产水稻价值24万元,出产鱼类价值10.8万元;稻油模式规模340亩,出产水稻价值125万元,出产油菜价值50万元;“春见”柑橘矮化密植规模387亩,出产柑橘价值1250万元,“椪柑”柑橘矮化密植规模230亩,出产柑橘价值280万元,为农民带来直接利润1400余万元)。

四、心得感悟

创业艰难百战多,开办合作社,最多的工作就是和老百姓沟通,最难的工作也是和老百姓沟通,不一样的种植方法,不一样的农资使用参数,对老百姓来说可能会对几十年的传统种植习惯造成强烈冲击,这种冲击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老百姓不信任合作社,担心按照合作社的种植要求会导致减产、导致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出现部分老百姓对合作社模式的抵制。

和老百姓合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踏踏实实,模式必须公开透明,让老百姓产生信任,完完全全的参与进来,另外,要放宽心态,切记急功近利,先小规模试点,让老百姓看到成功案例,才能打消他们对新模式的怀疑,再大规模推广。

流水潺潺,不负青山之秀

炊烟袅袅,更显乡村之宁

创业团队始终相信,只要年轻人通过他们搭建的平台,能创造出比在城市打工更多的财富,通过一部分人先富,少数带动多数,就一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一个现代与传统交替、喧嚣与宁静共存的新农村将在不远的将来充分展现。

2018年5月14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f328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c.html

《创业心得和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