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

发布时间:2011-04-17 22:27: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深圳市光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年)

2007531,深圳市委市政府宣布成立光明新区。光明新区的成立是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圳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深圳城市化水平,以及创新管理体制,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次重大探索。

  《深圳市光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光明新区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期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20082020年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推动光明新区跨越式科学发展,提高光明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深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实现光明新区所承载的历史使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深圳市光明新区管理暂行规定》和其它有关文件编制,是引领光明新区未来发展的导航图,是描绘今后十三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光明新区于2007531日成立,819日正式挂牌运作。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全面负责辖区内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行使区一级行政事权。

  光明新区位于深圳西部,东至观澜,西接松岗,南抵石岩,北临东莞市黄江镇。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其中公明街道面积100.3平方公里,光明街道面积55.8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约80万,其中常住人口约39.45万,户籍人口约4.26万。光明街道是深圳市归侨侨眷最为集中的地区。归侨侨眷7008人,占户籍人口的37%,其中大部分是1978年至1979年从越南回国的归侨,小部分是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回国的归侨。

  2007年,光明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2.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44亿元,农业总产值3.7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14亿元,进出口总额46.8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8亿元,国地税总额20.00亿元(其中国税14.99亿元,地税5.01亿元),预算内财力5.20亿元。辖区内共有各类大小工业园区66个,其中重点有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深圳市内衣、模具、钟表三大产业集聚基地。共有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2778家,包括吉田拉琏、信泰光学、华映科技、世纪晶源、创维、飞音通迅、海王英特龙等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落户。

  2007年,光明新区共有各类学校31所,在校学生4万多人;公明中学、公明第一小学、光明中学、光明小学、东周小学均为省一级学校。共有医院3家,社康中心32个,医生488人,住院病床600张。此前,公明、光明街道先后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国家卫生镇的荣誉称号。

  光明新区自然条件较好,山青水秀,生态优美,物产丰富。这里有荔枝林、花卉基地、奶牛示范场、滑草场、回归亭、天鹅湖等风景休闲区。出产荔枝、龙眼、芒果、黄皮和甜玉米等农产品。特别是光明新区下属的光明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鲜奶出口基地、全国第一家年出栏达十万头的工厂式生猪养殖基地、亚洲最大的养鸽企业、广东最大的西式肉制品生产企业。光明集团生产的光明红烧乳鸽甜玉米晨光鲜奶光侨肉制品等美食更是驰名海内外。

clear=all>

  表光明新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第二节 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光明新区处于穗深港产业轴上的重要节点,是深圳连接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门户之一。周边交通发达,与香港、福田中心区、蛇口港、宝安国际机场、东莞等都处于“30分钟交通圈内,到广州约一个小时。广深港客运专线在光明设站,将大大缩短光明新区与香港、珠三角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提升光明新区在港深大都会乃至港深莞穗发展带的地位,并使新区有条件成为承接香港、辐射东莞的专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以及深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二是土地资源优势。光明新区在156.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建用地58.01平方公里,其中未建用地32.45平方公里,给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较为充足的空间。

  三是生态优势。光明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周围山体环绕,山青水秀。耕地面积20040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用地10560亩,占全市的35%;生态控制区面积83.45平方公里,占新区面积的53.72%;绿地覆盖率高达53%。

  四是后发优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讲,后发地区不一定要经历先发展地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它可以凭借自身的综合条件,吸取先发展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打造投资洼地,承接先发展地区的信息、技术和资金流,实现跨越式、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发展起点高,可少走弯路,降低发展成本。

  五是管理体制优势。与传统的工业园区相比,光明新区在管理范围、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光明新区是深圳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机构精简,职能整合,更有利于为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一条龙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第三节 机遇挑战

  未来十年左右,是光明新区夯实基础,选准方向,创新模式,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又存在不少困难和严峻挑战。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的机遇。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广东省、深圳市提出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努力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这为正在积极谋求高起点、高标准跨越式发展的光明新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光明新区作为深圳市的相对落后地区,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尽快改变落后状况,从而推动深圳市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并与深圳市共同迈入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行列。

  第二,深圳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所带来的机遇。深圳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承担着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光荣使命。2009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将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赋予深圳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一区四市的发展定位,这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深圳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深圳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困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深圳发挥自身优势,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光明新区作为深圳市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步伐以及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探索,承载着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深圳市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光明新区拥有深圳市最大的可连片开发区域,不仅是深圳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深圳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希望所在。这为光明新区高效率、高效益利用土地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三,深港深度合作、珠三角一体化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带来的机遇。作为穗深港产业轴上的重要节点以及深圳连接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门户之一,光明新区在深圳与香港共建深港创新圈、深港建立更为紧密的深度合作关系、合力建设国际性城市,以及在珠三角、粤港澳和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中必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光明新区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过小,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环境亟需改善;高技能、高学历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高端产业发展需要;历史遗留问题突出,拆迁阻力很大,影响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局部遭到破坏,离建设绿色新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新型管理体制与传统行政体制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开发区体制承担政府主要职能所带来的挑战;来自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通货膨胀不断蔓延,国内城市竞争加剧,以及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带来的挑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光明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和带动点,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两轮驱动,探索城区发展新模式,建设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将光明新区打造成为深圳新时期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建设绿色新城,就是要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放眼全球、瞄准一流,不仅追求绿色的生态,更注重绿色的建设理念,重点打造七个绿色: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营造以和谐为主题的绿色社区,强调动静分离、合理规划的绿色空间,以及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更有活力的绿色城市形象,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三维平衡与稳定,成为深圳建设绿色之都的先行者。

  建设创业新城,就是要坚持产业第一,突出创新、创业两大主题,按照一轴两带发展布局,瞄准产业高端、抢占产业制高点,重点建设IT产业、先进制造业、化合物半导体照明、高端服务业、生物制药、观光农业及生态休闲旅游等六大产业基地。同时,通过产业带创业、创业促就业,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把新区打造成为创业者的沃土、投资者的乐园

  建设和谐新城,就是要以提高民生净福利为目标,不断改善民计民生,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努力营造一流的治安环境、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安全生产环境、一流的宜居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更加美好,共享发展成果。

  要把三个新城的丰富内涵变为现实,建设好、发展好光明新区,必须坚持以下发展原则:

  第一,坚持产业第一、能快则快、投资拉动的原则。一是产业第一,项目优先;二是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能快则快;三是加大投入、投资拉动。

  第二,坚持高端发展的原则。一是环境高品质,打造既具繁华都市功能,又有田园牧歌、乡村情趣的生态家园;二是项目高科技,打造生态产业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三是设施高档次,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树立特区新标杆;四是人口高素质,通过产业高端化,促进人才的高级化;五是服务高水平,建立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光明新区管理新体制新机制。

  第三,坚持四先四后有序发展的原则。改变过去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弊端,坚持科学开发、有序发展。一是先规划后建设,规划优先,稳定规划,维护规划刚性;二是先地下后地上,打造城市共同沟,确保地下管网几十年不落伍;三是先修路后开发,拉开新区建设的骨架;四是先保护后发展,构建城市生态区间,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第四,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在各项发展中,要始终把创新作为光明新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用新措施推进新建设,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用新思路开拓新局面。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关注人、重视人,注重人的需求,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做深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发展的示范新区。二是创新规划思路。坚持规划先行,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坚持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坚持七通不平、道路先行,尽量不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坚持公交优先,步行优先;客货分流,人车分离,科学布局并率先完善交通网络;坚持严格控制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打造垂直城市、生态城市。三是创新产业模式。坚持产业第一,瞄准世界一流,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突出增量优选、存量优化,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打造生态产业链,成为深圳新时期重要经济增长极。四是创新管理体制。根据大部门、大综合制,按照重心下移、指挥靠前、属地管理、错位布局原则,推进管理扁平化,实施精细化、网格化和错位管理,努力完善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积极推行服务外包,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小机关大服务的格局,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五是创新用人机制。重点引进和培养有强烈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人才,要求每一个光明新区干部既能独挡一面、又能以一当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二节 战略定位与重点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结合新区发展实际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总体要求,光明新区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为:穗深港城市走廊上的新型都会区、深圳重要的城市副中心,珠三角经济廊道上的产业高地、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其配套服务区,承接香港并辐射东莞的生产性服务中心,深圳绿色城市示范区、深港大都会的生态旅游休闲区;用13左右的时间,努力把光明新区建设成为专业先进制造业(含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和专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新中心,建设成为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新窗口

  围绕以上定位,光明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落实国家、省和市的要求,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突出发展增加值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壮大提升传统特色制造业,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产业,推进跨越式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

  ——推进功能分区,促进区域合理布局。根据光明新区资源环境状况,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政府调控手段,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光明新区逐步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产业分工明确、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化地区。根据功能分区,在光明新区构建一轴、一环、一门户两心、四点、八片的区域空间格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新城。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等设施。加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大公明街道传统产业基地主要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抓紧建设污染处理配套设施,加强对环境监管力度,把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对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打造生态文明新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城。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实行基础设施先行、优先打造高品质环境的战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搞好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网络等事关光明新区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公益性工程建设,为吸引高端产业项目和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载体。重点推进光明新城和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

  ——营造有利环境,积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生活工作环境和令人倾心的人文环境,吸引和凝聚高素质人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居民整体素质;规范人才市场体系,强化人才市场功能。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建设和谐光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口结构优化和总量控制。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外来人口和弱势群体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流动人口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其融入当地社会,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努力构建和谐新光明。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建设高效率服务型政府。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光明新区实际,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原则,推进光明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健全行政职责体系,整合行政资源,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节 战略目标

  经过十多年时间的努力,光明新区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又快又好协调持续发展。20082010年,GDP年均增长约为30%,到2010年达到350亿元左右;20112015年,GDP年均增长约为15%,到2015年达到700亿元左右;20162020年,GDP年均增长约为12%,到2020年达到1240亿元。人均GDP2007年的40197元,到2020年达到155000万元。规划期内,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1%左右。

  ——成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深圳的中心地位基本确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研发设计与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传统制造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攀升,区域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消费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很好地适应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创业、创新环境日趋完善。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到2010年,生态环境局部受损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节能、节地、减排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市政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核心区域主干路网初步形成,文教体卫等公共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到2015年,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自然生态景观更加优美,水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用地结构更加优化,交通设施和路网进一步完善,绿色新城初见端倪。到2020年,光明新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城区生态管理成效显著,完全建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结构协调、功能完善的绿色新城。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素质普遍提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义务教育完成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大为提高,文明法治、稳定和谐、宽容诚信的社会环境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全面好转。

  ——体制、法制更加健全。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全社会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对内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力争成为开放水平高、体制机制活的和谐新城。

  表2 光明新区20102020年主要调控目标

 

  第四节 空间布局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政府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和整合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光明新区逐步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城市和产业分工明确,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城区。

  光明新区将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环境背景,优化城市建设区与周边生态用地的边界,建立紧凑集中、功能多元、生态优先的集约效益型的绿色新城,逐渐形成一轴、两心、一门户一环、四点、八片的区域空间格局(见图2和图3)。

  一轴:沿茅洲河空间景观轴,是光明新区建成区最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特征景观轴。

  两心”:“两明新中心和生态绿心。两明新中心——光明中心区和公明中心区构成的光明新区中心区,是光明新区新的城市服务核心和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深圳城市副中心;生态绿心——从北环大道至周家大道,沿茅洲河分布的生态绿地与湿地的集中地区,不仅是生态格局的中心,也是未来光明新区的中央滨河公园。

  一门户:广深港客运专线光明城际站及周边地区,为光明新区城市门户地区。

  一环:快速公交引导发展环。将光明新区主要的中心区串联起来的快速公交环线,同时也成为引导光明新区内各级中心及其他功能片区发展的主要环线。

  四点:将石、玉田、红坳、高新区四个与轨道交通站点和快速公交环线站点结合紧密的片区发展引导点。

  八片:公明老城区、光明中心区、高新区、将石片区、玉田片区、西北高新农业产业发展基地、东北部生态农业研发与观光基地、东南部郊野公园旅游服务基地。

  图2 深圳光明新区规划结构图

  图3 深圳光明新区空间结构综合规划图

  第三章 基础设施

  紧紧围绕光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坚持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安全、高效、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大幅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城市化水平,保障工业化顺利推进。

    第一节 优先发展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外环高速,形成光明新区对外交通道路二横二纵格局(二横即公常路和规划大外环快速路,为组团区域东西向联系干道,二纵即龙大快速路和南光快速路,为区域南北向联系干道)。推进穿越光明新区的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及接入龙华二客站周边配套设施建设。

  抓紧建设区内线路总长度为23.83公里的轨道交通系统6号线,连接深圳国际机场及中西部发展轴上各组团,提供沿线各组团到达市中心区以及各组团间大运量快速客运交通服务,尽快使市域快线兼具城际快线的功能作用得到发挥,形成光明新区联系东莞和深圳的交通枢纽地位。推进规划和建设地铁13号线。

  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区内公共交通,做好公交场站的用地预留和清理工作,加快建设公交场站,提高区内公交服务水平。

  第二节 完善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

  保持公明上辇水厂供水能力,扩建公明甲子塘水厂由现状规模10.0m3/d扩至20.0m3/d,新建30m3/d光明水厂。加快公明水库、鹅颈水库扩容及茜坑水库鹅颈水库的输水工程建设,满足光明新区用水不断增加的需要。加强管网改造,完善东江引水工程至各水厂的支线管网工程,整合村办小水厂。

  抓紧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进配套管网建设。根据地形特点,光明地区和公明部分污水排至光明污水处理厂处理,公明地区其它污水排至燕川污水处理厂处理。其中燕川污水厂拟建(一期)规模15m3/d,光明污水厂拟建(一期)规模15m3/d,公明污水厂拟建(一期)规模10m3/d。在市政管网无法到达的地区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努力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要作为区域内的河道生态环境补水,进一步处理后作为城市中水回用。

  科学规划和全面推进光明新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引导和鼓励单位建筑内的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积极在水资源消耗大的企业和冲洗、绿化、卫生清洁等方面推广使用中水。制定完善中水回用指导性意见,包括中水回用技术规范和标准、中水回用目标责任制、中水回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加强中水回用的法规约束。力争到2010年,光明新区中水回用率达到35%2020年达到50%

  分类管理居民生活用水,实行管网分离,饮用水与冲洗用水分开供应,大力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对于城市核心区和大型商业住宅区,鼓励和引导建设城市直饮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在已建有合流制系统的老城区,目前暂维持现状合流制,先实行污水截流,并考虑适当的截流倍数,待旧城区改造时,逐步改建为分流制;当路幅宽度大于40米时,采用双侧布管。鼓励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密闭化、无污染的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垃圾分类化、减量化和废弃物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建设清洁城市和生态型组团。按《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定落实基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及工作场所。鼓励探索居民生活垃圾管道回收系统的建设。

  加快光明新区供电设施建设,规划建设110KV变电站22座(其中楼村为预留站址)、220KV变电站4座,重点推进长圳220KV变电站、木墩、玉律、凤凰、东坑等四座110KV变电站的建设。根据《深圳市电力网发展规划(19922010)》和《深圳市电力管网专项规划(20002010)》,在光明新区设500KV变电站2座。

  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和减灾体系建设,构建以上蓄、中防、下泄为目标的光明新区防洪工程体系。茅州河防洪标准可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其它支流按50-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重点完成公明易涝区大中型雨水抽排泵站的建设,实施局部内涝整治和环保清淤疏浚工程,分期分批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高加固所有堤防,对沿河病涵、病闸进行除险加固,确保汛期安全。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流域干、支流堤防为基础,水库、蓄滞洪区、雨水管网相配套,和洪水灾害预报工作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部门协调,改变城区建设散乱状况。推进光明新区核心区域内十五公里的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协调市改革发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出台城市综合管沟的运营管理办法。加强与供电部门和宝安区的协调,尽快完成光明新区范围内高压走廊的优化调整,争取低压电力线路下地,以节约用地,改善城市景观。落实城区内各种功能区的建设目标,完善各个主干道、区内交通设施以及相关的绿化、照明等配套设施。重视城市消防、人防等工程建设。在光明地区新设邮政支局,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第三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高标准、高规划、高水平的信息化原则,建立高速公用互联传输网,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提高网络信息交互能力和覆盖率;推进数字光明工程,将光明新区建成深圳市重要信息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

  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光明新区统一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监控防御体系建设,合理部署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确保数据安全。

  建立光明新区信息化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加快制定光明新区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业务流程的操作规范、系统的业务协同、信息安全的评估检测等技术标准,强化技术标准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规范光明新区内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业务流程和信息的规范化和电子化,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透明度。

  加快关键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需求为导向,优先支持和发展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电子政务建设业务,简化和优化业务流程,着重做好基于互联网的面向公众的服务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强化多部门间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业务协同。积极建设、整合和完善各部门应用系统,简化和优化部门间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建立健全跨部门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共享机制,实现跨部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多部门业务协同。整合服务资源,推进建设面向公众服务的跨部门业务协同处理系统,形成前台一门受理、后台协同处理的行政办事和服务模式。

  坚持全方位、透明、高效服务的电子政务发展方向,逐渐实现与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其它信息系统等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面向企业、行业和公众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光明新区统一的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和共享平台,建立政务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加快政务信息条块共享。

   

  

  

  

  

  

  

clear=all>

  附表:光明新区2008-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clear=all>

  第四章 产业发展

  适应深圳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产业第一,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突出增量优选、存量优化,坚持走产业高端化发展路线。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着力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大项目、龙头企业及与之相配套的高端服务业。积极引导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增强产业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将光明新区建设成为珠三角城市走廊上的产业高地、粤港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第一节  产业发展定位和原则

  按照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总体目标和产业强市战略,根据深圳市赋予光明新区的战略使命和光明新区的自身条件,光明新区产业发展定位是: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服务、出口和人才培训基地,珠江三角洲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基地,深港大都市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区和功能型的生态农业基地,深圳市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基地,探索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光明新区的产业发展要突出以下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高端化的原则。充分利用深港合作平台,立足于全市乃至全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端,紧紧围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化和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的实施,跟踪国际技术发展态势,定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引进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大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鲜明、规模化突出、带动效应明显的高端产业,为加快形成和提升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群服务。

  ——坚持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适应光明新区从园区式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变,立足珠江三角洲从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转型升级,通过制造业强化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的发展,加快关键环节的社会化、专门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技术、设计、信息、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力支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阶起步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由以加工组装为主向产业价值链两端拓展延伸,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优选增量与提升存量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全区土地资源,加快旧工业园区改造,合理分工、集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园区立足高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旧工业园区加快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具有创新性、先进性、集群化、集约化和可持续性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关注社会民生,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光明新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通过立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端,实现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区域功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产业集聚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协调发展。

  ——坚持立足自主创新与开放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以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为契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近期以开放引进为动力,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的合资合作,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市场覆盖广的基地型、龙头型大项目和具有高增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为深圳特区内创新型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发展空间,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和服务配套,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资源集约利用、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光明新区自然环境优势和后发优势,严格执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坚持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一个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以及资源节约型、可循环、生态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绿色光明新区。

  第二节  产业发展目标

  一、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光明新区建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两翼,生态农业为补充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性、融合性、开放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产业发展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8-2010年):打基础快发展阶段。主要是打牢基础、扩大产业规模、构建框架、加快发展。通过加速培育主导产业,奠定发展基础,引进建成投产3-5个年产值5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龙头项目;三大制造业集聚基地初步形成;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和配套功能。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大约在0.6%68.7%30.7%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35%以上。

  第二阶段(2011-2015年):强化提升阶段。主要是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确立科学发展观的的典范地位、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体系。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吸引一批总部型企业进驻。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大约在0.4%67.3%32.3%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40%以上。

  第三阶段(2016-2020年):成熟发展阶段。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服务和出口基地;先进制造业出现由加工制造为主向研发、营销两端为主转型;现代服务业具有显著的外部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大约在0.3%59.8%40%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50%以上。

  第三节   产业发展布局

  一、产业总体布局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升和改造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是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产业发展应根据统筹安排,有机衔接,有效集聚,合理分工的原则,按照一核、两翼、一带展开布局。(见图4一核是指以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发展以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总部及其高端制造,商务服务、软件、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极。两翼包括西部产业组团区和北部中心服务区。西部产业组团区重点发展以模具、内衣、钟表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北部中心服务区包括公明中心和新区中心,以行政管理、商业、商务服务、住宅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为主。一带为东北部生态绿化带,因地制宜地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图4   光明新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图示

  二、产业布局引导

  (一)高新技术产业

  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中布局于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木墩组团。以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项目为基础,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加盟,并带动相关光电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形成一个以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生长和芯片制作为龙头,以封装和器件应用为配套的产业链群。

  平板显示、通信设备、视听电子集中分布在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坑组团、塘家组团和甲子塘组团构成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其中,在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周边地区建设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分园。搬迁已经存在但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小型企业,腾出空间以吸引TFT-LCD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形成上中游配套齐全、一体化的平板显示及视听电子产业园。并在塘家和甲子塘为通信设备等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是依托海王英特龙,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逐步建设和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开发、测试平台,建设实验动物中心、GMP生物医药中试中心,引进培育一批医药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图5   光明新区光明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图示

  (二)先进制造业

  以模具、内衣、钟表等为主的制造业集中布局在西部产业组团三大产业集聚基地。

  模具产业集聚基地,重点发展塑胶模具、冷动模具、压铸模具,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适当发展五金、钢材、模坯等配套企业,通过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构建关联度良好的上下游企业链,形成集模具研发、制造、培训与专门化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模具产业集聚基地。

  内衣产业主要集中在公明西北部深圳市规划建设的内衣集聚基地,建成为内衣及其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制造和交易的产业基地。在内衣产业集聚基地新建工业区内集中布置内衣生产企业,同时安排部分  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对基地内现有企业,保留与内衣产业基地相符的企业,调整改造或迁移与其不相符企业。同时,建设公共设施配套区,集中安排各项公共设施,成为内衣产业基地的管理、研发与服务中心。

  钟表产业布局集中在公明中心区南部深圳市钟表产业集聚基地内。建设集钟表研发、设计、配套生产、检测、展示销售、物流配送、品牌推广、人才培养、钟表文化等于一体的生态环保型现代化钟表产业集聚基地。

  光学仪器产业向李松朗和长圳集中。开发新的光电产品及零部件,重点发展照相机镜头、现代办公设备用镜头,发展精密光学模具制造等相关产品,完善延伸产业链,形成集技术研发、加工制造、营销、培训为一体的光学仪器产业集聚区

  (三)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光明新城中心区、公明中心区和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光明新城中心区、公明中心区是商贸、信息、文化、行政中心、房地产等服务业主要集聚区。公明中心以行政管理、商业、住宅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为主;光明新城中心以商务服务及公司总部、金融、行政管理、商业服务、住宅和文化教育为主,高起点发展现代商务服务、休闲娱乐以及生活配套服务。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研发设计、软件及服务业外包、人才培训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在紧邻中央公园建立公司总部及商务园,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创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基地吸引相关中小企业总部及研发设计、营销中心,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以北部山区的森林公园以及水库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形成休闲、旅游、郊野体验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以东部的森林郊野公园、滑草游乐园、高尔夫球场、成片荔枝林、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千亩花卉产销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高科技观光农业旅游。

  (四)现代生态农业

  以重点打造光明集团公司,壮大公司规模,提升发展质量为核心,强化光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公明生态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科研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异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原料基地。光明集团侧重优势畜产品生产,生猪、肉鸽和鲜奶等;光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侧重研发、辐射和示范,发展优质安全和绿色农畜产品等;公明高新生态农业园以优质无公害蔬菜、名优水果、名贵花卉的生产与生态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主。把东北部生态绿化带打造成高新农业生态绿化带,发展集科研、生产、加工和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型、高科技现代化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带。

  第四节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融入全市整合、链接、提升,以高端化、规模化和集群化为目标,按照面向高端,引领市场;引进发展,合作共赢;链式延伸,集群扩张;配套服务,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产业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通信设备、视听电子、生物医药等后续支撑产业,建成有世界影响的以化合物半导体和平板显示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紧紧抓住深圳与香港合力打造深港创新圈、世界高端产业转移带来的机会,重点引进和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利税、低消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端环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级化。

  通过光电加速器科技加速器科技产业用房等建设,打造政策洼地,吸引特区内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开发成果来光明新区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充分利用深圳特区内的人才、金融、研发设计与创新能力等有利条件,支撑光明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

  第五节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制造业

  按照链群结合,园区集聚,结构提升,品牌培育的发展思路,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快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提高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地位,发展成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度融合、具有创新性、先进性、集群化、国际化、集约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以模具、内衣、钟表、光学仪器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适时发展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环保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产业。

  加强总部功能区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性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模具、内衣和钟表等特色制造业集聚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支撑集群产业成长、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通过土地政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集中性供给等综合措施,积极引导现有分散工业,向相关产业集聚基地或园区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

  巩固提升传统特色制造业,积极鼓励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和产业功能升级,推进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引导和鼓励行业积极引进国内外最新产品技术标准,不断推进产品升级。通过信息技术的嫁接改造和管理过程的优化重组,推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升级,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继续加强研发、设计与创新,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功能,稳步推进产业由OEMODMOBM的转化,促进产业功能升级,使产业逐渐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同时,积极培育享誉国内外的自主名牌和区域特色品牌,进一步增强和提升特色制造业优势。

  基于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与专业化优势,不断强化供应链管理等组织协调功能,促进行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早日形成;发挥产业链群完整和集成创新优势,稳步推进部门间升级和产业链的升级,重点加快仪器仪表等潜力产业发展,适时发展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环保设备等新兴先进制造业。

  第六节 加快发展高端配套生产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生产、生活的支撑、服务和带动功能,按照超前配套,集约发展,强力推动的原则,抓住国家、深圳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服务业国际转移加快、深港服务业合作向深度发展等战略机遇,依托香港服务业优势和深圳、珠江三角洲发达的经济腹地,采取超常规推动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全方位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用5-10年的时间,形成现代商务服务、研发设计、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以生态旅游、商贸、房地产为支撑,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生活性和公共服务业为保障的现代服务体系。

  抓住日益兴起的全球服务离岸外包机遇,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建设服务外包基地,扩大高端服务出口。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和软件外包服务,拓展生物医药、电子、金融、电信、物流、工业设计等领域所需要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顺应深港合力打造国际大都会的新形势,依托光明新区周围山体环绕、青山绿水的得天独厚优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休闲、高尚体育和高级酒店、特色餐饮等高端消费性服务业,凸显高档次、高品位,着力打造穗深港走廊上的新型都会区,建设深港大都会的生态旅游休闲区和绿色后花园,凸显绿色新城的特色。

  配套发展商贸流通、通讯信息、健身娱乐、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提高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努力使光明新区建设成为深圳投资环境最优、居住环境最好、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宜居宜业新城区。

  第七节 重点发展都市生态观光农业

  发挥光明新区农业科技研发水平高、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绿色条件突出等优势,以发展科技型、高效型、安全型、示范型和生态型农业为目标,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为手段,依靠现代高新技术、先进装备提升农业,以工业化、信息化改造农业,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高度集约化经营。优化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优势产品、特色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扩大名牌产品影响力。

  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化、布局区域化、生产精准化、产品优质化、技术集约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环境园林化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进程。依托光明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和公明生态农业高技术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都市生态型科技观光农业,打造深港大都会的生态旅游休闲功能区,使生态农业成为建设绿色新城的重要载体。

  用5-10年时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把光明新区农业培育成为深圳特色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支撑和核心力量;发展成为深圳市、珠江三角洲、乃至全省集优质安全种植业、规模集约养殖业、效益显著林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科技辐射示范于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统一和谐的现代都市型农业。

  积极推进深圳市光明集团有限公司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切实解决光明集团的历史遗留问题,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生机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归难侨及职工生活水平,将光明集团打造成一流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性企业集团控股公司。

  第八节 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的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它们在创业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融资实际问题,建立完善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训交流和创业辅导等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孵化器,通过提供标准化厂房、统一的供电供水和污染处理等公共设施,促进中小及民营企业集聚式发展。重点鼓励发展科技型、资源节约型、外向型、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型以及商贸企业连锁经营型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建设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服务功能区,吸引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总部进驻功能区。

  降低准入门槛,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领域外,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参与光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投资光明新区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设立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留学人员创业扶持基金,大力引进和扶持高素质创业人才,提高创业者个人素质,建立创业引导与服务机制。选取发展前景优异的中小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实施重点跟踪服务。支持规范发展的优秀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中小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加快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原则,在政策上重点支持和发展技术创新、筹资融资、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各类创业辅导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一批服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社会化服务机构,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成立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协会,推动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企业家共同成长。

clear=all>   第五章 光明新城建设

  光明新城是光明新区的心脏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包括光明中心区和光明高新区两个片区,占地282平方公里。按照达到甚至高于特区内现有水平的标准,深度规划,重点投入,加强管理,采取以高新产业为支柱,轨道交通为引导,就业与居住就近平衡的新城开发模式,坚持多点启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通过逐步整治现有的旧村、工业区、街区,提高新城品位,突出新城特色,将光明新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改革创新的探索者、绿色之都的先行者、体现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

clear=all>

  图6 光明新区中的光明新城

  第一节  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经济转型、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城区为出发点,按照集约、高效、和谐、生态的理念,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构筑自然、城市、人融为一体的和谐之城。

  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以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为主的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通信设备、视听电子、生物制药等为主的后续支撑产业,大力发展以商务服务、研发设计、软件、金融、信息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建设商务园,将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和核心制造基地及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部基地。

  建设集约高效与生态和谐的光明新中心区,为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供环境优美的田园式居住生活配套区。提高光明新中心地区的商业、办公、居住等用地的建设强度,建设紧凑型城市功能区。利用开敞的生态空间,适度布局低密度的体育、文化等公共设施。通过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适宜的居住生活区和开敞的生态空间等的有机结合,实现现代化生活条件与田园风光的珠联璧合,构筑和谐的住区环境。

  优化存量土地再生,引导旧城改造,实现土地的二次开发。摸清光明旧城区的功能结构和土地使用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区别对待、分期推进的改造原则,采取全面改造、功能置换、综合整治等模式推进旧城改造,释放土地空间,为光明新城提供循环利用的发展新空间。加快东周片区旧城改造,打造光明新城的核心商务中心。

  第二节 建立城市创新体系

  以深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通过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培育创新要素成长,吸引创新要素汇聚,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创新之城。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深化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社会环境。

  推进创新资源建设,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光明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位,着重建设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资源,鼓励和支持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光明新区独立或者与企业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化中心,积极推动深圳市拟建设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工程项目落户光明新区,运用政策杠杆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打造光明新区创新源头,推动光明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建设。

  完善创新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光明新区的产业基地建设,将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等深圳市级产业基地落户光明新区,并与光明新区现有产业基地有机整合,形成光明新区的高新产业集群。从财政、土地、税收、信息等方面,对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倾斜、扶持和引导,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光明新区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发展;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更新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利用光明新区交通方便,距市区及市高新区较近,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规划建设光明软件园。

  考虑到特区内产业空间匮乏、特区外人居环境不足,为了满足本土成长的中等规模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的总部和人才的双落地需求,可以规划建设由科技企业加速器和人才社区组成的高科技生态社区。

  第三节 建设绿色之都示范城区

  全面发展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建设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建造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营造和谐的绿色社区,形成动静分离、合理规划的绿色空间,以及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展现独具特色、更有活力的绿色城市形象,成为深圳建设绿色之都的先行者

  高标准建设路网设施,建设绿色交通。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科学布局交通网络,优化道路基础设施,创造安全、舒适、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环境。实现土地利用与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的紧密结合,形成以轨道线路为轴线、以站点为节点的珠链式的空间布局,围绕轨道站点安排综合性的商业、办公、居住等高密度功能区,方便居民出行。优化光明新城内的交通接驳系统,发挥轨道交通的高聚集效益,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大幅度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减少私人小轿车的使用量,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尾气排放。

  推行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推广绿色建筑模式。强制推行四节二环保的新型建材标准,积极采取绿色建筑认证、建筑耗能标识制度等,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住宅产业化生产等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引入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大力推进天然气,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绿色环保,将光明新城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绿色建筑典范。

  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环境友好新城。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生态屏障-生态绿核-生态廊道等多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大力整治河道和排水沟渠,完善城市运河自然水网系统,优化城市景观,实现雨洪利用、污水回用,提高中水使用率。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减量和再生循环利用。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地下管网,打造国际化的城市共同沟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打造现代绿色社区。完善社区公共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一流的社区服务。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等思想,深入开展绿色社区文化创建活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全力打造现代绿色社区。

  优化空间布局,营造绿色空间。按照动静分离、功能分区的总体思路,对城市功能、区域分布进行合理安排、优化布局。研发区、生活区、产业区坚持生态型、组团式、低密度的发展模式,光明新城中心区则要打造成为光明新区CBD,树立深圳城市建设的新标杆。

  建设高品质的生态绿化带,构建城区生态区间。推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人性化景观设计与物质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绿色生态体系,塑造城中有园、园中有城、满城皆绿、举目有青的城市生态特色,全面提升新城的整体环境品质。推进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建设,建成光明新区中心区绿岛,实现公园绿地和城市生活的紧密联系,营造优美的城市空间。

  第四节 建设体现深圳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

  坚持视野的全球化。面向国际、放眼全球,以世界先进城市为参照系,站在世界高度审视光明新城的建设发展,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光明新城的未来。

  坚持理念的国际化。突破传统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树立国际化理念、立足长远、超前思维,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努力加快与国际接轨,打造国际化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

  坚持建设的差异化。光明新城作为光明新区发展的突破口、核心区,要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开发建设,形成特色、积聚特质,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避免趋同化、防止一般化,不能成为某个城市的翻版,而要做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样板,树立深圳城市建设新形象、新代表、新标杆。

  坚持管理的精细化。以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榜样,学习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手段、创新方法,致力于构建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国际一流、最具竞争力的管理软实力

clear=all>   第六章 人口和社会发展

  统筹协调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一个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新城,努力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第一节 促进人口优化和发展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口结构优化和人口总量控制。推进劳动集约型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知识、技术集约型为主的产业模式转变,提高产业准入标准和进入壁垒,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对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依赖。

  密切关注和解决原住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建立合理的拆迁补偿机制,修建一批档次较高、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的安置小区,为原住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健全完善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就医、就学等各项政策和配套服务到位。健全面向原住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其风险防御能力。加强就业培训,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原住民进行就业。密切关注原住民中弱势人群的生活状况,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控制流动人口无序涌入,降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通过就业信息公开和职业咨询等方式,防止多余劳力的盲目迁入,妥善安排无正式职业流动人口的迁出。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的质量,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工作,降低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

  维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区。采取积极措施,维护外来人口以及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建立社区沟通机制,扩大交流和参与,激发外来人口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为外来人口营造公平正义、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

  关注外来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保证其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完善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切实保障符合深圳就读条件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

  关注外来人口的全面发展,提高流动人口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拓宽流动人口就业的渠道和空间。及时向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介绍与培训、社会保险、租房服务、子女就学、政策咨询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促进其快速融入光明新区社会,享受与其贡献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节 发展教育文化科普事业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条件和设施。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大力推进公办学校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高级中学、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强化光明新区的基础教育和特色教育。

  加快推进光明中心区高级中学、深圳市第十高级中学和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并筹划建设一所高等院校。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职业与成人教育,完善社区教育,建立起层次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品质优异、充满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接受教育人口的受益范围,保障外来人口子女、贫困家庭儿童和残障儿童等接受义务教育。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市民闲暇生活。按照不低于深圳市特区内的建设标准,在光明新区内配套建设图书馆、文化馆、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等文化娱乐设施,建设1-2座综合或专题博物馆。鼓励民间艺术、体育团体的发展,争取建立一支在某个单项上高水平的运动队,推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项目。

  大力开展科学传播与普及,提升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与参与意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升居民科学素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健全体育卫生保健体系

  协调发展体育事业。坚持普及与提高、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完善全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按照全民健身为主体,业余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利民、便民和多元的体育服务体系。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光明新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善医患关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卫生医疗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促进各类主体参与的医疗保健事业,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设施,拓宽医疗保健服务的范围,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把享有基本保健和提倡健康作为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中心战略。加强面向光明新区居民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健康和营养宣传教育,做好卫生保健科学普及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快光明新区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12家高档次的综合医院,重点推进深圳市新明医院的修建和现有医院的改扩建,完善光明新区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布局,到2020年光明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第四节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覆盖光明新区居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参保,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加快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容量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廉租房体系,多渠道解决光明新区低收入家庭和外来人口家庭的住房困难。

  积极探索具有光明新区特色的安置房建设模式,将安置房建设与每年市政府安排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拆迁提供充分的房源,保障旧城改造和各类建设的顺利实施。

  继续实施同富裕工程,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同富裕工程建设,促进片区经济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光明新区城市化水平。重点扶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原村民社区的困难居民。帮助欠发达地区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配套的道路、供水以及排污排洪项目。同时帮助户籍困难群众缴纳部分基本养老和住院医疗保险金,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等问题。

clear=all>   第七章 生态建设

  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线,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加快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权责明晰的生态环境执法和保障体系,努力开创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局面,把光明新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区。

  第一节 强力发展循环经济

  强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确立循环经济作为光明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力争申报光明新区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区,推动光明新区循环经济发展,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和积累经验。

  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模式,全面推行环境管理认证、清洁生产和工业生态化活动,把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严格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清洁生产培训力度,提高清洁生产意识;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和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内衣、模具、仪器仪表等具有较大外向度的主导产业推行清洁生产,以利于打破经济全球化中的绿色壁垒,同时提升光明新区的环境质量。在各类产业园区开发过程中配套建设废物回收利用、工业污染物集中处理的相关设施体系。

  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以企业为切入点,大力发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重点研制开发新型生产工艺,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生产新型产品。

  第二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水源保护。按照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公明水库水源保护区内实行政府征地,营建水土保持涵养林,周围地区增加植被覆盖率,裸地进行植被培育,严防水土流失,严格限制任何与水源保护无关的开发行为。对茅洲河进行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湿地,改善水质。力争到2020年,饮用水源地区的地表水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地下水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光明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加大推进污染源整治力度。重点推进公明传统产业基地主要工业污染源治理,抓紧建设污染处理配套设施,健全治污网络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督促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营。

  建立资源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完善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开展资源环境现状普查,建设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监测资料综合集成,定期发布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检测评估报告,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水平。

  第三节 建设绿色生态格局

  开发光明新区,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相协调,明确空间开发类型、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规范开发次序,形成界限分明、定位清晰、开发有序、互为补充的空间结构,打造整体协调、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格局(见图7)。

  加快中央公园、科技公园和社区公园建设,营造开放绿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加大道路两侧的绿化种植面积,多植树、植大树,积极推广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重点保护生态绿地资源,合理利用河流水系,建立完整的生态框架、连续的生态廊道和系统化、网格化的绿地系统。建立光明新区湿地系统,保持河岸与河漫滩的自然状态。建立湿地公园,为迁徙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沟通城市内外生态网络,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

  加强对耕地的整治和保护。有序开展基本农田改造调整工作,实现城市发展与耕地、基本农田的保护相协调;控制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量、禁止将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排入耕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耕地的生态化开发利用。有计划地推进山地的林相改造和生态控制线内的植被改造,提高光明新区植被和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处理好物种保护、生态景观建设与森林旅游度假等娱乐功能之间的关系。

clear=all>

  图7 深圳光明新区生态空间分布图

clear=all>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制度保障

  以光明新区为全市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适当下放市一级政府部门职权,按照大部门、大综合制的要求,努力构建一套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机构职能的有机统一。

  光明新区下设各职能部门为政策制定机构,协助光明新区管委会制定决策方案,工作重点放在定方向、抓大事、谋全局。

  剥离办事处原有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相关职能机构和工作人员,在光明新区层面形成统一的执行机构体系,负责执行有关的决策和政策,直接对光明新区各业务部门负责,不再对办事处负责。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维持公平市场环境;营造良好城市生活空间,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等等。

  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减少行政执法层次,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原办事处承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职能纳入光明公安分局的执法体系。

  将剥离出上述机构和人员的办事处进行重新整合,转变成面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和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的执行机构,仅仅保留社会事务、教育、计生卫生等职责。适当增加办事处的数量,减少办事处的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将传统体制下政府职能中较低层次和部门中间层次的职能分离出去,改由非政府性质的组织承担,或者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委托给私营部门的机构承担,逐步形成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提供和政府购买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分别建立面向居民和面向企业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便利居民办事、人才创业和产业项目入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和规划行政审批。

  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发挥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光明新区内部监督机制,通过科学化、程序化的制度设计,使决策、执行与监督三部分权力既相互分离制约、又相互协调配合,实现机构廉洁高效运转。

  第二节 资金保障

  在规划期内,特别是在光明新区建设发展刚起步的前5年(20082012),加大市财政对光明新区的支持力度,适度突破现有财政体制及政府投资体制,解决光明新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财政缺口,加快光明新区旧城、旧工业区改造和光明新城开发建设步伐。建设高档次基础设施,营造高品质投资环境,吸引光明新区发展急需的高级人才和高端产业项目。

  深化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探索基础设施新的融资运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规范高效的运营机制。如鼓励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采取合作、合资、合股的办法,采取PPPBOT等模式投入建设经营性社会公益设施,采取出让冠名权或民间主动投资方式(PFI)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非经营性社会基础设施。创新公用事业监管模式,构建政府、公众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有机结合的监管评价体系。

  第三节 土地保障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推动城区空间格局的优化和有序发展。同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紧密结合土地市场需求和土地供给潜力,科学制定、严格实施土地年度计划,调控土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布局与结构,合理把握土地开发和投放时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优先满足关系光明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产业项目用地,保证城市布局调整、功能提升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满足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需要,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和高档别墅公寓的土地供应。根据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增加服务业用地比例,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贸、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以及居民居住等服务设施。根据光明新区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在光明新区内预留大学发展用地。

  通过供地方式的前期引导、土地开发的指标控制、政策性用地的推动效应等方式,充分发挥土地调控的政府引导作用。引导现有工业区向政府明确扶持的优势传统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并结合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及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推动和引导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

  加大土地资源储备。通过政府有计划、有步骤的土地整备活动,加大土地资源的整合,重点是加强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释放土地空间,为光明新区各类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适时调整和优化基本生态控制线。

  第四节 人才保障

  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营造和优化让投资者和各类人才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令人倾心的人文环境。

  优化人才开发体制环境,建立健全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重点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战略眼光的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擅长经营、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勇于创新的高级科技人才。建立灵活、符合光明新区发展实际的人口政策和户口迁移政策,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本地社会管理,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产业技术工人落户光明新区,成为新时期的光明人

  实行引资引人并重。在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增强光明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引进的各类急需人才,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海外留学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和支持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人才开发资金渠道。

  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根据光明新区未来的发展需要,在光明新区建立各种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切实解决引入人才在创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营造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工作环境,建设创新创业的高地和引进、蓄留人才的洼地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对有突出的人才予以奖励。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等各类方式的奖励。重视人才的发展与成长,提倡人文关怀。

  充分利用深圳大学城和市内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在区内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和高级技能人才训练基地和培训园地,建设国际领先的公共技能训练服务平台。

  建立有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人才密集居住区,合理规划和建设高标准的教、科、文、卫、体综合设施和生活后援设施,建立高质量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与现代都市相适应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充分保障人才的文化娱乐、身心健康和生活休闲。

  规范人才市场体系,强化人才市场功能,形成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市场。加快与深圳市各类人才市场的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调、联网贯通的统一开放的人才大市场。

  第五节 安全保障

  实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好转。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建设,推进科技强警,优化警力配置,增强基层警力,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警务运作机制,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立体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良好社会治安的长效保障机制。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驾驭社会治安局势、处置突发事件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状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业主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建成现代安全模拟教育基地,全面开展安全避险自救教育,提高市民的安全素质。提高预防和处置重大刑事案件、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完善城市应急机制。落实《深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提高预防和处置食物中毒、人和动物传染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快重要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要物资储备管理,提高储备和应急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8830a6a7e21af45b307a8c3.html

《光明新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