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王国炎

发布时间:2020-05-17 14:11: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王国炎



记  者:王书记您好,南昌航空大学是省内一所优质院校,历年来就业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请您谈谈南昌航空大学今年的就业情况。

  王书记:你好,2009年我校共有毕业生5244人,其中研究生232人、本科生4140人、高职生724人、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148人。截止目前,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研究生52.59%、本科生58.24%、高职生70.30%、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74.32%。

  就业率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分别为:飞行器动力工程(95.77%)、飞行器制造工程(95.06%)、金属材料工程(88.80%)。从目前的就业率统计来看,我校航空类、材料类等传统工科类优势专业就业形势较好,文科类等基础学科就业还有待加强。

  从我校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看,毕业生去合资、外资、民营等企业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国有企业(尤其以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企业为主);第三是高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

  我校今年有1025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录取473人,占本科生总人数的11.43%。此外还有100多人报考了公务员;278名高职生、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报考了专升本考试,占高职生、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总人数的31.88%。

  记  者:与往年相比,您认为南昌航空大学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哪些新特点?

  王书记:受金融危机影响,我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往年相比出现以下几个新特点:

  1、岗位减少、待遇降低

  为了稳定企业的发展,不少企业选择减少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比较,今年来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招聘计划都有所下降和缩减。

  待遇方面,本科生月薪在1200—2500元之间,硕士研究生基本月薪在1800—3000元之间,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2、单位招聘要求提高

  大多数企业对求职者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成绩、求职意向和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毕业生择业标准有所降低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开始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择业标准有所降低,对行业选择、薪水待遇等更加理性、地理位置选择也有所加宽。

  4、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要求提高

  毕业生希望通过学校获取更多的招聘信息以及求职心理辅导、专业就业方向的指导。

  记者: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各种压力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学校在引导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书记:大学生择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社会、家庭等诸多外因和自身心理的制约。面对就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大学生思想渐趋成熟,但在具体择业过程中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也呈现出多种幼稚、不成熟的形式,就业压力也困扰着众多毕业生。为此,我校加大了对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引导工作。

  (一)课堂重点讲授。我校在大四第一学期为毕业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其中第一讲内容就是择业心理准备,对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焦虑、急躁、自卑、依赖、盲从等心理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传授相应疏导方法,引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及社会、树立良好心态、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寻找最佳位置。

  (二)专题讲座。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008年我校邀请了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敬群博士来校作择业心理及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效果良好。2009年4月江西省人才流动中心党委书记罗水泉同志来我校作《消除职业迷茫,为就业准备着》的专题报告,为毕业生拨开就业路上的重重迷雾,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就业定位,精彩的报告赢得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三)团体心理辅导。我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2009年5月我校举办了第二届校园心理剧活动,其中专门安排了招聘现场模拟等心理剧,剧中演员生动演绎了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彷徨、压力及良好心态的树立、求职面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个别心理咨询。为了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情绪,我校依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对焦虑程度高、就业压力大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

  (五)优秀校友报告会。我校通过邀请各个领域的优秀校友以现身说教的方式回母校作报告,帮助毕业生振奋精神,激发毕业生干事业的热情,引导毕业生确定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理性应对就业。2009年5月98级优秀校友、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深圳湾支行副行长崔勇应邀来校作了精彩的励志报告,我校学子倍受鼓舞。

  记者:最近,国家和我省都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南昌航空大学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国家和我省毕业生就业政策?

  王书记: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各项毕业生就业政策。

  (一)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根据省政府“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党政领导责任制”的要求,我校继续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建立和完善了“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为主、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学院党政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工作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就业工作的合力。同时,各学院党政领导工作考核实行“就业工作一票否决制”, 促进各学院及全体教职工进一步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把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就业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就业工作经费

  根据省政府“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要达到1:500的师生比,就业工作经费要占到学费总额的1%”的要求,我校配齐了就业指导专职人员,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工作人员有8人、18个有毕业生的学院均有1名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辅导员,并多次组织大家学习各类政策和文件;同时增加了就业工作经费,充分保障各项就业条件。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省政府“就业指导课要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的要求,我校2009年3月经党委会研究决定,由招生就业管理处牵头,成立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部,深化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我校从2005年起就在大四第一学期为每届毕业生开设了必修课《大学生就业指导》,从就业观念的转变、择业心理准备、求职技巧、就业政策咨询、职业适应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努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学校从2008级新生起在大一第二学期为学生开设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及早、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四)开展了对“双困”学生的帮扶工作

  根据省政府“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的要求,我校要求各学院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实行逐级落实责任制,深入班级,关心和帮助每一位毕业生就业,重点加强对贫困毕业生、新专业毕业生及文科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学校要求各学院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定期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动态,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据统计,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有105人。各学院已经将这部分学生建库管理,并指定辅导员实行“一对一”帮扶,引导毕业生调节好心理状态、建立自信、设计个人形象、制作个人简历、主动求职。外国语学院还以困难补助的形式解决困难毕业生外出求职的经费。同时,我校从这些学生中选取了50人参加“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示范项目---江西省高校贫困毕业生帮扶行动”、48人参加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江西省人才流动中心开展的“一卡通”活动。截止目前,我校105名“双困生”有45名通过帮扶已经顺利就业,另有10名“双困生”有就业意向,7名专科“双困生”在准备专升本考试。

  (五)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

  根据省政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有较大增长”的要求,我校继续组织好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等项目,并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对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给予2000-4000元的经济资助。至今为止,我校2009届毕业生已有149人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同时,我校委托文法学院于2009年4月开设“大学生村官考前免费培训班”,首批学员有328名。这次培训依托一所(农村法制研究所)、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的师资力量,以强大的博士阵容,系统讲授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行政职能、申论、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国家时事政策等内容,使学员能全面系统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系统知识,树立“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职业理念,为顺利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奠定扎实的基础。据悉,这一培训模式在江西高校乃至全国都是首创。

  (六)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省政府“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要求,我校要求各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对毕业生进行创业过程、创业思路的教育和引导,并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校于2006年专门成立了创业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服务。今年我校对2009届毕业生创业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9届毕业生有创业项目或创业意向的主持人有14人,而其创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资金不足和对创业政策的不了解。我校将根据这一调查情况对这些毕业生进行个别帮扶。

  (七)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教育环节

  根据省政府“加强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践,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要求,我校将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就业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育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都有一定时间在中心实习,同时我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我校规定工科学生实习时间不少于40周,文科学生实习时间不少于32周,力求通过实习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八)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和比例,缓解就业压力

  根据省政府“适当扩大毕业生升学比例,对短期就业需求进行分流”的要求,2009年我校适当扩大了研究生教育规模和“专升本”的比例,尤其是“专升本”比例增加明显,今年计划投放了350名,占我校2009年本科计划总数的6.8%。

  (九)加强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根据省政府“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招生计划与就业状况、学科专业设置等挂钩”的要求,我校将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紧密挂钩,根据各专业就业率适当调整招生计划数。

  记者:南昌航空大学的毕业生求职有哪些渠道?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学校在开拓新的就业市场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书记:我校毕业生的求职渠道多样,主要有:1、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2、各级、各类供需见面会;3、互联网收集;4、有关新闻媒体;5、校友、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6、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其中又以学校提供就业信息为主。

  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校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开拓新的就业市场。

  (一)学校领导亲自带队联系用人单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学校多位领导亲自带队到省内外的企事业单位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收效。应学校领导邀请,2009年4月安徽省铜陵市政府组织了12家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招聘专业涉及全校大部分专业,需求计划达100多个;5月20日江苏省昆山市有6家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

  (二)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千方百计疏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加强了同航空航天单位的合作与交往,在稳固国防军工单位的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和拓宽新的就业领域,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国企、外企、民企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我校通过向用人单位寄发邀请函、专业和生源资料,主动邀请单位来校开大型“双选会”或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建立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平台,仅2008年11月的秋季“双选会”和2009年3月的春季“双选会”就有200多家省内外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

  (三)加强与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我校主动与各地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等人才中介机构联系,洽谈合作事宜。目前我校与台州市人才中心、昆山市人才中心、奉化市人才中心、江西省人才流动中心、南昌市人才交流中心等建立了密切联系,邀请人才协单位来校开专场招聘会。

  (四)发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社会资源。我校推行“全民参与就业工作”的做法,发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并对成功推荐就业者给予相应的奖励。

  记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除高校本身外,您认为社会各方面还应做哪些互动工作?

  王书记:近几年来,我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就业工作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希望政府给企事业单位下达一定的用人计划,动员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到学校招聘人才。同时建立全位性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方便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了解、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减少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和招聘信息的虚假性。

  (二)在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我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还需要加强建设培养。希望政府制定政策支持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并组织专门机构对就业指导服务人员开展长期、连续、专业化的培训及相关资格鉴定。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切实抓好毕业生服务基层的相关问题。目前毕业生中还存在不少不恰当的就业观念,择业时挑单位、挑地域、挑待遇,不愿到偏远地区、基层就业。这种就业观念的形成与社会舆论、家庭观念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希望社会上相关的新闻媒体多宣传报道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成功范例,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服务期满后个人的后续发展问题。毕业生到基层后能有效开展工作、服务期满后的发展去向好,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更利于调动毕业生服务基层的积极性。

  (四)希望政府对毕业生创业提供相应培训和资金支持,并简化相关的审批程序,使毕业生创业的实施更方便快捷。相关部门对“双困生”的帮扶能否加大力度,提供一些真正适合“双困生”的岗位。

  (五)相关部门能否将“三支一扶”、大学生士官、公务员录用等方案的政策和启动时间提前到春节前,录用结果在学生毕业前公布,这样更有利于促进更多优秀毕业生参与和报名。

  (六)根据财教[2009]15号通知精神,只对中央所属高校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我省能否出台针对省属高校毕业生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

  记者:您认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热点行业有哪些?具有什么样能力或综合素质的毕业生更容易受到单位或公司的欢迎?

  王书记:我校毕业生就业的热点行业主要集中在材料成型、机械制造、电子、无损检测和市场营销等行业。毕业生选择行业的性质依次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发展前景和机会、收入、职业的稳定性。其中,毕业生更强调职业能否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提供机会。

  从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强、有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记者:请简要谈谈南昌航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亮点。

  王书记:(一)抓住航空事业大发展机遇,稳固发展与国防航空系统等单位的合作与交往

  我校与国防航空系统等单位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今年金融危机对许多行业都有冲击,但航空事业正是大发展时期,我校牢牢抓住这一机遇,继续密切与相关企业的联系,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去年我校到国防航空系统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28.57%,今年截止目前已经落实到国防航空系统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22.87%。

  (二)狠抓文科类就业,开拓文科类就业新市场

  针对文科类等基础学科就业市场较小、就业难度较大的现状,我校狠抓文科类就业,多次组织专人赴各地经济开发区开拓就业新市场。这对我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帮助明显。

  (三)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实习与人才供需有机结合

  我校主动与用人联系洽谈实习基地建立事宜,一方面通过实习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实习帮助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就业工作网络管理系统健全

  我校积极筹建了就业工作网络管理系统,使就业工作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序、效率大大提高。

  面对2009年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我校将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争取圆满完成2009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任务,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0bd44e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e.html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王国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