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猫教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6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消耗、污涩”等词语。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线索。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2.理解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把握文章主题,培养善待动物、爱护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对比的作用。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为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发生的故事。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家里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背景资料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相称(chèn(yú(bì(chàng
chènchēng
(yù污涩(sè(quán
一缕(lǚ
怂恿(sǒngyǒng..(chéng

zhēng
zhèng

(2词语释义
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污涩:肮脏而不光滑。红绫:红色的丝织品。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蜷伏:弯着身体卧着。悲楚:悲伤凄楚;悲苦。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示例:家三次养猫的经历。2.朗读课文,完成下表。答案示例:
第一只猫第二
来历从隔壁要来的母亲带
外形
性情
家人对它的态度喜欢喜欢
结局
小猫对家的影响
花白黄色
很活泼更活泼,
死亡难过、酸辛丢失愤恨、诅

只猫第三只猫
回来的
花白,不好
流浪猫看,很瘦,毛
被烧脱
更有趣忧郁、懒
不喜欢它,若有若无,不注意
死亡
骂,怅然难过,良心受伤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答案示例: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死亡让耿耿于怀。
四、课堂小结
“我”三次养猫,经历是各不相同的,但都经历了养猫——失猫——养猫——失猫——养猫——失猫的过程。那咱们下节课来具体地品品养猫给“我”带来的欢乐,失猫又有怎样的痛苦。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不单写这一次,而要写另外两次呢?
答案示例:第三次是详写。用前两次来为第三次做铺垫。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比,后者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新课导入
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辛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赏析文章的具体内容、语言和写作技巧。
三、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家里的人喜欢第一只猫,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答案示例: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2.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答案示例: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表现了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等表现了它的本领。

3.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答案示例: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懒惰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实际上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答案示例: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是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的。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答案示例: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认为是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答案示例:示例一: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猫外貌的可爱。
示例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示例三: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示例四: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这两个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了第二只猫的轻捷活泼。
2.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示例: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好久不想养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并最终致其死亡,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了永不养猫的想法。
(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1.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答案示例: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2.学习本文,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从“我”和“第三只猫”两个角度谈一谈。答案示例:(1的角度: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2第三只猫的角度: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因此要免遭厄运,需自我完善。
(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答案示例: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真相前五个情节是详细叙述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2.本文多处设置了伏笔,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不怕生人、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3.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作品中的,是三只猫的主人,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在文章中的地位,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100字左右,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答案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只是您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四、课堂小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郑振铎先生的《猫》,文章写“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我”养猫时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仅随着“我”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同时学习这篇课文也使我们有自己的收获:生活中,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平等公正,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一只猫:病死酸辛、难过善待生命
第二只猫:亡失怅然、愤恨同情弱小第三只猫:死亡难过、良心受伤敢于自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9abd29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6.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猫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