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小学1,面向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题: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3《雾凇》4,课时:2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各自然段标号。3、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课题
使学生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雾凇的奇特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认识词语。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了解雾凇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三、教材分析
《雾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3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品味、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培养爱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感受吉林雾凇的美丽和形成过程的奇特。教学难点:
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原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雾凇图片,在百度中搜索《雾凇》课件,并对其进行筛选、整理,制作适合学生及自己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雾凇的资料。
教学之前,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雾凇》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及课件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本课的学习形式和方法。本课的语言很美,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搜索下载一个关于雾凇的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雾凇产生切身体验。四、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重点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突出了雾凇的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奇特瑰丽,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课文首尾呼应,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确定本文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重在引导学生欣赏雾凇之美。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

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赛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雪花飘落,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大地冰封,树木凋零,我
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这时候,我们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温暖,然而,很多人都在这严寒的冬季,赶往我国北方松花江畔的著名江城——吉林,这时的吉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30摄氏度,是什么吸引着八方来客?
生: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奇观——雾凇。
2雾凇很美,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著名自然奇观,让!(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kkXYV5-Ta8/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祖国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雾凇》教学朗读http://www.xuele8.com/XL8Resource/DARes/Visual%20Assets/教学素材/文科/22雾凇1/10102704461939.mp3二、新课学习(一)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自学字词,你会读了吗?(出示课件)【百度搜索】《雾凇》课件http://wenku.baidu.com/view/676dc5f9941ea76e58fa0490.html中的词语部分。
2大家生字词掌握的非常的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小
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长句,并加以指导,为学生读通全文、理解文章起到作用。【百度搜索】《雾凇》课件
http://www.baidu.com/s?wd=%CE%ED%DA%A1.ppt&pn=0&tn=sitehao123(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课件出示雾凇形成原因的句子)
http://www.baidu.com/s?wd=%CE%ED%DA%A1.ppt&pn=0&tn=sitehao123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饱和)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4、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②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课件展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http://wenku.baidu.com/view/676dc5f9941ea76e58fa0490.html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弥漫)再齐读这句话。
④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课件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http://wenku.baidu.com/view/676dc5f9941ea76e58fa0490.html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声读句。“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
【评价】通过课件展示了几句话之后,学生能更清楚地发现原句的精炼、生动。
5、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课件展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http://www.baidu.com/s?wd=%CE%ED%DA%A1.ppt&pn=0&tn=sitehao123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指名朗读。
(四)精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雾凇的特点。

2、学生汇报、讨论:
十里长堤指读(评价:是的,十里长堤,大约5000米,从鹿苑到塘桥这一路上都是雾凇,多么壮观。
谁再读这个词语(评价:这么多的雾凇,可谓奇观。一起来读好它。⑵还有哪个词语也能体会到雾凇的多呢?缀满指读(评价:是的,满满的全都是)谁再来读(评价:每一个枝头都挂满了,真是多。雾凇的奇奇在它的多。再读读,你还会有新发现。洁白晶莹指读(评价:洁白如雪)再指读(评价:晶莹剔透)一起读(真像玉石雕琢)
银光闪烁,美丽动人指读(评价:仿佛置身于银色长廊)再指读(评价:美不胜收)一起读(真令人留恋往返)
3、雾凇的奇原来还奇在它的美,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吉林雾凇的多和美展现在大家眼前吗?
4、是呀,由此,吉林雾凇被人们称为“闻名全国的奇观”(课件出示)是指①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奇观中的指的是──
奇观就是指()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奇观的意思是什么?
5、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一段)
http://wenku.baidu.com/view/676dc5f9941ea76e58fa0490.html
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五)精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2、交流。有可能是“千姿百态、琼枝玉树、情不自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根据回答理解词句并体会。
3、引读末段。(是啊,十里长堤上到处是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怪不得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之后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这里的“梨花”又是形容什么的?
4、指名有感情地读。齐读。(六)比较一、三段
1、(出示)师:同学们,这一、三自然段都在写雾凇的奇特壮美,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一段是直接描写雾凇的奇特壮美的;三段是从人们观赏过后的感受来反映雾凇的奇特壮美的。)
2、能把它们记下来吗?(学生背诵。)(七)课堂拓展延伸:
1、将来你成了一名画家,看到吉林这奇妙的雾凇景观,你会把它——(画下来)。你要是一名歌唱家呢?(唱出来)你要是一名诗人呢?(写一首诗来赞美一下)
2(出示)“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江泽民爷爷在1991年去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1998年他又赋词曰:“寒江雪柳日

。”http://rzjiangqxx.zje.net.cn/office/web_admin/editor/UploadFiles/200912311309260.ppt(八)作业超市
1、美美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雪花飘落,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形成
十里长堤缀满颜色洁白晶莹
奇观样子光泽银光闪烁,美丽动人姿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六、教学反思
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还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它的美之外,还要了解其形成的特殊条件——从而进一步感受其奇特,由此,从它们身上,我们不仅享受到了美,还让我们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体现“尊重学生主体,着眼学生发展”的理念,立足于自能读书,着眼于自主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中朗读感悟情感美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的变化过程是难点。于是我在学完第三小节的基础上,问学生:学到这儿,你是不是产生了疑问?并总结成两个问题。雾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孩子两次带着问题默读、品味课文,除了找到了雾凇形成的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还找出相关的说明内容进一步朗读、体会,探究它的形成。这样,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这时,指导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雾凇的壮观、作者的喜悦就读出来了。
2.巧设情境,激发情感。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教师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潍坊渤海实验学校姓名:李世慧职称:小教一级电子邮件:weiwei_lishihui@126.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潍坊渤海实验学校(邮编:262737
我自从参加工作起,当一名好老师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我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珍惜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农远教案例《威尼斯的小艇》获潍坊市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滨海区优秀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4f913b87c24028915fc3c9.html

《雾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