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4-03-07 17:59: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语文审美教育
【摘 要】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沸腾的精神面貌,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新课标遵循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本文就语文审美教育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审美感知力 审美情感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93-02 审美感知力
感知是对内在情感的体验、是认识和积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小学生读书不得要领,效果就不会好,应提倡“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审美感知力的获得,主要是靠听和看,让学生领会到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美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情感再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面深刻感知课文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交流,进而悟出课文的美。 现在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加强多媒体、录像、录音、电视等媒介的教育,将课文中抽象的视觉文字可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
要手段。运用各种电化媒介,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力,如旋律感、节奏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选择性。如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这里的桂花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句话,我以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头,然后以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作总结: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上述语言优美且简洁,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当然我们更要品味课文本身的语言美,引导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有意识的读出重音,读出与本课内容更贴切的语气和语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进入审美享受的更高层次。
语文审美教学,要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美感中的情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通过情感的表述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并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当然,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经过三者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好途径。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伊始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审美情感。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它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审美情感是人们的审美经验表现为带经验性的情感评价。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充满了人的情意、人的创造性才能,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美和对美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具有文学性质的课文占70%左右,我们可以从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中获得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语文学科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精妙之处,让学生与文学作品建立一种特殊的联系,即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产生意象,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类似的情感,从而进行美的感知和美的鉴赏。 培养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的审美能力需具备语文基础或基本素养。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所受教育及生活阅历存在局限性,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在想象中还要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
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在于感知文学形象的美。文学作品中的美,是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培养审美感受力,关键在于培养对艺术形像的感知力。艺术形象的感知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整体性的教学,使学生感知整体形象的美,从而学会欣赏。只有从整体上感知美的形象,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并领略美的意蕴。其次,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使学生消极地、被动地去接受美的熏染,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再创造”。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审美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并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的逻辑,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更集中、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活动,我们不能单凭直觉和直观形象去把握,必须要有审美理解,如果语文教学中真正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处按照学生自己的个性解读组织起来,以独创性和丰富性来改变作品中简单化的现象,才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创造性的发挥。
总之,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审美教育的丰富内容和优越条件,开辟了广阔天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审美对象,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
创造力,从而使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审美教育是课程目标之一,也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必备要素。审美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学肩负着净化心灵、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情激情、以境育情、以理促情等方式充分引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让学生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善于创造美的手和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以及美育的目标。 〔责任编辑:肖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d95be676a20029bd642d89.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