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本科阶段

发布时间:2020-12-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阶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2012.1——2012.12
昆明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第二批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高校之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精神,稳步实施我校“卓越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有效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各项建设活动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总体概况 1指导思想和战略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推进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服务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云南省和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增强校企协同,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加强专业认证,结合我校的办学实践,建立本科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调动学校、企业界、工程界和国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国内与国际交流的平台,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专业人才。
2、目标定位
服务国家有色金属行业,西部区域经济和云南省实施“工业强省”和“桥头堡”的发展战略,结合我校理工优势和在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中的地缘优势,
1
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培养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意识,具有理想抱负、社会责任感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创新人才。
3、参与专业及规模
我校“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包括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四个专业。从2012级“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新生中遴选符合条件的学生,每个专业一个班,最终选出118名学生进入试点班级。从2013年开始,学校根据每年实际情况,确定招收本科“卓越计划”专业学生的规模,并列入当年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
二、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办公室”四个工作机构,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该项计划的顺利实施。各相关学院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成立学院“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包含校外知名专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管理体系结构图如下“


2
领导小组 决策、领导

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
(咨询、指导、顾问)

培养工作组 组织、协调 培养工作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
教务处
统筹培养方案与实施、 特殊培养机制与管理

研究生部
(硕、博阶段的协调与管理


合作企业 共同参与管理、 制定培养方案

学院及相关教学部门
培养组织实施

合作企业相关部门 培养组织实施

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管理体系结构图
三、相关政策措施
学校制定下发了《昆明理工大学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昆明理工大学鼓励学生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规定(试行)《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这些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实施原则,提出了学生遴选办法等,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按照我校“卓越计划”实施办法,试点班级绝大部分课程均单独开设,以小班授课的形式,配备具有工程背景、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任课,同时每15名本科生配一名专业导师,教师的工作量按照普通课程1.5的系数计算。
目前,学校正在草拟针对卓越计划实施的相关规定,包括《“卓越计划”学生日常管理规定》、《“卓越计划”优秀学生转专业的规定》、《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师工程经历认定及其培训的若干意见》、《关于“卓越工


3
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教师评聘与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校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四、培养模式 1、培养标准
根据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标准,各专业在学校标准基础上参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各自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将学校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并对课程进行整合,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中。我校四个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如下:
冶金工程按照“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专业交叉、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培养定位,确定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了培养标准:
1 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掌握扎实的冶金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冶金工程创新和工程管理所必需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 3 具有从事冶金生产组织调度、生产管理、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 熟悉冶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以及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 熟悉冶金及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冶金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7 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下生存和成长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为主要目标,
4
以“优基础,适口径,强素能,多方向”为指导原则,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其培养标准为:
1)具备并能应用本专业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个人能力与专业素质;
3)能在实际学科合作团队里工作并进行有效的交流; 4)具备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立足于云南,面向全国电力行业,培养的学生应能在电网公司、科研院所﹑管理机构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设备制造、项目施工及生产运行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在胜任相应的工作的前提下,能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特长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表现出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备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工程素质:初步具备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电力系统生产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工程实践: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设备制造、项目施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等生产实践活动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的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
4)工程视野: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以云南省及西部装备制造工业布局特点和经济发展方向为背景,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标准,深化多元化“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理论教学的工程特色,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地
5
方特色装备制造企业的介入和参与,加强实践教学的工程环节,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为: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以及技术沟通能力;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具有初步的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发、制造、设备维护、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意志品质与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
6)具备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我们学校卓越计划试点班级才正式开班一学期,在考虑学生退出和增补措施的基础上,卓越班学生的总学分仍定为220学分,和普通班一致,但在个别课程上学分进行了压缩,用于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和专门为卓越班制定的专业课程上。比如原来本科培养计划中的“管理学概论”和“经济学基础”两门课,各是32学时、2个学分,通过试点专业学院和管经学院对接,决定将卓越班的这两门课改为各16学时、1个学分。卓越班学生进校后不进行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分级,教师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授课。这学期,卓越班仅涉及到“专业导论”一门专业课,授课教师均为教学副院长或专业负责人担任,结合教师的工程经历,使学生能深刻的认识到理论结合实践的必要性。因为采用小班授课,课堂互动性优于普通班,有利于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6
3、教学方法改革
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标准的角度,在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个性培养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我校试点专业学生选拔工作是在新生进校后进行,选拔条件的中心思想是有志于献身工程领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工程研究、科技活动或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因此高考成绩的优异程度并不是选拔的首要标准,学生进入试点班后,在学习效果和接受程度上因人而异,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并不是一味追求高度和难度,而是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功锻炼,数学类课程通过软件讲解理论应用,外语类课程强化专业外语词汇,加强口语的训练。体育课本学期也是采用单独开班授课,但在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会上,体育老师和学生均提出单独授课限制了学生在运动项目上的自主选择权,上课时间也限制很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下学年卓越班的同学体育课将和普通班学生一起选课,不再单独排课。2013年我校卓越计划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特别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按照每个试点专业的培养标准设计。
五、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我校对卓越班专业的要求,也是我校所有工科专业的要求。目前我校已和云南锡业集团、云南铜业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签订协议,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工程项目或产学研合作项目、赴企业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现我校四个卓越专业2012年累计选派6位青年教师赴企业定岗工作,这些青年教师将是今后卓越班学生专业导师的首要人选。
六、校企合作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我校建立起各类型校外实践基地100多个,其中已同云南铜业、云南电网公司、云内动力、昆明钢铁、华能澜沧江水电等多家大型企业联建立起12个国家
7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工作,20125月组织了昆明理工大学“校外优秀实践教学示范基地评比”对近五年连续接收我校一定规模学生实习,实习效果良好的单位进行了表彰,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云南电网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20家单位授予“昆明理工大学校外优秀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由于目前我校的卓越计划是第一学年,主要是校内通识教育阶段,下学期的工作重心就是以1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为基础,搭建一批优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协议。
七、国际化
我校从2009年实行学分制以来,就开始重视国际化平台的发展,学校又成立国际交流文化学院,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条件既能把留学生引进来,又能让本校学生走出去。同时,四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院本身也有长期和国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的经验,借助卓越计划这个契机,学校从2012年开始,计划每年10万元经费资助卓越班优秀本科学生到相关国际交流学校进行国际化培养与学习,其余不足部分与学生自筹。
八、其他
2012年,我校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高校对卓越计划进行了宣讲,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各高校申报、评审,批准全省十四个工科专业进入省级卓越计划项目。同时,我校又积极撰写材料,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环境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等6个工程硕士工程领域申报2012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今后,我校的“卓越计划”将逐步推进、以点盖面,积极创造申报国家级、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有利条件,争取1-2个专业进入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2个专业进入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8
1、我校卓越班正式开班时间是201210月,通过近一学期的教学运行,师生普遍反映卓越班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更认真,学习目标更明确,也为其他专业学生起到标杆作用。
2、下一步我校重点工作是要落实卓越计划实施细节上的各项政策措施,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企业计划进行对接,使企业授课环节和实践环节按固定的日程进行。同时要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教师的产学研项目能真正服务于社会。 2、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紧靠学校自身解决很困难,希望教育部能在经费上多考虑地方院校的难处。另外,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计划,累计一年的实践环节与学生就业和考研的时间也有冲突,因此,更希望教育部增加地方院校的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名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鼓励学生进入卓越计划的积极性。

9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
一、总体概况
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及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需要,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加强校企联合,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改革,增强校企协同创新,构建实施“卓越计划”的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与落实相关保障与激励措施,促进校企双方、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卓越计划”改革,共同推进改革不断取得实效;加强顶层设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工程实际为背景、工程技术为主线,突出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专业学科发展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修改与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充分发挥培养方案的指导作用;加强示范推广。以教育部批准开展“卓越计划”改革的学科专业为试点,在试点学科专业中,遴选部分学生参加卓越试点改革,全面开展“卓越计划”改革各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示范成果,积极稳妥地地扩大学科专业的试点范围。
2012级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力工程四个学科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中遴选54名学生,开展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

10
二、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办公室”四个工作机构,负责对全校本科、研究生阶段实施“卓越计划”的组织领导、决策与协调。
根据研究生教育培养特点,研究生部成立研究生“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研究生“卓越计划”改革试点工作。各相关学院成立研究生“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及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学科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组织开展各项具体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包含校外知名专家。工作小组设在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
三、政策措施
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工程项目或产学研合作项目、赴企业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校内指导教师指导“卓越计划”研究生,每毕业1人,按1.5计教学工作绩效点;校内指导教师为“卓越计划”改革专门开设的特色课程,按教改课计算教学工作量。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卓越计划”研究生,按每毕业1人、2000/人给予工作津贴;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课现场讲授,发放授课津贴。
列入“卓越计划”培养的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费(论文专项费、教学业务费等)在当年执行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00/.年;政策性
11
补贴在当年执行标准的基础上增加200/.月。对“卓越计划”试点班研究生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品学兼优的研究生。
学生遴选对象为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计划”改革的学科专业,且培养类别为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改革试点初期,按试点学科专业当年入校的专业学位学生总数的40%确定“卓越计划”试点人数上限。在每学年研究生新生入校教育期间,从新生中开展“卓越计划”试点遴选工作。
四、培养模式

硕士研究生“卓越计划”采取“1+1+X”培养模式,1年校内课程学习与培养;1年工程实践和实际科研活动培养;X:结合实践项目和实际科研课题,不少于半年时间完成论文。各相关学科专业须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切实保证“卓越计划”试点学生深入企业、现场开展工程实践或实际科研活动不能少于1年,学位论文必须结合工程实际,确保培养目标所强调的加强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
五、师资队伍
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建立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全面负责对研究生培养的指导工作。聘请企业及行业的专家担任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包括到校讲授专业课、联合指导硕士学位论文、现场讲授专业知识等。
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健全的人格魅力;熟悉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工程实践经历、较高
12
的科学研究水平及学术造诣,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研发能力。没有工程或技术研发课题的不能担任“卓越计划”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应具有较为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具有全面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六、校企合作
我校在2012级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四个学科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开展首批研究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目前,学生处于第一学年上学期的校内课程教学期间。与企业开展的合作培养等工作将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全面展开。具体措施见各学科专业的实施方案。
七、国际化 八、其他
1. 为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结合学校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了对四个学科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考核管理措施,分7个方面的项目,明确工作任务与考核标准,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评定等级与绩效。监督促进各学科专业深入开展“卓越计划”各项工作。
2. 实施“卓越计划”对本校其他专业(包括工科与其他学科门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的主要反映在示范辐射方面,关键是要取得成功经验。目前,我校首批研究生“卓越计划”试点工作在2012级当中刚开始半年,学生处于理论课程学习阶段。“卓越计划”的影响作用有待于在开展进一步工作后总结。

13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1、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促进学校深入分析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研究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明确了校企合作的主要渠道及管理运行体系及机制。为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存在的问题:实施“卓越计划”不仅需要学校积极行动,还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与驱动,需要企业更大力度的参与。
2今后继续推进卓越计划的主要思路和可能措施。以实施2012级研究生“卓越计划”为试点,积极推进各项措施,做好示范推广,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开展后续年级研究生“卓越计划”的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是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根据实践情况,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双导师制,加强对研究生深入企业、深入现场,结合企业实际工程和技术开展研究、开发与完成学位论文的管理。


1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dcd580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28.html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阶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