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风俗文化

发布时间:2019-03-03 01:34: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饺子的风俗文化

  家里有亲人来了,吃饺子表示欢迎。
  你知道饺子的风俗文化吗?带你探索吧。
  饺子的风俗文化春节习俗   提到过年,许多北方人想到的都是一家围在一起包饺子。
  饺子是北方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
  主要是在中国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
  为了过好年,旧时农家一进腊月的门槛,就开始忙年。
  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张彩灯、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过个团圆年。
  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经出现。
  那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已经把它固定下来。
  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
  就把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那么每天开始呢是子时,子时就相当于今天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那么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时候,那么这就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
  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吃饺子,饺子和这个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且饺子还有那么丰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义,所以北方中国人才慢慢形成,在春节、在大年初一、在交子这个时刻,吃饺子这么个习俗。
  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
  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
  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
  象征三阳开泰。
  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有些地方还会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包在饺子里面,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好运不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4461b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3.html

《饺子的风俗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