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都江堰》

发布时间:2020-06-18 16:36: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余秋雨《都江堰》教案

 整体感知

本文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进行对比,第二部分描绘都江堰的壮观图景,第三部分表现为民造福的冰父子形象。三个部分有机融合,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首先,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文章以这样出人意料的新锐观点拉开了序幕,也奠定了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我以为”三字透露出本文强烈的主观意识和个性风格。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地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和长城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未发,以独特的视野对两者进行了令人信服的睿智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功能绵延至今;长城追求夸饰和炫耀,都江堰毫无所求只知奉献;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等等。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

同时,文章推物及人,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冰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冰“以使命为学校”、以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朴”的政治实践是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并通过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对立足实际的真学问、真人格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冰的“伟大精魂”的褒扬和崇敬之情。更进一步说,堰由人造,人与堰在精神本质上是息息相通的。作者对都江堰的褒扬和对冰精神的赞美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表现了作者对纯朴务实、含蓄敛的美学境界和精神追求的肯定。

其次,文章寄托了作者的现实关怀。

本文虽为山水游记,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游山玩水”的自然层面,而是把对山水的感悟延伸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与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如作者由一位市长与众不同的名片而联想到历史人物冰,由“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彩对联而向现代官员们提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严肃命题,这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意识。

另外,文章提出了不少精彩的新颖观点。山海关、八达岭是中外旅游者登临长城的首选,作者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倒是在、蒙等地的“颓壁残垣”感觉更深厚、味道更浓郁。另外,作者还通过对长城和都江堰的比较,提出了“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等颇具哲理性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文章第一部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冰父子的精神风采。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二、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醉。“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但游览之后,作者不仅对其“景”情有独钟,认为“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这种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三、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宿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主体性、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冰形象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涵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的第二部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

 

品味语言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优美,极富于个性特色。

一、作者力避熟语,追求自出机杼的个性化语言。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濡养”“卑处一隅”“心魄俱夺”“阴气森森”“惹人注目”“浚理”“邈远”“游观”“判然不同”“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股股叠叠”等词语,或改造熟语,或创造新词,体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匠心,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硬扎扎的水坝一座”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艺术能力,“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被岁月的淤泥掩埋”“以使命为学校”等语言表述则形象幽默,富含哲理,给人启发。

二、作者对“四字词语”的偏爱和运用。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诸多“四字词语”之外,如“渐觉滋润”“愈显清朗”“地震前兆”“海啸将临”“山崩即至”“急于趋附”“陡然一惊”“急流浩荡”“震颤”、“有所执持”“无所专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镇于江间,测量水位”等“四字词语”在文章中联翩而至,使文章读来很有气势。

三、比喻手法的使用。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骚动”和“声音”,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余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多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二、余秋雨文化散文印象(洪子诚)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中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他在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变迁,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命运。虽然他借助大量的文化史知识,但并没有把散文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

(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大学1999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三、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金汉)

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第一,摈弃了传统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单一程式,代之以多角度、多侧面地透视某一景物或物象,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显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如《白发》,作品第一部分将摆放到世界背景上突出其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 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 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 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第二部分作家笔锋一转,写到古代文人事成事败之后都愿来走走,从而译解了作为中国人心理深层的一个美好情结之谜:如果说京城是中国文化喧闹的“前台”的话,则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尽管如此,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公平,“历来很有一些人,在这里吃饱了,玩足了,风雅够厂,回去就写鄙薄的文字”。第三部分状写老百姓在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厮杀混战中的苦难命运;第四部分作家一反中国集休无意识中视为阴柔之美的俗论,写出“柔婉的人”在那场明末反抗忠贤阉党政治的斗争中搅起的风暴,它的五位被杀的普通市民,以及傲视大小官员,与统治者持不合作姿态的唐伯虎、金圣叹等,从而袒露了阳刚之美的一面。最后作者漫步在的小街小巷,感受着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的“无数厚实的灵魂”,获得一种“奇特的经验”。上述五个方而分别以中外对比,文化界定,阶级压迫,美学梳理,个人观感等五种视角评说,并最终渗透着或统一于历史追踪这一总的视角之中,可谓“形散神聚”。再如《笔墨汉》,作者围绕着“笔墨”这一中国文人日常打交道的物体,广博而精练地征引了一切与笔墨有关的美学信息,多层次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脉络,其中有文人工具史、书法兴衰史、文人心态史以及文化演进史等。如果说牧式的旁征博引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材料集中铺导向某种同一、单一的主旨,所谓“用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牧语)的话,余秋雨这里则是集同一事物的不同材料突出其异质显现,从而使主旨走向多元,多义。

第二,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千年庭院》中的岳麓书院,《乡关何处》中的河姆渡瓷碎片等,这些景观与物象都曾在作家的个人实践中起过重要作用,与作家主体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大有关联。这就与以前散文作家们于走马观花中浮光掠影的景物速写大不相同,同时也与古代作家在个人生命之旅中主客体之间那种“随遇而感”式的取象区别开来。

第三,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容。比如《庐山》《傩》与《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文化品位与文化贡献。

第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史料虚构的某中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

第五,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浮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例。

(节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大学1997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四、《都江堰》的睿智与文采(仕持)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都江堰》是堪称精彩的一篇,它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全书的成就与风格,但也略有瑕疵。现分三点具体谈谈笔者读《都江堰》的感悟,以就教于方家。

一、睿智

作为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余秋雨在行文中常对他笔下的人、事、物作一种历史的观照,人文的审视,文化的思辨。他的文化反思常常是反弹琵琶,运用求异思维,见人所未见,具有某种创新性,充分显示出文化批判的睿智。倘若丢失了这一点,《文化苦旅》的光彩就要黯淡许多。具体到《都江堰》,其第一部分主要地凭这种文化思辨的睿智闪光耀彩,征服读者。文章一起笔,作者就亮出一个非同寻常的命题:“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笠翁在《闲情偶寄》里说,“开卷之初,当有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都江堰》的起笔正合这个道理。这个命题不是信口开河随意提出的,是长期琢磨的结论,有颠扑不破的学理依据作支撑。

文章的第三、第五两段,拿长城和都江堰作多方面的对比,原文如下:

但是,就在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资历——笔者,下同)。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价值)。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形体)。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社会功用)……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在特性)。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外部特性)。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道德品质)。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这两节文字,于人们不经意之处多方翻出新意,使开篇的富有独创性的命题坚牢不移。我们深受人文精神之启迪,不由得不佩服作者的睿智之光。这是全文的第一个闪光点。

二、文采

《都江堰》是一篇游记,但它的写法与一般的游记不同。一般游记少不了以主要的篇幅写景状物。本篇全文四个部分,约四千字,其中真正写景的只有第二部分,而在写景的第二部分中,直接描写都江堰水流的,又只有第三段,共四百字。好在,这四百字写得精彩!

整个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都是很有文采的,这里构成了全篇的第二个闪亮点。

这个部分共三段。第一段欲扬先抑,给人造成一个都江堰本来不值得一顾的错觉。第二段又于正面写景之前,先作侧面渲染,为正式写景作了层层铺垫。原文如下: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承上启下) /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写情绪感受,第一层铺垫)/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写声音,第二层铺垫)/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又紧得急于趋附。(以博喻修辞格极力渲染都江堰水势,然后归到心理上的“急于趋附”。第三层铺垫) /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震颤。(顺理成章,看到了水流)

这里的五个单句,第一句节奏比较舒缓,情感显得平衡。第二句,节奏加快,基调开始高扬。第三句,音节的停顿长短参差,节奏继续加快,情调继续高扬。到第四句,以博喻和排比的格式将文气推向高峰。第五句,再一次长短音节结合,造成一种回环反复的音响效果。全段随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音节和节奏,舒有序,具有交响乐曲的艺术效果。

正面描写都江堰水流的第三段,通共八句,前三句是第一层,拿海水和都江堰的水流作对比,突出都江堰的水流灵动活泼精神焕发的特点。末一句“看山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反扣一句,再一次强调都江堰水流的魅力。中间四句算是正面具体描写水流的。这四句话是: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动态描绘。水性本来是野蛮的,它“奔着”,“直窜出去”,“撞”,“撒起野来”,“翻卷咆哮”,“出足了风头”,一连串的动作书写了水面水性野悍的一面。但是,人们收伏了都江堰的水,使它不能任性乱窜乱撞,因此,只见它“极有规矩”,“乖乖地”“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作者再明确不过地肯定和赞颂了人力征服水流的功绩,最后以一个包含着局部排比的比喻句收束说:“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这一段写景文字,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以描写为基础,适当加进议论,长短句参差错落,多种修辞格并用,角度不时变换,句式跳脱灵动,叫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借用作者的句式来说:写景状物抒情佳构甚多,要论灵动有生气,万不可漏掉《都江堰》。

都江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及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学习文中对比、比喻手法的应用;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写作脉络,整体把握课文结构;诵读法 点拨与探究结合 读写结合。

情感态度与世界观 理解课文通过写都江堰来写冰,写文化精髓的启示和反思;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走近作者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省余县桥头镇(现在属于慈溪市),汉族。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曾任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写作学会会长。现任戏剧学院教授,写作学会会长。曾任中国2010年世博会企业联合馆文化总策划。早年在工作时曾担任市咨询策划顾问、戏剧学院院长并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鲁迅文学奖、白金作家奖等。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余秋雨写作的特点是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注重故事情节的构建;二是历史现场还原式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余秋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念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余秋雨散文的核心表达方式是议论,但又多与抒情融合,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来自这种用抒情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预习准备。 通读全文,扫除语言文字障碍。

识记字音

劲(jìnɡ)厉 // 颓壁残垣(yuán)// 邈远(miǎo)// 汩汩(ɡǔ)// 庇 (bì) 护 //驯 (xùn) 顺 // 众目睽睽(kuí)// 浚(jùn)理 // 遴(lín)选 // 长锸(chā) // 铁戟(jǐ)// 圭臬(ɡuīniè)// 韬 (tāo) 略 // 衮衮(ɡǔn)// 诘(jíe)问// 眸(mòu)子 // 针灸(jǐu)

字词积累

邈远:遥远。 // 濡养:滋润抚养。 // 浚理:疏通治理。

圭臬:指圭表(臬就是测日影的表),比喻标准或法度。

天府之国: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我国一般把称为“天府之国”。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注视着。多与“在……下”配合使用。

冰清玉洁:形容人品高尚,操行清白。

衮衮诸公:众多身居要职的官僚,后专称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含贬义。衮衮:相继不绝,众多的样子。

敬鬼神而远之: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导入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吸引我们的应该是那独特的景物,美丽的传说,更应该是其背后托垫着的精神和文化。比如,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胡同则是平民生命形态的缩影;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的崇拜意识,那么园林则是淡泊雅致的文人情怀。而对于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又承载着什么文化精义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都江堰》,就是余秋雨先生这个超级导游给我们的如何游览如何思考如何读懂文化的示。

感知文章容,理清各部分的结构层次。{理清脉络,概括每部分大意,生答,师明确板书要点}

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第一部分,表现作者;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第三部分。三个部分,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

初步概括文章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描写都江堰来,歌颂和赞扬冰的精魂,进而传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承传这种精神的乐观和对膜拜这种精义的欣慰。(以小见大)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的总观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角度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

【明确】文章,第一句就亮出作者对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恢弘建筑的态度。文章从如下把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1)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早于长城;(2)都江堰的功用绵延至今,而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3)都江堰毫不炫耀只求奉献,而长城却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修缮。{这三个层面的对比需要学生立足于文章,分层概括。}

【点拨】首先,文章表现了作者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文章以这样出人意料的新锐观点拉开了序幕,也了全文写景抒情的。“我以为”三字透露出本文强烈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地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和长城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未发,以对两者进行了令人信服的睿智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功能绵延至今;长城追求夸饰和炫耀,都江堰毫无所求只知奉献;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等等。通过对两者进行,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

{阅读第二部分}在游览都江堰之前,作者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在看到都江堰之后,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是什么?作者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醉。“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但游览之后,作者不仅对其“景”情有独钟,认为“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第三部分15段第3句)。这种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醉。“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但游览之后,大有感慨:“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作者在不经意间强烈地感受到都江堰水的魅力,为这里壮丽的景致所醉。同时透过水的“形”,作者也窥到了水的“神”,这里的水精神焕发,比赛着飞奔的力量,奔涌着喧嚣的生命,作者对这水的“神”无比崇敬,这里的水虽然也咆哮、狂野,但在都江堰的制约下,显现出一种更为壮丽的驯顺,都江堰使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所以作者说“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甚而至于,“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第三部分15段第3句)。这种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考虑到水的形神特点。要反复品读描写水的段落。}

文章的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明确】作者在第一、第二两个部分从虚实两个方面议论和描写了都江堰以后,文章,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冰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冰“以使命为学校”、以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朴”的是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并通过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也表现了作者对冰的“伟大精魂”的褒扬和崇敬之情。更进一步说,堰由人造,。作者对都江堰的褒扬和对冰精神的赞美在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表现了作者对淳朴务实、含蓄敛的美学境界和精神追求的肯定。

除了作者对人文景物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我们还从文章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作者除了盛赞冰的实干精神,表现了对人文景观的独特思考之外,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

本文虽为山水游记,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游山玩水”的自然层面,甚至也没有止步于评价历史人物,而是把对山水的感悟延伸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与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如作者由一位市长与众不同的名片(头衔上只印着“土木工程师”,)而联想到历史人物冰,指出,作为官员,不应无所专攻,而应像冰一样成为一名实践科学家。借一位“现代作家”之口,引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彩对联而向现代官员们提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严肃命题,这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意识。

另外,文章提出了不少精彩的新颖观点。山海关、八达岭是中外旅游者登临长城的首选,作者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倒是在、蒙等地的“颓壁残垣”感觉更深厚、味道更浓郁。另外,作者还通过对长城和都江堰的比较,提出了“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等颇具哲理性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对冰的评价是什么?{引导学生提炼、筛选重要信息。}

【明确】冰是一位官员,同时又是一名实践科学家。因为有过冰,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一座至今仍造福四方的水坝,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对这位实干家的“伟大精魂”充满了赞美和崇敬之情。

冰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

文中是如何来表现都江堰及其修建者冰的?

【明确】手法来表现。第一部分把都江堰与长城作比较,突出都江堰的伟大:默默地永久性的灌溉中华民族,滋养中华文明;第二部分通过作者看到都江堰前后心情的变化,来突出都江堰水强悍的生命力;第三部分将冰与其他封建官僚作比,比出冰人格的魅力,将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对比,彼处长锸的守持,即将治水经验与后后的典籍作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本文对比无处不在,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⑴ 请同学们划出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⑵ 小组讨论交流,选择几句详细分析}

①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第一部分③段第2句)

【提示】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气势的宏伟,给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今天依然在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所以说它的美具有长久性。

②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第一部分⑤段第2句)

【提示】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 (第二部分③段第7句)吃够了苦头”与“出尽了风头怎样理解?{第二部分写水的段落需要学生反复阅读,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

【明确】这里的水本来是充满野性的,它“飞奔着”“裁割着”“直窜出去”,它“恼怒”,它“咆哮”,所以这里的水充满一种壮丽雄浑的美,可谓“出尽了风头”;但是这样的水流受到都江堰的制约,只能“乖乖地转身改向”“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水显现出更壮丽的驯顺,也可谓“吃尽了苦头”。

④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既具体又质朴。(第三部分③段第2句)

【提示】政治走向,在这里指与政治理想相关联的实施政治的方案。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时,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显然持第一种政治走向,随之而来的是死气浊味乃至腥风血雨;而正是基于第二种政治走向,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上。

⑤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第三部分⑤段)

【提示】从表面看,冰显示的只是水利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水利工程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晴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因此,当冰出于利民富民的考虑而要求自己成为水利家的时候,它确实是向世界宣告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⑥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第三部分⑥段)

【提示】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冰手中的长锸说: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金杖玉玺和铁戟钢锤则在为权势、征战和镇压辩解。他失败了,因为千年政治是站在另一边,他终又胜利了,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长锸象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利民富民的政治路线和政治家的政治品质,不但为世人首肯,而且与当代社会学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相通,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⑦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第三部分⑧段第2句)

【提示】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汽淋漓”显得形象生动。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另一种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早已腐朽不堪,失却了活力;而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不休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气淋漓”。

⑧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第三部分⑩段)

【提示】大愚大拙是说冰极不擅长无所专功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是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由于具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实事的精神,才有了民本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彻地关照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⑨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第三部分⑩段第2句)

【提示】田间老农的思维,是冰治理都江水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要想达到治理的目的,就必须使人民富足。他的治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具体的工作上,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智慧的。

⑩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第三部分13段末句)

【提示】都江堰矗立着冰的精魂,营造着一种为民造福的浩荡氛围。在这种强大精神的投射下,冰雕像置于水中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甚至不应或不该有其他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冰的心愿,才不悖冰的精神。在官僚权贵们死后也要荣华富贵这种层层相因的腐朽观念的衬托下,冰死后的归宿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应当感那位汉代水官,是他将冰的生命延续了,是他将冰的利民富民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致。这样都江堰不但流泻着驯顺的江水去丰富物质世界,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也是朴实清新独特高格的。

11第三部分第十四段说“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怎样理解这句话?{讨论时应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诘问是在对冰的评价之后生发出来的,应结合对冰的认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冰活着时是一个实干家,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人民建起了都江堰;他死后,都江堰仍然滋养后人。他还留下了经典的水利工程理论,被后世奉为圭臬。他的雕像还被用来测量水位,镇于江心,造福后人。作者用这些对冰的评价,实际上是警戒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应该像冰一样生前死后都造福一方。

12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第三部分末段第3句)

【提示】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意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读了本文,你觉得余秋雨写散文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提示】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主体性、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冰形象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涵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的第二部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

语言品味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优美,极富于个性特色。

。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濡养”“卑处一隅”“心魄俱夺”“阴气森森”“惹人注目”“浚理”“邈远”“游观”“判然不同”“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股股叠叠”等词语,或改造熟语,或创造新词,体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匠心,给读者以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硬扎扎的水坝一座”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进行的艺术匠心,“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被岁月的淤泥掩埋”“以使命为学校”等语言表述则给人启发。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诸多“四字词语”之外,如“渐觉滋润”“愈显清朗”“地震前兆”“海啸将临”“山崩即至”“急于趋附”“陡然一惊”“急流浩荡”“震颤”、“有所执持”“无所专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镇于江间测量水位”等“四字词语”在文章中联翩而至,使文章读来很有

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骚动”和“声音”,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

【课堂小结】与其说《都江堰》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冰;与其说是在写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

都江堰是朴实无华的,宛如一位只知奉献,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冰是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钦佩的责任感。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这样默默无闻的大批工程,有了冰这样为民请命的无数仁人志士,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中华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通过解读课文,我们可以感觉到余秋雨是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文化旅行学者。他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用现代文化意识关照历史文化遗迹,在关照中体悟,在体悟中反思传统文化,进而来传达自己独特的文化诠释。那么,你从文中字里行间又有什么感悟呢?

请选择文中一句话,联系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或思考,写写自己的感悟。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余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多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二、余秋雨文化散文印象(洪子诚)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中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他在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变迁,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命运。虽然他借助大量的文化史知识,但并没有把散文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人气”,即作者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渗入景观,他将之称为“个人与山水的周旋”(余秋雨《关于散文、读书和艺术修养──答〈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追求雅正,正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 (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大学1999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三、《都江堰》的睿智与文采(仕持)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都江堰》是堪称精彩的一篇,它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全书的成就与风格,但也略有瑕疵。现分三点具体谈谈笔者读《都江堰》的感悟,以就教于方家。

一、睿智

作为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余秋雨在行文中常对他笔下的人、事、物作一种历史的观照,人文的审视,文化的思辨。他的文化反思常常是反弹琵琶,运用求异思维,见人所未见,具有某种创新性,充分显示出文化批判的睿智。倘若丢失了这一点,《文化苦旅》的光彩就要黯淡许多。具体到《都江堰》,其第一部分主要地凭这种文化思辨的睿智闪光耀彩,征服读者。文章一起笔,作者就亮出一个非同寻常的命题:“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笠翁在《闲情偶寄》里说,“开卷之初,当有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都江堰》的起笔正合这个道理。这个命题不是信口开河随意提出的,是长期琢磨的结论,有颠扑不破的学理依据作支撑。

文章的第三、五两段,拿长城和都江堰作多方面的对比,原文如下:

但是,就在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资历──笔者,下同)。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价值)。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形体)。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社会功用)……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在特性)。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外部特性)。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道德品质)。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这段节文字,于人们不经意之处多方翻出新意,使开篇的富有独创性的命题坚牢不移。我们深受人文精神之启迪,不由得不佩服作者的睿智之光。这是全文的第一个闪光点。

2、文采

《都江堰》是一篇游记,但它的写法与一般的游记不同。一般游记少不了以主要的篇幅写景状物。本篇全文四个部分,约四千字,其中真正写景的只有第二部分,而在写景的第二部分中,直接描写都江堰水流的,又只有第三段,共四百字。好在这四百字写得精彩!整个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都是很有文采的,这里构成了全篇的第二个闪亮点。

这个部分共三段。第一段欲扬先抑,给人造成一个都江堰本来不值得一顾的错觉。第二段又于正面写景之前,先作侧面渲染,为正式写景作了层层铺垫。原文如下: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承上启下)/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写情绪感受,第一层铺垫)/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写声音,第二层铺垫)/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又紧得急于趋附。(以博喻修辞格极力渲染都江堰水势,然后归到心理上的“急于趋附”,第三层铺垫)/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震颤。(顺理成章,看到了水流)

这里的五个单句,第一句节奏比较舒缓,情感显得平衡。第二句节奏加快,基调开始高扬。第三句音节的停顿长短参差,节奏继续加快,情调继续高扬。到第四句,以博喻和排比的格式将文气推向高峰。第五句再一次长短音节结合,造成一种回环反复的音响效果。全段随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音节和节奏,舒有序,具有交响乐曲的艺术效果。

正面描写都江堰水流的第三段,共八句,前三句是第一层,拿海水和都江堰的水流作对比,突出都江堰的水流灵动活泼精神焕发的特点。末一句“看山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反扣一句,再一次强调都江堰水流的魅力。中间四句算是正面具体描写水流的。这四句话是: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动态描绘。水性本来是野蛮的,它“奔着”,“直窜出去”,“撞”,“撒起野来”,“翻卷咆哮”,“出足了风头”,一连串的动作书写了水面水性狂野的一面。但是,人们收伏了都江堰的水,使它不能任性乱窜乱撞,因此,只见它“极有规矩”,“乖乖地”“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作者再明确不过地肯定和赞颂了人力征服水流的功绩,最后以一个包含着局部排比的比喻句收束说:“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这一段写景文字,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以描写为基础,适当加进议论,长短句参差错落,多种修辞格并用,角度不时变换,句式跳脱灵动,叫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改用作者的句式来说:写景状物抒情佳构甚多,要论灵动有生气,万不可漏掉《都江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24fdaa7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0.html

《余秋雨《都江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