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言翻译

发布时间:2020-03-06 03:48: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第十三.21

.文中注解

中行:犹言“中道”;在此是指能依循中庸之道待人处事,无过与不及的人。

与之:把道传授给他(他们)。与:给,给予。

狂狷:狂,有大志而好进取的人,但有时好高骛远,或有过于中庸之道。狷,音 ,有气节而有所不为的人,但有时过于拘谨而不及中庸。

章旨

孔子言不得中道而教之,乃想到次于中道之狂者、狷者,因为他们都有可取之处。

解读

本章之中,孔子提到三种人:中行者、狂者与狷者。所谓中行者,是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其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既能坚守原则,又能通权达变。狂者,是指志向远大,有进取心,不苟同于流俗的人,这种人往往放荡不拘,肆意无隐。狷者,是指操节耿介,拘谨保守之人,这种人信守原则,有所不为。

然而中行者太少了,孔子感叹“不得中行而与之”于是退而求其次。狂者虽过于中庸,但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狷者虽不及中庸,但操守耿介,廉洁自爱。前者有为,后者有守,虽各有所偏,但仍不失可造之材,故孔子有所取之。

相关名言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战国 孟子)

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非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自岸边走远。(美 卡耐基)

三.()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三十五.38

四.文中注解

有教无类:不分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我都一视同仁,加以教诲。类,类别、等级。

五.章旨

孔子自述教育理念。

上四章显现孔子热心教育精神。

六.解读

“有教无类”的‘类’字。朱熹以为是指气习的善意,皇侃以为指地位的贵贱,考查孔子弟子的类别,以上两种解释都合于孔子的主张。“类”进一步还可以包括智商的高低、个性的差异、家境的贫富等。孔子认为教育的机会人人平等,就今而言,这是对基本人权的认定,也是对教育引人向善、变化气质的功能的肯定。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是贵族的权利;孔子首开私人讲学,让学术平民化。在此一“有教无类”的创举,不仅激发了学术的发展,也开启了“布衣卿相”的政治格局。因此后人称孔子为一位贫民教育家。

七.相关名言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俄 赞科夫)

在教育中没有主次之分,犹如在一朵鲜花的众多花瓣之中无所谓主要花瓣一样。(俄 苏霍姆林斯基)

三(五)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六.19

四.文中注解

中人:资质中等的人。人之资质,大约可分三等:中智、中人、下愚。

语上:告诉他较高深的道理。语,音 ,告诉。

五.章旨

孔子言教尊人,当随其资质之高下来告诉他不同深度的道理。

六.解读

教育的任务在于发现各人的特长,并且训练他们尽量发现自己的特长。圣人之施教,就教育精神言,理应有教无类;但是就是施教方式和内容而言,应该依人聪明才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否则,中人以下者,若强告以高深的道理,不但不能理解,而且容易误解,任意()等而进,反而不能实践。所以孔子因材施教,教导弟子们应在切问近思上下功夫,然后渐进于高远。

本章所谓(可以)、(不可以),并非表示绝对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可能)与(不可能)的意思,属于客观的认定,不是主观的判断。

七.相关名言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明 王守仁)

教育以人的资质为依据,才具有真实伟大的意义。(俄 别林斯基)

三(六)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亦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21

四.文中注解

1 闻斯行诸:听到一件合于意义的事就去做它吗?闻,指闻義。斯,则、就。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 有父兄在:有父兄在上,不能自主主张。

3 其:乃、则。

4 敢问:胆敢请问原因何在?敢,谦词,自言冒昧。

5 退:指性格谦退。

6 进之:鼓励他人积极前进。

7 兼人:指气势太盛。兼,胜、加倍。

8 退之:指节制使他谦退。

五.章旨

孔子因材施教,依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有不同。

上二章显现孔子能因材施教。

六.解读

对一个具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思想、个性及内心活动的细微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如果他对这些视若无睹,就很难成为良师。

孔门弟子中,子路的个性,好强争胜,勇于力行,这固然是种长处,但有时不免轻率莽撞,欠缺冷静思考,可能有害于事,属于狂者,所以孔子抑制其刚强之气,希望他有所节制。冉求个性谦退,这原本也是一种优点,但他有时遇事退缩,缺少勇往前进的精神,属于狷者,所以孔子给予适当的鼓舞,勉励他勇于实践。

由此章可知,孔子施教,注重个性的独特性,使各不相同的心灵能自由创造,保有活泼的生机。

七.相关名言

尊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汉

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 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清 王夫之)

三.(七)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 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7

四.文中注解

无知:没有知识,不能通达事理。此孔子自谦只辞。

鄙夫:鄙陋无知的人。

空空如:诚恳的样子。空,通【倥】,音 ,忠厚诚恳。

叩:反问。

两端:两头,指问题之始终、本末、上下、精粗等。

竭焉:详尽地教导他。焉,之,指鄙夫,兼有句末语助词的作用。

五.章旨

孔子自谦无知,但能竭诚教人。

六.解读

【无知】不只是缺少知识而已,有时是一种观念的偏执,企图以自己所知去涵盖解释一切。孔子自谦【无知】,是对学问本质的无限性有所理解,因而产生谦虚的心理,如此,进德修业才能日进不已。

至于孔子假设有鄙夫来问,则竭尽所能的解答其问题,不以灌输方式教导,而是使用启发的方式教法,经由讨论与分析,使其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而后知所抉择。由此可见孔子遵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与教诲人不倦的精神。

七.相关名言

认识吾人之无知,乃智慧之起源。(奥地利 海耶克)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德国 第斯多惠)

三.(八)

子曰:不愤不启;不悲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8

四.文中注解

不愤不启:不是到了心想求通而未得时,就不去开导他。愤,心求通而未得。启,开导。

不悱不发:不是到了想说出来而不能表达时,就不去引发他。悱,音 ,口欲而未能。发,引发。

隅:音 ,方角。物之方者,有四隅。

反:还以相证,有类推之理。

复:再告诉。

五.章旨

孔子自述教学重在启发,勉励学者自勤求进,触类旁通。

六.解读

西哲怀德海在教育的节奏一文中:教育如果不引以发创造力开始,并以鼓励创造力告终的话,必定是错误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全盘目的,即在产生自动的智慧。

事实上,唯有在受教育者(心想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给予他启示,才格外有力量;受教者有需要、才显现启示的价值。犹如在森林中迷了路,惶急万分时,有人指示他沿着流泉的水迹,找到一条出路一样。

由是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做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七.相关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德国 弟得多惠)

讲到乎你识,嘴须好打结。(台湾谚语)(注:谓讲到让你懂,已经很久了。识,懂。乎,给。)

三.(九)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问:子不如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第十七.19

四.文中解释

小子何述:弟子们要遵循什么呢?小子,弟子自称之词。述,遵循。

四时行焉:春夏秋冬四季依序运行。

百物生焉:指万物生生不息。百物,万物。

五.章旨

孔子不言之教,指示门人求学要在躬行处体认,不可专在语言上寻求。

六.解读

儒家之道,修己治人,经世致用,皆从笃行实践中显示其意义和价值。语言文字只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媒介,若执着于言辩,而忽视自我的实践与体验,则是舍本逐末,对于为学做人,毫无助益。孔子的教育有言教、身教,也要求学生在力行中去自我体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到其言语传道之功,因此不太了解孔子(予欲无言)的深意。此处孔子以天为例,谓天无言而四时行、百物生,勉励学生行健不息,不要在言语上寻求。

近人钱钟书管()编云:立言之人,句斟字酌,慎择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获尽解,且易曲解而滋误解。以语文沟通情景如此不易,则吾人进修德业,岂能专在言语上寻求?

七.相关名言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明 林希元)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明 王廷相)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践。(法 卢梭)

三.(十)

孺悲欲见孙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第十七.20

四.文中注解

孺悲:鲁人,学士丧礼于孔子。

辞以疾:推辞有病,不接见。

将命者:传话的人。将,传达。命,辞令、言辞。

出户:走出房门。

使之闻之:使孺悲闻听歌声,知道孔子不是真的有病。第一个(之),指孺悲。第二个(之),指歌声。

五.章旨

记孔子对悲施以不屑之教诲,促使他能够自省,

由上四章可见孔子教导尊人,或唯恐不进,或注重启发,或行之不言之教、不屑之教,因应个别差异,以达到教育的目标。

六.解读

教育是人格的成长,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教育的重要于此可见。对一位诚挚的教育园丁而言,他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却没有选择教育对象的权力。孔子说(有教无类),孟子说(教亦多术)方法矣),就是这个道理。

孺悲有过,求见孔子,孔子认为他不能自爱上进,而拒绝教诲他,希望他能因此感悟而自我省思改过。圣人施教,不宜指他人过恶,使无日新之途。辞以疾,弦歌以示意,以委婉的方法提醒孺悲退而思过,其中即含有( )之深意在。无论施教的方式为何,总是可见圣人一片诲人不倦的诚心。

七.相关名言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不以其人为洁而拒绝之;引申有轻视、瞧不起之意。屑,洁)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战国 孟子)

教学方法是老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养任务,而进行理论和实践认识的途径。(俄 巴拉诺夫)

子曰:予欲无言。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数千年来,许多老师以身教经义,青年学子则自温润中汲取千年文化的精髓。以滋养心灵。

对台湾学历史的人来说,钱穆先生是文化中国最权威的诠释着,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峡两岸。民国十九年,钱先生在燕京报发表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就已震动当时的北平学术界。抗战时期,他撰写国史大纲,坚持国人对国史必须具有温情和敬意,对史界影响深远。

民国三十八年,钱穆先生为了安顿流亡香港的学生,在极艰难穷困的环境中创办新亚书院,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东西文化。因为担心学生交不出学费,于是除了注册生外,还有试读生及旁听生。学生有营养不良以致患病的,当时书院也要照顾。钱先生学习“武训行乞办学”之精神,四处张罗经费,民国三十九年至台北募款,面见蒋中正总统,总统允诺自办公费中节省,每月支持新亚新台币三千元。新亚的教授不乏享盛名的学者,所领的薪酬则极为微薄,还经常领不到薪水。教授们努力写稿,拿稿费补助书院。港英政府为了表示尊崇,在民国四十四年赠予钱先生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民国五十六年秋,蒋中正总统认为台湾需要一位国际级的史学大师坐镇,力邀钱先生来台任教。钱先生自港来台,经由朋友介绍,购买了一块靠近东吴大学的土地,委请妻舅胡美璜设计建筑,总统得知此事,透过蒋经国表示,建筑居所的规划理当由政府负责,彰显对学者应有的尊崇。新居落成后,钱穆以母亲故居素书堂而命名“素书楼”。钱先生在期间()歌不辍二十二年,他神采飞扬的讲学,总能让听者感受到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并深受感动。

钱先生自师范学校毕业后,从民国元年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直至民国七十五年自中国文化大学退休为止,坚守教育岗位七十五年。民国七十五年六月九日是钱先生告别杏坛的“最后一课”继耀东教授、孔令晟将军、宋楚瑜先生等都赶赴外双溪素书楼上课。先生对前来上课的学生语重心长的说:“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正式宣布退休。

民国七十九年,钱先生搬出素书楼,是年八月卒于台北市杭州南路自宅,享年九十六岁。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正是钱先生最好的写照。


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富足和谐,是孔子最大的心愿。他讲道德、倡仁政、育人才,最终目标就是希望这种理想能够实现。

论及孔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有德治与正名:所谓德治,就是以道德来教化人民,以礼来引导人民,以乐来陶冶人民,使其自动自发,努力向上。如此人民不但有羞耻心,而且能达到善的地步。所谓正名,即循名求实,依名守分;也就是说君、臣、父、子各种身份的人,都能各尽本分。如此就不会名实不符,越职侵权,而造成社会失序、政治悖乱的情形。

基于德治的理念:孔子主张为政者须以自身的修养作为人民的表率,如此才能风行草偃,化民为善。其次,他强调施政要能掌握大目标,不可急功近利。在财政上要减少税负,在司法上则应体民恤刑。如此施政,教养并行,必能获得人民的信服,收到“近者说,远者来”的效果。

总之,道德教化可以促成政治臻于理想;正名可以整()伦常纲纪。而孔子强调德治,却非反对法治,排斥刑罚;只因他认清“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记礼察),了解到以法治人,民心不服,社会将隐藏危机,绝非正本清源之道。此一理念,在今日推行法治的时代,是相当值得深思的。

三.(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第二.3

四.文中注解

道之以政:用政令法制来引导人民。道,通(),音(),引导。政令法制。

齐之以刑:用刑罚来整饬人民,使之归于一律。齐,整饬。

民免而无耻:人民只求苟且避免触犯政令、遭受刑罚,但无耻之心。

有耻且格:人民不仅有羞耻心,而且能遵从教导以达到善的境地。格,至、到达。

五.章旨

孔子论用道德礼教治国,比用政令刑罚更能引导人民向善。

六.解读

孔子论治道虽主张以德教化民,但是,他也明白人类天赋不齐的事实,因此,国家不可废除法令刑赏之事。然而政刑有限,所以孔子之治术倾向于扩大教化的效用,缩小政形的范围。

(德治)与(法治),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辩证不变得课题。现代政治潮流的趋向,实行民主法治已是必然的途径。只是纯任法治亦有其流弊,如果法律能尊重人文精神,讲求法治的同时,亦能重视道德教化的推行,如此将会使法治更为落实,社会更趋于和谐。

七.相关名言

古人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唐 陈子昂)

天堂不必讲法治,而老虎与羔羊可同席;地狱崇尚律法,而且严格执行(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美 吉而摩

三.(二)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第十七.4

四.文中注解

之:往、到

武城:鲁邑,今山东省费县。时子游(言偃)为武城宰。

弦歌之声:弹琴唱歌的声音。言以礼乐为教,故邑人弹琴瑟,唱诗歌。

莞尔:微笑的样子。

割鸡焉用牛刀: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比喻治理小邑,何必采用礼乐大道。

君子学道:君子学习礼乐之道。君子,指在上位者,道,谓礼乐之道。

小人:指庶民。

易使:容易遵从在上位者之教令。

二三子:谓诸弟子。

前言戏之耳:刚才所说的话,是同他开玩笑能了之,指言偃。耳,而已。

五.章旨

孔子见游子能以礼乐治理武城,流露心中之喜悦。

六.解读

春秋时代,礼乐崩溃,教化废弛。子游任武城邑宰,恢复礼乐之教,弦歌之声即子游以礼乐教化武城民众的具体表现。

近代论政治之功用者,不外治人与治事二端。孔子认为政治的主要工作乃在教化人民,非以治人,更非治事,所以政治与教育同功,君长与师傅共识。他的政治理想是以教化为主体,建立大同社会,而教化的内容即为礼乐。礼乐乃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今子游行礼乐教化于小邑,正刀如牛刀杀鸡。孔子言外之意,一方面对游子的施政表示欣慰;一方面惋惜子游大材小用,不能治理千乘之国,使礼乐大行于天下。

七.相关名言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善于礼。(孝经广要道)

化民莫如善教。(宋菜襄)

三.(六)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第八.14

四.文中注解

位:官位,职位。

政:政事。

五.章旨

记孔子说明居官行政,不可越职侵权。

上三章言施政者首须正名,然后循名以定分。

六.解读

本乃针对政府百官而言,对庶人论政,孔子并不反对,观左傅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子产不毁乡校,听乡人在此论政,孔子称其仁,即可知之。

国家设官分职,官必有职,职必有权,既受命为某种职官,就应依诚信的原则,行驶职权,不得()职,亦不得越权。何谓旷职?居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者就是。何谓越权?不在其位谋其政,越俎代庖者就是。旷职不可,越权亦不可。这是百官所应守的纪律。

孔子告诫为官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免扰乱官纪,言下亦有在其位当谋其政之意在焉。

七.相关名言

治世,位不可越,职不可乱。(春秋 邓析子)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贵者,不得其言则去。(战国 孟子)

三.(八)

子夏为()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第十三.17

四.文中注解

()父:鲁国邑名,今山东省()县。父,音()。

宰:邑宰、邑长。

无欲速:不要只想求速效。无,通(毋),禁止之词。

五.章旨

孔子告诉子夏,为政不可急求近功,不可贪图小利。

由此章可见施政当具有远大之目标。

.解读

处理政事,有一定的程序与必须的时间,若贪求急效,或只图眼前的利益,势必难以成事。

鲁定公十四年(西元前四六九)鲁国畏()晋国前来攻击,遂于()父()城以自卫。子夏此时为()父宰,负有()城以()固边疆之重任,却又须顾及民众之负担。正因为有此背景,所以子夏问政时,孔子答以(无欲速,无见小利)依孔子之意,()城之事虽急,但不宜躁进,否则民力不胜负荷,反而误事。至于施工材料方面,计算不能过分苛细,否则造成偷工减料,岂非得不偿失。

由上述可知,本章孔子之言,当意有所指。

七.相关名言

人君之大患,莫大雨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不明瞭)于远图。(汉

呷紧弄破碗(台湾谚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477fd6c0912a21614792960.html

《孔子文言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