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野史中见赵匡胤
在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位传奇人物,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佳话;例如“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千里送京娘”等等。那么在人们的心中赵匡胤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我们来翻查一些野史的典籍,试图从他的政治历程的发展中寻找答案。
一、关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纵观赵匡胤一生,其文治武功开始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但读有宋代之正史,对于此事之记载不是归结与天命,就是有些“偶然”的味道,似乎赵匡胤本人并不愿意当皇帝。不仅是正史,野史中的记载也是如此。如民间话本小说《警世通言》1之《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中写道:“……后汉主已死,郭令公禅位,改国号为周,招揽天下豪杰。公子大喜,住数日,别了赵知观,同陈明还归汴京,应为小校。从此随世宗南征北讨,累功至殿前点检。后手禅为宋太祖。”表现力赵匡胤似乎并没有一心要做皇帝,其皇位是“受禅”而来的;
又如宋朝陈均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2记载:赵匡胤掌北周军政大权六年,士兵们都佩服他,几次从他征伐,都立大功。到了北周皇帝年幼国家危亡的时候,朝廷内外有推戴赵匡胤当皇帝的意向。及至陈桥兵变当日,士兵们在门外高喊:诸将无主,愿立太尉为天子时,赵匡胤还是惊起披衣,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士兵“黄袍加身,共扶上马,拥逼南行”了。至于其他的史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宋史》《十朝纲要》《宋史全文》等等,对此记载都大同小异。
由此可见,在人们心中,赵匡胤是个“平民英雄”。他似乎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他之所以会走上政治,好像完全是人们的推举的,是建立在厚实的群众基础上的。但是有学者证明赵匡胤是个职业军人,利用统帅重兵的军权,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了江山。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轻松的江山易手。说明在正史中赵匡胤的政治形象是被赋予贬义色彩的。为什么野史中对赵匡胤有与正史如此悬殊的评价呢?
我们如果分析野史典籍中对赵匡胤的描写,也许就会明白这一点。五代十国的纷乱造成百姓对政治的讨厌,人人期待能有一个开明的君主来拯救混乱的局面;因此在赵匡胤统一诸国后人们对这位新皇帝产生各种猜测;于是诞生了许多关于赵匡胤的说法;经后人整理出现了关于描写赵匡胤的话本小说。例如《警世通言》之《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描写的赵匡胤是位爱抱不平,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豪侠;《赵匡胤演义》中的赵匡胤是一位的有勇有谋,不畏强权的人物。这样就为赵匡胤这样传奇的政治开篇做了解释:正是因为他出身平民,为百姓着想;所以才得到了人们的拥戴,从而被推上政治道路。这样才能符合百姓心中对皇帝的期望。然而野史毕竟是带有人们的主观因素,所以会和正史有比较大出入。

二、人们对他在政治上的表现褒贬不一
元朝史官在修正《宋史》时的评价是:“……使其必得四圣人之才,而后以其行事畀之,则生民奔驰之期,殆无日也。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在位1
警世通言》为话本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与冯氏的另二种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说》
《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2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又名《宋九朝编年备要》,宋代编年体史书。本书原名《皇朝编年举要备要》,端平二年上进时,始改“举要”为“纲目”,遂成今名。全书共三十卷,陈均撰。约成书于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年)。内容包括整个北宋。它虽是主要根据《长编》删节而成,但也参考了日历、实录和其它史籍。该书仿效朱熹《通鉴纲目》义例,起建隆,迄建康,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北宋一代九朝的历史。
1


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乌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摘自《宋史·太祖本纪》
明朝官员修整皇帝实录时,在《明太祖实录》中对宋太祖赵匡胤的祝文是:“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伏念列圣去世已远,神灵在天,万古长存,崇报之礼,多未举行,故于祭祀有阙。是用肇新庙宇于京师,列序圣像及历代开基帝王,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今礼奠之初,谨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鉴。尚享!(摘自《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二)
以上两朝的史书典籍都大力赞扬了赵匡胤的政治智慧和丰功伟绩。可见,赵匡胤的政治建树是受到后来朝代的认可的;但是也有人存在不同的看法。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以极其传奇的方式超越了汉唐,又是新兴皇朝建立之初,应该是最强劲勃起的朝代,却从赵匡胤起就受制于北方之敌。
范仲淹曾由衷地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范仲淹年谱·庆历三年》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勒石三戒”(太祖碑誓)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宋论》卷一《太祖三》
毛泽东在读《宋史•太祖本纪》时,看到枢密直学士冯瓒、绫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楫,被宰相赵普陷害论死,后流放沙门岛时,批注:“说不杀士大夫,伪也。”说明了赵匡胤事实上并没有维护好自己所订立的“重文轻武”道德思想;让无辜的臣民受害。(摘自《毛泽东的读史品人》
赵匡胤曾经制定的七大国策;不仅使赵宋王朝两次归于覆灭,更开启了华夏千年屈辱史的地狱之门。长期以来“杯酒释兵权”的事情被看作赵匡胤在政坛上的佳话。但正是他这种小聪明和一系列有失偏颇的国策改变了华夏原创文明的走向。

三、具有政治色彩的神秘死亡
若说赵匡胤生平最大的偶然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么关于赵匡胤一生最大的困惑即他的死亡问题。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野史中有许多的记载都表明赵匡胤有可能是与亲弟弟赵光义有关。
野史中关于赵匡胤之死的传说。《烬余录》3中记载:太宗很看好花蕊夫人,蜀王王昶死后,花蕊夫人入宫陪伴太祖赵匡胤,得到恩宠。太祖赵匡胤生病时,半夜里太宗赵光义呼唤太祖不应,乘机调戏花蕊夫人。太祖发现后,用玉斧头斫地,皇后、太子并赶到赵匡胤床前时,赵匡胤已气若游丝,太宗仓皇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当晚太祖就死掉了。从此则记载来看,赵匡胤是因为其弟弟赵光义调戏其妃子,被气死的。
《湘山野录》4中则记载:赵匡胤临死当晚曾急招赵光义,后宫女、妃嫔摇见“蜡影斧声”后便传出赵匡胤死掉的消息原文是这样的:“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阁四望气。是夕果
3
《烬余录》是一部小说集,据传为南宋徐大焯所著,但后世普遍认为是一本后人所托的伪书。有人认为清末革命党造出了一大批珍贵书籍,此书仅是其中之一。
4
《湘山野录》是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野史。三卷。因书作于荆州金銮寺,故以湘山为书名。
《湘山野录》写成于神宗熙宁年间,主要内容是记载自北宋开国至神宗时期的历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朝章国典、宫闱秘事、将相轶闻,下及风俗风情,主要内容仍是朝廷高官显贵的趣闻轶事。(中华书局1984年版)
2


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祖赵光义)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拄斧截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这一段记载的开始,文莹是想宣扬太祖帝位得来的神秘性,但一不小心,把太宗继位的可疑性给暴露出来,头天晚上很活泼硬朗的皇帝第二天早上突然驾崩,而且身边只有御弟一人,人们无法不怀疑太宗继位的合理性,也就给后人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之谜。。如此看来,赵匡胤的死与他的弟弟赵光义似乎有些许关系;但是真正的事实我们也无从考究。
赵匡胤的死也许是其弟弟赵光义策划的一场政治阴谋,“蜡影斧声也许只是一个掩饰。但是今天我们仅凭野史中的记载还是无法证明事实是否就是这样。
野史中的赵匡胤与正史中的记载有着巨大的差别;毋庸置疑这当中有人们的主观因素影响着。而纵观赵匡胤的政治历程具有十足的传奇性,尽管人们对他的政治建树褒贬不一;是他由一介草民到九五之尊的过程中有着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给予了我们无限的研究空间。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6b619c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2.html

《赵匡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