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抒情

发布时间:2019-09-16 02:52: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1、 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
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一诗,写得率意真诚,叫人怦然心动: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全诗以第一人称(妾)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首句念夫远隔天涯,次句忧夫边关苦寒,第三句写寄衣和泪修书,最后写寄衣到否的牵念。四句细腻逼真、层次井然的心理描写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夫妻之间刻骨铭心、体贴入微的恩爱深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②间接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效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A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张可久《[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

情景关系:

练习:
1、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说第二句与 全诗不谐调,你认为呢?

2、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B借事抒情(寓情于事 ):通过叙述某件事来表达某种感情。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子夜吴哥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时到临洮?

此诗通过叙述为丈夫赶制寒衣这件事,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心,这里形象刻画,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相结合。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第二句:吴姬压出新酒捧来劝客,酒香四溢,正是为下文抒发惜别之情蓄势。第三、四句写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欲行不行”,无限留恋。于叙事中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C借物抒情: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托物言志:《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E用典抒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1树杪:miâo2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三、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评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
四、议论:在作品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元稹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首诗评价的角度和评价有什么不同?

⑴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⑵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2、 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
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一诗,写得率意真诚,叫人怦然心动: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全诗以第一人称(妾)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首句念夫远隔天涯,次句忧夫边关苦寒,第三句写寄衣和泪修书,最后写寄衣到否的牵念。四句细腻逼真、层次井然的心理描写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夫妻之间刻骨铭心、体贴入微的恩爱深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②间接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效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A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张可久《[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

情景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练习:
1、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说第二句与 全诗不谐调,你认为呢?

分析:此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乐景写哀情)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憎恨的因素。

2、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B借事抒情(寓情于事 ):通过叙述某件事来表达某种感情。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子夜吴哥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时到临洮?

此诗通过叙述为丈夫赶制寒衣这件事,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心,这里形象刻画,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相结合。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第二句:吴姬压出新酒捧来劝客,酒香四溢,正是为下文抒发惜别之情蓄势。第三、四句写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欲行不行”,无限留恋。于叙事中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C借物抒情: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托物言志:《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E用典抒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1树杪:miâo2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看题目:《江行》

“江行”,行于江上,人在旅途,羁旅之思,思乡之愁就蕴含其中。

看诗句:(感知大意)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今几宿”是一个疑问句,说明诗人离家之久,盘算回家次数之多。

为什么“厌听棹歌声”?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漂泊的生活,所以听到棹歌便心生厌倦。

看意象:

“新月”

新月带潮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看意象:

蒹葭

古人又常用“蒹葭”来抒发羁旅之思,思乡之愁。

“残雪”“断雁”

“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诗人有家不能回,不仅不能归,连传书的大雁也“断”了,诗人的绝望尽在其中了。

“天”“水”“舟”“树杪”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个尽头。

看题干:

从“景”与“情”的角度

通过“行舟所见”:暮色苍茫之时,“蒹葭”“残雪”“新月”“树杪”目之所见;“雁断”“棹歌”耳之所闻, 这一系列意象,营造了凄清迷蒙的意境,

有力抒发了羁旅之情、思乡之愁。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评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
议论:在作品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元稹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首诗评价的角度和评价有什么不同?

⑴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⑵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⑴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气节操守的角度来评价的。

⑵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诗表达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军事思想,认为项羽如果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有可能东山再起。王诗认为民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项羽失去民心,必不能东山再起。李诗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操守,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全诗充满了对项羽的同情与赞颂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dde83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e.html

《诗歌抒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