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绘画篇

发布时间:2018-07-01 12:58: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美术史绘画篇

岩画

1.岩画指在山崖岩石面上用利器刻凿或用矿物质颜料图绘的图画。

2.其创作的时间约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岩画按其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南北两个系统。

(1)北方地区反映原始的游牧生活;

(2)南方地区反映了南方原始农业社会的生活状况。

3.岩画的凿制方法有:磨刻法,敲凿法。这些岩画从总体上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社会经济,生产状况和人群组织形式,成为研究原始社会的活化石,也为探索原始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实物依据。

4.岩画达到史前艺术第一次繁荣时期的顶峰,包含了人类初期的各种审美意识和观念。

5.代表作有: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旧石器时代内蒙古阴山山脉的阴山岩画

夏商周时期

战国时期的真正独立的绘画作品是出土于湖南长沙战国时代楚墓中的两幅丝织画。一个是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另一幅是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的人物御龙图。

(1)人物龙凤图

(2)时期,战国

(3)表现主人祈求龙凤援引下分升仙界,画法古朴,具有一定装饰风格,表现了人们对死者升天的祝愿。

(1)人物御龙帛画

(2)表现主任将神力巨大的巨龙踩在脚下,用缰绳牵引,乘风劲驰,具有积极意义。人物形象准确,神采生动,不仅追求外部形貌的肖似。更注重通过对外貌的描写,揭示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注重发挥线条的表现力,构图上也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意匠。

秦汉时期

绘画在秦汉时期已从先秦的装饰功能中摆脱出来,发展成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汉王朝极为重视绘画的教育功能。

1.千秋墓壁画 升仙图

(1)时期:西汉后期

(2)地点:河南洛阳

(3)内容:1.在狭长的主室脊顶上绘墓主人升仙图

2.有游动的龙,飞奔咆哮的白虎和展翅的朱雀等神异现象。

3.在白色壁面上勾线涂色,线条奔放流畅,加强了形象的生动性和画面的气势。

4.色彩有红、赭、紫、绿四种,技法已近纯熟,构图活泼富于变化。

画像石

1)什么是画像石?

1.指雕饰有图像的石制品,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室祠堂,墓阙和庙阙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2.始于西汉中期,流行于东汉,主要有阴线刻,减地加线刻,浅浮雕等形式。也有综合运用多种技法的,具有很强的绘画性。

(2)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1.兼具绘画和雕刻两种造型形式,主要构图方式即以平面的散点与分层方式布局,图像丰富,结构严谨,人物形象敦实厚重,高度提炼,细节表现生动,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两个显著特点,雕刻技巧精湛。风格凝重沉稳,是汉代画像石的典范之作。

(3)画像石主要发现于山东,河南南阳,四川嘉陵江和岷江流域,江苏中北部等地。

(4)山东画像石:山东武氏祠石刻画像皆采取平面减地又加线刻(阴线)的技法。对于历史故事的描述,着重抓取历史故事矛盾冲突的高潮。并且善于运用必要的景物交待特定的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处理的十分出色。

画像砖

1.画像砖指的是模印或刻画图像于泥胚上并经过烧制而成的砖块,分空心和实心

两种用于建筑物装饰。

2.始于战国,兴于秦及西汉,早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西汉中期以后,用于装饰墓室。有的兼施彩绘。

3.西汉初期有回字纹与棱格纹的铺地方砖,以及浮雕感强的青龙,白虎等四神画像砖。西汉中后期出土的模印空心砖,多采用阳模。

4.画像砖主要发现出土于河南,陕西,四川一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绘画名家和时期

1.东晋:顾恺之

2.南北朝:张僧繇

3.南北朝:宋炳,王微

4.北朝:曹仲达

真题填空:山西太原(魏晋南北朝的娄睿墓室壁画)代表了北朝绘画的新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观念在沿袭前代强调社会功用的基础上,开始注意艺术的内在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突出的特点是文人士大夫开始步入画坛。描绘自 是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

以建筑物为主要题材的绘画在魏晋即已出现,因画建筑物时需要界尺,故名“界画”

界画

1.中国绘画中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因为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

2.魏晋时期已出现,题材以建筑物为主。

3.界画将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国建筑之美展现于世人,严谨工丽,端庄雍容。、

4.唐代李思训《宫苑图》 元代王振鹏《金明池夺标图》

明四家之一仇英。

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无锡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东晋最杰出的画家。

1. 他最杰出的是他创作了不少力求摆脱礼教束缚,主张流露真性情的作品,例如表现嵇康,谢安等魏晋以来名士的生活和肖像作品,体现了他对于那些敢于藐视虚伪的封建伦理的名士们的赞赏和崇拜。(进步思想)

2. 顾恺之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还表现在虚造人物的形象时并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相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从而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的新要求:传神。这一要求从理论上的明确提出,标志着作为画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高度。

3. 线描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在顾恺之的笔下有所创造和发展,线描不仅是描绘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量感,运动变化的基本手段,而且与艺术形象的风度神采相适应,他的用线特点被人形容如同“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紧劲连绵,循环超乎”。

4.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赋》、《女史箴图》等,其中《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的《女史箴》而创作的设色长卷,值得一提的是《女史箴图》的后段完全在阐述道德哲理的内容。

5.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的贡献成就也是显著的,如《论画》、《画云台山记》,他是中国绘画史上有较多史料,又有作品摹本及理论著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画家。他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曾被名士谢安誉为“自人生以来未有也”。

真题填空: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完全摆脱了秦汉以来的幼稚水平而进入成熟阶段。

真题《洛神赋图》

答:《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之作,是中国美术史上绘画和文字完美结合的早期典范。

1.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作品而画,画卷为连续图画形式的长卷,全卷分为三个部分。

2.以故事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

3.人物之间的情感主要不是依靠面部表情来显露,而是依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表现出来的。、

4.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之间纯真的爱情故事。

5.画中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时空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

6.在山川景物的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早期山水画特点。

《女史箴图》

1.顾恺之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所写《女史箴》而创作的设色长卷。

2.画卷以故事为例,标榜古代忠于帝王社稷的宫廷后妃。其内容虽不足以代表顾恺之思想中的积极部分,但作品中所塑造的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却有助于我们认识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古代宫廷妇女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

张僧繇

1.擅画佛教壁画和卷轴画,有长于佛教雕塑。因为富于民族特色,故被世人所广泛接受,并称之为“张家祥”

2.他吸取了天竺凹凸花的绘法,一改“顾陆”以来的“秀骨清像”人物造型,首创“面短而艳”的富于立体感的形象。

3.“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是他绘画的显著特点,他擅长于用简练概括的线描来表现丰富圆润的形象被称为“疏体”

4.他在花鸟画,山水画方面也颇具创新,他吸收了天竺画的“凹凸法”于自己的绘画中,塑造的花卉丰满而有立体感。

曹仲达

1.擅画肖像、佛像、人物画像,以画天竺风格的佛像著称。被誉为“北齐最精工”(精于国外佛像)

2.人称其“曹之画,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世谓之“曹家祥”。因其画以细劲的线描表现紧贴在身躯之衣纹,故称之为“曹衣出水”。

3.曹仲达的风格影响到佛教造像,成为南北朝隋唐时期富有影响的佛教艺术四大楷模(吴道子,曹仲达,张僧繇,周昉)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1.南朝时期砖画为重要表现题材。目前已经发现4幅,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大体相似。以南京西善桥南朝墓中的一件最具有代表性。

2.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则为战国著名隐士。

3.砖画纯熟地发挥了对称美学,八人皆席地而坐,分别作弹琴,畅饮,思辨,长啸等。他们之间以树相隔、独立成画又相互联系,线条劲健流畅,与陆探微用笔“连绵不断”的特点相吻合,人物性格特征鲜明,是当时传神理念的典型呈现。

隋唐时期

1.佛教(壁画)。代表人物:吴道子,周昉

2.人物画。 代表人物:阎立本,张萱

3.山水画。 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大小李将军)

4.花鸟画

5.鞍马画。 韩幹

吴道子

(1)又名吴道玄,阳翟人(今河南禹县人),出身贫寒。他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罕见的多产画家,一生创作壁画300余堵,且道释人物、山水、鸟兽无不精绝、被誉为“百代画圣”,对中古以后人物画有着巨大的影响。

(2)他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钟馗捉鬼》等,广大社会群众在他的画中能被他的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和创作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吴道子的壁画创作适应了宗教宣传的需要,但是一些作品也曲折的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内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流露出自己的爱憎情感。

(3)吴道子创作了一种用焦墨勾线,淡着色于墨痕中的画法,也称“吴装”。甚至有不着色的白画,成为后世“白描”的先驱。

(4)吴道子的绘画风格的创造在于他发展了张僧繇简括的笔墨技巧。“笔才一二,像以应焉,离披点画,时见却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在中年后创造了遒劲奔放变化丰富的“莼菜条”,的线描技法,增强了描摹对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苇,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取得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人颂美誉“吴苇当风”。

(1)吴道子不仅在绘画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并且在塑作上也有相当的成就。

(2)他的同门杨慧之,专攻塑作而取得卓越成就,人称“道子画,惠子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甚至有人把他们看成是“画圣”和“塑圣”,后世广为流传的千手千眼大悲菩萨就是杨慧之首创的。

(3)杨慧之还著有《塑决》一书。现已失传。

周昉

(1)字景玄,又字仲郎,长安人。出身贵族,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已仕女画最为突出。人物的形象准确,能通过画笔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情,能概括盛唐,中唐的人物画特征,对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状态有深刻的理解。

(2)周昉的宗教画也有新的创新,他把观音菩萨画于水月清幽的景色里,突出了对象的圣洁。成为历代沿用的形式。其绘制的天王画亦非常著名,他在创作中能虚心听取欣赏者的意见,并且其创作适应群众的要求和审美爱好,从而使他的作品得到社会的肯定,他的独特的艺术创造风格被称为“周家祥”。与南朝的张僧繇、北朝地曹仲达、以及同时代的吴道子并列四大楷模。

(3)周昉是继吴道子以后具有重大影响的画家,他的人物画技法继承和发展了张萱的艺术风格,成就超越了张萱,有“出蓝”之誉,他的人物画艺术成就不仅在技法上高超,而且表现出唐代后期一些贵族妇女精神上受到压抑的苦闷与不幸。

(4)他的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其中《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图的又一高峰。

1.画中描绘了一组身着华丽服饰的宫中妇女在庭院游玩的场景。

2.她们或簪花,或赏鹤,或戏犬,或闲散无聊,表情冷漠,表现了她们华丽服饰下的内心苦闷,这一点被有的评论者以为是其作品思想性高于张萱的地方。

3.画中6个妇女皆袒胸,皮肤细润光滑,身穿曳地团花长裙,身披透亮松软的轻纱。高大的发簪上插满盛开的牡丹花,画浓晕蝴蝶眉,周昉在工笔重彩技法上确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真题填空:隋唐时期的主要绘画形式是壁画

阎立本

1.擅长故事画,代表初唐绘画的新水平。

2.他的毕生创作密切适应着唐王朝巩固政权的需要,歌颂唐帝国的强盛,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

3.他的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他的绘画风格是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发展,线条挺拔强劲,富有弹性,动态虽然拘谨但面部特征刻画生动,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构图均衡,效果单纯而明朗。

真题填空:《步辇图》以唐太宗与吐番联姻为背景。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1.唐代最负盛名的贵族人物,仕女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

2.作品以盛唐宫廷贵族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画出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表现当时富贵生活的娇纵奢华。

3.作品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和色彩的运用就衬托出了春天的气息。

4.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构图的前疏后紧,突出了主人公的地位,线条简劲而流动,赋色鲜艳明丽,人物体态丰满华贵。

5.“绮罗人物”这一新的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子虔

隋代著名画家,精于山水、人物、鞍马等各种题材,他在绘画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游春图》是现在流传最早的一幅山水画。该图在不大的绢画上画出壮丽的春日景色,画中游人和自然环境配置合理,具有“动笔神似,画外有情”的艺术效果,显示出山水画从早期稚拙面貌即将进入成熟的历程。

真题填空:《游春图》的作者展子虔,后被元代汤垕在《画鉴》上中称誉他为“唐画之祖”

“大小李将军”

指的是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二人,他们同盛唐的一批画家真正将山水画推向新的高度。

1.李思训,人称“大李将军”,他用遒劲并且变化丰富的勾斫表现山石结构,再填以青绿重彩,富丽堂皇,带有明显的贵族欣赏意趣,被后世奉为“青绿山水典范”代表作有《江帆楼阁图》。

2.李昭道,人称“小李将军”在李思训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的传世代表作有《明皇幸蜀图》,图画前段玄宗乘马将要过桥的时候马受惊的细节描写尤为精彩,全画细笔勾画没有皴擦,赋色艳丽,树木山石刻画细致。

展子虔,李思训父子的山水画都以细笔勾斫,多用石青石绿等重彩填色,突出表现壮丽的锦绣河山,装饰意味很强,这种早期的山水样式被称为“青山绿水”(勾金的是金碧山水)并为后世不断遵循和发展。

真题填空:敦煌莫高窟石窟中绘画以净土变相为题材的壁画为多,唐代贵族墓室壁画以乾陵的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为代表

唐代墓壁画中,以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的遗存最为突出,其中章怀太子墓出土的残存的50余幅壁画,大都保存完好,以墓道两侧的狩猎出行,打马球等壁画最为出色。

唐代画家韩幹

1.幹,唐代鞍马画家,马在古代人民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征战,出行,游猎中不可缺少的牲畜。

2.唐代国势强盛,继承北朝尚武之风,对马尤为重视,深为上流社会所喜爱。在这种社会风气的支配下,绘画鞍马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鞍马画家,如韩幹,韦偃。

3.韩幹的代表作有《牧马图》、《照夜白图》。其中《牧马图》画黑白二马在奚宫骑系下缓缓徐行。二马的骨肉匀称,体态圆肥,奚宫威武有力,深目虬须,两眼炯炯有神,带有游牧民族的面貌特征。

4.整幅画勾染都极其细腻,体现着韩幹在鞍马人物等方面高超的写实水平。

《游春图》

文物简介

  长卷,绢本,横805厘米,设色纵43厘米。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其双勾夹叶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技法赏析

笔墨技法

  《游春图》中的山峦树石皆用细笔勾勒轮廓,而不加皴斫,线条无甚大的粗细提按变化,然却显得朴拙劲朗;所绘人物全以细劲的线条勾描,纤如毫发,人物形态虽无太大的变化,然却神采奕奕;其画山水,更是一丝不拘,画面显得柔美流畅;而所绘树叶,纵有勾笔、散点画法,却类似字点法,似不成形,然显得朴拙古拗。那山顶坡脚的点苔,劲健爽朗,显得浑朴谨拙;树虽绘有多种,树干形态却千第一律,无甚穿插多姿的变化,似游离于山石坡顶似的,然由于运笔较为成熟,笔法墨法有轻重变化,虽未用皴法,却仍能看出山石树木的质感。这种画山石不作皴斫,画松干不用松鳞,画松枝不作细针,即山不似山,树不似树的笔法特征,正好展现出山水画从雏形阶段发展到初创时期的风格特征。这三是汉魏两晋南北朝后山水画的表现方式。既改变了远古山水若伸臂布指的那种稚拙的山水图式,也体现出隋时这种盖创为山水之初,法之末备然耳(詹景凤语)的山水样式。

设色敷彩

  《游春图》的山石树木虽然空勾无皴,然全以色渲染。全图山水以青绿设色为主。山顶以青绿敷之,山脚则用泥金;树叶设色,或以色染,或以色填,或点以白粉桃红,松树不写松针,直以深绿点之。全图在青绿设色的统一格调下,显得潋滟而生拙,丰富而单纯,富丽而古艳,充分展示出我国早期山水设色那种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样式,标志着山水画的创作,已从原先设色古艳而富有装饰意味的图式,向较为完整的山水画创作过渡,自此始开青绿山水之源。

构图布局

《游春图》的章法布置也极有特色。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叠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辅垫,使全图具有稳重感。左下部绘一低峦小山,与右上边山脉遥相呼应,形成对比;中间绘有大片水域,波光潋滟,湖天一色。一小船点缀其间,船内绘有三四人物,姿态不同,形态各异。全图比例恰当,层次分明。这种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恰当配以殿阁舟桥,并开始注意客观物象之间的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以及深度、层次、比例等透视关系的变化处理,使山水画创变得较为合乎现实生活的新格局,这正是隋朝山水画的特有表现形式。也正如《后画录》所评述展子虔的山水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和《宣和画谱》论展子虔的山水画 “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相合相成,浑然一体。

五代两宋时刻

五代时期人物

1.南唐:周文矩

2.西蜀:黄荃

3.荆浩

名词解释《宫中图卷》

作者:南朝宫廷画师:周文矩。工画道释,人物及仕女。

1.该画是一件优秀的仕女画作品,画中人物达81个,描绘了宫廷仕女扑蝶、戏婴、弄犬、演乐、簪花、理妆、传神画像、观画等种种情景。

2.全卷用白描的手法,除两颊略晕朱色外基本没有设色和过多的修饰,但人物之间娴静甚至带有几分寂寞慵倦的神态却跃然绢素之上。

3.该画构想颇为巧妙,如观画一段将画轴设计成背向,而着重正面刻画观画者专注入神的神态。

4.该画描绘画像的一段则为我们了解古代对人写照的肖像画创作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5.他的仕女虽然“近体周昉而更增纤丽”,但并不单靠表面的施朱傅粉、镂金佩玉的润饰,而重在刻画人物的仪态神情,故能妙得闺阁之态。

五代《重屏会棋图》(作者:周文矩)

1.绢本设色,画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兄弟三人下棋的场景

2.此图是五代时期重要的肖像画作品,人物情态刻画细致,衣着线描皆细劲曲折而略带顿挫。

3.此画正中端坐观棋者为李璟,周文矩笔下的李璟形象风度儒雅,并通过弈棋的风雅生活又歌颂了李璟对兄弟们谦恭敦睦的品德,四人身后案上置有投壶戏具,又有画着白居易《偶眠》诗意的屏风,在屏风中又画一山水屏风,这种画中画的安排也显示着画家的巧思。

《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人物画,刻画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生化面貌,表现其放荡不羁的夜生活。

主要内容有:1.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

2.聆听琵琶演奏,席中所有人物沉溺在乐声之中。观舞一段韩熙载亲自敲鼓伴奏,在场人物也拍掌击声,与舞蹈节奏相吻合。

3.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及手的表现都处理的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的特点,衣着也表现了放纵,情态动作刻画的合情合理,恰如其分。

4.画中的细节也都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屏风把各个场景加以分割又连成一个整体,笔致细劲,用笔缜密,线条细腻而圆润,设色浓丽而沉着,整体效果统一和谐,取得很好的效果。

黄笙(名词解释)

1.西蜀宫廷画家,继承唐代绘画传统。

2.题材多为宫中奇禽名花,画法采用细笔轻色不见墨迹的技法,即用极细的线条来勾画外形,然后再配以柔丽的颜色,线色相融,几乎看不见勾勒的痕迹。

3.其工整艳丽的画风,鲜风的赋色,符合宫廷审美情趣,被称为“黄家富贵”。代表作有《珍禽图》

徐熙(名词解释)

南唐卓有影响的花鸟画家

1.出身于江南名族,却无意做官,过着恬淡自由的生活

2.无可靠传世作品,只能从其所作《翆徽堂记》中可知,其作品题材多为田野蜂蝶、花草、蔬果之类。其画以“落墨”为主,辅以色彩点染,用笔自然不作谨细的描摹,颇能传达出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风神情状,并从中流露出高旷的志趣。

3.他的花鸟画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赋色浓丽用笔纤细的花鸟画迥同,另成体系,在体裁及技法上均有所发展和突破,宋人谓之“徐熙野逸”

北宋时期人物

1.武宗元 2.宋迪 3.郭熙 、张择端 4.李公麟 5.宋徽宗

宋迪

(北)宋代画家宋迪,创造了“潇湘八景”。即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岗、江天暮雪、潇湘夜月、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渔村落照(雁浦晴天明钟照)

他指导画工陈用志画山水如何达到自然生动的“无趣”,觅一破墙凝神观察,想象其痕迹之高低曲折,尽成山水之象。

郭熙(与李成并列,“李郭”画派)

北宋中期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流传至今的代表作有《早春图》 《窠石平远图》 ,《关山春雪图》。其中《早春图》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林泉高致集》

阐述了自然山水体貌结构的规律及其在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中的变化特征,而且还特别强调画家如何去发现和塑造山水的优美艺术形象:“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

(1)由其子郭思整理的,系统而深刻地阐述郭熙的山水画艺术见解的理论著作,全书共分《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

(2)强调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研究。对自然景物的体会,并进行艺术再创造。

(3)强调创新,反对摹古,建立自己的绘画面貌,书中列举了一些诗歌摘句,有助于画家从中受到启示,产生意境新奇的构思。

(4)郭熙强调画家要有丰富的修养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只有“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才能克服作品中的诸多毛病。

(5)他对山水画的取景和构图,细部和整体之间的关联,笔墨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也有着具体的论述。

(6)对山水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和四时山水景物的变化,如“春山淡怡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论述,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传诵。

李公麟

(1)北宋文人士大夫画家,其绘画上表现范围的广阔是历史上文人画家少有的,道释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且精刊临摹古画。他创作中首先把生动突出的反映主题内容放在首位,“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

(2)他在吴道子白画的形式上发展了白描,他的线描简洁优美,有别于吴道子的昂扬激越的风格,更着重表现文人士大夫优雅的韵致。他的画风更倾向于魏晋绘画的古雅,和唐人迥然不同。

(3)他的绘画有着文人士大夫优雅的韵致,他所创立的朴素优美的白描形式,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代表作有《五马图》

(4)李公麟还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佛教题材的作品,皆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如《华严变相图》

《五马图》

1.李公麟非常重视对马的研究

2.此作品是献于皇帝的五匹骏马及牵马的奚官或圉(yu)人。骏马皆作静止或缓步行进之状,然能鲜明地表现出马之健壮神骏;五位牵马的人也能让人看出不同的民族、身份、和神情气质上的差异,此件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画人马画的卓绝功力。李公麟以流畅舒缓而纤美的线描勾画形象,行笔间没有过多的顿挫,更不多施染,却能洗练精确把对象的形体、质地、动态、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北宋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如下:

1.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书画方面颇有才华。

2.能诗善文,书法学唐代薛稷并创挺秀劲美的“瘦金体”

3.精于绘画,对花鸟画极为擅长,代表作有《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画风工细,双勾设色。神情逼肖,创作尚“法度”重诗意。

4.广交画友,研习绘画,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充实宫廷书画收藏,偏篡《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睿览图》。

5.他虽然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才能,但他的绘画不能超越贵族精神生活的圈子。

真题填空

与北宋苏轼同时的文同的“湖州画派”米芾米友仁米代云山风格在史上都有重要影响。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绢本,以淡墨着色,长527.8cm 25cm

(1)全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河沿岸以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节的风貌,代表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

(2)画家在创作中充满意匠,在散点透视的长卷构图中凝聚着许多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既善于用白描手法表现生活的丰富与广阔,又能熟练的运用纵横捭阖的技巧展示生活的共流,使整幅画卷有铺垫有起伏,有转折,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的中部,形成全画最精彩的部分。

(3)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性,社会历史的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活真切性,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不朽的杰出作品。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根据自己十分细致地观察理解和创作主题的需要,善于主动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而又具有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全画的主人公是广大市民阶层人物和劳动群众的活动。

(4)画卷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汹涌、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5)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知识十分丰富、并且有着深入具体的观察,特别是对于不为一般高人雅诗重视的市井细民的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广泛而精到的了解。

(6)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毅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以及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和艺术表现力的周密不苟,都在绘画史上有着典范意义。

《朝元仙仗图》

真题:宋初画家武宗元的传世作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北宋武宗元,字总之,河南白波人,精于道释画。传世作品有《朝元仙仗图》,其主要内容是:

(1)画各方帝君朝见最高皇帝的行列,全卷应有88人,以东华、南极二位帝君为中心,前后簇拥仙伯、神将、、女仙等各类型神祇。

(2)帝君形象庄重端严,神将魁梧威猛,仙伯神清气朗,女仙轻盈端丽,各有特色。

(3)全卷人物统一在行进行列中,服饰多样,衣褶遒劲飘举,构图统一中富有变化,特别是仙乐一段尤为精彩。

(4)全画用莼菜条形的线描勾出,圆转流动富于节奏感,犹存“吴带当风”的特色。

真题填空

坐落在山西芮城县永乐镇的永乐宫殿,有着精美的道观壁画,尤其是三清殿的《朝元仙仗图》,构图壮阔,人像多达286个,天神地坻造型极为生动。

南宋时期

代表人物: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以他们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他们所绘的空灵秀雅的江南山水、有鲜明的特征:清奇峭拔的形象,简括的笔墨章法、截景式构图。他们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1)李唐:1.南宋四家之冠。继承了北宋绘画成就,并开创南宋绘画新风。有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业。

2.代表作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采薇图》、他是一位山水、人物、禽兽兼工的高手。

3 .早年山水画宗法荆浩画山石的气势和范宽的笔墨技巧,用笔刚劲缜密,墨气厚重,山石瘦硬,峭拔雄浑。

4.晚年变法,用墨变得更加淋漓畅快。渲染爽利。他以云雾的迷蒙来表现山水的苍茫,以粗放恣意的侧锋刷出山石的块面,创造了“大斧劈皴”。布局上,她改变了以往全景式山水的构图方法,突出表现自然山水一角,开创了南宋豪放简括的水墨山水的新面貌。

(2)刘松年:1.李唐艺术的重要继承者,他能融合前代诸家之长并加以发展。可谓“神气精妙,名过于师”

2.他继承了李唐的构图方法,在将画中的楼阁与山水巧妙结合的同时,留出一定的空白表现远处山水。代表作有《四景山水图》

3.他的画法平谨,笔墨工整,赋色妍丽,线描细劲,水墨青绿兼工,精于画界。

(3)马远:1.师法李唐,笔墨简练雄奇,大笔皴擦,布局简妙,小中见大。只画一角半边来表达广大空间,人称“马一角”

2.代表作有《踏歌图》《寒江独钓》等。

《踏歌图》画田垄小道四位老农手舞足蹈。踏歌庆丰年的景色,以斧劈皴皴出山石,方硬陡峭,笔墨粗犷。

《寒江独钓》画浩渺大江中的一叶孤舟,一人垂钓,以大片空白突出江水辽阔和垂钓者的悠闲,显示出作者构图水平的高超。

(4)夏圭:1.同马远一起共属水墨苍劲一派,喜用秃笔,笔墨苍率,创“拖泥带水皴”

2.他的构图也经常是一角半边,人颂“夏半边”代表作《溪山清远图》

真题:马远《踏歌图》

1.《踏歌图》,“南宋四大家”之一,马远的代表作。大轴,卷本设色。马远绘画师李唐,故《踏歌图》中的山石用斧劈皴。当然马远发展、丰富了斧劈皴的技法而有自己的特点。此图在具体画法上,用笔苍劲而简略,大斧劈皴极其干净利索,正是院体的典型特色。树木的枝干有下偃之势,则是马远个人的创造。

2.马远描写一个清静深秀的山湾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画得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山环境。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3.由于马远在构图上善于采用以局部表现整体的手法,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画面呈露出大片空白,所以,被人称为"马一角"

真题填空;两宋之际的苏汉臣以画婴孩著称。

文人画指的是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

元代

遗民画

蒙古人推翻了宋室征服了全国,在一些汉族文人的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悲愤。他们多以隐居的政治态度表现对故国的忠贞,成为前朝的遗民,并从书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怀,形成富有特色的“遗民画”

真题填空

1)龚开所作《骏骨图》表现的是一匹缓步行进瘦骨嶙峋的老马,眼睛里似乎透射着疲惫的神色,分明是借马以自况,隐喻作者晚年的境遇

2)郑所南所画《墨兰图》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亦不画土,益显画之品格不凡

吴兴三绝:钱选画,赵孟頫字,冯应科笔。

赵孟頫(元代影响最大的画家和书法家)(十分努力,用功颇勤。)

(1)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今浙江吴兴),擅长山水,鞍马,竹石,人物等,通晓音律,且善书法和诗文。

(2)在绘画上主张“古意”和“书画同法”。他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他追求的“古意”是指笔墨风格和艺术趣味。

(3)他探索结合形象特点运用书法的行笔规律,以追求更美,更生动的艺术效果。

(4)他的主张与后世脱离形象塑造而单纯追求笔墨趣味尚有不同:他作画虽然注意学习古人,但是也不忽视观察生活,代表作有《鹊华秋色图》,他所画鞍马图,用笔简括,赋色单纯典雅,风格上力求追唐人风韵。

(5)他的书法能集诸家之长,诸体兼备,篆、隶、楷、行、草皆能,造诣相当高,以楷书和行书尤为精绝。

真题填空:元代与赵孟頫齐名的书法家是鲜于枢,但影响远不及赵孟頫。

元四家

元四家指的是江浙一带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四家,在元代后期画坛上,影响最大的是活跃于江浙一带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四位画家,由于他们的绘画最能体现元代文人画的特色,因而被标味元四家。

元四家山水重笔墨,讲求风格,而且有一定的生活形象依据,他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主观情怀,并用试问题跋加以阐述各自具有独特的面貌,把宋金以来的文人士大夫画推向新阶段。

他们绘画题材比较狭窄,不少作品中思想,情夙流于孤寂,伤感,淡泊,反映了子啊动荡社会力求超脱的情绪。

黄公望

(1)山水重视笔墨,讲究风格,而且有一定的生活形象依据,并创造可浅绛山水,以浑厚苍简的笔墨画江浙山川。

(2)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师承赵孟頫,并学习李成的树法、米芾的苔点、董巨的皴法。并加以发展融合,自成一家。

3)其《九峰雪霁图轴》和《快雪时晴图卷》则是另一种风格,勾斫山石笔意极简而景物奇特,通过用笔的干湿变化和墨色的浓淡层次,不仅画出大雪覆盖下山川之壮美,又能传达出雪后微融之感。

吴镇

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擅长山水墨竹。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又有自家面目,所作题材多描写渔父和隐逸生活,用以寄托他隐遁避世的思想情趣。其画多用湿笔、重笔、水墨饱满,但不含混,用笔相反,但有韵致。表现苍茫幽静的山川景色和清高孤寂的志趣。

《渔父图》在构图上一反常例,平稳淡宜,近景并峙高树,平坡茅屋,中景湖水雁荡。有一叶扁舟出没其间,远处烟岚笼罩、意境湿润,饱满。

倪瓒

字元稹,号幼霞,无锡人。 《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山水崇尚疏简,以天真幽淡为趣,能脱出古法,别开蹊径,艺术语言高度简练,艺术形式平易简约,采用三段式构图,即近景平坡上三五株枝叶疏落的树林,中间留出大量空白,以示寥廓平静的水面,远景几座平缓的山峦与之呼应,其画绝少赋色,甚至连印章也不用,亦不画人,所谓“天真幽淡”,正是其心境和审美趣味的表露,在画法上吸取荆、关、董、巨之长而加以融合,擅以干笔淡墨,画出明洁清幽的秋季,十分耐人寻味。对文人山水画做出了新的创造和发展。

《渔庄秋霁图》 其晚年之作,三段式平远构图,近处陂陀上有秋树数株,落叶枯枝,中隔着大片湖水,画上端有远山两叠。

以谒笔画山石树木,用披麻皴,树木颇具姿态,景物不多而充满深秋的凄凉静寂气氛。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代表作《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

(1)他多在山水画中表现深山隐居的生活,皴法在董、巨基础上加以创造,形成解索皴。运笔用墨及写景布势都富有丰富的层次变化,章法稠密,景色郁然深秀,并能画人物,功力颇深。

(2)《青卞隐居图》画吴兴西北之卞山,画家采取立幅全景式构图,层峦叠嶂,草木葱茏,山势巉岩富于变化,山腰坳处露有庄院,厅堂中有高士怡然闲坐,山间布置瀑布溪流,细路小径相同,景色清幽恬静,颇能表现隐居的情致。画家以干湿互用的笔墨,加之牛毛皴、解索皴,层层皴染出山石形象脉络,峰峦树木又以浓墨点苔,景物繁密气势充沛,正好表现出山深林密郁然苍秀的风貌而毫无迫塞之感。

赵孟頫书法

元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其书法风格在当时独步一时,赢得“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的盛誉,成为元代前期书坛的领袖。

(1)他主张师古而创新,强调学着必须正确继承古人的成就,他师承王羲之、王献之及李邕。

(2)赵孟頫的楷书具有深厚的功力:其小楷结体妍丽、行笔遒劲。代表作《洛神赋》

(3)其书碑大字圆转遒丽、雄健深沉、结体端庄。在楷书中融入行书意味,于规整中寓有潇洒的韵致。代表作《三门记》

(4)赵孟頫晚年书写的行书,行笔雄放,气势连贯,大气磅礴。如《归去来辞》。

王冕《墨梅图》

(1)字元章。擅长篆刻,元明以后文人画讲求诗、书、画印结合。他是较早具备者之一。

(2)善画梅,所画梅花,一变宋人稀疏冷逸之习,而改为繁花密蕊,生意盎然。给人热烈蓬勃向上之感。所作梅花,以繁密贝胜,往往交错处密,分枝处疏,多而不紧。

(3)代表作《墨梅图》:纸本,水墨。梅枝挺拔舒展,花蕊繁密,有的绽开怒放,有的含苞未露,表明作者以梅花自况,孤芳自赏。

南陈北崔(陈洪绶,崔子忠)

陈洪绶

(1)出自于文人家庭,能诗,善书法,尤长于绘画,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

(2)他人物画方面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版画方面。不仅在题材内容上非常丰富。而且寄托了他在明末黑暗社会统治下的悲愤,希望和理想,代表作有《水浒叶子》

(3)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装饰趣味,以及一定的艺术夸张和变形。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不仅给清代人物画带来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大片近代绘画。

崔子忠

(1)画尤精于人物,师法古人而参以己意。

(2)面目奇古,衣纹细劲,设色古雅,方能作肖像,与陈洪绶齐名。时称“南陈北崔”代表作有《云中玉女图》

曾鲸

(1)明末著名肖像画家

(2)他的肖像画中墨骨,以淡墨勾画,轮廓及五官,而后用轻色晕染,能准确地捕捉刻画对象的形神特征和风度气质。

(3)代表作:《王时敏像》

明清时期

明代时期

花鸟画 徐渭

吴派 吴门四家、沈文唐仇

山水画 董其昌

人物画 陈洪绶、崔子忠、曾鲸

明四家

(1)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指的是活跃在苏州的沈周、文徽明、唐寅、仇英。

(2)沈周的代表作有《庐山高图》;文徽明的代表作有《江南春》;唐寅的代表作有《王蜀官妓图》;仇英的代表作有《剑阁图》

(3)四人都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淡于仕进,以诗文书画自娱,秉承元人尚意趣,精笔墨,饶大气的绘画传统。

(4)其山水花鸟具有宁静典雅,蕴籍风流的艺术风格,进而得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5)“吴门四家”中的沈周与文徽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造以山水为主,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他们以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一般认为吴派始于沈周,成于文徽明。

(6)“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仇英分别代表另外两种类型,唐寅题材范围宽广,不拘一格,仇英专画传统题材,作风严谨不苟,唐寅将南宋院体的山水人物画从内容到笔墨都融入文人意趣;仇英则把工笔作风严谨不苟重彩和青绿山水加以雅化,从精美严整之中透射出古雅之美。他们作为吴门画家,其绘画渊源和风格与沈周、文徽明有异,而被称为院体,但在连续不断的艺术实战中,文人画创作领域得到丰富。

徐渭:(号青藤道人)

(1)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家,他在绘画上建立了自己鲜明的风格。

(2)他最擅长水墨大写意花卉,发挥了文人画中以笔墨抒情写意的传统,一改吴门画派花鸟画自然秀润,恬静悠雅的格调,而形成大胆泼辣、乱头粗服的画风,并结合题诗及苍劲奔放的书法,从中表现他倔强不驯的个性。

(3)他的代表作有《墨葡萄图》《荷蟹图》,他把中国花鸟画推向能够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墨葡萄图》以狂放泼辣的行笔和淋漓酣畅的水墨画出枝叶低垂掩映的串串葡萄,画上方又以奇倔的行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出卖,闲抛闲置野藤中”完全是画家激情心境的流露。

董其昌

(1)字玄宰,明末,松江派。

(2)主张“以画为乐”“以画为寄”在绘画上强调文人修养,贬低造型动力。

(3)强调笔墨情趣而忽视丘壑景物的创造,标榜士气而排斥作家气。

(4)他将水墨渲染的文人画系统比作南宋,而将青绿勾斫画法比作北宋,从而括高文人士大夫绘画而贬低职业画家的创作。

(5)其用笔用墨都有较高的造诣,并且作画不为物象所拘,但大都缺少实景,章法多雷同,给绘画带来负面影响,造成明末以后有些画家一味慕古和追求笔墨而脱离生活的不良倾向。

(6)他强调“六发”中的气韵生动,但认为主要靠画家的“生动知之”,即天分才能达到,但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高修养增长阅历亦是可以达到的。代表作《昼锦堂画卷》

南北宗论

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认为绘画在唐代以后也出现了“南北宗”两个不同的体系。他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是职业画家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虽然它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画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与创造。

松江派

(1)明末山水画派之一,以董其昌(今上海松江人)为代表,故名松江派。

(2)董其昌长于山水画,提倡“元四家”【轻视“吴门画派”,极人鼓吹纯文人画】。所作山水作品注重笔墨技巧,主张书画同体。

(3)讲求气韵,追求似与不似。

(4)董其昌善于将古人的结构,技法特点,加以归纳,使画面富有清润文雅,平和怡然的趣味,带有宁静,自然的文人之思。

(5)董其昌在美术理论上以禅宗南北之分来总结画史,董其昌的实践与理论得到松红地区画家陈继儒,莫是龙等人的支持,弟子满门,流风不绝,人称“松江派”

清代

清初四王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海派诸家 任伯年、吴昌硕

清初四僧 朱耷(八大山人)、石涛、髡残、渐江。

扬州八怪 郑燮、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罗聘、李膺、李鱓

年画 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潍县年画

清初四僧

1.人物:朱耷(八大山人)、石涛、髡残、渐江。

2.以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

3.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

4.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五的限制,以客观结合“尚意”加上创新的手法突破了旧程式。

5.以诗歌入画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的形象,发展了笔墨技法。

清初四王

1.人物: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受到董其昌的“南北宋”文人画理论影响。

2.以正统派的姿态统摄当时的官方画坛,活动于苏南一带,倍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力图集古人之大成,致力于学古和在摹古中求变化。

3.将元四家的“逸笔草草”的画法和萧瑟淡远的境界在形式上总结为一些笔法符号,通过娴熟的笔墨融入精细严密的画面构架中,但又不同于宋人的工细刻画。

4.看重笔墨,缺少对自然的观察和具体感受的描写。

5.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技法表现,使审美趣味的表达趋于精致。

王时敏

出身官僚家庭,他完全承袭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山水册》

王鉴

他临仿过许多宋元名迹,对董、巨山水用功尤深,又擅长青绿着色,画风较王时敏有些变化,但同样以仿古人为人所称道。《仿宋元山水册》

王原祁

王时敏之孙,他在绘画上完全摹仿黄公望的笔墨韵致,用笔皴擦,浅绛设色,画面缺乏实景,多流于形式的堆砌《北阡草庐图》

王翚

他的画以运用古人笔墨纯熟见胜,他刻苦研究体会古人的技法特征,融合南北两派,是四王中变化较多而技巧熟练的一个《杏花春雨江南》

吴历

擅长山水,以元四家为宗,但不受前任成法局限,笔墨表现富有变化《湖天春色图》

恽寿平

1.号南田,幼年经历明清易代的巨变,生活颠沛流离,靠卖画为生。

2.他的艺术成就在于其没骨画法不同于院体的勾勒填色,而是以潇洒的笔致点蘸色而成,注意写形传神,用笔工整俊秀,设色清丽淡雅。

3.他的清雅的画风受到文人阶层的欣赏,又为宫廷所欢迎,被誉为“写生正派”《锦石秋花图》

请谈谈清初四僧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们的艺术成就

(1)名朱耷,清初四僧之一,历经明清间天翻地覆的时代,从皇室贵胄沦落为逃隐草野的遗民,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变化。

(2)其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

(3)所做写意花鸟形象精炼生动,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气足,也多是他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写照。

(4)他构思丰富奇特,鲜明地表现其对理想的追求。

(5)不拘成法,长子水墨,画风拙朴而不作矫饰,笔墨含蓄而沉郁丰富。

(6)继承林良,徐渭写意花鸟画并发展到创新水平,对清中后期的绘画有相当的影响。

(7)代表作有《河山花图》《孔雀图》

石涛

(1)他对各地山川风貌有着广泛的阅历,尤其对黄山有着独到深入的观察。

(2)所画山水构图新颖而多变,景象郁勃新奇,意境深远,笔情之从恣,体现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蓬勃的创作热情。

(3)代表作《淮扬洁秋图》《搜尽奇峰图卷》

(4)他反对当时山水画严重脱离现实的倾向,认为必须脚踏实地去写生,并且认为写生不是停留于外貌的描拟翻版,而是通过“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通过描写山川景物而表达情感精神。

(5)他主张“我自用我法”和“借古以开今”,即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并有自己的独创,他的绘画主张对以后扬州画派的郑板桥,高翔等人都有先导的作用。

《苦瓜和尚画语录》名解

(1)其作者是清初四僧之一石涛,别号有苦瓜和尚,代表作有《淮扬洁秋图》

(2)18章,以“一画”为纲;叙述继承与发展,生活修养,艺术创造及山水形象用笔、用墨、皴法、构图等多方面的问题。

(3)该书针对当时山水画严重脱离生活的倾向,提出应该脚踏实地的去写生。

髡残

(1)号石溪,与石涛并列称为“二石”,与程正揆并称为“二溪”。他们代表了江南的山水画水平。

(2)代表作《松岩楼阁图》

(3)他的山水画注重景物气氛的描写,山水重复,云烟掩映,受宋元影响而又得之自然。

(4)笔墨荒率深厚,含蓄而引人入胜,反对摹仿古人,常将其艺术贝解题跋于书画作品之上。

弘仁

(1)本性江名韬,字元奇,他对黄山的游历而研究颇多,创作黄山图甚多。

(2)艺术上受倪瓒影响,有倪画笔墨形象凝练的特点,代表作《松壑清泉图》

(3)他的画描写黄山真景,层岩陡壑,老树虬松,奇险秀丽,立意构图新颖不落俗套,独具一格,与倪瓒的疏林远山迥然不同,成为新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简述扬州画派

(1)扬州画派,“即扬州画派”,主要包括:郑燮、李鱓,李方膺、金农“漆书”、罗聘、高翔、黄慎、汪士慎。他们并非都是扬州人,但其都长期生活于此,都有较好的文艺修养,兼长书法诗文。

(2)扬州画派泛指清代中后期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他们大都仕途不得志,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在花鸟写意画。他们在商品社会的生存竞争中,略守文人画的传统。以梅兰竹菊等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

(3)郑燮,号板桥,字克柔,“扬州八怪”之一,清代擅画兰竹且作风狂放的清代画家;《墨竹图》、《竹石图》

1.所画兰竹,不仅表现孤高超俗,且借题诗以表达抱负与牢骚。

2.在继承徐渭、朱耷、石涛等人的艺术成就上,更加注重对生活形象的观察及自己真实而充沛的主观情感的表现。

3.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正是从生活形象到艺术形象的加工,提炼,概括,提高的过程。

4.“意在笔先”的原则,只有对方法的灵活运用才能产生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海派诸家

任颐(任伯年)和吴俊卿(吴昌硕)

任颐

(1)任颐,后字伯年,清末上海画坛,影响最大,富于创新,技艺全面的画家。

(2)其代表作有《酸寒尉像》、《梧桐双凤图》

(3)任伯年的肖像画能突破传统样式中呆板的姿态与格局,人物动态神情都极为生动自然,他所创作的友人形象,不仅形貌肖似传神,而且揭示出对象的生活态度和理想。

(4)其早期花鸟明显受任熏影响,并借鉴陈洪绶、华喦等人的技巧,多双勾设色,取材带有吉祥意义的花鸟和活泼生动的四季花卉(如《梧桐双凤图》)

(5)中年以后他着意吸收明清写意画成就,用笔奔放,设色明丽,简洁生动,善于捕捉鸟兽瞬间的生动情态,从画面上可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有的画法上还可看到其吸收西洋水彩画法的痕迹。

(6)他的画从民间画风起步,并吸收文人画及宋代绘画的传统,既打破了封建绘画的雅俗观,又提高了民间绘画的品味,雅俗共赏。

吴昌硕

(1)吴俊卿,字昌硕,长于金石书法,因逝世于明国年间,故被称为“后海派”

(2)其写意花鸟画色彩对比强烈,能传达出盎然的生机,有着极强的独创性,对后代绘画有重大影响。其地位可与任伯年并列,在近现代绘画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3)代表作有《葫芦图》《岁朝清供图》等。

南画派指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二高一陈”为代表的近代绘画流派。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是,融合日本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面貌。

年画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位于天津西郊,明代称“古柳口”。交通便利,商肆林立,有“小苏杭”之称。

(1)受北方版画和院体画的影响,精工细腻,生动逼真,设色鲜艳精致,题词也很讲究。

(2)风格上追求绘画效果,彩色套印与彩绘结合,细腻鲜丽,人物形象俊秀传神,可以看到与明代年画的渊源关系。

(3)其年画题材广泛,包括神祃,历史故事,娃娃,美人,风景,花卉等。

(4)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东丰台年画,还一度影响到山东的潍县年画。

桃花坞年画

江苏苏州城内偏北,是工艺美术行业的集中地。

(1)受南方版画的影响,严谨精致,人物多作微笑表情。

(2)至康熙,乾隆年间,着重描绘日益繁盛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如姑苏万年桥。

(3)注意透视和明暗,刻法上采用铜版的排线处理阴影,然后涂色,一般都有题诗。

(4)用传统方式表现的作品则用原色套印,以粉红粉绿为主,是有明丽雅致的效果。

潍县年画

山东潍县城东北的西杨家埠村

(1)其作者多为农民或农村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熟悉农村生活和农民审美要求。

(2)所刻印的年画造型夸张,饱满均衡而富有装饰性,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善于表现农村生活,风俗,及民间戏曲故事,活泼生动。

(3)所刻印的《女十忙》《男士忙》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风貌。

桃花坞位于苏州城内偏北,是工艺美术行业的集中地。明以来文风盛行,又是刻书的重要中心。重要画店有张星聚张文聚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17da3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45.html

《中国美术史绘画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