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发布时间:2015-05-22 10:58: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选文来自新华网)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人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渴望精神家园中充满美好的情愫。这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我想起了上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日出” 和写作一样,是他的功课。在寂静的黎明,刚刚苏醒的树木呼唤着他,略含咸味的风吹拂着他,玻璃般的草叶和他招手嬉戏,潮湿的土腥味沁入他的心脾,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 ,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

    他俯在窗前,看到了早晨的第一缕鲜泽的阳光,他的生命受到了鼓舞,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被唤醒,他想起了某些被忘却的东西,看到了梦想、光明、生机和道路……

    “按时看日出”, 让他的精神变的澄澈而明亮!让他在这个世界的栖居有了诗意!

    那是在世界的东方,在龙曦初驾的地方,一个大彻大悟的诗人抛却了污浊的官场,如一个漂泊多年的游子,迫不及待地归家寻找丢失的灵魂。他高唱着“归去来兮”,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那种破茧的感觉,真正地可以被称为“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他,舒展着肌体的每一个细胞,贪婪地吮吸着自然富有诗意的神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草盛豆苗稀,他用诗描绘着生活,他用诗流露着轻逸且诗意的人生哲学的渴望,渴望个人具有这样的哲学气质,让生活变成一首诗。

    瓦尔登湖畔,梭罗先生过着一种简单、充实而极富诗意的生活。“他这样寂静,又这样寂寞,又是这样的愉快”,他坐在一根圆木上吃饭,“小鸟偶然飞过来,停在他的胳膊上,啄他手里的土豆。”他悠闲地穿越村子,吹着口哨,像微服出行的小王子。 在那样一个简洁、宁静的环境里,他的心灵世界好像清水洗过一样,不含任何杂质,像天空一样明净和晴朗。这位自然主义大师,在一种亲近大地、亲近自然中,简单而真诚地生活,挖掘着生活所蕴涵的真理,表达着自己独特的关于世界的审美思考和深刻的悲悯情怀。

    这些人的诗意的栖居,把生活富有诗意的阳光播撒到心灵深处,像一条潺潺的小河,在这个世界流淌。

    尽管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已经流传了一个世纪,可惜他老人家力图抱慰现实中每个苦痛破碎的心灵的美好愿望,仍然被高度发展的现代人抛得远远的。

    现在社会,物质文明好像安上了飞翔的翅膀,现代人愈来愈被物化,诗意渐行渐远,不再用哲理的眼光审视自己,观察事物,对待生活。 物欲横流、贪污受贿、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声色犬马、唯利是图等等,以及疯狂与镇定剂齐飞、颓废与麻醉品并驾的社会病态。 社会道德滑坡,人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 而我们是否需要重建人格操守,呼唤人间温情?

    “砰!”一声枪响,一个罪恶的灵魂结束了游荡,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济南被执行死刑。王怀忠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钱财,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王怀忠对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差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金钱,权利,欲望,一切都在膨胀,扭曲了灵魂,正义被驱逐到天外。这是什么样的栖居?这是什么样的生活?难道生活的内容就是这些?

    又一人的丑恶行经昭然若揭,涉嫌贪污受贿近400万元的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王伟力23日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430,因涉嫌受贿罪,被贵州省公安厅刑拘。

    河南省安阳市原劳动局局长、党组书记孙秀奇因犯贪污罪、受贿罪,长期包养情妇,被滑县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判刑……

    2003年十月中旬,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一位名医在医院内悬梁自尽。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总裁跳楼自杀、浙江上饶市委书记在家里悬梁自尽、香港影视名星张国荣跳楼自杀……据统计,2002年全国自杀人数(包括未遂者)达280万。其中包括相当数目的中小学生,2003年高考第一天,浙江一女生由于数学没有考好,从13层宾馆上轰然跳下,香消玉殒。 小学四年级的几个女生由于害怕考试,居然策划自杀方案。 
……

    生活中的诗意何在?诗意的栖居何存?灵魂在漂泊,居无定所,情感淡漠,除了爱我,就是爱自己,用厚厚的金钱把自己包裹起来,他们不是物质生活匮乏,而是精神世界空虚!

    约旦河两岸隆隆不断的炮火,伊拉克境内日益尖锐的冲突,在残忍地践踏着悠久的两河文明。多少冤魂远离浓烟滚滚的地面,在空中游荡,凄厉地哭喊,寻找回家的路,想在来世求一处居所,不大,但能让阳光照进来,让诗意透过小小的窗棂,飞扬出去。

    这不是荷尔德林想看到的 ,可现代人还在继续疯狂地超越着正常的生活轨道,向着畸形的方向靠近。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你艰辛地创造了物质财富后,是否能仰望头顶上那蕴含无限神性和诗意的灿烂的星空?人的仰视是可以直薄云天的,是可以跨越天地的。 郝贝尔说:“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都是些植物,我们这些植物必须扎根于大地,以便向上生长,在天空中开花结果”,大地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而天空就是那充满无限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诗意地生活,告诉我们至少面对喧嚣的尘世,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充实,像瓦尔登湖畔那个自由、快乐,目光清纯、心灵纯净的伐木工,像福楼拜一样做个精神明亮的人,生活在质朴的自然和瑰丽的艺术世界里。

诗意的栖居(选文来自散文网)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有钱的城里人,都想方设法到乡村去买房。一次,与妻子一道驾车,从临海返回黄岩,没走国道,特意走乡间村道。在翻过一座山时,看到山间一幢别墅。我们停下车,过去走访。别墅旁边大片山地,种有整齐的苗木,有一对夫妇正在地上劳作。据这对夫妇说,别墅的主人是一个企业老板,苗木基地也是他的,他们俩为这位老板看管房子,并负责为企业食堂种植一些蔬菜。企业老板闲时会带些朋友过来,玩玩牌,住上一二天。自那天以后,妻子与朋友一起时,经常会念叨起,如能在宁静的乡村有房子多好。她的一些朋友也说,那样才是诗意的栖居。

如果住在乡间别墅,才是诗意的栖居,那我这一生要实现诗意的栖居,看来是不可能了。举债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十几年,刚从房奴中走出,要再去乡间买房或建房,根本不是我这样的工薪族力所能及的。想想自己年少时也是住在山清水秀的山村里,可那时怎么就没有感受到一点诗意呢?当然,那时住的只是山村的普通木房,不是现代的别墅,相比来说,只能说是陋室。但刘禹锡不是有一篇很著名的《陋室铭》吗?他住的虽是自己说的陋室,但他在陋室里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确是很有诗意。我觉得这样有诗意的生活须有三个前提,一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至少不为温饱发愁;二是有高尚的生活情趣,不像现在有些人只是把麻友牌友约到乡间,可以尽情地玩;三是有一定的文化和审美修养,能以审美的态度看待生活。我住在乡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衣,是勉强蔽体;食,是半饥半饱,恨不得早一日能走出贫穷的山村,解决温饱。这样的生活状态,哪里还有诗意可言呢?当然,我如果是圣贤,能做到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我是普通人,何况颜回还有一箪食,而我却要为一箪食发愁呢!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典型的诗意栖居的人了。他辞官回归乡间,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雅致居所;虽有晨起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作,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在家,可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而怡颜”“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忘忧,出门,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你看,他既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又有高尚的生活情趣,鄙弃官场,淡泊名利;且又能以审美的人生态度栖居田园。

人,诗意的栖居。这句话出自19世纪初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他在一首题为《轻柔的湛蓝》的诗中写道: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的栖居在此大地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借诠释他的诗来解读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商业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上帝缺席诸神消退,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人们追求的是低层次的感官享乐和肤浅的虚荣。 人们在物质上获得温饱且日益丰裕时,精神反而日愈失落,心灵反而无家可归,人类必需寻找和构建自身的精神家园。诗意的栖居,就是要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有精神需要。而温饱不过是人类获得这一本质需要的物质前提。物质的富足,不是人的本质需要,一些富翁大款不也仍然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吗?关注精神家园,通俗地说,就是关注精神和心理健康的美好建构和发展。现在,我们的温饱已不成问题,在继续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精神家园的构建,这样,才不至于成为金钱的奴隶,不至于被异化为非人。

有条件的前提下,工作之余,到乡间去住住,放松一下,吸吸乡野清醒的空气,这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如果只是为了炫富或为能更专心地安静地玩牌娱乐,那就根本谈不上诗意的栖居。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如果人作为筑居者仅耕耘建屋,由此而羁旅在天穹下大地上,那么人并非栖居着。”“栖居不同于筑居,按海德格尔的话说,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诗意的栖居,本质是诗化。也就是在道德律的规范内,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因此,人,诗意的栖居,不在于房子在乡村还是城市,就像陶渊明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也不在于华厦还是陋室,就像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归有光,居室仅方丈的项脊轩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这不正是诗意的栖居吗?今晚,我坐在书房中,静静地想着,并用键盘记下自己的思考,这又何尝不是诗意的栖居的一种存在状态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463fd2ad02de80d4d8408a.html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