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的悲情

发布时间:2023-01-24 11:50: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的悲情大约从1983年左右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匮乏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尤其是偏远乡村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一直执行至1999年。在十七八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犹如一把把草籽,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一直坚守在农村中小学,虽逢进城大潮也初衷不改、矢志不渝,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牢固的基石。而在这近乎偏执的坚守中,他们的才气年华,被所从事的职业消磨殆尽,成了当代最具悲情色彩的群体。他们天分出众,学习成绩优异,才华横溢。尤其是最初几届,全都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最出类拔萃者。许多中学为了保证自己选送的学生能够考上中师,都在正式考试之前进行筛选考试,只有进入全校前几名的才有资格报考。这批最终走进中师的学生,如果去上高中考大学,几乎是考重点大学或一般本科大学的有力竞争者。此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重点中学才“法外开恩”,为了不致于给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造成终生遗憾,才实行保护性政策,不再动员学习成绩位居前十位的同学报考中专。即使这样,那些考进师范读书的学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素质。笔者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在一所中师学校任教,一直到2002年最后一届中师生毕业,才调到另一所学校,可以说是亲身经历了中师政策实施的全过程。从教学者的感受来说,中师生天资聪颖,他们在学习中的悟性、与他们沟通之融洽,和我后来到另一所大学给学生上课时的感觉一比较,常常让我觉得,给他们上课,和他们相处,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一件事情。中师生拥有出色的天分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却选择上中师,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一张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饭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偏远乡村,祖祖辈辈几乎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时的城乡二元生活环境下,能够丢掉锄头洗脚上岸,成为一名“吃国家粮”的国家工作人员,每月按时领到一份工资,并有定量的粮食供应,成了广大农民的最高理想。而在当年如果考上中师,就能解决城镇户口,毕业时由国家分配工作。这对广大农民及农民子弟来说,其诱惑几乎是不可抵挡的。当然,当时上高中考大学也能够解决城镇户口并由国家安排工作。但是,谁知道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又能保证上高中后一定能够考上大学呢?而且读师范不仅免费,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当时那些子女众多、不堪重负的农民家庭来说,上师范既有成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荣耀”,也及时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在我的师范学生中,就有好几个,在学校读书时获得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全都小心翼翼地存下来,拿回家里解决燃眉之急。这样的家庭,考出去一个,就几乎解决了全家的生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一个人的工作出路,才是他们着重考虑的问题,至于今后的出息大不大,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因此,这批优秀的孩子最终选择读中师,就成了必然。即使有少数来自城镇的孩子,也大都来自普通工人家庭或一般干部家庭。解决一个子女的工作,也是他们父母的首要选择。正是当年的这种选择,在客观上确保了一批高素质的人员进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从而促进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人说,在民国时期,有一批优秀的人员依靠优厚的薪水,进入教师队伍,促进了民国教育事业的阶段性繁荣。其实在新中国时期,也有一批素质优异的人员,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在教师待遇不高的前提下,主动走进教师队伍之中。这批人,就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新时期首批初中毕业入读中师的学生在1986年前后毕业。自此开始,每一届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都被分配到了广大的乡村,个别进中学,大多数到小学,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我教的最初几届学生中,就有好几个,被分配到了只有三五名教师的偏僻村小。而且刚分配去的时候,往往只有他一个是正规师范毕业的,其他的都是民办老师。他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be8758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0b.html

《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的悲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