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目送》

发布时间:2019-05-24 09:34: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取情感场面 传达生命体验

——《目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文章中作者几次目送的情景。

2、 品味作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浓浓亲情及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和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一个送别的作文片段引入目送。

二、 走进作者。介绍龙应台及相关作品《目送》。

三、 阅读方法4+3(阅读四步法和答题三步法)

四、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一)初读 寻“目送”之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目送的句子,概括作者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几次目送情景?(概括题)

(方法指津:概括方法:人+(背景)+ 即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 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

2.交流明确:

a我在维多利亚校门口目送华安上小学;;

b我在机场检票门口目送华安去美国读中学;

c我在楼上窗口目送华安坐公交上大学;

d我在单位侧门口目送父亲离开;

e我在医院玻璃门口目送父亲进病房;

f我在火葬场炉门外目送父亲离开尘世。

前三次是我目送儿子,后三次是我目送父亲。

(二)品读 悟“目送”之情

1.在三次目送儿子的场景中,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次,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我”的心情如何?儿子有怎样的表现?在母亲与儿子的不同表现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与父母、亲人之间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当时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问题1,对儿子的三次“目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品读感悟,既留给学生一定的开放度和自由度,也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这样的问题能更有效地引领学生潜入文本语言,进行品读体会,避免流于形式的浅层阅读;而且通过“我”与儿子的不同表现的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永远的牵挂与爱意。问题2,对儿子的三次“目送”经历,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理,故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反观自身,激发生活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既能更好地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润物无声地进行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重要语言品读点预设:

第一次:

“我”的心情:

1.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重点品味:“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体会:触景生情,暗示儿子即将长大离开母亲的怀抱,而母亲内心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2. 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重点品味:“那么多、穿梭纷乱、无比清楚、背影”,“ 一百个、同时、准确”——体会:儿子在母亲心中的分量之重,母爱的至真至深。

儿子的表现:

1. 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重点品味:“圈”——体会: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与依赖。

2. 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重点品味:“不断地、交会”——体会: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与不舍,母子心灵相通。

第二次:

“我”:

1. 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重点品味:比喻句——体会:抱住的是“长颈鹿的脚”,这看似正常的母子身高的差距,其实暗示着母子心灵的距离。

2. 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重点品味:“一寸一寸、挪”——体会:母亲同样是一双殷殷的目光,一份不舍的爱意。

儿子:

1.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重点品味:“忍受”——体会:儿子对母爱的拒绝。

2.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重点品味:“闪、倏乎”——儿子离开时的决绝。

3.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重点品味:“一直在等候、一次都没有”——体会:对比中,母亲的深情,儿子的冷漠。

第三次:

1. 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重点品味:“灰色的海、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的含义——儿子内心渴望自由,渴望到茫茫人生之海中闯荡一番。

2.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重点品味:“空荡荡、邮筒”——体会:儿子飞走了,母亲内心好失落;“邮筒”,不仅反衬大街的空旷,除了邮筒,别无所有,更寄托着母亲内心的渴望——与儿子心灵的沟通。

(环节说明:此环节融品读、感悟于一体,从重点词句的品读中,在母亲与儿子的对比中,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因此描写母亲与儿子的语句要融合起来去品读,不能割裂、孤立。)

3.小结过渡:

母亲目送着儿子一路成长,一双殷殷的目光始终追随,一份拳拳的母爱始终不变,但是儿子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的成长,不管在空间上还是心理上,与母亲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于是在这“目送”的过程中,作者终于悟出来一个什么道理?

(三)研读 明“目送”之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思考:

1.怎么朗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2.句中用了好几个表示“慢”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3. 设置情境,内心独白,理解“不必追”的深刻含义:

老师模拟母亲,学生模拟儿子,引导:如果我们是文中的母子,你想用背影告诉我什么,你当时内心有什么想法,请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说出来。老师同法。

(设计意图:问题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让隐形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声音。问题2.意在引领学生从“慢慢地、慢慢地、不断、渐行渐远”等看似平淡的修饰语中,体会深刻旨意。问题3.意在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不必追”的丰富内涵,体会深沉的母爱:儿子——渴望自由、独立;母亲——在落寞中感受儿子长大,在不舍中放手、放飞。)

4. 小结过渡:

在一次次“目送”中,儿子长大了,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那为什么在“目送”的过程中,父亲也让“我”感受到在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呢?这两次“不必追”有什么不同吗?

讨论——小结——明确:

“目送”儿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目送”父亲,却是一个衰老的过程,不管是因为“成长”的生离,还是因为“衰老”的死别,都是人生的必然——作者在“不必追”中悟到了: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就要淡然豁达的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正如苏轼所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作者从一次次的具体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附板书:

理解 成长 儿 目 父 年老 珍惜
尊重 独立 子 亲 逝去 铭记
接受 送 龙 豁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e535b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e.html

《散文《目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