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暑期辅导班五年级语文教案 全套

发布时间:2018-09-19 07:47: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起点小学暑期辅导班

五年级语文教案

同学们,开心愉快的一个暑假又到来了,让我们玩得高兴,学有所得。记住一句话: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千万不要马虎对待哟。

教学计划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课次

1

缩句与扩句、句型转换

缩句和扩句的方法;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互换 ;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6

2

词语运用

关联词的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等

2

3

修辞及仿句

常见的修辞的识别及运用;初步了解仿句

3

4

病句修改

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做题方法

3

5

记叙文阅读整体感知

了解有关记叙文的知识点,(:初步了解记叙文常考题型)对记叙文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6

6

体会中心思想

中心的重要性;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开放性题的解题技巧

2

7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8

文章重点字词的理解

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文章重点字词,掌握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题的做题方法

2

9

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

句子赏析;句子含义的理解

2

10

记叙文写作

学会长篇记叙文写作的架构及顺序;树立中心意识;写作意识的培养

2

11

课程检测复习

暑假课程的整体检测,查漏补缺。

2

715

缩句的原则

缩句的基本原则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

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 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只能 

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GCD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GCD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GCD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6、关于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 

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

作业

缩句练习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答案

1、小红看着书。2、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3、这是大楼。4、焰火构成了图案。5、长势喜人。6、保护区生长着树。7、灯照耀着建筑。8、敌人杀害了李大钊。9、我怀念朋友。10、事迹激励着我们。11、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12、江河里排着船。13、水静。14、圆东西发出亮光。15、目光注视着天安门。16、杨梅树吮吸着甘露。17、小孩玩耍。18、我们看到了细菌。19、国旗上升。20、我激动。

716

缩句的方法

一、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 

 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独立单句。同学们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  

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 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最后是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二、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 ”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杆。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  二、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 ”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  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政府的工作报告。  “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是宾语。  “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  上例中,“认真地审阅”,“审阅“前头有“地”字,可以定为“审阅”是谓语。  “得”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  

例:她笑得很开心,笑和开心之间在“得”字,那么“笑”字可定为谓语。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   

在缩句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句子,建议用下面的方法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    

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   

也可以缩成: 解放军练习射击。   

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因为主要词语是"解放军"    

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    

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   

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因去掉。   

应当是:圆月挂。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    

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    

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    

有人认为,"差点儿"是限制""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不应当删去。

作业

1、从南方赶来的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2、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3、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 

4、当我发现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得伏案痛哭。 

6、快40岁的老班长毅然接受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的艰巨任务。 

7、这个小姑娘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 

8、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9、党的十七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10、我在盛产雨花石的一个采砂矿坑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黝黑的雨花石。 

11、这是第一面搭载我国自己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12、这座经过精心设计、建造的石拱桥能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13、公园里开着红的、黄的、紫的鲜艳美丽的花朵。 14、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15、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答案 

1、小燕子加入了盛会。     2、白杨树排列在马路两旁。 3、区旗是红旗。       4、我欢喜。 

6、老班长接受了任务。  7、小姑娘鼓舞了我。 8、妈妈给我礼物。         9、党的十七大具有意义。 10、我发现了雨花石。     11、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12、石拱桥能减轻冲击力。    13、公园开着花朵。 

14、千山万壑和云雾构成山水画。    

15、天空挂着园月。

717

扩句方法及练习

(一)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二)为什么要扩句

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三)扩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扩句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

  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什么样的邮递员,在怎样的情况下,给送信。

  下面请同学们扩充两个句子:

  1、少先队员刷墙。(第2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2、祖国在前进。(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建设四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在扩句练习中,要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千万不要为扩句而扩句,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四)扩句的方法

  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

例如:春风吹。

  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

  (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    (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   

2、先提问,再扩句。

  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先把原句画出主要成分:主要讲学校开展活动, 然后按主要成分提问扩句。

例如:学校,可以提问:谁的学校?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开展,可以提问:怎样开展?活动:又可以提问:什么样的活动?因此,可以说:(北京市的)学校;(黄冈市的)学校;(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积极)开展,……(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动;(拥军优属)活动;(学雷锋评比)活动……

练习:

1、小明读书。

2、红旗升起来了。

3、天空布满乌云。

4、我们要遵守纪律。

5、比赛在进行。 

6 雨下起来。

7 列车通过大桥。

8 心情激动。

9 学校开展活动。

10、老师批改作业。

718

句型转换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

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

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三、 被字句:

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四、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直接叙述与转述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练习1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带队路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2、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3、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九、双重否定句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两个否定副词连用,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加上一个否定意义的动词,再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加上反问语气。这三种句式中,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加反问语气的,都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意思就是“是一个英雄”,但语气更强烈,强调了敢于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双重否定有两种形式:    

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如果想改成反问,还要加上问号。在双重否定句中,有这么几个可以用:    不得不 不能不 难道……不…… 不可能不 不会不 怎么会……  不是不 

 作业 

1、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3、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4、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5、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6、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7、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转述

8、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

9 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10、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11 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12 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1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83785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0.html

《小学暑期辅导班五年级语文教案 全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