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力量”话题作文

发布时间:2018-06-30 22:56: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话题“柔和的力量”写作点拨与佳作示例

  [话题设计]

  一节生物课上,老师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时,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老师说:“错了。浓度太高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做法,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会佳。”

  老师的话的确启人思考,试想一下,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少吗?请仔细体味,然后以“柔和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

这个话题可能来自毕淑敏的同题散文(后附)。“柔和”可以指一种处世态度,涉及人的性格、情趣;也可以指一种处事手段,涉及人的思想、策略。它跟“坚强”、“强势”构成对比,显现世间万象的多姿多彩。“柔和的力量”未必一定胜过“坚强”、“强势”,但写作有“尊题”的“镣铐”在,我们只有从“柔能克刚”,或至少是“刚柔相济”的立场去立意、选材并结构文章了。这是一个容易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话题。审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选择好扩展与联想的角度,有效地利用“相似联想”等方法,将话题迅速与生活沟通。“柔”是柔弱、温柔、柔韧、阴柔之意,“和”则有“和谐”、“平和”之意。由词义我们可以推知:应通过“缓缓地”、“轻柔地”等关键词语,联想到“春风”、“月光”、“冬日的阳光”、“亲情”等,进而拓展到方式、行为,如“委婉的劝谏”、“教育说服”、“润物细无声”等;也可以指风格与效果等等。二是要审好题目,联想要适度。如“柔和”是个关键词语。在话题中是个褒义词,是正向的作用,因此,取材应是积极向上的,不能作反向阐释。这由“力量”可知,也是由“效果才会佳”的暗示性规定所决定的。另外,“柔和的力量”有大小之分,有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差异

【材料借鉴】

◆事理材料: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李耳《老子》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李耳《老子》

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李耳《老子》

4.人虽知自尊显,当复守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

河上公《老子注》

5.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

《荀子不苟》

6.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弱必刚,积于弱必强。

《列子黄帝》

7.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六韬三疑》

8.弱者人之所助,强者人所攻。

《黄石公三略》上

9.猛兽将击必弭毛帖伏,鸷鸟将搏必卑飞戢翼,圣人将动必顺辞和众。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10.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苏洵《心术》

11.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泰戈尔《飞鸟集》

◆事例材料

1.张良、诸葛亮、虞允文以文弱书生,克强敌安邦定国。

2.巴西男子足球屡屡战胜强悍无比的德国战车,以柔克刚是关键。

3.柔和的窦娥有着最强大的反抗意志。

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附】

柔和的力量

毕淑敏

记得早年学医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

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

     [佳作示例]

  比风暴更有力量

   陶川井

  看过毕淑敏女士的一篇文章,题目恰好叫“柔和的力量”。她在文章中说: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

  是的,我相信,柔和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的双手柔和了,就更容易抹去脸上的泪痕;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容易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纱窗;我们的心柔和了,就更容易表达与人平等的信念。我相信柔和,柔和是困境中的大度与坚忍,是纷纭乱世中的从容与宁静,是躁动与失意时的抚慰与体贴。

  柔和是艰难困境中的大度与坚忍。美利坚共和国刚刚成立之时,国库虚空。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士兵在庆祝战争胜利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华盛顿,美利坚之父,在艰难的抉择中说出了他极不情愿却又不得不说的话:他们该回家了。那些曾经披坚执锐战果累累,同时也伤痕累累的士兵默无声息,他们转过身,最后一次以军人的姿势走出大厅。他们宽容了他们“无情”却贫困的国家。正直的美国第一代大兵们,以他们的柔和以及柔和中的坚忍征服了全世界的心。

  柔和是纷纭乱世中的从容与宁静。还记得那个开“花中花”花店的慈祥老人,岁月已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她的面容依然祥和。她每天精心侍弄那些花草,闲来无事还会坐在躺椅上织那些小鞋小袜送给邻居年轻的妈妈们,她还会给小朋友讲故事……老人讲话声音从来不大,她的柔和心态也使邻居那些年轻人变得互助友爱了。她让我们相信,只有柔和,才能像老人一样活得从容不迫,遇到任何事都处之泰然。

  柔和是躁动与失意时的抚慰与体贴。这是一位作家写的一件发生在日本的事。公交车马上要开了,硬是冲上来一位酒气熏天的人,他不仅撞倒了身边的一位老人,还出口伤人。文中的作者有点坐不住了,想教训他一下,但被那位老人按住了。老人问那位男子,是不是喜欢喝啤酒,男子一愣,气呼呼地回答:“是又怎么样?”随后,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同他说话,最后,那个男子竟然掩面痛哭,他说他的妻子跟人跑了,儿子也不见了……老人的柔和竟打动了一个酒鬼,真的,柔和比风暴更有力量。

  心态柔和的人,才有在剧变中泰然自若的气度;语言柔和的人,才有化干戈为玉帛的潇洒。柔和,比风暴更有力量。

  [点评]本文突出的特点是:(一)联想自然贴切,观点与材料统一。文章将“柔和”的内涵作为基点,联想到了美国独立战争、“花中花”老人的故事、公共汽车上的故事三个典型事例,衔接自然。(二)文章条分缕析,环环相扣。文章采用设立分论点的方法,既铺展了思维过程,也凸现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以及扎实的写作功底。

  柔和的力量

   吴芳茗

  绳之灵,水之韵

  古人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细绳轻轻滑过树的肌肤,如和风,似细雨,一下一下地摩擦着对它不屑一顾的树。也许是几百年,也许是几千年,伴着树悲哀的一声长叹,绳终于锯断了树。柔水慢慢落在石的头顶,像牛毛,像树叶,一滴一滴地侵蚀着石的骨头,随着石苍凉的一声低吟,水终于滴穿了石。是绳的灵魂和信仰战胜了树,是水的韵味和坚持打败了石。绳有绳灵,水有水韵,这便是柔和的力量。

  大音稀声。自然以沉默告知我们柔和的力量。但是,柔和的力量岂止汇聚于自然的一草一木。“人杰”“地灵”都是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是柔和的力量。

  婉约宗主李清照

  是她将词的柔和之美推至至高的境界,是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写就了灿烂的华章,是她使齐鲁大地多了一位灵秀才女。她写独居深闺的寂寞,“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啊,“此情无计可消除”。“庭院深深深几许”,她似在向人们娓娓倾诉着什么。李清照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她曾驾着小船,在荷花深处饮酒,直至深夜才想到回家,以至“沉醉不知归路”,“惊起一滩鸥鹭”。比起这段快乐时光来,她的后半生真如从天堂一下子跌入了地狱。她“寻寻觅觅”,生活“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感慨自己如满地黄花,凋零了青春。但是,不论是喜是悲,她都用至柔至美的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她的词给我们以心的洗涤和升华,这便是柔和的力量。

  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一个诗一样的名字,一个诗一样的地方。“执玉扇踯躅杏花江南”便是最典型的江南景色。江南是水做的,自然有水的清灵,有水的柔美。江南孕育了最美的女子,江南生长了最多的文人。江南,一个饱含着深情的地方,既有水的柔情,也有风的妩媚。二胡的悠悠韵味带着清新脱俗飘荡在江南的上空,诉说着江南的古今。江南,用她的柔和带给了这片水乡永远的灵气,这便是柔和的力量

  灵绳韵水、婉约宗主、杏花江南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柔和的力量,它们如短笛的清音,渗入我的心中,点点滴滴都是美的

[点评]本文的突出特点有:一是联想到位自然,想象独特。作者用三幅画面,以及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柔和”的底色和力量用独出心裁的想象加以缝合,铺就了一幅以“柔和”为基调,以江南为背景,以李清照为主体人物的山水风情人物画。情景相合,意境相叠,韵味悠长。二是板块式结构、场景式组合的结构模式。“人”、“物”、“景”三者相融相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d2d892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9.html

《“柔和的力量”话题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