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9-09-21 16:27: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牛郎织女》评课稿

淮安市郎颜小学 韩品涛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语言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关于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又一瑰宝,有与神话、传说相同和不同的特点。

1、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时代久远,情节夸张、充满幻想。

2、民间故事这种文体故事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但民间故事更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这一点是民间故事区别于神话的主要特征,而民间传说,会给人一种有真实历史的感觉,比如尧舜禹的故事,神农架的传说,大禹治水等等,就归为传说。

3、故事注重关键性情节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细节描述。比如牛郎织女三年幸福的日子,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但由于日子太过平淡,所以文章只用了一句话来过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也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上。比如老牛说话,比如王母娘娘的出现。

4、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如表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听的故事,结局都是美好的。就像《牛郎织女》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物的类型化,如像织女巧媳妇型,许仙这样的呆女婿型、牛郎这样的忠厚老实型,王母这样的狠毒反派角色等。

二、关于《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

此课苏教版安排在六年级,作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看来放在青春初期的六年级,是比较合适的。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爱情这个主题,其实有一定程度的想法,毕竟那么多的都市爱情肥皂剧,身边亲人、朋友的现身说法,对于异性慢慢产生的好感,让他们都不自觉的对爱有幼稚而浪漫的想法。

作为六年级的老师,如何尊重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树立正面的爱情观,王老师在这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没有对同学的任何发言下判断,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适当用上概括性的语言点评,比如:你喜欢勤劳善良的,你喜欢能吃苦的。虽然每个学生的爱情观不同,但大都积极向上。

三、民间故事教什么?

1、教讲述——以讲述唤醒故事的魔力  

教低段的阅读民间故事,如《日月潭的传说》,激发学生爱读、乐讲,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才会达到理解、积累、运用词句的目的,这才真正落实了“语言运用”。低年级教民间故事,讲述是目的,不是理解文本的手段。  

2、教情节——给情节插上想象的翅膀  

中年级学段的故事复述要求学生开始关注民间故事的结构。俗话说:“非奇不传”。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正是情节夸张,想象奇特。民间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情节会不断被加工,使得同一题材的故事产生不同的版本,而这也恰是民间故事的价值所在。 

3、教鉴赏——为故事还原文学的气质  

民间故事是一定时期人们思想感情的流露,它反映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绝大多数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看了开头就能预知结尾,而这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单一地认识、复述、创编故事已不能引起他们对这种文本的好奇与兴趣,他们厌烦墨守成规的格调,他们需要在熟悉的情节中能见出惊奇,能激起思辨,能读出陌生。因此,民间故事不能再“穿着”一般故事的外衣呈现在他们面前,而应在学生能接受的基础上适当展现它文学的气质。

四、《牛郎织女》怎么教:

我们可以像对待一般叙事类课文一样,找出几个语言文字训练点,把课堂划

分成几个活动版块进行训练,还是把它作为特殊文本,抓住其特点,确定一个不一样的教学目标,把课堂变成赏故事、议故事的活动场所? “教无定法,贵在用法。”王老师改变传统“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以点拨的方式引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又以"人物线索"层层深入,引出关系,揭示主题。

     聊故事是语文教学的新形式,在小学文本中,其实就有许多课都可以通过聊故事的方式,使语文更加有品位,发挥出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比如《牛郎织女》,《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等等。我们的王老师的《牛郎织女》课也以“聊故事”的形式来展开,学生也学会了按照人物关系来概括故事内容,言简意赅,条理性强。而后继续开聊,聊出了民间故事的一些特点,学生感受到了民间故事曲折的情节,朴实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奇特的想象。这样的课,别具一格,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几点建议

1、介绍性的文字,如民间故事、作者的简介出示出来后,要是指名让学生读一下,效果会比让学生看一下要好。

2、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最后歌曲欣赏环节要交代一下歌名等相关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5c3cd7de80d4d8d15a4fe4.html

《《牛郎织女》评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