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07 11:19: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望海潮》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10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人物。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名称。一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 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一词中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涛卷霜雪 (比喻)

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对仗)

C. 嬉嬉钓叟莲娃 (叠词)

D. 归去凤池夸 (借代)

4.下列关于这首词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都会”,人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B.“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运用铺的手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面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山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非常出色,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歆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同时也反映了达官、贵人、地主、豪商比豪华,赌阔气,穷奢极侈的生活。

D.这首词体现了柳永婉约的词作风格,景物描写细腻。

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望海潮》中柳永用“

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人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2. 《望海潮》中“

”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3. 《望海潮》中“ ”两句,运用互文修辞,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4. 《望海潮》中词人抓住风物的时令特点,时空交错,反应西湖“清嘉”特点的两句是“ ”。

《雨霖铃》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10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凝 揄 奖

B、罗 角 枸 角之势

C、参 强人意

D、豪 身处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无语凝咽 通霄达旦 暮霭沉沉 字字珠矶

B、寥若辰星 良晨美景 一年之计在于晨

C、嬉闹 参差 罗绮 竟豪奢

D、繁琐 要言不烦 东南形胜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图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B、翠幕(挡风的帘子) 有桂子(深秋)

C、对长亭(傍晚) 都门帐饮(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D、此去(年复一年) 念(往前走了又走)

4、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对∕长亭∕晚 B、杨柳岸∕晓风∕残月

C、更与∕何人∕说 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也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B、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

C、曲调的名称(如“望海潮”“雨霖铃”等)叫做“词调”或“词牌”。

D、古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调”“中调”和“长调”。

6、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柳永本是南方人,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此次离京赴外地,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凄苦万种,无以名状。

B、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诗人又善于借助人物的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等,使低沉的基调更显低沉。

C、诗人擅长移情于景,擅长渲染氛围,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对长亭晚”与“兰舟催发”,都是情化了的语言,产生了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诱人的魅力。

D、诗人充分发挥想像,进行了精心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乃是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实虚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形象,提高了艺术品位。

7、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钱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B、上阙写景由虚到实,下阙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恋人分别时心心相印,只需以眼神示意,已不必用言语道别。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E、“念去去”二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用“去去”二字叠用,更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于是觉得路途茫茫,道路修远。

二、名句默写

1、《雨霖铃》中“ ”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的时间、地点、景物。作者渲染出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雨霖铃》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作者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便直抒胸怀,“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4、《雨霖铃》下片中,作者叹息从古到今的离别之哀,“ ”,点明这首词的主旨。“ ”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更难以忍受。作者这是化用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诗句,更赋予新的意义。

5、《诗经·采薇》中写离别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雨霖铃》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推想别后的凄凉,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6、《雨霖铃》中“ 。 , ?”四句,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

答案:

《望海潮》答案

一、单选

1. 【答案】C (“尚书省”应为“中书省”)

2. 【答案】B B“对比”错,应为“铺叙”

3. 【答案】B (“对仗”错误,应为“对偶”)

4. 【答案】D D项,“莲娃”指采莲的少女

5. 【答案】D “这首词体现了柳永婉约的词作风格”错误,柳永虽是婉约大家,但柳永这首词,从“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等诗句和整体风格来看,应该划归豪放派作品。



二、默写

1.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4.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雨霖铃》答案

1C A yē yè yé yè B qǐ jī qǐ jǐ C cī chāi chà chā D shē shě shē shè

2DA无语凝噎 通宵达旦 字字珠玑 B 寥若晨星 良辰美景 C竞豪奢)

3B(“三秋”译为“秋季”)

4D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D(“小调”改为“小令”)

6 C (此项的评述犯了含混不清以及论点与论据未能全部照应的毛病——评价中所举例句,并未证明“擅长移情于景”的论点。)

7BC(上阙写景由实到虚,下阙写景为虚写。)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f0396b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1.html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