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讲解词

发布时间:2013-12-02 20:19: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欢迎您莅临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观、指导。我是这里的讲解员,非常荣幸给您讲解。

在七十多年前,这座小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当年,中国军队以牺牲三万将士的生命为代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台儿庄区委区政府为弘扬民族精神,缅怀先烈,于1992年破土奠基,兴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199348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进行了改扩建。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下面请各位领导与我一起走进纪念馆,去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请领导转身上台阶)

各位领导请看,纪念馆前用花岗岩铺设了38级台阶,因为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中间镶嵌着台儿庄大战遗址——中正门图案。中正门作为日军首攻之地,也是大战胜利的标志。上面雕刻着三个花环,是对胜利的庆祝,也是对死难将士永远的缅怀。

纪念馆的主色调是以凝重的红色为主,采自本土的红砂岩,因为台儿庄战役三万将士在这里做了国殇。踏上38级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幅主题浮雕,它深刻体现了中国军民众志成城,团结抗战,共御外侮的场面。整个画面战火纷纷硝烟滚滚,真实的再现了台儿庄战役空前惨烈的景象,让人如临其境。

下面请大家进入陈列馆参观。(进入展室)】

台儿庄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一带为重心的鲁南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这次战役共歼灭了日军板垣,矶谷两精锐师团1万多人,是继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后再一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心,打击了日军的骄狂气焰,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高度评价,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下抗日战争初期时的全国形势要图。

1937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挑起卢沟桥事变之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连连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当时的华北方面北平,天津,太原,先后失陷,华中方面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也先后落入敌手。中国军队则组织了南口,忻口,淞沪等会战 进行了抗击,但未能遏制日本侵略军的攻势和嚣张气焰。正面战场的节节失利,使“失败论”,“亡国论”的乌云笼罩在中国上空,当时的日本侵略者叫嚣着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中国人民期盼着正面战场取得一个大胜仗。

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中央党代表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中央。同年九月二十三日蒋介石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宣言和谈话的发表,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主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也是国共两党历史上第二次精诚合作。

1937年八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划全国战场为五个战区,第五站区负责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津浦铁路沿线作战。台儿庄战役即在该战区范围内。同年九月蒋介石委任他的金兰之交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这是当时军事委员会颁发给李宗仁的委任状。

在此次的战役中,中国军队投入的是第二集团军孙连仲的部队以及第二十军团汤恩伯的部队。共十个师约十万人。日本侵略军投入的则是三万号称“铁军”的坂垣、矶谷两师团。

下面为您介绍一下第五战区的作战背景。

侵华日军在19371213日占领南京,1227日攻占济南后,为了加速灭亡中国,贯通整个中国战场。实现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他们的主要进攻目标指向了位于中国两大交通动脉津浦路陇海路交汇点的徐州,决定南北夹击,合围徐州。进而一举打通津浦线,日军一旦占领徐州,势必西进郑州,南攻当时国民政府军事指挥中心武汉。台儿庄地处山东南大门,徐州东北之门户。所以,中日双方势必在此浴血争夺。

中国军队虽然在人数上占了极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我们从中日军队装备比较表,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在机械化武器装备上仍是一片空白,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敌强我弱。

我们讲的台儿庄战役是一种广义的说法,是指徐州会战的第一个阶段,包括淮河、临沂、滕县三个序幕战。正是这三个光辉的序幕战为台儿庄大捷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下面大家随我来看一下第一个英勇顽强的淮河阻击战。

日本华中派遣队自上海强行登陆,于19371213日攻陷南京后,即以其第13师团自镇江、南京、芜湖三地渡江北上。与津浦北段的日军遥相呼应。妄图打通津浦线,南北夹击,一举攻下徐州。118日到22日,明光、池河、定远、临淮关、蚌埠、凤阳相继失守。25日,日军强度淮河。于学忠的第51军和张自忠的第59军先后奉命赶来增援。下面我们看到的照片中的这位就是负责津浦南段的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先将军,这位是第59军军长张自忠,我们下面看到的这张照片是日军津浦南段的主将畑俊六,战后他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刘士毅的第31军和周祖晃的第7军围攻定远、上窑、考城之敌,先后克服了上窑、新城口,侵入淮北的日军大部回援淮南,第59军趁机返攻,收复淮河以北地区,淮河战场遂成南北对峙状态。这次淮河血战虽然没有把北犯的日军全部歼灭,确实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将日军迟滞于淮河一线,粉碎了日军南北夹击的战略。迫使日军改取南守北攻的战略。

这是中国军队在淮南前线牵制敌人长达3月之久,为徐州会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是中外华侨代表为在淮南指挥作战有功的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礼品先将军献旗“国家干城”日军在进攻淮河受阻以后立即改变了战略采取南守北攻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第二个艰苦卓绝的临沂反击战

19382月,日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自青岛强行登陆后,沿胶济线西进,至潍县转而南下,进犯诸城、沂水、莒县,矛头指向临沂。

在临沂一线布防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第40军和青岛海军陆战队。这是第三军团 军长兼第40军军长庞炳勋。这是第59军军长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是因为张自忠庞炳勋当年都是冯玉祥的部下.在分家的时候在张自忠隔壁营的就是庞炳勋,庞炳勋.想吞并张自忠.率先向张自忠的军营开火.张自忠差点迫击炮炸死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增援庞炳勋

这是进犯临沂的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他是有名的中国通,也是九一八的策划者,在日本投降后,被远东国际法庭处以绞刑。

2月下旬至3月上旬,面对坂本支队的疯狂进攻,庞炳勋部的五个团被打的只剩下了三个团。庞部顿感不支,敌人迅速逼近临沂城。李宗仁将军电告庞炳勋:“临沂为台、徐屏障,必须坚决保卫,拒敌前进。”李宗仁急调张自忠的第59军增援,并派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诒赴临沂协助指挥作战。

我们看到的这组照片是日军的随行记者拍摄的阵势场景 下面各位游客请随我到这面继续参观

张自忠的第59军在3天的反击战中,伤亡6000余人,营长伤亡三分之一,连排长全部换人。这是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候,张自忠将军亲自带兵徒步增援大岭的情景。他在写给其部下张宗衡的手令中说:“战斗已到最后关头,看谁能忍最后一秒钟,谁就能成功。我困难,敌之苦难更大,我苦战,敌之苦必数倍于我,望率部拼搏眼前这一极小时间。

张自忠采用的是以攻为守,强渡沂河,攻敌侧背的战术,最终获得了成功。李宗仁高度评价了临沂反击战:“临沂一役,最大的收获是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这是新华日报刊出的板垣师团溃不成军的报道,这是临沂我军欢庆胜利的情景。

第三个序幕战藤县保卫战

由于第三集团军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弃济南、泰安、兖州,津浦线门户洞开。三月上中旬日军第10师团侵占邹县,逼近藤县,威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徐州。在315日大股日军向藤县城右翼迂回,进冯家河一带遮断了一线阵地和藤县城的联系。使藤县城成为了一座孤城。而主守滕县城的是川军编制的第22集团军,该部装备极差,武器主要是四川土制的步枪

、手榴弹以及少量土造的机枪,全军没有一门重炮,兵额也不足,名曰集团军,实际只有一师二旅八团,两万余人。但正是这支装备简陋的部队,打了一场及其悲壮的藤县保卫战。

这是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这是日军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他是有名的中国通,是老牌的侵华份子。这是第22集团军代总司令孙震将军。

我们看到的场景里面的尊雕像就是122师师长王铭章,下面我们看到的这段影像是1985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的片段,反映了驻守滕县的川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的最后三封告急电文

(影片)

这是当时在藤县保卫战牺牲的41122师师长王铭章。

这是当时的藤县县城图。

矶谷师团调属4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70多门大炮,将滕县城的东南北三面围得水泄不通。自19383176时起,日军的飞机、大炮实施密集轰炸,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王铭章师长向全体守城官兵下达了“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命令,并在向孙震总司令接连发出最后三封电报后,命令砸毁电台,指挥余部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王铭章在战斗中不幸腹部中弹壮烈牺牲,他同时也是台儿庄战役中牺牲的最高一位将领,。王铭章殉国后,他手下受重伤的300多名官兵也以师长为榜样,宁死不落入敌手,互相以手榴弹自炸。守城官兵仅有200余人冲出重围,藤县遂落入敌手这就是群略者进入县城后的猖狂景象,以及被损坏的滕县城。

122师参谋长赵渭滨和124师参谋长邹慕陶也在藤县保卫战中英勇献身。

王铭章师长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并在武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这是王铭章将军的忠骸和血衣运抵汉口时,万人空巷致祭的情景。蒋介石亲自为他主持了追悼会,并亲笔题词:“死重泰山”。(李宗仁,女作家评价)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毛泽东挽王铭章

藤县一役,历时三天半,毙伤日军2000余人,第22集团军牺牲达7000余人。我军伤亡惨重,这主要是因为敌我两军军事装备落差巨大。在展柜中您看到,当时我军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大刀片、手榴弹,然而日军使用的是重机枪、坦克、生化武器、毒气弹。中国军队是在用大刀长矛来和敌人的坦克、机枪在作战斗。

战前的台儿庄

大战之前,台儿庄一直是运河岸边的商业重镇,“商贾迤逦(yǐ lǐ),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时,亲笔御赐“天下第一庄”。日本帝国主义对经济富饶、水路交通发达的台儿庄地区垂涎已久,早在1918也就是大战前20就派特务对台儿庄一带的经济、资源、气候乃至民俗等十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调查。这是日本特务当时撰写的调查报告。报告中对台儿庄地区有几个村,村里有几口井,以及这些井的坐落位置都进行了详细的标注。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此次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

日本在挑起卢沟桥事变后于1938年初发动台儿庄会战。在方圆不足50公里的地域内先后投入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大部分兵力共3万余人。中国军队直接投入这一地区的有善于防守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和装备较好的汤恩伯第20军团,近十个师,约十万人。虽然中国军队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由于装备武器较差,所以仍是敌强我弱。

这是国民政府给孙连仲的委任状,这是第二集团军师级以上主要指挥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驻守火车站的30集团军军长田振南,42军军长冯安邦,驻守城内的31师师长池峰成,池峰成右翼掩护27师师长黄樵松。(布防在左翼的是张金照的第30师)

这是台儿庄战役前孙连仲、田振南,池峰城三人到前线查看防御攻势,这是孙连仲在与部署研拟作战对策。

这是中国各路大军开赴鲁南参加会战,沿陇海线铁路的急行军增援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通过运河浮桥抵达台儿庄。部队进入阵地前孙连仲作战前动员。

日军濑谷支队(第33旅团)支队长濑谷启,他是最早发起对台儿庄城内进攻的,后来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失利,被日军军部打入预备役。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的空军也赶来支援。这位是在台儿庄战役牺牲的空军上尉副大队长何信烈士。(景观箱)。 在台儿庄战斗正式打响后的两天,他率领我军14架飞机迎战敌机17架,击落八架,胜利返航时遭敌机二十四架围截,何信在油尽弹绝的情况下,驾机撞向一架敌机,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6岁。滕县失守后,日军矶谷廉介部先后侵枣庄,下峄县,杀气腾腾向台儿庄突进。1938323日,和中国军队遭遇,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当年中国军队为进驻城内,布防阵地,在运河上用木板和木船搭建了一条运河浮桥,作为通往台儿庄城的主要交通要道。324日,日军以飞机、大炮和坦克为掩护,像台儿庄城大举进攻。下面我们要经过的就是台儿庄运河浮桥的复制品,战役开始之后运河浮桥也是连接城内与运河南岸的唯一退路,请注意脚下安全。前面左手边有卫生间,右手边是安全出口。我们的正前方是“台城旧址”也是历史上台儿庄6座城门中的西门。通过浮桥后我们来看一下台儿庄城内巷战的部分。

过浮桥进城内

台儿庄砖城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东西、南北长各三华里。筑有六个城门,即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大北门(中正门)、小北门,城墙高一丈二尺,环城河首尾与月河衔接,城墙四周修有许多大小碉楼,作为防御工事。

324日,日军200人突破小北门,躲进小北门附近的泰山庙。

326日,日军增加了兵力,并补充了重炮、坦克和弹药。对台儿庄城内和南、北火车站进行狂轰滥炸。

327日,日军在9辆战车的掩护下,再次猛攻台儿庄,突破中正门,中正门即中正仁和之意,与蒋介石的字中正是一个历史的巧合,因为中正门得名于清朝同治年间。日军在占领东北角后与中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肉搏战。紧接着日军的主要进攻目标转向了当时台儿庄的制高点清真寺。仅一个清真寺就打了七天七夜的拉锯争夺战。至今清真寺的墙壁上仍然弹孔密布,弹片犹存。这里也是台儿庄战役乃至二战期间保留最完好的战斗遗迹。我们刚才所通过的运河浮桥就在这个位置。他是我军退守台儿庄城的唯一通道。战争的最后时刻,驻守城内的31师师长池峰成在得到孙连仲用血肉填筑敌人的炮火后,就下令炸毁唯一退路运河浮桥,破釜沉舟,与日军背水一战。

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孙连仲总司令亲赴前线勉励将士。这个半身铜像就是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展柜里向您展示的就是当时孙连仲在临时指挥作战部使用了仅42天的生活用品,展柜中的衣物是用孙连仲将军的小儿子孙鹏爱先生在2008年捐赠的。孙连仲携夫人晚年居住在台北,于1990年逝世,享年97岁。

战斗间隙,守城官兵仍保持着昂扬乐观的情绪,他们在与敌人拼杀的间隙,高唱战斗歌曲。《大刀进行曲》和这首歌是当时台儿庄战地普遍传唱的歌曲。孙连仲总司令报告第二集团军的战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这是蒋介石亲笔书写的嘉奖令。

现在大家看到得这幅油画讲的是第311822营营长颜省吾腹部中弹,肠子从伤口流出,他左手挽肠,右手持刀,继续指挥战斗的场景。这天正赶上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前线视察督战,当场嘉奖了全营官兵,并看着这位营长说:“真乃保家卫国之模范军人也”。颜营长被送到徐州后方医院救治,伤口尚未痊愈,就赶回台儿庄前线继续指挥战斗。这张照片展示的是第31师师长池峰城一边吐血一边指挥战斗的情景。

在池峰成师长下令炸毁浮桥的当晚,组织了57人敢死队,在奔赴战场之前,池峰城向他们每人颁发了三十块大洋,他们把大洋扔到地上,对师长说到,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这些大洋做什么,只求在我们死后,为我们立一块碑,让后人知道我们是为抗日而死的。这些战士都是在夜间着日军的服饰冲入敌阵砍杀日军,一夜之间夺回了城区阵地的四分之三,但是敢死队员最终只有13人生还。

您现在看到的照片是30176团三营营长仵德厚,他是当年敢死队的幸存者之一。仵老生前一直生活在陕西老家,2004年被凤凰卫视的记者偶然得知。2005年,95岁高龄的仵德厚在记者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台儿庄,被我馆聘为荣誉馆长,当时他还说台儿庄是他的第二个故乡。200766日仵德厚先生以97岁高龄在陕西老家逝世。在他去世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也是亲自为他写了挽联。

战役至此进入了最后的时刻。43日,蒋介石也是再次赴台儿庄前线进行了督导反攻。这是当时他与第五站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合影。

46日,在蒋介石一再命令要求下,汤恩伯第20军团最终南下歼敌。以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为主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台儿庄战役最终也获得了胜利。这是当时奉命前来指挥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官程潜以及第20军团的王仲廉和关麟征两位将领。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段影像资料与刚才大家在影视报告厅看到的都是由当时的外国战地记者伊文斯所摄。这段影像资料保存至今已有75年之久,十分珍贵。这张照片拍摄于193848日清晨,是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台儿庄视察,在火车站旁留下的永恒纪念。站牌目前仍旧保留在火车站的旧址上。1965年当李宗仁辗转回到祖国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说:“李宗仁先生一生为祖国和人民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归来。”在台儿庄大战期间,各国记者纷纷前来报道中国的抗战实况。当年,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台儿庄战场拍摄了许多有关战役的照片,并刊登在19385月份美国的《生活杂志》上。这位原籍匈牙利的记者总结说:“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的名字很多,像滑铁卢、葛斯底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这本杂志被枣庄市陈伟市长偶然间得到,并赠送给我馆保存。

请大家继续参观台儿庄歼灭战的辉煌战绩

台儿庄战役是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机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一万余只。

现在我们看到的照片中是战斗结束后中国军队缴获的各种轻重武器、毒气弹以及坦克车。据当时的参战官兵回忆说,中国军队每消灭一辆坦克平均要付出40~50人的伤亡,因此我军官兵也是把坦克称作铁老虎。刚才我们看到的影像就是由坦克上伊文斯和他的助手费尔诺所拍摄到的。后来伊文斯将这些资料整理,拍成了一部叫做《四万万人》的影片。该影片在美国公映后将所有的票房收入捐给中国政府支持前线的抗战。

现在我们看到的展柜中的这挺机枪,是当时城内的守军使用过的水冷式重机枪。这也是当时中国军队使用的最先进的武器。

台儿庄的战果是辉煌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三万余将士在此为国捐躯。现在我们看到的民族之光是搜集到姓名的4680名烈士名单。由于参战官兵主要是广西、云南以及四川的地方军队,很多官兵的姓名是无从考证的。愿这些无名英雄永垂不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战后的台儿庄

在经历了半个月的战火后,台儿庄城内皆是化为了一片废墟和瓦砾。现在我们看到的照片中既有被炮火摧毁的台儿庄火车站,也有日军溃逃前炸毁的台儿庄铁路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墙壁是城内清真古寺的一块弹孔密集的墙壁。198811月被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取走。这块墙壁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见证了在城内中国军队和日军激战的惨烈程度。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大型油画它的名字叫《血战台儿庄》。这幅油画是在今年的48日也是台儿庄战役胜利75周年纪念日由山东省美术馆馆长徐景峰先生捐赠给我馆的。这幅油画是徐景峰先生用两年的时间搜集素材一年的时间执笔完成的作品。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油画的背景是1938323日日本侵略军最早进攻的台儿庄中正门。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作战场景也是真实的再现了75年前中国军队以非常落伍的装备来重创日军坂垣、矶谷两精锐师团辉煌的惨烈历史。

给位游客这面请,小心台阶。

台儿庄战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国民党的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奋勇杀敌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也是给予了国民党友军大力支持。当时的游击队是将泰安以北的津浦铁路成段的炸毁,并在大汶口将日军空袭台儿庄的飞机成片摧毁,为台儿庄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台儿庄战役进行的同时,鲁南百姓也是大力的支援前线作战。当时许多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帮助部队运送炮弹、粮食,抢救伤员。这幅油画向您展示的是当地民众纷纷拿出自家的土特产慰劳军队,踊跃支持前线作战的场景。这张照片中的湖南籍女学生名叫刘守文,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报名参加了湖南长沙周南女中组织的抗日支援服务队,在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为了营救自己的连长不幸壮烈牺牲,年仅18岁。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和刘守文的遗骸则在66年后,也就是2004年才被运回湖南老家。

在进攻台儿庄的途中,渗透了法西斯主义和封建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侵略军公然践踏国际法,使用了毒气弹等生化武器,现正我们看到的照片当中是日军遗留在台儿庄未及运走的弹壳以及芝加哥新闻记者所披露的弹壳上写有“内有毒气,请勿打破”的罪证。除此之外,日军在黄庄、北沙河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日军在张山头村把一个九岁的女孩用刺刀刺穿后挑在肩上晃来晃去,将两个幼小的孩子和一年逾古稀的老人丢进大火里活活烧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台儿庄战役的影响。

1938年的48日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武汉三镇十余万民众举行了胜利游行,而这段影像资料就反应了中国军队庆祝胜利时的情景以及在得知台儿庄战役失利后日军对中国未设防城市进行报复性轰击的惨象。各大报纸也是纷纷发表了评论庆祝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台儿庄大捷是将亡国论、失败论的阴霾一扫而光,也是日本现代陆军自明治维新所建以来在海外战事所遭受的最大一次重创。当时的许多外国记者亲自赶到台儿庄内对战斗结果进行报道。就连极少对中国战场报道的英国《泰晤士报》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中国的战事形式绝非有利于日本。”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对台儿庄也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过,“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的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蒋介石在祝捷电中也说:“此次台儿庄大捷,幸赖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台儿庄战役距今已经过去75年了,在这里呢,我们应当时刻铭记的是先辈们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敌而血战到底的民族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做的是,继承先辈遗志,勇于为祖国复兴和海峡两岸早日统一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e73870a8956bec0975e354.html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讲解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