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美术鉴赏复习提纲一、填空选择题史前时期美术
1、黑陶中的蛋壳陶品种艺术成就最高。
2、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蛋壳黑陶因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3、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的杰出代表。4半坡类型彩陶中,最具有特色的装饰图案是鱼纹。
5比较明确的原始文字出现在龙山文化时期。
6、红山文化发现的泥塑女神像表现了对祖先的崇拜或寄托对大地母神、农业丰收、万物生育的虔诚祝福。
7、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8、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图像简洁醒目,反映了氏族兼并的重大历史事件。
夏商周时期美术
1、商代青铜器以饕餮纹、夔龙纹为典型纹饰。
2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是我国现在最早的绘画之一。
3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末期都城“殷墟”是我国都城规划、宫廷建筑的最初形式。4、甲骨文的内容是商王室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的“卜辞”。5、青铜器一般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类型。6、西周时期的青铜随葬品的组合种类主要是鼎、簋。

7、从春秋时期开始,砖已经运用于建筑。秦汉美术
1、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2、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3、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4、汉代美术创作的主要队伍是民间画工。
5墓室壁画是我们了解秦汉时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形象资料。6、山东嘉祥的武氏祠是东汉时期祠堂画像的代表。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
8、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堪称东汉陶塑之杰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1、《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2、南齐谢赫的《画品》以六法论为理论核心。
3、陆探微为南朝刘宋时人物肖像画家,根据草书体势创“一笔画”;创作出“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
4、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壁画的典型代表是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5、“书圣”王羲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数创作于永和九年的《兰亭集序》。
6、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因其艺术成就被称为六朝三杰。他们的画风被评价是“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7、乾隆皇帝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其书斋因有此三帖亦被命名为三希堂。

8、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在宾阳洞。
9、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谢赫的《画品》。10、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中具有“曹衣出水”风格的画家是曹仲达。11钟繇被誉为正书(楷书)之祖。
12、王献之代表作为《鸭头丸帖》、《洛神赋》。其中,《洛神赋》世称“行世小楷无出其右”。
13、三国时期吴国画家曹不兴,曾为孙权作屏风,巧妙地将笔误的墨迹补救成一只苍蝇,孙权信以为真。
隋唐时期美术
1、唐代人物画家周昉,创造的“水月观音”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教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2、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3唐代画马的名家是韩干,画牛的名家是韩滉。
4、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5、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而发展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是唐代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并称“二李将军”。
6、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通篡性质的著作是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而断代史著作则是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
7、我国历史上四大石窟是指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酒泉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8、代表初唐书法最高成就的当推书法史上号称初唐四家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9、盛唐时期书法艺术中享有“颜筋柳骨”之誉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10、唐代王维首创“破墨”的山水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11、吴道子绘画时所用的线条被称为“莼菜描”,其特征是线条富有变化、有顿挫起伏。12、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黄绿、褐、蓝、白。
五代宋元时期美术
1、南宋人物画家梁楷创减笔人物画,代表作为《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2、南宋以画“边角之景”而著名的画家,是马远和夏圭。
3宋代山水画家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
4、北宋书法四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5、宋徽宗赵佶在书法方面创出瘦金体,代表作品有《楷书千字文》。
6、以建筑为主要题材的绘画,因作画时需用界尺,故名“界画”。7李成的山水擅画寒林平远之景,在宋初极富盛名,被誉为“古今第一”。
8、范宽在山水画的树石塑造中有所创造,山石的岩层肌理用短条子般的皴笔,被后人称为“雨点皴”、“芝麻皴”。
9、郭熙的绘画理论著作《林泉高致集》中,首次提出山水画的“三远”,分别是“平远”、“深远”、“高远”。
10、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
11、五代山水画家巨然直接师从于董源,两人并称“董巨”。12、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

13、苏轼是宋代文人画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文人画理论的重要阐述者。14、李公麟的《五马图》的表现手法是白描。
二、名词解释史前时期美术1、黑陶
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黑陶工艺以造型见长,其特点是:黑、薄、光、纽。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形制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潍坊姚官庄出土的蛋壳黑陶盆口花柄圈足豆,轮廓曲折多变,造型稳健俊秀。2、彩陶
所谓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3、岩画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壁或岩石上的图画。我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东到黄海之滨,西至昆仑山口,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西南边陲都有分布。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夏商周时期美术1、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2、失蜡法
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失蜡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法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5世纪。失蜡法也称“熔模法”。3、青铜礼器
是用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一般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簋等容器。秦汉美术1、画像石
一种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词或石阕的建筑石材。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东汉时期画像石分布范围扩大,形成四个中心区域。其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象、社会生活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顾陆
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顾恺之、陆探微。陆探微的人物画师法顾恺之,顾恺之、陆探微二人

画风皆为笔迹周密的“密体”,因而并称“顾陆”。其中,顾恺之用线“紧劲联绵,循环超忽”,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其代表作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陆探微作画“笔迹劲利”,气势连贯,被称为“一笔画”。
2、“曹衣出水”
北齐画家曹仲达以画天竺风格的佛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人称其“曹之画,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这一风格特征吸取了印度笈多朝造像的特点,同时融入中原画风,是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曹仲达的作品早已不存,但从克孜尔早期壁画中可以感受“曹衣出水”的风采。

3、“二王”
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其成就首先在于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行书,开启唐楷、行、草一代新风。在此基础上,其子王献之自幼采各家之长,并变王羲之法为今体,“字画秀媚,绝妙时伦”,才华特别表现在行书、草书上。代表作品传有王羲之《兰亭序》、《官奴贴》、《姨母帖》等;王献之《鸭头丸帖》、《洛神赋》等。
隋唐时期美术1、青绿山水
中国古代山水画形式之一。中国古代山水画从绘画技法及材质上分青绿与水墨。其中,青绿山水多以线勾勒山水树石形状,以石青、石绿填色,其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画面金碧辉煌,有装饰意趣,反映出浓厚的宫廷与贵族审美气息,表现出宫廷山水古雅秀丽之美和灿烂辉煌之境,从而形成与水墨山水画完全迥异的山水画风格。现存青绿山水作品大都是古代服务于宫廷或宫廷画院的画家所作。


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自唐朝画家张璪。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外师造化”指画家从客观事物汲取创作原料,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进而对他所表现的物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即为“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有机结合,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这句话强调了通过摹写客观事物来传达人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做了深刻的概括。
3、颠张狂素
指唐代书法家张旭、怀素。张旭擅长狂草,书写全凭自身意气,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源流,无一点划不合规矩,代表作《古诗四帖》。怀素,晚年精于翰墨,草书别具一格,其书势若惊蛇走龙,骤雨狂风,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传有《自叙帖》等。


五代宋元时期美术1、白描
不着彩色而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既精密严谨,注重格法技巧,又包含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系借鉴前代的“白画”加以发展形成。这一单纯洗炼、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民族绘画的形式技巧,它的形成和提高,李公麟有着重大贡献,如他的传世作品《五马图》。白描画法在南宋以后颇为流行。

2、米氏云山

创造者是米芾、米友仁父子。父子皆以书画著名,并精鉴赏。米芾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他对江南山水的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信笔作画而不求工细;友仁画山水亦“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米芾的山水画真迹已不存,米友仁有《潇湘奇观图》等作品传世。
3、南宋四家
指活动于南宋的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绘画中心转向南方,画家们致力于塑造秀丽的江南山水形象,画风由北宋的雄壮浑厚转化为空灵雅秀,其特征在于:以劲奇峭拔的形象、简括的笔墨章法、截景式的构图,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李唐的代表作有《清溪鱼隐图》,刘松年有《四景山水图》,马远有《踏歌图》,夏圭有《溪山清远图》。
4、元四家
指活动于元代晚期的文人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动乱之际,生活中都有不得意的遭遇,艺术上受赵孟頫的影响,善画山水,兼工竹石,以绘画作品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他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的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彩浅绛,形成不同面貌。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和“自娱”而不趋附于社会审美爱好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和孤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代表作: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吴镇的《渔父图》,倪瓒的《六君子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三、作品分析题史前时期美术1、人面鱼纹彩陶盆
在滚圆的脸庞上,画着三角形的鼻子,修长的弯眉,眯成一线的双眼,头上戴尖顶饰物,或在耳旁画出双鱼,或在嘴边衔着两鱼。这种人面图案或与大鱼并列,或与网纹相伴。这种耐人寻味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堪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


2C形玉雕龙
C形玉雕龙,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属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钩,龙首作猪嘴形,长吻修目,头颈鬃飘摇。是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夏商周时期1、《人物龙凤图》
1949年湖南处墓出土的战国帛画。图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其上方画一只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条张举双足,身姿矫健,尾部卷曲的龙。所变现的是此女子的“灵魂”在被想象为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下,升往仙境的情景。画面上墨笔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黑白色块的对比,点、线、面结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理想化的凤鸟形象,是综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华丽的鸟类特点创造而成,并赋予作为神灵的凤鸟形象以雄健奔放,轩昂非凡的气势。2、莲鹤方壶
为春秋中期所铸,器上遍饰卷曲缠结的龙纹,两侧有龙形双耳,四角装饰有兽形,圈足下有两个回头的怪兽承托,壶顶四周装饰盛开的双层莲瓣,壶盖上立一展翅欲飞的仙鹤,形象生动,气宇轩昂,自由舒展,使庄重的铜壶添加了昂扬活泼的情调,与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风格大异其趣,寓示着新时代的变革。秦汉美术
1、马王堆T字形帛画
帛画是指画在丝织品上的一种绘画样式。马王堆T字形帛画是表现葬墓人对死者的祈愿,即飞升仙界的愿望。全图共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上端天上部分正中画人首蛇身的宇宙或生命的主宰之神,两侧有仙鹤唳鸣,右角画带有金乌

的太阳及扶桑,左角画带有蟾蜍和玉兔的一弯新月,一女子飞奔月亮,应为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天宫的下端有天阙,两司阍守门,又有神豹护卫,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中段人间部分画女主人的形象,她身材肥硕,衣着锦绣,神态庄重,前有人跪迎,后有侍女相随,极力渲染其作为长沙国丞相夫人的尊贵身份;中段下部画厅堂中设案摆列鼎、壶、羽觞,两旁有人跪坐,当是向死者致祭。下端地下部分画一裸体巨人手托大地,立于两条大鱼背上,可能是传说中的地神。这个作品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点:一,在构图上,通过穿璧的蛟龙,将人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二,墓主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迎与随从婢仆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墓主身份或画成正侧面,画成五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三,各种神禽异兽,姿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展示了西汉绘画的卓越艺术水平。
隋唐时期美术
1、分析展子虔的《游春图》
展子虔经北齐、北周入隋为官,他的青绿山水画在当时标志着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成熟。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画中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经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进而趋向成熟。画面取俯瞰式构图,重叠的山岗,平远的河水,确实取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以及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以前只是在理论上探讨过的山水画技法,这时候已经能部分地做到了,反映出作者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的能力显著地提高了。从画面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点等方面可以明确看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成就与面貌,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开创了山水画的端倪。
2、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此为宋代摹本,是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此图描绘从西汉到隋朝十

三位皇帝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气质和性格特征。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遵从“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人物安排原则来处理人物的大小和前后次序。以重色晕染衣纹,色彩效果凝重,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用线多为粗细均匀的铁线描,体现出初唐人物画的特征。
五代宋元时期美术1、《朝元仙仗图》
被元代画家赵孟頫鉴定为北宋画家武宗元作品。图卷为壁画粉本小样,描绘道教帝君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祗的行列。这些人物中,帝君庄严丰满,女仙端丽多姿,神将威武狰狞,男仙则有肃穆度世之风,具有类型性的表现特点,而非强调神仙的个体特征。画家通过对行列中人物疏密、高低、动作、衣裙、头饰和各种道具的精心安排,使得画面流动多变,变而不乱,造成队列缓缓前进的感觉,有优美的韵致,亦有舒缓的节奏。全画以莼菜条式的线描勾出,劲挺流利,满壁风动,从小样可想见当时壁画绚烂辉煌的效果。
2、《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长达三丈,画中景物丰富,布局严整有序,以鲜明浓艳的青绿为主调画出山河锦绣的绮丽风光。山回路转,江河纵横,渔村山庄,亭桥关隘都布置得合情合理,并点缀以种种生活景象,用笔工细而不拘板,且辅以水墨渲染,与唐人仅以勾填的青绿画法相比,技法上已有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体现了北宋青绿山水画的巅峰。这种青绿山水在当时宫廷及贵族中颇为流行,至南宋时擅用此法者有赵伯驹等人。


3、《泼墨仙人图》
南宋减笔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其作者梁楷曾为南宋画院待诏,其性格豪放不羁,人称“梁疯子”,《泼墨仙人图》是其代表作。图中绘一秃顶袒胸露腹的仙人,一足在前,似在行走,但步履踉跄,似有醉意。脸部的眉眼鼻嘴挤成一堆,下巴胡子邋遢,憨态可掬,颇为可爱。全图勾画极其简略,仅勾描局部小的轮廓,而占画面大部分的衣着则以“泼墨”之法用粗笔蘸墨横扫,墨色变化酣畅淋漓,质感极强。可以说,梁楷洗练放逸的减笔画,作为人物画创作的技巧的重大突破,在人物画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四、简答题夏商周时期美术
1、请简述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1)目前为止,战国帛画共发现两例,其一为《人物龙凤图》,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合掌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另一幅为《人物御龙图》,描绘的是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两幅帛画的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2)艺术特点是: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2)以线造型,勾线流利挺拔,笔致婉转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3)人物形象皆为正侧面的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隋唐时期美术
1、简答王维对山水画的贡献
1)王维是唐代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引领水墨山水一派。王维没有山水画作品留存,但据记载,王维的作品,线条劲爽,用笔利落。
2王维的创举在其以诗入画,从而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北宋苏轼曾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创举还在于以水墨代青绿渲染,创“破墨”山水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并且以辋川为题材,为文人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宋元时期美术
1、简述对“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认识。
形容五代时期西蜀花鸟画家黄荃、徐熙的不同风格。五代时期的花鸟画有重要的发展和创造,特别是富庶安定的西蜀及南唐地区的成就更为突出,超越了唐代的花鸟画水平。其中尤以具有不同画风的黄荃、徐熙为代表。他们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形成了面貌迥异的风格:黄荃为西蜀宫廷画家,继承了唐代花鸟画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乎看不出勾勒的痕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因此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出身于南唐士大夫名族,终身不仕,过着放达闲适的生活。常游于田野园圃,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徐熙注重“落墨”,有“落墨花”之称。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略加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画面清新雅致,野趣盎然,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宋人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从而出现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以画家风格为分野的花鸟画派。
2、分析作品《清明上河图》
1)作者张择端是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家,擅长画建筑,车船等风俗题材。2)《清明上河图》:
1)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全景式构图,笔法严谨精细。
2)内容分为三个段落:a.开首为郊区田野风光。B.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C.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高度历史文献价值。

3)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如漕船、骆驼队、毛驴队等都被有条有理又真实自然地组织在这一宏伟的画卷中。
4)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接近中央的部分,种种矛盾,构成全卷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
5A.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B.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C.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及周密不苟的艺术表现,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770fcc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1.html

《美术鉴赏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