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听课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最波澜壮阔的浪潮,屹立于潮头的无疑是李白。高中课本收入李白的古调《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难度之大绝非一课时就能解决。所以,我觉得,仅仅利用一课时,要把这篇“奇”诗讲清讲透,必须要抓住本诗的难点。只消专注本诗的气脉主干,其它的枝蔓太多、太杂,可以“留白”于课后,一节课留有余味不也很好吗?
教师引领学生鉴赏本诗时,首先就提出本诗的特色就是“奇”,接着领读、通读,细细体味,随后,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精彩之处,随手划出,精细品味。其用意和方法是好的,但,这种自由散读、散讲是否不容易突出全诗脉络呢?教师在解读学生的理解品评时,不得不小心翼翼,领着学生向难点重点处靠拢,这种有的放矢的小心让学生也感到努力探索的艰辛,师生共同艰涩地跋涉在诗的字句中,真不容易呀!
李白处于盛唐时代,对功名利禄还是充满期待的,可是李白却对随之而来的没落与腐朽弃之如敝履。李白长安三年,扮演着弄臣的角色,萎缩成一名宫廷诗人,他难以忍受,为帝不容。“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他带着那种极大的抱负,带着强悍的生命冲动以及巨大的失落开始了游历生活。
李白寻仙,神仙躲着他,却让诗神和他相会,将灵感注入他的一场酣梦。李白一直相信神仙在山上而非海上,“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他描写山中的诸神与诸仙,“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

之人兮列如麻”。好多神仙,列队欢迎他。然而,梦醒了,摸摸枕席,换回现实感。神仙飘然而去,“失向来之烟霞”。现实感由枕席延伸至官场,奇句如异峰突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此一句诗,十年不蹉跎。摧眉折腰不开心,古今皆然。
讲解本诗,一定要抓住主脉。教师也要尽量展现逸世高蹈之风,若只是一味以赏代诵不行,以诵代赏也不足取。李白善于写古韵,大约更符合他的个性。抓住诗中点睛字句,说清楚“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到“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之间的联系已经足够。我个人认为,这堂课教师有些急,有些散,收放应该更精细些。当然,这是有些苛求,毕竟,诗歌鉴赏课师生之间的默契更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64071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c.html

《梦游天姥吟留别听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