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看美国工厂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1-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午休期间,看了纪录片《美国工厂》。这是一部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主要讲述了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建厂及生产经营期间,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劳工矛盾。此片一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国内也引发很多的讨论。

我看完后感触很深,特别是看到国内的工人在国外为了业绩达成既要与当地工人博弈,又要忍受思乡的痛苦时,内心也无法平静。网上很多讨论是关于文化差异的解读,还有对福耀玻璃的力挺。而对于我的最大感受反而不在这些差异上。

我开始对比和反思,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哪个生活更幸福,如果让自己在两种方式间选择,该如何抉择?
对于看惯了国内流水线生产的国人来说,对记录片中美国工人的第一反应是懒散、没有团结意识、没有进取心、太矫情了。既想要有工作,又想要有好的环境,轻松氛围,高薪酬,还要有跟老板公平对话的权利。在我们看来,这简直就是白日梦。而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美国梦的根基,是人生的信仰。为了维护他们的这种信仰,宁愿在失业的绝望中度日,寄居在亲人地下室。

片中国内生产车间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唱司歌、排队、开会、相互鼓励,所有的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看起来气势恢宏。车间的工人们不停地劳作,熟练的程度令美国学习团咂舌。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每个人都激情四射,努力工作,创造了福耀玻璃的光辉。而这种伟大成就的后面是工人们背井离乡,在厂区吃住,为了提高效率,把自己锻炼成了像机器人一样的劳作者。

抛开人权、效率、效益这些评价不讲,我们去思考这两种工人谁会过的更幸?恐怕都不算幸福。我在美国工人身上看到了失业的恐惧和绝望,而在中国工人身上看到的是背井离乡的无奈和思念。我觉得,带来这种不幸福的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快速发展的社会。

社会快速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富足,我们是受益者。可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生活节奏、带来了贫富差异,使得每个人都要从小承受各种压力,在快节奏轨道上奔跑前行,要不然就会被淘汰。在这种长期的压抑下,人会变得焦虑、绝望、暴躁,进而引发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又是受害者。

真正给我带来冲击的是记录片最后的片段,技术人员在向曹董事长汇报机器手臂代替人工的进度,以及后期取代人员的计划。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不可能像机器那样不停歇运转。在高度发达的机器面前,不管是美国工人还是中国工人,都是一样的低效,都无法逃脱被取代的命运。

我们无法阻止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脱离社会进步带来的便利生活。我们也应该适度放缓节奏,等一等人类适应的脚步。


影片开头,20081223日,圣诞节前夕,牧师带领大家在祈祷,为即将关闭的工厂。影片中的每个人表情平淡,虽然牧师说这很严重。如果当时的人群,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很辛苦,按揭的房子、汽车等被收走。知道若干年后,他们将加入一家中国人企业,接受相对低薪、相对安全保护薄弱的工作。如果提前知道这些,他们会向通用妥协吗?会提出降低自己的收入,以保证工厂得以继续生产。毕竟,普遍把美国汽车业的衰退归咎于美国工人及其工会。

几年之后,美国代顿市,福耀这位救世主出现了,给了当地上千个工作机会。重新找到工作的人,憧憬着重回中产阶级生活。

福耀建厂一开始,双方的克制与期待,点点滴滴,被记录在镜头中。工厂的美国管理者对到来的福耀人员,热情地拥抱。曹德旺先生的不要刺激他们的言语。老板一句话,一扇门被美方管理者从新做了。美方管理人员,对于开业庆典时候,参议员讲话提到建立工会的事情,表示要把参议员的脑袋砍下来。美方员工也在竭力维持合作关系。

逐渐地,镜头下曾经的欢愉,被指责和抱怨替代。劳动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达标;劳动保护弱,安全防护不够,工作场合不舒服。

美国员工建立工会的口号响起,传单散发;福耀对员工加薪,请中介做工作,让美国员工参观中国工厂。

最终,以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建立工会这件事情上,福耀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而因为劳工冲突而失业的人,落寞地反思自己的得失。随后在2018年度,福耀获得了盈利。

影片结尾,工厂的管理者在向曹德旺先生汇报,即将采用机器人取代人力。

一部作品,如果一千个人看了,有一千个看法。这部作品就是精彩的、是美的体现。得益于曹先生的克制和开明,我们看到了这样充满冲突的电影。

流传,华为的任先生讲,如果人工智能应用的到工业制造,制造业会重新回归欧美。曹先生算过账,虽然美国人工比中国贵,但是美国的电费、土地、天然气、税收比中国有优势。现在AI已经在工业上开始应用,并且应用速度在增加。

831日,在上海的世界AI人工智能展上,微软和IBM带来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就是应用到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比如采用人工智能质检产品、人工智能辅助3D工业设计。当然,阿里和腾讯等中国企业也在向非消费者领域发力,比如钉钉考勤、微信打卡。

是福耀完胜了,还是资本完胜了?是美国赢了,还是中国胜了?没有回报的投资,资本肯干吗?

曹先生的宏伟画像,被悬挂在福耀。曹先生把手中的供香,插入香炉中,恭敬地向佛祖叩拜。他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想自己到底是罪人还是有功劳的人。

曹先生最后讲,人活着,就是要干活的。大概没有人会否认吧。

没有工作的人生,你要吗?没有尊严和安全保护的工作,你要吗?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首先我先说下我对纪录片的看法,纪录片是电影的一种类型,以一种写实的方式记录一些影像,但是写实的东西不代表客观中立的真相,一个个镜头也是人拍出来的,那么就不可避免带有导演的主观倾向,那么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为什么奥巴马会买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这些我都不想谈,我只想谈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观后感。

今年是2019年,我们刚刚度过了祖国母亲七十周年华诞庆典,看完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大阅兵,而我自己也将迎来三十岁的生日,子曰,三十而立,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小我和大我的关系,这个时代的声音是如此的嘈杂,小我如何立?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中国是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也许赋予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最大的想象力,也想象不到今天的普通人也能有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我们走过了活下去,站起来的阶段,现在应该是走在强起来的路上,大我是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离不开亿万小我的努力,所有的小我也获得了回报。社会的组织架构也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最开始小我的共识一致,现在的小我的追求已经发生了分裂。少部分小我犹如坐上了飞机,获得了较大的回报,大部分小我获得了大小不一的回报,在过去读了很多成功学的书籍,现在回头看,几乎没有复制的可能了。

每个人都有他的是民族属性以及阶级属性,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这么划分成四种,中国资本家,中国工人,美国资本家,美国工人。

资本其实是没有国界的,资本是逐利的,短期可以投资亏损,但是长期的目的一定是要盈利的,这并不以曹德旺本人的意愿所转移,所以资本是天生厌恶工会组织的,单个工人是弱势的,但是抱团的工人是有谈判的力量的,此处不讨论美国工会制度的优劣,因为我并不太了解这个。

工人也是没有国界的,在排除掉偷奸耍滑的人以后,我认为大多数工人都是试图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拿好自己的那一份薪水,纪录片里有一句话,那个美国工人说美国员工就是太烂了,我是不同意的。我不觉得片子里的中国工人,年累月的加班,在低安全保护条件下工作,离开家乡,与孩子分离,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的父辈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996甚至997的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后代可以不996

美国工人的窘境就在于,他的生活成本决定了他需要相对于中国工人更好的薪资待遇才能生存,然而产业已经发生了转移,汽车工厂乃至其他的各种工厂已经转移到了其他工人薪资条件更便宜的地方去了,而这种情况何止发生在工厂
中,互联网公司不也是一样吗?甚至可以说互联网公司的外包条件更充足,美国互联网公司把活外包给国内北上广深的程序员,北上广深的活可以外包给二三线城市的程序员。雇一个相近技术实力的普通美国程序员可能在北上可以雇两三个,在二三线可以雇佣七八个。

现在有些话题其实挺火的,就是现在的9095后员工不好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父辈拼了命的996,是希望他们可以965,他们的前辈告诉他们,按部就班的努力工作,认真学习,那么就一定可以出人头地,但是很多成功的经验忽视了时代的红利,如果说百废待兴的年代是一百个萝卜一千个坑,那么现在也许是一万个萝卜两千个坑,造坑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萝卜的速度了,而且之前坑里的萝卜还使劲的踹后面的萝卜,他们想把坑留给自己的小萝卜,那么既然抢坑这么难,佛系青年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大我截止到现在的成就是辉煌的,但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偶尔会走下弯路,对于大我来说,那也许是一个经验教训,但是对于小我来说,也许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在纪录片的最后,讽刺意味的结局就是,工厂的解决方案是用自动化的机器来替代员工,那么在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如火如荼的今天,是否会出现连出卖最廉价的劳动力的机会都丧失的情况。

也许我们正身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中,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这一切都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小我,大我由亿万个小我组成,大我深切的影响着每一个小我,小我如何立,三十岁的我暂时还没有找到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78bf15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0.html

《精选最新看美国工厂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