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31 17:38: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2019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夏季气温不同,所以形成高低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这气压中心切断气压带,使气压带断裂成块状;而南半球陆地面积很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所以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故选C。

考点:大气环流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带,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即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所在,故A正确。山西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水资源短缺,因此山西不适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故B错误。山西是我国能重化工基地,今后还须进一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故C错误。另外,山西省应立足优势资源,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建设。

下图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3.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      )

4.该图所示可能是   (      )

5.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

【答案】

3.B 

4.C 

5.D

【解析】

试题分析:

3.在判断局部闭合空间时,判断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P点的气温可能为12~16℃或20~24℃.故选B。

4.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故为南半球,又因为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故为南半球夏季,因此本小题选C。

5.若要建海滨浴场,从气候因素考虑,必须天气晴朗,全年气温较高,以吸引游客,满足浴场的运营。所以必须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根据等温线的变化趋势,此为南半球,N地在大陆西岸30°~40°S之间,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而M地大陆西岸的40°~60°S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阴冷。综合气候因素,选择N地作为浴场建设地。故选N。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等温线图)的判读、海滨浴场的选址。

6.下列地形区基本不属于山区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都是地形崎岖,属于山区,而内蒙古高原地表平坦广阔,所以不属于山区。故选B。

考点:山区

点评:本题考查对山区地形的判断,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各地形区的地区特征。

7.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所以水田的分布是分散的;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但长江三角洲的土壤是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故选D。

考点:长江三角洲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因素。

8.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河口三角洲与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水源丰富,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河流汇合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是聚落发展的理想地之一。河流发源地地形相对复杂。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条件与聚落的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然条件与聚落的形成。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问题。

9.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

10.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11.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答案】

9.B

10.B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9.通过“土地土地利用结构表”可知,2010年与1980年相比,耕地面积比重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比重增加,因此,1980年河流的含沙量较高,选B。

10.R和T之间的河段,东坡为缓坡,可修建梯田,进行粮食生产,西坡为陡坡,可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故选B。

11.题干要求合理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而前三个选项都为偏重某一方面,是不合理的,只有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才是合理的作法,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农业区域的综合开发。

点评:本题组以“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为背景,考查了低山丘陵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该区环境问题如何治理、农业区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问题。

12.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13.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答案】

12.D

13.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

12.从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总量,因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故②错误。

13.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环境污染严重,是山西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14.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与岛屿,海湾常深入内陆且两岸陡峻,这是某种地质作用形成的海岸景观;北部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形成该种海岸的地质作用和北美洲的哪一项自然地理特征有关  (   )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材料表述的海岸地貌为北欧的峡湾,为冰川侵蚀地貌,与五大湖的成因一致。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5.如图示意某地区地形,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注意图示的指向标。A项图示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南向北流;错误;B项图示a河穿越两条等高线,而b河穿越三条等高线,故a河的落差比b河小,B项错误。C项图示P处海拔为100—200M;山峰的海拔为500—600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500M;C项错误。D项图示陡崖顶部最大的等高线为400,说明陡崖顶部的海拔为400—500M。故可能为450M。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17.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答案】

16.BC

17.CD

【解析】

试题分析:

16.仔细读图,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云贵高原。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地形更平坦和土壤更肥沃。答案选BC。

17.乙地位于华北平原,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选用优良品种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答案选CD。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对比。

吐鲁番葡萄藤蔓剪枝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在秋末葡萄藤埋土前完成,夏剪指生长季节的修剪。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下列关于冬剪和夏剪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冬剪利于葡萄藤下架覆土,夏剪利于葡萄果实增加光照②冬剪利于剪除患病虫的藤蔓,夏剪可去掉无用的芽和新梢③冬剪和夏剪主要是为了提高葡萄品质④冬剪和夏剪主要是为了增加葡萄产量

19.秋末冬初,吐鲁番各地开始对土地开深沟,葡萄藤下架并用土覆盖,来年再拨去覆土,重新上架。将葡萄藤下架并埋土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

18.A

19.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8.由于第一小题资料里除了给出剪枝时间段外没有其它相关信息,所以我们要联系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知识,分析出不同时间段剪枝的目的。冬剪可以减少部分枝蔓,有利于葡萄藤下架覆土,夏剪将不同的蔓从基部疏除,作用是抑前促后,改善风光条件,利于葡萄果实增加光照,冬剪利于剪除患病虫的藤蔓,夏剪可以去除无用的芽和新梢,冬剪和夏剪主要是为了提高葡萄品质,对于产量的增加无益,故本题选A。

19.吐鲁番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低,下架埋土覆盖,可以减少冻害,故本题选A。

20.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地带(如海岭、海沟)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板块;在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碰撞处,一般会有隆起的岛弧和海岸山脉;海岭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不管是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故选AD。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21.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洋流会加剧海洋污染的扩散,顺着洋流航行可节省燃料,寒流对大气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有上升流的海域鱼类资源丰富。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知识点】大气受热过程

23.图中两条线分别为0°等温线和铁路线,读图回答。(12分)

⑴ 图示季节为    。(2分)

⑵ 图中A地纬度与B地相差约30度,但气温却相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分)

A地                                   

B地                                   。

⑶ 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是            ,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2分)

⑷ 图中铁路沿线自西向东经过的自然带有                            、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    为基础的。(4分)

⑸ 影响C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1分)

【答案】

(1)冬季  

(2)A处受暖流及西风影响,B处受冬季风影响大。

(3)资源丰富。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4)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水分             

(5)旱涝灾害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上0℃等温线向南弯曲,表明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所以为冬季。

(2)0°C等温线在A处的大西洋中明显朝北弯曲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以及西风带来的大洋暖湿气流导致的。0°C等温线在B处的中国东部地区向南弯曲主要是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冬季风势力强大且距离中国东部地区近。

(3)图中阴影部分为北亚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是自然资源丰富,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不利的自然因素是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4)亚欧大陆桥铁路线沿线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西向东经过的自然带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其分异基础是水分。

(5)图中C国为印度,是著名的水稻生产国,热带季风气候给它带来了丰富的水热资源,但印度半岛降水的年际变化大,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水过多,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水不足,易造成旱灾。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涉及的考点有影响气温的因素、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试题综合性强,考查全面,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24.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                   灾害带与                        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图判断, 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答案】

(1)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  环太平洋灾害带(2分)

(2)气象灾害,如干旱;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水文灾害,如风暴潮(3分)

(3)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泥石流等(2分)

(4)泥石流(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有两条:一条是环太平洋几百公里宽的地震、台风、自然灾害带,二是北纬20°-50°之间的北半球中纬度环球自然灾害带,是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集中的地带。

(2)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水文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3)III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纬度较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易发生旱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处在沿海地区,并且纬度较低,易发生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处于丘陵区,地势起伏明显,加上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根据图示信息,Ⅳ地区位于西南横断山区,夏季多暴雨,地形起伏大,属地震多发区,岩石破碎,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应最为集中。

考点:自然灾害的分类和分布。

2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材料二: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新区将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

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1)贵州省一月平均气温的递变规律是___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贵州省七月平均气温的递变规律是___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贵安新区布局的航空航天工业属于_______指向型工业;影响该新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

(3)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布,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

(4)贵州省所属的气候主要类型为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

【答案】(1)一月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递增 纬度;七月平均气温自东向西递减 地势  (2)技术 交通  (3)多地下河和溶洞,容易导致地表水下渗,造成农业缺水; 生态脆弱,容易发生土地石漠化,导致土地退化 (4)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析】(1)由图示可知:贵州省一月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递增,主要是纬度影响;贵州省七月平均气温自东向西递减,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2)的航空航天工业是技术导向型工业;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交通、市场及货品来源,该新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形成的主要得益于交通便利。  

(3)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和溶洞,容易导致地表水下渗,造成农业缺水;地表起伏大,土层薄,植被少,生态脆弱,容易发生土地石漠化,导致土地退化。 

(4)贵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总体分析】

26.读“我国南海区域简图”(下图,图中虚线是等深线),回答下列问题。

(1)M处海底地形是    ,其特点是    。该类海底地形区蕴藏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岛屿可拥有   海里的领海;外延至   海里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的权利。

(3)N地是莺歌海盐场,简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4)近年来,我国海警船、渔政船开赴南海,开展常态化巡航,其主要意义有   

【答案】(1)大陆架  海水深度在200米以内,坡度平缓 石油(或油气)  (2)12   200  (3)有平坦广阔的淤泥质海滩;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强烈   (4)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强化海洋国土意识、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

【解析】【整体解析】

本题考查南海海域的相关知识。(1)根据图示,M处的地形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分析得出。大陆架处常含有石油(或油气)等矿产资源。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可拥有12海里的领海;外延200海里作为其专属经济区。(3)盐场的形成要考虑其海滩条件和晒盐天气条件。(4)常态化巡航的主要意义是国防安全意义、区域发展意义等。

(1)根据图示,M处海水深度在200米以内,坡度平缓,反映其海底地形是大陆架。该处常含有石油(或油气)等矿产资源。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岛屿可拥有12海里的领海;外延200海里作为其专属经济区 。

(3)莺歌海盐场的形成要考虑其海滩条件和晒盐天气条件。这里有平坦广阔的淤泥质海滩;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强烈,这些都是晒盐优势条件。

(4)常态化巡航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强化海洋国土意识、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

27.读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                  ,   

B.                  

C.                  

(2)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                

乙.                

丙.                

(3)写出河流的名称:

E.                 

G.                 

【答案】(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松花江;乌苏里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是基础知识考查题,根据图中各字母的位置直接写出名称即可。

(1)读图可知,A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B是位于东北平原北部的小兴安岭;C是位于东北平原东部的长白山。

(2)读图可知,甲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的三江平原;乙位于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的松嫩平原;丙位于辽河流域,为辽河平原。

(3)读图可知,E为东北平原中部的松花江,G为中俄边界处的乌苏里江。

28.(15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表

材料二:浙江省产业集群状况十分典型。全省从专业化类型看,主要有绍兴的轻纺产业群、海宁的皮革产业群、嵊州的领带产业群、永康的五金产业群、永嘉的纽扣产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群、桐庐的制笔产业群、诸暨的袜业群等。这些产业群已经成为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生产和创新基地。(如下图)。

材料三:这几天,张浩的心情有些纠结。“真有些想不到,居然吃了个闭门羹。”让这位绍兴市就业管理局副局长感慨的是,前些天,该局和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联系,想在春节后带一些企业去招工。不料却遭到对方婉拒。 “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张浩说。在他的印象里,以往都是对方政府来拉关系,希望能将他们当地的农民送到绍兴来打工。可如今,想主动去招对方不欢迎了。

(1)30年来,我省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3分)  

(2)简述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产业集聚的主要优势。(6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6分)

【答案】(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扩大了林地、草地和湖泊的面积。(共3分)

(2)分布特征:杭州湾沿岸和东南沿海地区分布密集(分布多、密度高)。浙江中西部地区分不少,密度低。(2分)优势:加强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有利于开拓市场;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4分)

(3)答案略,答出原因措施各答出3点以上得满分

【解析】略

29.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方向是以东北和西南为主。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受经济发展和气候影响的影响,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五大湖区人口外迁主要向西部和南部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的是人类中心论思想。

【答案】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人类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自然因素,过度夸大了人类的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而忽略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故属于人类中心论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特征。

31.人类中心论的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经过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和人地伙伴论三个阶段。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32.暖流的水温比寒流的水温高。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若洋流温度高于所流经海区温度则为暖流,反之为寒流,不同纬度的暖流和寒流的水温没有可比性。

考点:暖流、寒流的划分

33.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加强国际协作。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解,较简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国情不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相同,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故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故该题说法是错误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5ed074c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b.html

《2018-2019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