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21 21:38: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考试目标】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能辨析论据类型,概括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能辨识、理解论证的方法和方式,理清论证的结构;能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能辨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

【考点透视】

一、 论点:

论点是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论点应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句子。它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查中,对中心论点的把握和表述一般都是必考的内容。

辨识文章的中心论点须先统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文章的论点表述十分明确,可以直接找原话。有的文章的论点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一般来说,分析文章的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的论点。另外,可以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二、论据:

本考点主要包括:①辨析论据类型并理解其作用(论据类型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史实、数据、图表等;理论论据包括正确论断、名言、警句及科学原理公式等);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③按要求补写论据;④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论证:

①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A.举例论证(摆事实),即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的事例证明论点;B.道理论证(讲道理),即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C.对比论证,即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D.比喻论证,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②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考察的重点是论证的结构层次分析。

其次,论证结构主要还有以下三种:

A.并列式,就是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B.对照式,就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

C.层进式,就是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另外,按表达方式来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还呈现出“先叙后议”或“议——叙——议”的结构样式。

论点、论据题型】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应试技巧:

1、 看形式:肯定的陈述句

论点型:一句话(有主语和谓语或谓语和宾语)。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是题目

《修炼善良的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构建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修炼一颗善良的心。

2、 看题目: 论题型:一个词或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宽容与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问题型:文中回答问题的句子。

《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快乐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3、看开头:注“我认为”“总之”“由此可见”等具有标志性的词语

4、看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

6、看论据:所有论据证明的共同点即是论点

5、看结尾:总结性语言(往回找意思相同的句子)

二、本文从哪些或角度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应试技巧:

将本文的分论点依次摆上即可。若文章有正反两方面的论证,则也要摆上。

三、文章如何引出(提出)中心论点的?

◎应试技巧:

1、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 论点前有一部分文字:

【思路】摆事实、讲道理、采用对比、比喻、设问等手法、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

3、 结尾才提出论点:

【思路】分析整篇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其次。。。。接着。。。。。最后。。。。。

四、论据的作用分析:

例:2009年北京中考试题:《俯而学与仰而思》

第20题.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列举赵括与司马迁的例子各有什么作用。(2分)

◎应试技巧:

【思路】写上离论据最近的分论点。

五、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补充论据)

◎应试技巧:

写出论据为什么可以证明论点

六、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

◎应试技巧:

抓住关键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含义理解

论证题型】

一、本文(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应试技巧:

(1)事例论证(例证法):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论证了哪个离它最近的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具体充实地论证了哪个离它最近的分论点,更具权威性。

(3)对比论证:通过。。。。。。与。。。。。的正反对比,更加突出了哪个离它最近的分论点 。

(4)比喻论证(喻证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哪个离它最近的分论点 。

二、分析论证过程:

◎应试技巧:

(1)、针对某个自然段或意义段:

【答题格式】首先提出了怎样的论点(论点是怎样提出的);接着列举谁干什么的事例或引用了谁说的话,采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哪个离它最近的分论点,最后得出怎样的结论。

(2)针对整篇文章分析论证思路:

【解题思路】:A/分层次---归结分论点

B/按顺序摆分论点(首先。。。。。其次。。。。最后。。。。)

三、议论文的语言:

◎应试技巧:

1、严密性:

【考题形式1】:词语的表达效果:像“一定”“之一”。。。。。。

【答题格式】:解词+更加严密的论证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考题形式2】:补充论证的作用:(多数是在文章的倒数第2段)

【答题格式】:本段补充论证了。。。。。。+使全文逻辑更加严密,论证更加充实,说服力更强。

四、词语、句子、段落的位置是否可以互换?或根据内容选句子

◎应试技巧:

【解题思路】:找前后照应和逻辑关系

五、段落作用

◎应试技巧:

1、作为论据论证论点;

1、 开头段落: 2、引出论点或论题------摆上论点或论题;

3、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

4、论证了。。。。。的重要性

【答题格式】:内容+所选作用

2、中间句子:主要是承上启下(具体分析)

(一)

难得寂寞(李秋生)

①傅雷先生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大师,他以卷帙浩繁、技术精湛的译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被学术界称为一两个世纪也难得出现一位的巨匠。

②他16岁时赴法留学学习艺术理论,刻苦攻读,得以观摩了解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③他1931年秋回国,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大师级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的重要作品,并把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的《艺术哲学》引进中国人的视线,且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堪称“傅译”。傅雷艺术造诣深厚,不仅在翻译方面,而且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自己没有弹过钢琴,却能培养出傅聪这样一位世界知名的钢琴家。他没有学过专业美术绘画,却能够赏识当时并不出名的著名国画家黄宾虹,显示出其独特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④人们不免会对傅雷这样的“天才”产生兴趣。有人说,傅雷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寂寞。傅聪曾经这样评价过他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一个寂寞的先知,一头孤独的狮子,愤慨、高傲、遗世独立……”傅雷自己也曾一再告诫儿子傅聪,“要耐得住寂寞”。著名翻译家、傅雷好友杨绛女士在《忆傅雷》中讲道:“傅雷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墙洞里的小老鼠”,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之意,其内涵还是寂寞。寂寞是一种智慧。善于发现的雕塑家罗丹有独到的心得:“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这恐怕才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不喜欢寂寞的真正原因。鲁迅就有这样奇妙的体验,“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⑤寂寞是一种磨炼。真正的寂寞是人们内心深处演绎、裂变、积淀的情愫。

⑥寂寞是一种享受。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寂寞不仅是痛苦,对一些心存大志、特立独行的人来说,孤独、寂寞、隔离,有时确是一种至高享受。

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想成才的人特别多。但首先得问一问自己,我能不能坚持我的初衷?现在热闹场面的诱惑实在是多:结婚宴请,同学聚会,生日派对,母校校庆,考察学习,出境旅游,扑克麻将,彩票足球,度假休闲。稍不注意,就会被聚会【甲】,被喧哗【乙】,被欢乐【丙】,难以摆脱。

⑧寂寞无价。对当代人来说,更是如此。

20.阅读全文后,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答:

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左右 包围 缠身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阅读第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答:

【参考答案】

20.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耐得住寂寞。

21.【甲】 【乙】 【丙】

22.答案示例:本段介绍了傅雷在翻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这一切成就,都是傅雷在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闭门谢客,寂寞孤独中取得的。这就有力证明了“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这一中心论点。

评分说明:介绍成就1分,分析成就取得的原因1分,结论1分。

(二)

君子之交淡如水

①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平辽”有功,被封为“平辽王”时,拒绝了所有贺礼,只收下平民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薛仁贵当中饮下后,说:“早年我家境贫寒,全凭王茂生接济。如今王兄贫寒,送清水也是一番情谊,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如清风徐徐,若明月朗朗,平淡得让人觉得如一汪清水。腾达时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

②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心相印。春秋时上大夫俞伯牙善弹琴,乡野樵夫钟子期善听。伯牙弹“高山”曲,钟子期说:“好啊,像巍峨的泰山!”弹“流水”曲,钟子期说:“好啊,如浩荡的江河!”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更多的是心照不宣,还有什么比心灵上的相契相合来得更纯粹?

③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40年革命生涯中的支持与牵挂。为了马克思能够集中精力研究革命理论,恩格斯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去从事商业工作,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他们曾20年身处两地,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不求回报的支持,两地一心的牵挂,还有什么比彼此间的扶持和关心来得更长久?

④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鲁迅和瞿秋白腥风血雨中的同舟共济。面对国民党的悬赏追捕,同样处于危难中的鲁迅四次收留瞿秋白在家中避难;而在形形色色的反动文人侮蔑和诋毁鲁迅杂文的战斗意义时,是瞿秋白站出来给予鲁迅杂文以极高的评价。仅仅凭借当初翻译进步文学作品时的书信往来,便让之前未曾谋面的两人在反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肝胆相照,引为同志。还有什么比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友情来得更深厚?

⑤共同的志趣,共同的品质,共同的追求,使得彼此相知相助,相惜相勖,【甲】,【乙】,【丙】,这样的君子之交,不正应该是你我所追求的吗?

【注】①上大夫:古代官职名。勖(xù):勉励。

20文章开头举出薛仁贵与王茂生交往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不计安危 不论地位 不分彼此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君子之交淡如水。3分)

【参考答案】

20.揭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内涵,引出作者的观点。

21.【甲】【乙】【丙】

22.答案示例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内涵就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形式似“淡”,实则志同道合,友情深厚。鲁迅和瞿秋白以前从未谋面,只凭书信往来,就相互信任;当危难来临之际,却互伸援手,肝胆相照。所以,这个例子证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案示例二:鲁迅和瞿秋白以前未曾谋面,平日相交只是书信往来,两人的交往看似平淡,但当危难来临之际,却互伸援手,肝胆相照,表现出君子间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深厚情谊。所以,这个例子证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灌输与其年龄不符的知识,拔苗助长。

  ②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③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导致孩子对知识失去兴趣。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④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的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⑤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在某种意义上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可能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几乎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知识渊博,但想象力丧失,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____________ 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选自《北京晚报》2009911,有改动)

20.结合全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1.阅读第③⑤段,指出作者分别从哪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4分)

答:

22.以下四个句子是从第⑥段的画线处截取的,请根据作者的观点,将这四句话按正确的顺序填写到答题纸的横线上。(2分)

却输掉人生 能赢得人生

输在起跑线上 ④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答案】

20. 答案要点:

通过列举部分家长的错误做法,(树立一个批驳的对象)。

引出下文的论述。

评分标准:共2分。共2点,每点1分。

21. 答案示例:

第③段从过早的灌输知识(1分),会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角度论述的(1分)。(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导致孩子对知识失去兴趣。)

段从过早的灌输知识(1分),可能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的角度来论述的(1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

评分标准: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22.答案:③②④①

评分标准:共2分。有误不得分。

(四)

熬住就是一切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选文有删改)

20.本文的中心论点 ,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2分)

21.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

22.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2分)

23.把第⑥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20.熬煮就是一切 举例论证

21.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言之有理即可)

22.承上启下(过渡)。(2分)

23.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又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熬煮就是一切”。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意思接近即可)

(一)

一 笑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         ”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作者:王虎林,有删改)

21.(2分)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答: 22.(2分)联系前后文,将第⑥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23.(2分)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答: 24.(3分)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答:

25.(3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答:

【参考答案】

21.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用自己的话提炼亦可,如:应微笑对待别人的赞誉与谩骂)(2分)

22.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扣住谩骂这个核心词,句式相同即可,2分)

23.第一个是从反面举例论证,第二个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24.总分式(1分),文章第一、二段引用齐白石的座右铭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四段引用袁枚给尹文端戴高帽子的事论证人誉之,一笑,第五至八段引用释迦牟尼妙对谩骂者的故事论证人骂之,一笑2分)

25.答题要领:一是要切实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抽象概括和具体来说均可,1分),二是要有言之成理的启示。(2分),如:每当我在学习上取得一些成绩时,师长的夸赞、同学们的羡慕总会让我沾沾自喜,(1分)学习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真正的智者,对荣辱往往是一笑而过的。(2分)

(二)

不要秘诀的秘诀

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明代的学者吴梦祥就认为: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子又放松了。只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吴梦祥对学习态度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③不仅如此,古人在如何读书的问题上还有许多见解。早在宋代,陈善就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不仅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还要【甲】。虽然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的这种主张,在那个时候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④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的读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他主张读书要【乙】。指的是对于难懂的地方可以放它过去,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也可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⑤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丙】。古代的读书人没有胆量提出这个主张,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他认为所谓“圣人之言”不能完全相信,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见地即使现在看来也是非常独到的。

⑥因此,读书的秘诀,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末,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

21.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阐明自己的观点的?(2分)

答:

22.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读书的秘诀的?(2分)

答:

23.请按照③~⑤段的论证思路,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不求甚解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参考答案】

21.有的人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想在书中寻找读书的秘诀,结果上当。 (2分)

22. 态度 方法(共2分。每个1分)

23.③ ① ②(共3分。每空1分)

(三)

“凄美”人生

①从古至今,我们可以领略到各种人生之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淡泊之美,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一种豪壮之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洒脱之美……这些人生之美都是让人赞叹。然而,面对“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我们读出的是一种凄凉却又让人钦慕的人生之美。现实的人生,“凄”者可谓比比皆是,而“凄而美”者却少得可怜。可以说,“凄美”人生是一种高境界的人生。

②“凄美”人生,在于它在苦难中不懈追寻丰厚的意蕴。 “凄”就是人生苦难。有时苦难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它很可能会成就一种令人敬羡的别样人生。双目失明的二胡圣手阿炳终生贫寒凄楚,正是这苦难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的生命韧性,丰富了他的生命内涵。随着琴弦上流淌出的《二泉映月》,阿炳的人生由“凄”而“美”,谱写了一段永恒的“凄美”传奇。从阿炳的苦难经历中,人们不难认识到,“凄美”人生就是一种在苦难中崛起的美丽人生。

③“凄美”人生,还在于它在苦难中依然葆有的博大胸襟。诗圣杜甫,早年应举不第,困居长安十年,虽然过着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但他的笔端描述的是百姓戍边而生离死别的场景,表现出他们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悲怆;安史之乱爆发,尽管自己颠沛流离,但他蘸满血泪创作出不朽的“三吏”“三别”,诉说着人民无处言说的疾苦;入蜀避难十年,他缺衣少食,居于漏雨阴湿的茅屋,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撼人心声。 。 从杜甫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凄美”人生更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美丽人生。

④当然,“凄美”人生并不只属于少数的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由“凄”转“美”的小人物的事例。洪战辉13岁时,父亲疯了,母亲出走,他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带着妹妹打工上学。洪战辉的感人事迹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不少人或许出身贫寒,或许时时处处遭遇着不顺,然而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只要始终能够保持内心的一份平和与安宁,淡化人生之“凄”,不断地付出努力,小人物也可以通过奋斗由“凄”至“美”,创造出人生的最大价值。

⑤“凄美”人生,令人回肠荡气,又让人肃然起敬。大凡能实现人生之“凄美”的人,在直面苦难与穿越苦难的过程中,他们或有着【甲】,或有着【乙】,往往还有着【丙】。

他们在蔑视现实苦难的同时,还常常把美好带给别人,正如苦难国度里的光明使者。假如你曾站在废墟上歌唱过,你就会更加理解那样一种特别的美。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2.请在文中第③段横线处写一段话,建立论据与分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2分)

答:

23.仔细阅读文章,请按照文章的论证思路,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

处(只填序号)。(3分)

①达观的心态 ②深切的体验 ③高尚的情怀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1. “凄美”人生是一种高境界的人生。(2分)

22. 答案示例: 尽管杜甫一生饱经忧患,常年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疾病缠身,整个人生充满了“凄”

的色彩,但是他始终关注着人民的疾苦,葆有着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使他的人生由“凄”而“美”。(共2分。能指出杜甫人生的“凄”与“美”的内涵各1分)

23.甲:② 乙:③ 丙:①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四)

“文艺排行榜”之我见

当代科技很发达倚仗科学手段,人们可以对各种现象进行测量、统计,进而编排出种类繁多的排行榜。譬如:世界巨富排行榜,报业集团发行量排行榜。体育界的排行榜最多,诸如足球、网球、乒乓球、棋类都有相应的排行榜。他们根据什么排列顺序?说起来很简单,根据得胜率定出等级分,谁的分高就排在前面。近来,文艺界出现了不少排行榜。有文学“大师”排行榜,有“优秀”作品排行榜,有“百年”排行榜,有“近期”排行榜……

文艺可否仿效体育,各个门类都搞出排行榜?无可否认,文艺的某些方面是可以进行量化统计的。譬如:作品的发行量、戏剧的演出场次、电视的收视率。这方面的统计材料,包括排行榜,对于研究文艺问题很有帮助。但文艺也有它的特殊性。从总体上说,它很难借助某种科技手段进行检测、衡量。有什么仪器能测出一部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过去没有,将来恐怕也发明不出来。人们可以统计出一部作品的销售量,但畅销的未必都是艺术精品。况且,文艺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某些艺术精品之间,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分出谁高谁低谁排前谁排后。李白和杜甫都是伟大诗人,哪一位应该排在前头?作为鉴赏者,可以有所偏爱。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根本不应该厚此薄彼。历史上扬李抑杜者有之,扬杜抑李者有之,结果怎么样?都不能为后人所接受。如果搞一个两千年诗人排行榜,在屈原、陶潜、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之间排个座次,恐怕只能贻笑千古。

现在,排行榜搞得太滥、太草率。有的单位发出几百张问卷,收回的很少,就堂而皇之地据此公布排行榜。中国人口太多,不可能给每个人发一张问卷,抽样调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抽样调查总得找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总得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否则怎么可能真正反映出民意?有的连问卷调查也不搞,几个人凑在一起“策划”一下,一份纵贯上百年横跨全中国的排行榜就出来了。有的单位公布问卷调查结果,被认定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什么“家”当中,本单位的人竟占好几个,名字还摆得很靠前。对于的排行榜,读者怀疑其中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成分,不是毫无道理的。有的排行榜被用来宣传某种偏见,譬如前几年炒得很热的现当代十大作家排行榜,竟然把茅盾排除在外。

无须全盘否定排行榜,但进行这项工作一定要严肃慎重。作为个人,完全有权在心目中把自己所喜爱或不喜爱的文艺家排个座次。但作为公众舆论媒体,切不可有闻必录,不分青红皂白地刊登各种排行榜。鉴于眼下文艺排行榜搞得太滥、太草率,笔者冒昧地提出这样的建议:多搞些扎扎实实的文艺评论,少来些大而无当的排行榜。

20.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21.阅读第②段,说说作者对首句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具体说说作者这样回答的依据是什么?(3分)

22.第③段中加点词“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0. 答案要点:① 从当今种类繁多的排行榜说起,②引出下文论述的问题——“文艺排行榜”。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每个要点1分。第二个要点只答“引出下文论题”不得分。

21. 答案要点:第一问:否(或:文艺不能效仿体育,各个门类都搞排行榜。 )

第二问:这样回答的依据是文艺有特殊性,①这表现在很难借助科技手段检测和衡量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② 文艺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为艺术精品排序。

评分标准:本小题3分。第一问1分,若答成“既肯定又否定”不得分;第二问2分,其中每个要点1分。

22. 答案要点:①有的单位公布问卷调查结果,被认定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什么“家”当中,本单位的人竟占好几个,名字还摆得很靠前。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每个要点1分。

(五)

代沟,不填也罢

①不知从何时起,“代沟”成为人们普遍议论的话题。一时间,“相互理解、信任、默契”成了两代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无数不同的家庭,似乎有相同的使命——“填代沟”!

②代沟,非填不可吗?

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看看“代沟”是什么。它主要是两代甚至几代人由于时代、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造成的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方面的看法不同。

④代沟必须被填平,得说出它的不合理性才行。它的不合理性在哪里?在于两代人的意见不合吗?只要略懂一点历史就知道,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进步来实现;而人类的认识和能力的进步,正是因为每一代人都不同程度地超越了先人。所以两代人对客观世界看法有差异,这本是天经地义的。假如现在的社会,几代人想法如出一辙,默契无比,根本无“代沟”可言,那倒真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说远的,假设近两百年前,几代人“同心同德”,则饱学之士固然摇着脑后的辫子陶醉在普天下的“理解与信任”中,小姑娘亦是踌躇满志,因为裹了那样小的脚,连阴沟都跨不过,望见“代沟”更是要发晕了。不知哪些热心于填代沟者可乐意去过那种日子呢?

⑤再者说,填代沟,怎么填?只有三种方法,要么老一辈向小一辈【甲】,要么小一辈向老一辈【乙】。再就是两边一起开步走,来个【丙】。这容易办到吗?两代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价值观念,自己的看法,你想把它们拼命揉合在一起,任何一方都不愿接受别人强加的思想。而且,就算揉合在一起,又有什么用呢?牺牲家庭内部的“争鸣”,去换取所谓的“了解、一致”,这必要不必要?巴金名著《家》中的那个家,是毫无疑问有着宽深的“代沟”,并且高老太爷和觉慧,这“代沟”两边的代表,是绝不妥协的。而高觉新,正是为了家庭的“理解、融洽”而充当了“填沟人”。他填进去的是什么?是他的青春、他的前途、甚至于他的妻子!而他所换来的,终究只是家庭最后的破裂。“代沟”这个社会现象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⑥那么,不填又怎么样?今天的中国人,应该有勇气、有胆量,面对“代沟”的存在说一声:“不填,又怎么样!”

20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1请你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2.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

【甲】 (协商、妥协)

【乙】 (投降、降伏)

【丙】 (势均力敌、握手言和)

【参考答案】

20.答案示例:“代沟”这个社会现象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不填也罢。(或“代沟”是合理存在的,不用填。)

评分标准:要表述清楚,“代沟”存在是合理的,不用填的观点。表述不清,扣2分。

21. 答案示例:首先作者论述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正是每代人的差异所致,强调代沟的存在是客观合理的观点,接着,作者举例论证,列举两百年前饱学之士和小姑娘深受封建禁锢的实例,从反面驳斥填代沟观点的错误。最后,以反问的语气强化观点,“代沟”不必去填。

评分标准:答案要条理清晰地表述论证过程。要对观点陈述,对举例论证陈述。表述不清或不合逻辑,扣1-2分。

22. 答案: 甲:妥协 乙:投降 丙:握手言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5442c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4.html

《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