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2114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再别康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再别康桥》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中第三篇课文《现代诗两首》中的一首;也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
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对于初一的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我确立本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理解与体味。 三、 说教学方法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用以诵读法为主,与视听欣赏、情景感染、合作探究、启发引导等教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促进师生互动,做到沉浸其中深入感受而又超脱其外冷静分析。 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
视听欣赏法:《再别康桥》语言优美,选取的意象和构造的意境同样很美,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些与康桥有关的图片及flash动画,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营造真切的氛围,让学生受到直接的审美熏陶。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我遵循“怎样读――为什么这样处理”落实朗读要领,在分析中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939e555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4d.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