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交所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国内文交所发展状况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源于2004年,7年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成交总额已经是2004年的8倍之多,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年回报率26%,文物、古玩年升值率达到20%,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投资。艺术品投资的高回报逐渐改变了传统鉴藏观念,即使是卑微的草根投资客,参与艺术投资的热望也在蠢蠢欲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中来。
文化艺术产品的升温,也撬动了资本的流向,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一些鉴宝收藏类的电视节目也随即走红。与此同时,文化产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权益拆分”的全新艺术品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文化艺术产品市场,但由于机制的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前景并不明朗。
日前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意在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届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宏观政策或许能给中国文化艺术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
何谓“文交所”?
“文交所”是“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统称。“文交所”从事的创新业务主要是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即以对文化艺术品实物严格的鉴定、评估、托管和保险等程序为前提,发

行并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实物的艺术品份额合约。在交易所上市的文化艺术品包括书画类、雕塑类、瓷器类、工艺类等国家管理部门允许并批准市场流通的文化艺术品。文化艺术品份额合约挂牌交易后,投资人通过持有份额合约分享文化艺术品价值变化带来的收益。
拿艺术品产权交易来说,“文交所”将数件艺术品打包成一个资产包,再将资产包的所有权拆分为若干等份。对于想参与艺术品投资,但无力购买整件艺术品的投资者来说,投资门槛大大降低了。
投资收益并不是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全部意义,提供一种新型市场模式才是更关键的。传统的艺术品交易主要以拍卖、文博展会、文物商店和私下交易为主,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袖中交易”“文交所”的成立为文化艺术品的供需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遍地开花潮
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准备兴建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本轮的“文交所”发展势头中,已经显现出“一省一所”的“春秋战国”局面。
“文交所”并非股市,但胜似股市。中国最早的“文交所”也诞生于沪深两地。
早在2007年,沪深等地就提出建设“文化产权交易所”构想,但两年中均未出现大的突破。一直到2009615日,国内首个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下简称“上海文交所”揭牌,才掀开了“文交所”遍地开花的序幕。
同年1116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下简称“深圳文交所”

挂牌建立。上海文交所和深圳文交所在职能上雷同为“综合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并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综合”定位解释为:和文化相关的产权交易平台、产业投融资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产权登记托管平台。
在深圳文交所挂牌前,还有一家文交所挂牌成立。2009917日,天津文交所设立。
2009年国内出现两大类文化交易平台并形成初步定式:一类以上海文交所为代表,属于专业化综合性服务平台;一类以天津文交所为代表,发行并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实物艺术品份额合约平台。随后中国所有成立的文交所,都以上述两类平台作为摹本和原则,无出其右。
2010年,“文交所”开始在全国如野火般蔓延。2010319日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份名为《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指导意见”的下发,确立了“文交所”产业和法律地位。2010年国内先后开张了多家文交所:
5月,号称“西部第一”的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11月,南方报业集团等投资创立的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同月,以天津文交所为蓝本,同样致力于文化艺术品“份额化”“证券化”的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获批。
目前,国内的“文交所”已有数十家,主要有:上海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深圳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都文化

艺术品交易所、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沈阳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所、郑州文化产权交易所、厦门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山东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等。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准备兴建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在筹备之中,预计年内挂牌。本轮的“文交所”发展势头中,已经显现出“一省一所”的“春秋战国”局面。
平台的力量
200911月正式挂牌的深圳文交所,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交易登记、交易签约项目471宗,金额达8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超800亿元。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类资本对接。
而“文交所”就是文化产权与资本对接的重要平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梅松认为,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市场的载体,就没有发展空间。设计交易、版权交易等,都是“搞产业的重要平台”。比如写一个电影剧本或者是电视剧本,通常的方法是朋友介绍,与制片方和导演见面。这种方法有局限性,是一对一的交易。今后的交易平台是“你这个本子的大纲构思放在平台上,制片方和投资方都会跟你谈,你是一对十、一对二十。
2011429日,《大众日报》报道:“一单市场融资标的8000

万元的文化产权项目,受市场冷落后虽调低融资目标至4000万元,仍无人问津。而不久前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立即获得国内外资本青睐,产权成交溢价高达亿元。这让我省数千亿元文化产权存量和3500多个在建文化产业项目看到了产权流转爆发出的巨大能量”“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共同出资设立的文化产权专业交易平台——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即将揭牌。”从中可以窥见文化产权交易所在资本对接上的能量。
据悉,20096月成立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2010年首度开展各类版权、文化专有权益、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以及为文化产业投资提供咨询、策划等服务,就实现交易额50多亿元。而200911月正式挂牌的深圳文交所,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交易登记、交易签约项目471宗,金额达85亿元;20106月成立的沈阳文交所,已有棋盘山文化产业示范园、丁香湖大型游乐公园、七星山文化园等52个首批进场挂牌转让或招商项目签约,项目涉及电影电视、文化创意、文化设施、书法作品、版权、发明专利等八个门类,总投资190亿元。
“文交所”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了金融资本,资本与文化对接爆发出的经济、社会效益亮点纷呈。
不完全统计显示,为分享文化产权市场份额和利润,工商银行提100亿元授信额进入深圳文交所资金池;民生银行则为深圳文交所发行金融理财产品;全球最大艺术品投资基金管理公司MOTIF也向深圳文交所提出战略合作意向。与此同时,一批国宝级藏品登上各地

文交所交易平台,《画皮》《美猴王》等在拍影视作品也纷纷在“文交所”亮相。
发展中凸现的问题
虽然“文交所”在一定程度激活了沉寂许久的文化艺术品市场,人们理应怀着宽容的心态去善待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对尚未成熟的模式进行反思。
艺术品交易所是新鲜事物,美国也只有商品交易所,还没有艺术品交易所。同时,业内人士也认为,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对象不具备价值创造的功能。现阶段份额化的泡沫不小,有着较大的市场不稳定性并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需谨慎。
文化艺术产品登陆“文交所”上市后的高市盈率,也需警惕“郁金香泡沫”
20111月,天津文交所发售了第一批艺术品份额产品津派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哮》《燕塞秋》。经有关专家评估,《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分别价值600万元和500万元,被拆分为600万和500万份额,发售价1/份,最小申购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采用T+0的标准化交易模式。从126日至317日,经过投资者爆炒,累积涨幅已经高达1700%126日,这两只份额均以1.20元开盘,324日,《燕塞秋》盘中最高18.50/份,《黄河咆哮》盘中最高18.70/份。
为了控制价格暴涨的局面,天津文交所屡次修改规则,导致天津

文交所交易品种在暴涨、暴跌和交投死寂之间跌宕起伏,饱受舆论质疑,终酿苦果,130万进场剩22元的投资者诉讼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规则。
此外,机制的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等都是中国“文交所”前景的掣肘所在。
比如对于上市的股票来说,有相应的《公司法》《证券法》来规范交易市场。目前,文化产权市场尚需要类似的法规。
国内文交所市场面临的更大问题,是这个市场非常分散,而且缺乏统一的设立标准和监管主体,都是各地方交易所各自为政,主要由当地金融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并实施监管。
作为由政府发起批准、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受省级地方政府直接监管的份额化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天津文交所的尝试没有先例,尚无配套的监管体系。而上交所、深交所还有全国四家期货交易所均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并进行垂直管理。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文化产权交易除了有地方市场外,还应培育全国统一的市场。市场需要具有特色的地方交易所,也需要综合统一的国家级交易所,这样才能各取所需,满足各个层次文化产业的需要。
艺术品交易只是文化产权交易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产权交易的范围要比艺术品交易大的多。而目前国内在文化产权交易证券化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政策法律、市场交易、信用担保等方面仍存风险,需要规范。

关键还是需要国家层面上尽快出台统一的监管办法,明确监管主体,这样才能改变这类交易平台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没有相应的监管办法的局面。
文交所该何去何从?
据报道,日前,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下文,全面暂停各地准备开办的文交所审批工作。直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文交所,终于消停下来,静候政府“定调”
针对全国不断涌现的文交所,每个省都创办文交所的话,就显得太多了,有可能把市场搞乱、搞杂。这就需要一个国家型机构,对众文交所进行监管。
除此外,文化艺术品有一些支撑体系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才能解决。比如文化艺术品的鉴定保险问题,需要跟保监会、保险公司协商解决。文化艺术品的产权问题,公证机构能否介入?这需要跟司法部门协商。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文化产业经纪人,文化艺术品鉴定师,这些人才需要资格认证,这需要人事部门和评估部门的介入。建议国家建立文化艺术品档案,建议保险公司开展文化艺术品鉴定保险业务,这些措施对规范市场会起到促进作用。
风险该如何控制?产品设计,价格估值,初始权利人的权利,艺术品的鉴价鉴真、保存,保险等,诸多环节都需要建立完善的风控措施。据了解,为了避免鉴真出现的种种麻烦,某些文交所选择的产品,索性避开知名艺术家作品,选择高级工艺品或民间工艺大师的作品。

虽然十七届六中全会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决定》中也提到“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然而,毕竟没有出台具体措施,文交所大多选择继续观望。
在揣摩政策的同时,更多人开始反思文交所的本质和定位,文交所应充当什么角色?提供什么服务?
艺术品和文化产权投资具有一定门槛,比如专业性强、投资门槛高、可变动因素多等。就艺术品投资而言,还牵涉到艺术品的选择、真伪鉴定、产权确认、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评估、风险把控,后期存管和流通性等专业事项。
国内另一家文交所创始人则表示,先前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使得份额化交易变得不容乐观,他们在关注政策动向的同时,已经着手酝酿新的改变:一是见物不见人。二是目前的制度设计容易成为投机场所,要想出解决之道。三是这种份额化交易产品缺乏权威的有公信力的国家级鉴真鉴价机构,导致各方自行其事,产品信誉出现问题。他们打算对交易产品进行改造,比如做成投资基金,实物期货权,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权产品等等。
各地交易所的频繁上马,体现了各地在开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的盲目,交易所在诞生之初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好,反而是坏消息频出。私自修改合同,违法经营文物等乱象丛生的现象,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不是一个小小的交易所就可以改革的,对于文化体制如何改革是需要政府在文化产业上加大扶持力度,一步一个脚印的将文

化产业的发展轨迹带入正轨,对于参与文化产业的企业与个人也要有很大程度上的鼓励与支持。仅仅依靠交易所来进行地方的文化体制的改革是不到位的,交易所从目前产生的问题上看不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苦口良药。而交易所目前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恰恰是苦了投资者,渎我国文化却将利益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对于文交所在今后是否能够更好的发展,首先应该先从内部解决问题,其次是对于信息的披露工作,定期在权威、专业的媒体上披露相关影响交易标的价格的信息。交易所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文交所,作为中国的发明和创新,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需要一个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制度和规范暂时滞后是正常的。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进行矫枉过正的监管,这样既容易降低艺术品市场交易的效率,更容易丧失艺术品份额化这一交易制度创新所带给人们的难有的发展机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充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不断化解各类各种风险,是文交所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a307bd776eeaeaad1f330d4.html

《国内文交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