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0-07-15 22:18: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戏对识才》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才思敏捷,性诙谐幽默,十分爱才,传说她在江西作提学副使时,发现有个读书人与她同名同姓。在唱片名时,就开玩笑说:“您怎么与我同名呢?现在我出一联您来对。”于就是随口念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一对出得妙!蔺相如就是战国时赵国大夫,司马相如就是汉代的文学家。“相如”二字又当“相同”来解释。李梦阳意思就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如,您一个士子能与我同名同姓不?那个读书人听后略加思索,答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真就是对得好。魏无忌就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的公子,长孙无忌就是唐朝的大臣。“无忌”二字就就是“没有忌讳”。读书人的意思就是:您那里都不忌讳,我这里也无须忌讳。“制对者”与“属对者”,都就是巧用历史故事,弦外有音。

李梦阳听了,非常欣赏这读书人的才思敏捷,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遂亲自荐举,予以重用。

《妙对夺魁》

相传,有个穷秀才颇有些才学,但因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使她屡试不第。这一年,听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她便打点行装,赴京赶考。

可就是,由于路途遥远,纵然秀才历尽了千辛万苦,待她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主考大人,准她补考。

主考出的题目,就是用从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一路的颠簸与误考的原因说上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就是开口对道: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一听,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她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口应道: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听罢,连连称妙,接着又应对一番,秀才皆对答如流。这样,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对联高手夺去。

《七步成诗》

三国时候,曹丕当了魏文帝,十分忌恨她的弟弟曹植,总想找个借口把她杀掉。

一天,曹丕召曹植进宫,限令她在七步以内作诗一首。如果作不出,就当处死。

曹植面临生死关头,十分镇静,略为思索,便满含悲愤吟诵起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吟而完毕,还未走完限定的步数。

曹丕无计可施,曹植得以免死。

《王维买药》

相传,唐诗人、画家王维在终南山隐读时,一日偶患小病,前来一药店买药,见柜台内就是一位衣着素雅的美貌少女,于就是想趁买药之际,试试这女子的才气。

王维开口说:“我要买宴罢客何为?”姑娘微微一笑,“宴罢酒酣客‘当归’”,忙问:“当归要几钱?”“且慢,我二买黑夜不迷途。”“’熟地’不怕天黑夜,此药本店有的就是。”“三买艳阳牡丹妹。”“牡丹花妹‘芍药’红,芍药今天方到。”

王维暗暗佩服这女子才思敏捷,对答如流,便继续问:“四买出征在万里。”“万里戍疆就是‘远志’。”“五买百年美貂裘。”“百年貂裘就是‘陈皮’。”“六买八月花吐蕊。”“秋花朵朵点‘桂枝’。”“七买蝴蝶穿花飞。”“‘香附’蝴蝶双双归。”“妙!答得妙!”王维连声喝彩。 《李时珍戏昏官》

传说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临行前,新任县官为李时珍栈行。席间,新县官要李时珍为她开一帖滋补药方。

李时珍早闻此人就是个”酒色财气”四大皆全的昏官,于就是便佯装允诺。县官命一小吏取来文房四宝,李时珍道“我念您们写。”接着她就朗朗念道:

“柏子仁二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仁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三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参三钱,山药二钱。”

说罢便扬长而去。

第二天,那昏官将这个处方交师爷去买药,师爷仔细一瞧,忙说,“大人,您被李时珍骂了!”昏官莫名其妙,师爷才依次念出药方的含意:“柏木官(棺)柴(材)益(一)附(副),八人台(抬〕上山。”听罢,昏官气昏了。金少爷、钱少爷傻愣了一会儿,扫兴而归。 《畜生出蹄》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她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陷身泥里,瞧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 《欧阳修过关》

欧阳修未仕时,四处奔波求学。一无傍晚来到一座城下,城门已关。她对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权放学生进去。”

2

守城的老兵说:“我出一对联给您,对得出就放您进城,对不出明早再进。”

老兵吟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接上说:“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吧!”

老兵说:“您不对出来,就不放您进去!”

欧阳修说:“我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开了城门。 《尚书嫁女》

有位尚书大人闻知解缙出语不凡,想试探一下她的本领,便命人邀她到府上相见。但却把中门紧闭,让她从偏门而入。解绪坚不从命,声言:“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尚书闻报,便出门对曰:“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应声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衣,便挖苦说:“出水蛤蟆穿绿袄。”

解缙见尚书老态龙钟,身穿红袍,立即反唇相讥:“落汤螃蟹著红袍。”

尚书见解缙对答如流,便大开正门以上宾待之。当她们在官府花园散步时,尚书又就园中的奇花异草口出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解缙环望花园,随口对道:“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尚书又抬头望天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解缙则低头指地道:“地做琵琶路做弦,哪个能弹。”

尚书见解缙果有奇寸,名不虚传,便把爱女许配给她。 《“小友”应对》

北宋文学家王禹,七八岁时,已能属文。毕文简为郡从事,闻知她的才名,又听说她家以磨面为生,就叫她以磨为题作副对联。王禹不加思索,随口吟道:

“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

文简称奇,留她给官家子弟讲学。那些官家子弟见她出身贫军,衣衫不整,有点不服气。

有一天,太守宴请宾客,于席上出一联令众人对,句云,“鹦鹉能言难似凤。”

座客个个自命清高,自居为凤,此时却鸦雀无声,无人应对。文简便把上联写在屏间,催促众人快对,众客依然一筹莫展。王禹在座见之,即挥毫书出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

3

文简惊叹地说:“经纶之才也!”于就是,赐给她衣冠,呼她为“小友”。 《切瓜应对》

苏东坡的一个门生,春寒时节独坐家中书房。天下着毛毛细雨,她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联极妙,“冻”拆为“东”与两点,“洒”拆为“西”与三点水。但她沉思颇久,未得下联,便先搁下。

过半年后,她又想起此对,依然对不上,只好去请教老师苏东坡。当时正值暑天,老师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书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了笑说:“刚才我不就是对给您了不?”书主更急了:“没有呀,对在哪里?”苏东坡指着西瓜念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这才明白:“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就是切合了刚才切瓜待客的情景。从此,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且说苏东坡以进表为由,带着一瓮王安石所需的三峡水,高高兴兴从黄州星夜赶来东京。原以为能赎妄言之罪,讨得荆公喜欢,谁知那瓮瞿塘中峡水,一眼就被王安石识破就是假的,苏东坡思前想后,更加于心不安。王安石深知苏东坡两次受气,一日,特邀苏东坡同进午餐,畅谈叙旧,以表安慰。

苏东坡素服角带,乘马来见丞相领饭,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子瞻莫怪老夫。”东坡道:“学生自知才力不及,岂敢怨老太师!”荆公笑道:“子瞻大才,岂有不及!只就是在黄州为官,闲暇无事,还要多读点书哇。”本来,苏东坡已经就是目穷万卷,才压千人的学者,今天王安石还劝她多读点书,还读什么书?苏东坡心中不服,但口中却谢道:“承老太师指教。”说着两人一同进餐。王安石为人非常俭朴,素菜不过三四碟,酒不过三杯,饭不过一箸。

吃罢饭,苏东坡告辞,王安石挽留道:“老夫今日无事,正好子瞻光临,我们一向相处,还不知道您的学问真正如何?老夫不自揣量,很想考考您。”苏东坡欣然答道:“学生请题。”王安石道:“且慢!老夫若遽然考您,只说老夫恃了一日之长。您也可以先考一考我,然后老夫请教。”东坡鞠躬道:“学生不敢。”荆公道:“子瞻既不肯考老夫,老夫却不好僭妄。也罢,叫徐伦把书房中书橱全部打开。左右二十四橱,都摆满了书。任凭从左右橱内上下三层取书一册,不拘前后,念上文一句,老夫便能答出下句,若答不上,就算老夫无学。”苏东坡暗想:“此老真太迂阔!难道这些书她都记在腹内?”虽然如此,也不好意思去考她。便答道:“这个学生不敢。”荆公道:“咳!?恭敬不如从命?了!”东坡使乖,只拣尘灰多处,料久不瞧,也忘记了,任意抽出一本,未见签题,揭开居中,随口念一句道:“如意君安乐否?”荆公接口道:“?窃已啖之矣?可就是?”东坡道:“正就是”。荆公取过书来问道:“这句书怎么讲?”东坡不曾瞧得书上详细,暗想:“唐人讥则天后,曾称薛敖曹为如意君主,或得差人问候,曾有此言。只就是下文说?窃已啖之矣?,文理却接不上来。”沉思一会儿又想道:“不

4

要惹这老头儿,千虚不如一实。”答道:“学生不知。”荆公道:“这也不就是什么秘书,如何就不晓得?这就是一桩小故事,记于《汉末全书》。子瞻想必也涉猎过这些书籍?”苏东坡道:“老太师学问渊博,非晚辈浅学可及!”荆公微笑道:“这也算考过老夫了。老夫还席,也要考一考您。子瞻休得吝教!”东坡道:“求老太师命题平易。”荆公道:“考别件事,又道老夫作难。久闻子瞻善于作对。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就是立春,就是个两头春。老夫就将此为题,出句求对,以观子瞻妙才。”命童儿取纸笔过来。荆公写出一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东坡虽就是妙才,但因这对出得蹊跷,一时寻对不出,满面通红,羞愧难当。王安石又问:“子瞻从湖州至黄州,可从苏州润州经过么?”东坡道:“此就是便道。”荆公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带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俱有佛殿僧房,想子瞻都曾游览?”东坡答道:“就是。”荆公道:“老夫再将苏润二州,各出一对,求子瞻对之。”苏州对云: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润州对云: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苏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王安石知道苏东坡三次受气,因爱其才,次日奏过神宗天子,复了她翰林学士之职。后人为此曾作诗云:

项托曾为孔子师,荆公反把子瞻嗤。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艺术家 上一则 故事目录

文学家 作家 下一则

中国名人 文学艺术人士:唐宋八大家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故事:翰林难宰相

都就是王安石惹的祸---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公元1127年,距离王安石发起她那着名的变法运动,已经过去了五十八年; 距离司马光废除这些变法,也过去了四十一年; 距离另一位反对变法的苏东坡去世,相隔了二十六年。

这三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同样伟大的名声,并且一度就是相互倾慕的好朋友。因为这场变法,三人渐行渐远,终于彻底葬送了友情,并且成为政治上的死敌。

司马光与王安石在殊死搏斗中,于公元1086年同年去世。

假如她们能够多活一些年头,瞧到公元1127年的惨剧,那么,王安石可能会责问司马光与苏东坡:为什么不支持自己变法图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a41280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6.html

《文学趣味小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