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作文之芦苇与橡树高中作文

发布时间:2019-02-20 09:59: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芦苇与橡树高中作文

【篇一:2015高考写作复习:寻找最佳立意角度】

2014高考写作复习:寻找最佳立意角度

我们先来看一道材料作文题:

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高大的橡树看着纤弱的芦苇,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赢得胜利。一阵猛烈的强风吹过,芦苇弯下腰,顺风俯倒,幸免于被连根拔起。而橡树迎着风,笔直地站立,尽力抵抗着强风。结果却被乱倒在地。

橡树正在为失败而伤心,但看到身后由于自己的保护而在狂风中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人认为这是一道尴尬的材料,尴尬在审题立意上的左右为难。若直接赞扬橡树的正直,挺拔,直面困难、挫折,有大勇,号召人们学习橡树倔强刚强的奋斗精神,似乎不牵涉小木屋,立意上就关注不到结尾奉献爱心的材料指向,末段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一旦关涉到小木屋,第一段的芦苇与橡树的比赛也就毫无作用,因它们比的是力量,不是品德,不以保护小木屋为目的。因此,第二段橡树比力量方法不对而失败,却保护小木屋只能算个意外收获,忽然发现自己奉献了,向小木屋付出了爱,因而露出欣慰的笑,只能是橡树失败后的自我安慰,这不是第一段材料的寓意范围。

如果说此题尴尬,就是因为没有全面理解材料。如果从整体把握材料,会发现此题不仅不尴尬,而且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相当高明。

首先,芦苇与橡树比赛只是提供一个情景,提供一个橡树失败的情景,可能是芦苇,也可能是小草,也可能是其他的事物,但不管哪种事物,都是为了衬托橡树失败的。更重要的是,这则材料如果去掉后两句,芦苇与橡树的关系是并列的,但命题人有意加上后两句,橡树正在为失败而伤心,但看到身后由于自己的保护而在狂风中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整个材料叙述的中心就是围绕橡树展开的,跟芦苇没有关系了。而材料的审题和立意就增加了难度,立意的境界也比原来开阔了许多。如果仅从芦苇和橡树的“pk”(即第一段文字)中来确定立意,把注意力放在两者比赛上,如从芦苇角度立意谈弯腰的学问:以柔克刚、弹性人生、学会顺应(为人处世之道);从橡树的角度谈敢于挑战、永不低头、刚强挺拔、正道直行(谈对待困难的态度和精神,谈不屈于恶势力)就属偏题。这样的观点与立意,不足以体现高考作文中要求的全面理解材料。因为这个材料的中心意思不是比赛谁赢谁输,而是先说橡树“pk”中的失利——“,后面是说橡树的得到——“,所以材料就是围绕橡树的得与失而展开的。这显然是一个辩证的主题,在行文中一定要突出思辩色彩。因此,对材料应从这样几个角度立意:失败与胜利,倒下与站起,得与失;不以成败论英雄等等。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绝不是断章取义,是基于全面理解材料之上的,是对全部材料从不同角度的解读。

为避免对材料的片面理解,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流程,概述如下:

一、概括内容: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二、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

三、划分层次(主次):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很多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人或重要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四、选取角度:选择立意的角度。几个对象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

五、抓关键:抓材料陈述对象的关键句或关键点。材料中往往有对重点对象评论的句子,暗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整个事件的关键点,抓住关键句或关键点来立论将事半功倍。

六、辨明是非(寓意):这些关键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材料陈述对象的做法对不对,材料塑造形象的寓意是什么,这就是命题人出题的意图。

七、分析原因:分析材料表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

这七个环节确定立意的方法特别适合复杂的材料作文或寓言类作文。

可以根据这一思维流程分析上述材料:

概括内容——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结果橡树失败,正伤心时,却看到因自己的保护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于是欣慰地笑了。

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分别是芦苇、橡树、小木屋。

划分层次(主次)——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这则材料如果去掉后两句,芦苇与橡树的关系是并列的,但命题人有意加上后两句,材料陈述对象就发生质的变化,陈述的主要对象只能是橡树,芦苇只是议论的对象。

选取角度——材料重点写橡树,就从橡树入手。

抓关键——抓材料的关键句或关键点。找出描述橡树的关键句:比赛失败伤心,保护幸免被毁的小木屋,欣慰地笑。

辨明是非(寓意)——辨明材料陈述对象橡树这个形象的寓意。

分析原因——橡树失败却欣慰地笑,为什么呢?它看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一无用处、毫无价值,还能因失败无意间保护了小木屋,这是意外的收获。

由上述分析,就能得出准确的立意:失败与收获(注意这里的收获是意外的收获,不是主动地奉献),倒下与站起,得与失;不以成败论英雄,如何看待失败,失败的精神意义、精神价值等等。

根据这一思维流程分析以下二则材料,不难找到准确的立意角度。

一、陈小姐带着在婴儿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婴儿车折叠放好.否则就多交1元的行李费。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小孩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非常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则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其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下,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概括内容:陈小姐带着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为该不该多交1元钱与司机发生争执,造成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

明确对象:陈小姐、司机、警察、乘客。

划分层次(主次):这一材料的陈述对象没有主次之分。

选取角度:陈小姐——从影响和结果看.造成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

司机——要这1元的行李费,是遵照公司的相关规定。

警察——“警察两度出警,人民公仆为人民。

乘客——其间没有一个乘客出来调解.可见乘客的冷漠与无动于衷。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

综合的角度——也就是从陈小姐与司机对峙的行为及影响角度来考虑。 抓关键:整个事件的关键点在于该不该交l元钱。

辨是非(寓意):考虑两人是不是就为了1块钱?陈小姐做得对不对?司机做得对不对?警察做得如何?乘客呢?

分析原因:对峙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后果是谁的责任?谁是最后的赢家?这里没有赢家,只产生社会负效应,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正确的立意是:

1.如何构建和谐之美。

2.让制度更具人性化。

3.增强服务意识。

4.多考虑公众利益,如何兼顾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

5.为他人着想。

6.从传统美德人手考虑,如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让等。

偏颇或错误的立意如:

1.多点沟通。

2.多点关爱(母爱、爱的方式)

3.小题何必大做、勿以善小而不为。

4.金钱的威力:双方那么看重1元钱,可见金钱的魔力。

5.生命的重要性:1元钱与小孩、乘客比,当然是后者重要。

二、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嘲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的叙述对象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

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

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运用这一思维流程,并不能解决所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问题,但至少能避免学生片面理解材料,因为思维流程的第一步就是提醒学生全面理解材料。同时,这一思维流程还促使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利于把握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一思维流程简单,易于操作,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掌握正确立意的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名师教你五大技巧

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篇二:材料作文审题步骤[1]

材料作文审题步骤

1)概括内容: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2)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

3)划分层次(主次):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审题时,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人或重要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4)选取角度:选择立意的角度。几个对象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

5)抓关键:抓材料陈述对象的关键句或关键点。材料中往往有对重点对象评论的句子,暗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整个事件的关键点,抓住关键句或关键点来立论将事半功倍。

6)辨明是非(寓意):这些关键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材料陈述对象的做法对不对,材料塑造形象的寓意是什么,这就是命题人出题的意图。

7)分析原因:分析材料表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

这七个环节确定立意的方法特别适合复杂的材料作文或寓言类作文。例如:

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高大的橡树看着纤弱的芦苇,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赢得胜利。一阵猛烈的强风吹过,芦苇弯下腰,顺风俯倒,幸免于被连根拔起。而橡树迎着风,笔直地站立,尽力抵抗着强风。结果却被刮倒在地。

橡树正在为失败而伤心,但看到身后由于自己的保护而在狂风中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以根据以上思维流程分析上述材料:

概括内容——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结果橡树失败,正伤心时,却看到因自己的保护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于是欣慰地笑了。

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分别是芦苇、橡树、小木屋。

划分层次(主次)——这则材料如果去掉后两句,芦苇与橡树的关系是并列的,但命题人有意加上后两句,材料陈述对象就发生质的变化,陈述的主要对象只能是橡树,芦苇只是议论的对象。

选取角度——材料重点写橡树,就从橡树入手。

抓关键——找出描述橡树的关键句:比赛失败伤心,保护幸免被毁的小木屋,欣慰地笑。

辨明是非(寓意)——辨明材料陈述对象橡树这个形象的寓意。

分析原因——橡树失败却欣慰地笑,为什么呢?它看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一无用处、毫无价值,还能因失败无意间保护了小木屋,这是意外的收获。

由上述分析,就能得出准确的立意:失败与收获(注意这里的收获是意外的收获,不是主动地奉献),倒下与站起,得与失;不以成败论英雄,如何看待失败,失败的精神意义、精神价值等等。

二、立意方向

1、主旨领悟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2、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3、由果溯因法: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4、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篇三:2015年高考新材作文写作指导佛像上的老鼠

新材料作文佛像上的老鼠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作文材料】

一、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从材料内含的丰富意蕴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800字。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二、作文试题解读

作文试题属于寓言类材料作文。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1544)寓言的主旨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它看似浅显、生动、幽默,却含蓄、深刻、具有感染力。考生需要理清寓言故事的脉络,分析寓言中的角色,故事情节,进而把握寓言故事的寓意,明确材料暗示的目标性、引导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立意的角度。

寓言结构:这则佛塔上的老鼠的寓言情节可分四部分:(1)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享有特权。(2)老鼠却利用人们对佛像的敬畏与膜拜,对善男信女们的嘲笑,嘲笑人类的膝盖的柔软。(3)故事的转折是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进佛塔,寓言借猫之口说出它的主导寓意: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4)最后是曾经高贵而有特权的老鼠被吃掉,这是故事的结局。

寓言价值指向:讽刺与劝诫。

寓言寓意句: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

句意阐释:

人们:就是普通的信众,善男信女,他们因向佛而拜佛。

:寓言中指老鼠,还以借指那些借助高位而作恶,却又在高位不谋善事反而作恶的丑陋的小人。

跪拜:因无条件崇敬位置而产生的失自我意识的盲目行为。

位置:指佛像之上,可拓展至权势、威势、地位等;

思维角度:

1.“老鼠的角度:

老鼠在佛塔上安了家,获得了一定的位置,却因看到信众的跪拜而狂妄,以为自己便是佛的代表和化身。

2.“善男信女们的角度:

因为信佛而跪拜佛塔,却让寄居的老鼠承受了跪拜,并且得到老鼠的嘲笑。

3.“位置的角度:

因为佛而佛塔受人敬仰,因为佛塔的位置而寄居于此的老鼠获得人们的跪拜。

原因阐释:

1.老鼠为什么觉得自己代表着佛?

因为老鼠居于佛塔之上的位置,而善男信女的跪拜给它这样一个印象,他就自以为自己代表着佛。他不清楚,人们跪拜的是佛,它没有自己知,因而狂妄,因而亵渎他所在的位置,最终自然会失去这个位置,即便没有野猫。

2.人类的膝盖什么会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了?

第一,因为佛塔本身代表着佛,代表着人们的信仰;第二,因为盲信,在信仰面前失去自我。这是盲目崇拜的通病。

3.位置为什么会引得人们跪拜?

位置一般代表着一定价值、能力、力量、威信、威严。获得一定的位置,也是获得超过众人地位、获得相应的物质权利以及相应精神价值如信心、威严等的标志,因而,位置自然会引发人们的崇拜敬之心,而自然会有跪拜的行为。

4.谁给了老鼠特权?

未必是佛给了老鼠这样的位置,老鼠是流窜到佛塔之上。老鼠产生嘲笑众人的心理,是众人的盲目崇拜行为让它产生的自我幻觉,因而,这不是真正的位置,也不代表真正的能力,它必然在野猫的利爪下破灭。

据上述解读,作文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老鼠的角度:

1)清醒与自知

2)在其位而不损其位

3)让品德与能力与所处位置相符

4)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5)放弃虚伪的高贵,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6)践踏自己的位置就是践踏自己

2. “位置的角度:

1)能力与位置

2)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3)撼动特权思想

4)位置的力量应该是什么

5)根治位置综合症的力量何在?

3. “善男信女的角度:

1)思想决定膝盖

2)尽信佛不如不信佛

3)做清醒的善男信女

4)他信力是怎样建立的

5)打破位置崇拜

6)信真佛而不是信位置

作文试题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偏差与问题

1.本次写作为讽刺性寓言材料的写作,它的讽刺性价值指向明显,学生在确定中心观点或核心立意时,思维需要进行较大转换,有相当难度。学生容易仅仅围绕讽刺内容而写作,或者拓展至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平向滑行。思维缺乏深度,或在思想态度上不端正,在观点上走偏,在举例方面不当。内容项二等中下或者三等给分。

2.材料中对于老鼠的位置是不是佛的给予并没有明确表示,考生可能针对提供老鼠好的

位置而对进行批判,这不是这则寓言的主要价值指向。考生可能会以此涉及社会上一些官员窃取位置而恣意作恶的例证材料,要分析辩证,不能过于偏激。根据偏题内容多少,内容项二等中下或者三等给分。

3.野猫能看清佛塔上的老鼠所处位置的真相,因为野猫清楚知道,无论放在哪个位置,老鼠终究是老鼠。野猫的出现是为了揭示寓言的寓意的,也不是这则寓言的主要价值指向。考生如果立意为做一个勇敢的斗士”“戳破特权背后的虚伪,也在二等或三等给分。

4.如果学生立意为要珍惜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感恩集体给予自己的位置,属于偏离题意。

5.善男信女跪拜的对象是佛像而不是佛像上的老鼠,考生在评论善男信女的时候,不应立意为批判人们拜错了倚仗特权的小人进而挞伐善男信女。

【范文广场】

寻找真实的自我

一只老鼠因为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便以为自己的地位水涨船高,肆无忌惮地搞破坏。但最终仍逃脱不了被野猫撕成两半的下场。

或许,老鼠临死前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只老鼠,而不是佛,然而当猫告诉它时,什么都已经晚了。没错,正是老鼠没有看清真实的自我,狐假虎威,让它陷于危险之中。生活中,像老鼠一样的人,又会少到哪里去呢?

在环境影响人的时代,人们早已迷失在自我的迷宫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名牌,自己钱多,就高人一等。自己官高,就可以随意伤人,这种现象在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可是,这些人为什么会迷失自己呢?

首先,人们自身都想追求功名利禄,对钱财的渴望早已超出想象。正因为这种急于摆脱的心理,让他们没能看清自己,一味地装富炫财,但他们也仅仅是普通人。为了面子,只能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起来,但当自己得到别人的许可时,自以为高人一等时,摸摸口袋,却早已身无分文。这些人最后沦为老鼠一般的命运,被现实狠狠地抽醒。

虽然,有些人,本意不想沾染世俗,只想安安分分地做自己,可事与愿违。

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人们很难守住真实的自我,一不小心就被不良之风俗刮走了,被奢侈之风给迷惑了,被一些赞美的话所充斥大脑,便利欲心膨胀,人就开始飘飘然,以为自己为什么不能站在世界之巔?能站在巅峰俯视众人的感觉真不是一般的好,怪不得有那么多古时谋权篡位的事件发生,坚守自我,真那么难吗?

坚守自我,不难,但得有自知之明,不可被欲望洗刷你的大脑,像老鼠一样,身处何处,我认为在此。理智是让你看得清世界,看清自己的武器,时刻保持理智,才能在这利欲风暴中站稳脚跟,做任何事之前,学会掂量自己,不可激进,也不可过于保守,站准自己的位置,做适合自己的事。

人有七情六欲,面对一些诱惑,难免会被勾住,但,只要善于运用你的头脑,保持理智,找到真实的自己,就能经得住诱惑,不会陷入利欲的漩涡之中,看看老鼠的下场,就能明白有时候虚浮的繁华不会让你变得高高在上,反而会让你跌入无尽的深渊。

保持理智,去寻找真实的自我吧。

理性地看清权威的真身

我们的时代,信息爆炸中诞生了许多权威、专家和公知。在向他们叩首时,我们不禁反思,他们真的值得我们尊敬和崇拜吗?

我们要理性地看清权威的真身,他们究竟是具有真才实学的学界泰斗,还是借神圣之名狐假虎威的老鼠?要应验明他们的正身,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还要有思想的理性精神。

所以,我们所倡导的怀疑和批判,不是盲目推翻和打倒,更不是从此闭门造车,对一切都

失去信心,我们要的理性,是谨慎的分析,严谨的论证,最终打倒不值得崇尚的偶像。

这些年,我们多少次发现自己心中的神灵竟是江湖骗子?数不胜数!湖南台庸医提倡吃绿豆使急诊人数骤升;无良专家只眼观不上手为金缕玉衣纺织品估价23亿……我们最终幡然醒悟,惊出一身冷汗,但他们造成的社会危害却已无法估量了。

鲁迅在《破恶声论》中说伪士当去,并希望自己的时评会因为时弊消失、社会改良而失去意义。但 鲁迅先生的希望落空了。中国至今仍是伪士当道、恶声盈野。有的权威本就不是自称的专家,是胡编乱造的砖家;有的权威本是权威,但由于受金钱蛊惑,失去了受人尊敬的资格。

我们呼唤真正的专家回归,但更渴望中国人理性的回归。如果没有理性地盲目批判或接受,再多千万个大师也救不了一个狂热的社会。

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我们热衷于批判,从孔孟到马寅初,从左派到右流。但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不理性又被一种狂热取代,那就是接受的狂热。

如何理性?肯本上说,理性在于不妄动。言论既出,无论是出自殿堂级大师还是乡间小民,我们都不能轻易地听信或否定。我们要对任何公知、大师和专家的话存疑,并试着分析解剖。言之成理,我们就把它奉为真理。但若根本没有逻辑,我们就要坚决反对,无论提出者是多么受人景仰的泰斗。

辜鸿铭曾戏谑不少中国人的辫子长在了心里,使我们惯于向权威屈服,实在值得玩味。 当我们理性地看待权威,而不是一见到大师便急着叩首,我们就能够看清他们的真身。是借着名声招摇撞骗的学界老鼠,还是真正的泰斗,也就不言自明了。

切莫恃傲物

一只老鼠在佛塔上安家,每天享受着各种特权与人们的朝拜,竟有些飘飘然,直至一只猫将其抓住仍自称为佛的象征,临死仍不肯醒悟。一只卑贱的老鼠自以为爬到佛像头上便成佛了,其死相之惨状,让大多数人拍手称快,也为那么些人敲响了警钟。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王,人民把他摔在地上……几年前,一位开车进校园撞伤两名学生还不屑一顾的官二代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句我爸是李刚就可视人命如草芥,就像一只站在佛像旁就自恃为佛的臭老鼠,最后落得一个人人喊打的下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在习大大打击贪腐之前,多少官员趾高气昂,即使面对大学里德高望重的教授也敢指手画脚,最后夹着尾巴无处可逃的样子,实在是大快人心。

颇受争议的游泳小将孙杨,在前段时间被查有服用兴奋剂,取消了他的成绩。自孙杨奥运会一举成名,成为全民偶像之后,关于他的舆论也从未消停,超速驾驶,逃训练之类的负面新闻也接连不断。孙杨虽为中国泳界的骄傲,可他的骄傲,也成了他最大的缺点。相比之下,一位更年长、更辉煌的运动员与他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著名的跨栏运动员刘翔,在夺得奥运金牌时名噪一时,可他并没有被盛誉所迷惑心智,即使有着俊朗的外表、磁性的嗓音以及超高的人气,刘翔仍一心扎在跨栏上,在三年后的锦标赛上再次登上人生巅峰。

橡树坚挺而强硬,芦苇柔软而纤细,而在大风中,橡树被折断,而芦苇只是轻轻弯下了头……

不可恃傲物,越是谦让,越是受人景仰:越是恭卑,越是让人敬畏。正如杨绛所说:我是清水,不是肥皂水,所以不能吹泡泡。以一颗谦卑的心,涵养静气,事业可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fb959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4.html

《树作文之芦苇与橡树高中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