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7-02-25 20:51: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与赏析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品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2]

作品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夕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6.穷:尽,使达到极点。7.千里目:眼界宽阔。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的意思)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大意是这样的

  即将漂泊异乡的儿子啊。 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亲手中的线缝做的呀。 临行时让我把这衣裳缝得密密的, 怕的是在外日子久会破损。 谁说做儿子的这颗象小草一样稚弱的心, 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 成语寸草春晖就是从这首诗中简缩而来的。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遥看: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链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解释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2、故人: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3、之:往,去。 4、广陵:扬州的旧名。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6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7、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8、下:沿江顺流而下。 9、尽:消失。 10、唯见:只能见到。 11、天际:天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歌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能回返,两岸猿猴的蹄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蹄声还在回荡耳边,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 2.朝:早晨。3.辞:告别。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5.还:返回。6.啼:鸣、叫。7.住:停息。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文注释: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如果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指边疆,关塞。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3.但使:只要。4龙城飞将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7. 不教:不叫,不让。8. 度:越过[1]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大多数人将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文解释: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词语解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5)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9)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品注释

王维《渭城曲》诗意画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5)故人:老朋友

作品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了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使它适合演唱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的场合,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词句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白话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山 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5、深:另有版本作6、坐:因为。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8、远上:登上远处的。9、山:高山。10、车:轿子。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简要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品注释

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不知:一作秖今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作品译文: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2.疑:怀疑,以为。3.举头:抬头。

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字照应了前句的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译文

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作品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原文翻译:鹅,弯弯的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一对红掌拨起清水波。

字词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2. 项:颈的后部。[2]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诗文题解:全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鹅戏水中图,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创作背景

  这是骆宾王在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3]

作品鉴赏

咏鹅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词句注释宿:住,过夜。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语:说话。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白话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夜宿山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表达了诗人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全诗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2.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孤云独无依"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3尽:没有了。 4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5厌:满足。

释义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背景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的时间已有整整十年了。长期飘泊的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黑,江 明。晓 湿 处,花 城。

诗歌注释

  好雨: 春雨 乃: 就,马上。 发生: 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 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 田野的道路。

  俱: 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早晨。火:这里是指渔火。

  红湿处: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红,花。 花重: 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垂下来。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诗文解释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它随着春风在夜里静悄悄地落下,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洞洞,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言:回答,说。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处:地方。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解读此诗为: 

那一年,诗人上山访师,不遇师而遇一童子,说师傅采药去,只在此山中。诗人顺着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只见云里雾里,他要访的人杳无其踪。

寻隐者不遇》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0768b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9.html

《唐诗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