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 合肥市一中张春

发布时间:2018-08-17 23:07: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以《再探原电池》教学为例

(合肥一中 张春)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认识盐桥的作用,知道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 ,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化学理论到化学电源的成型,学生体验建构实用原电池的过程,以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曲折之路。知道数字化实验对化学探究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双液电池模型的建构,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反应物不直接接触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学生 参与制备干电池,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化学原理运用于生活的巧妙和创新。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氧化剂和还原剂不直接接触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教学策略:

1)四重表征:运用四重表征,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原电池。

第一重为符号表征:如本节课以Zn+CuSO4=ZnSO4+Cu 反应为实验设计基础。

第二重为宏观表征:主要以实验为主线,包括两个学生自主实验:一是体验各种类型的双液原电池(不同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二是自己制作干电池。和两个教师的数字化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电池。

第三重为曲线表征:数字化实验精确测量单液和双液电池电流,并展示给学生。

第四重为微观表征:通过Flash 动画直观呈现盐桥在双液电池中的作用与意义。

2)建构理论: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以能量为主线,在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同化和内化。

二、课程安排和设计

1.微课设计及微课录制

“再探原电池”的微课设计

2.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在课外,观看老师事先录制的微课,完成第一时段的自主学习,控制的时间为:学生看微课+做练习+提问25分钟;教师在课后整理学生所提的问题,设计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进行二次备课)。

3.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

《再探原电池》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习引导】

同学们,为保证学习效率,请您认真观看课前学习小视频,并认真记录和分析,边看边思考,尝试回答任务单中的问题。视频观看结束后可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巩固新知,最后在线完成相关试题。

课程名称:《再探原电池》(教材: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达成目标:通过观看课前教学视频,掌握单液原电池的结构和缺陷,分析改进,搭建双液原电池模型。

学习方法的建议:

1)看:认真观看教学视频

2)记:记要点、疑点和难点

3)思:勤思、善思、深思、反思

4)动:在线提问,互动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课堂外:学习知识

自主学习,自定进度,整理收获,提出问题

课堂内:内化知识

学生: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教师:教师引导,个性指导。

【学习任务】

任务一:思考问题

1.单液原电池锌片表面变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2.通过视频观看,分析单液原电池的电能的利用率。

3.氧化剂和还原剂不直接接触会反应吗?

4.盐桥在双液原电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5.猜测盐桥的使用对双液原电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从电流、电阻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

任务二: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在讨论区内发帖交流

任务三:在线测试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能发生反应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克锌被溶解,外电路中应有04mol电子通过

C.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D.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2.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 在内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产生电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e是正极,石墨是负极

B.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

C.将铁电极和石墨电极对调,仍然是双液原电池

D.导线中的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Fe电极

4.仅从以下所提供的药品和仪器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和仪器,设计一个双液原电池,画出装置图,标出两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尝试写出两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药品:稀硫酸、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钾溶液、氯化钠溶液、三氯化铁溶液、碘化钾溶液、锌片、铜片、碳棒、铁钉、酒精

仪器:盐桥、电流计、导线、烧杯)

三、教学环节

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反馈矫正,答疑解惑

简单讲解平台的习题,展示一些同学们有集中疑问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本堂课来探究这些问题。

环节二:体验实验,感受真知

通过课前学生自学,搭建双液原电池,课堂上用提供的实验药品,体验自己设计的实验,感受真知,总结盐桥的作用和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环节三:发现问题,深入探究

1.氧化剂和还原剂不直接接触也可以反应吗?

2. 用导线代替盐桥,也可以产生电流,这种装置是双液原电池吗?为什么?

3.对比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电流曲线,分析双液原电池电流稳定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电流较单液原电池有所减小,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及对策。

环节四:创设情景,运用知识

结合干电池的组成:锌筒、碳棒、牛皮纸、淀粉糊,通过动画对比干电池与双液原电池,了解干电池各个组成的目的,就可以动手制作干电池。利用锌筒和碳棒为正负极,把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的牛皮纸放入锌筒中作为盐桥。用硫酸铜溶液和面粉拌成糊状物充当电解质溶液,组装成一个干电池。学生用制作的干电池带动音乐卡片发声和发光(或电流计偏转),现场感受化学的魅力,以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无缝衔接。

环节五:在线测试,巩固新知

精选习题,当堂测试,借助学习平台,当堂反馈、评价。

四、教学反思

1.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重在引导和组织

所有实验方案由学生设计,并完成;问题全部由学生发现、解决

2.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字化实验的作用

解决传统实验无法解决的难题

不但验证假设,并且发现新问题,过渡到下一环节(双重功能)

3.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本节课借助复兰科技学习平台,对学生课前自学检测进行统计分析,对教师的二次备

课和课堂问题的设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加强课堂的互动和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4.创设应用环境,促进知识的内化

通过现场制作干电池,让学生体验原电池到化学电源的衍变过程,感受化学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d74c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9.html

《课堂教学设计 - 合肥市一中张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