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边塞诗七首

发布时间:2020-06-13 11:57: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诗名《从军行七首》,“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虽然是乐府旧题,不过这王昌龄是不是真的去从军了呢?我们来看下王昌龄的简历: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如果王昌龄确定是“晋阳”人,那就真的巧了,我们前面读到的“王翰”,“王之涣”都是“晋阳”籍的,都是山西太原人,而三人都姓王,祖上是不是同一个家族的呢?以上简历并没有提到王昌龄出塞从军的事,我们再来看看更具体的相关时间表:

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720年左右,曾居“嵩山”学道。

723年左右,客河东“并州”(山西太原),“潞州”(山西上党)。

724年左右赴“河陇”,出“玉门”。其著作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注:(“河陇”即“河西与陇右”,也就是甘肃西部地区,大致包括今“敦煌”,“嘉峪关”,“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玉门”即“玉门关”。)

726年,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

    王昌龄居然也有到“嵩山”学道的经历。关于从军应是724年,他赴“河陇”,出“玉门”。如果王昌龄早年是靠农耕维持生活的话,那么他不可能去塞外旅游,应该就是去从军了,至于什么职务,没介绍。不过我们有些好奇的是,王昌龄一个从事农耕的人,后来怎么就能写出那么好的诗句?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名句都是出自王昌龄。人,并非有了经历就能写出好诗,而在王昌龄的资料中,我们却没有读到他刻苦读书的经历?这部分历史资料肯定是缺失了。

    我们前面也提到了,王昌龄,王之涣,王翰,三位诗人都姓王,都出自“晋阳”(山西太原)。来看看“太原王氏”的介绍:【“太原王氏”是秦朝大将“王翦”的后代,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唐朝时,太原“晋阳王氏”为“七姓十家”的“禁婚家”。】什么叫“禁婚家”呢,就是这十个家族不能内部彼此通婚,因为他们太有权势了,唐太宗才下此诏令,以便削除他们的家族势力。所以说,王昌龄为“晋阳王氏”之后的可能性很大,只是不知为何落到了农耕为生。正因为源自名门望族的“太原王氏”,王昌龄和王之涣,王翰一样,都自视甚高。不过王昌龄因一度沦为农耕之人,可能更懂底层,也更看重感情。他和很多著名诗人关系都很好,像孟浩然,李白,王维,王之涣,岑参等。足见王昌龄重友情,且有才华,不然孟浩然也不会和他好到一起吃海鲜,竟然“痈疽”复发而亡。王昌龄的诗大概分三类,边塞,闺怨和送别。好,我们来看他的边塞组诗《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字词典故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烧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赏析  王昌龄说,这是一座烽火不断的边塞之城,城西有一百尺戍楼。黄昏的时候,我独自爬了上来,站在这里,感受着海风吹来的秋意。

    这里的“海”究竟指哪里呢?真的不好说,有的说是“青海湖”,说“哥舒翰”在那里筑城,可是哥舒翰筑城是748年的事,王昌龄那时都几岁了,早离开了。应该是指哪个较大的湖泊或河流。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字词典故  “关山月”:【“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乐府题解说:“关山月,伤别离也。”】“无那nuò”:【犹无奈。无可奈何。王维 《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金闺”:【闺阁的美称。】

赏析  王昌龄说,更有那羌笛吹来的“关山月”,那月光让人望而无奈,勾起了一份与那相隔了万里的金闺娇妻,彼此思念的秋愁。

    “关山月”应该是语带双关的,一是指乐曲《关山月》,二是指关山升起的月亮。还有“更吹”,前面海风已经吹来了秋意,这里更吹起了羌笛的《关山月》曲,在心里头就更多了一份秋愁,什么秋愁呢?“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的其二,我们读其一的时候可能会想,这王昌龄是不是已经结婚了?不太清楚,因为他写的并不特指自己,而是普通边塞将士的共有心声吧。不过从其二来看,我们以为,王昌龄的描述还是有倾向的,有“新兵”情结。那些刚到边塞从军的年轻人,哪怕有结婚的,恐怕也结婚没两年吧。也一直在想,为什么王昌龄在其一用“金闺”这个词?如果他真的是在农耕,何来的“金闺”?所以也许还有“新娘”的涵义吧。好,我们来看《从军行七首》其二原诗: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字词典故  “新声”:【新的歌曲。唐 张祜 《宫词二首》“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赏析  王昌龄说,琵琶声起众人起舞,换了新人换了新曲。却总也还是这关山中,那挥之不去,旧时就有的离别情。

    首先,这“琵琶起舞”的是指女子,还是将士呢?我想一般人可能会想到歌女弹琵琶,跳舞。事实在这种烽火不断,最前沿的边塞里,歌女恐怕不好找,更不可能为普通将士们所拥有。“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讲“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可见琵琶在当时是群众性乐器,男女都可能携带,类似于现在的吉他,随时可以弹唱。那么“舞”呢,“李益”写过一首边塞诗《夜宴观石将军舞》,连将军都在舞了,可见舞蹈也是当时军旅中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

    再来讲“新声”,既然是新声,自然是新人带来的了,新兵们带来了新歌曲。而这样的歌曲,其实也还是和过去一样,依然是在诉说着离别之情,思乡之苦。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字词典故  “撩liao2”:【整理。《通俗文》云:“理乱谓之撩理。”】“尽”:【完。】

赏析  王昌龄说,这越理越乱的边愁曲啊,听也听不完;那高高的秋月啊,一直照在那越来越长的长城上。

    王昌龄这诗写得好啊!后代的李煜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边塞的离愁自古有,要问离愁有多长?一代又一代来此戍边的将士,一曲又一曲更换的新声旧情,听也听不完;而自古以来不断修筑的长城啊,却越修越长;高高的秋月,照完古人,照今人,早已看得有愁肠。

    这里提到了“长城”,自然是王昌龄心中所想,那么是不是也有眼前所见呢,如果眼前也有,很可能是指甘肃“敦煌”段的长城。

《从军行七首》其三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七首》其三,读了前面两首诗,我们应该能够明白王昌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著名诗人作好友,他确实很有才华。好,我们来看其三原诗: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字词典故  “关城”:【古代城市城门外造一圈城墙为主城门。称为关城。】“疏黄”:【稀疏枯黄。】

赏析  王昌龄说,关城内的榆树叶,早已是稀疏枯黄。日暮关外,低压的云层与那一望无垠的黄沙混在了一起,模糊了眼前这片征战不休的古战场。

    这里的“关城”,又会是哪个关城呢?不好说,先往下看。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字词典故  “表”:【给皇上的奏章。诸葛亮《出师表》】“回军”:【调转进军的方向;调回军队。】“兵士”:【士卒,士兵。】“龙荒”:【《汉书·叙传下》:“龙荒幕朔,莫不来庭。”颜师古注:“孟康 曰:‘谓 白龙堆 荒服沙幕也。’龙,匈奴祭天龙城,非谓 白龙堆 也。”朔,北方也。】另【“荒服”:古“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

赏析  王昌龄说,多想表奏皇上啊,请让我们带着军队杀回去吧,去掩埋那些沙尘中被遗弃的白骨,莫再让我们的兵士们躺在那里,与那“白龙堆”荒漠的风沙一起哭泣。

    这里有个关于“龙荒”解释的问题,“龙荒”有个出处是《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是唐朝著名历史学家(581~645年),而“孟康”呢,是三国魏晋时的著名学者。在字词典故中,我们摘抄了“颜师古”的注,他纠正“孟康”关于“龙荒”的龙,认为是“龙城”,而不是“白龙堆”。问题是,“颜师古”的理由呢?“孟康”毕竟是三国时代的人物,应该更了解《汉书》。而从王昌龄这首诗出发,这“白龙堆”的地点很有特殊意义:【“白龙堆沙漠”,《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书·西域传》载,“楼兰国最在东陲,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水经注》说在“罗布泊”东北即“白龙堆沙漠”。丝绸之路在“古鄯善”境内的线路,曾经有过两条,其中一条就是由“阳关”西行,过白龙堆沙漠,从“罗布泊”西北岸经过,至现在的“古楼兰”或海头遗址。】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其六中,就提到了“楼兰”。而“白龙堆沙漠”是去“楼兰”的必经之路,在那里死了很多汉唐将士。由此倒推,王昌龄应该是写于敦煌一带,但具体哪个关城还不好说,也许是汉代玉门关,又或者是阳关,我们是倾向于瓜州的锁阳城。

  认为“龙荒”是指“白龙堆”荒漠的另一个理由是,王昌龄生于698年,而颜师古死于645年,王昌龄读《汉书》很正常,而是否读到近代“颜师古”芙蓉相关解释,就很难讲了(非必读,还有传播问题)。因此他在诗中使用的“龙荒”,意思偏向“孟康”意见的可能性更大。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个地名:“青海”,“雪山”,“玉门关”和“楼兰”,这几个地名有些分散,以至于历史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解释,很多人颇多不解。我们在研究“王之涣”的《凉州词》中,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探究,他究竟创作于何地。本来以为他创作于甘肃瓜州的“锁阳城”,最后还是认为他其实是创作于长安,但是创作的素材来自他的经历。王之涣的“一片孤城”可能是“锁阳城”,而这“锁阳城”在王昌龄的这首诗中,似乎得到更多的印证。在“锁阳城”这个位置,可以看到“祁连大雪山”,绵长的“祁连山脉”是“甘肃”与“青海”的分界线,所以看到大雪山上的“长云”,说是“青海湖”飘来的长云,一点问题都没有。“锁阳城”在汉代“玉门关”东面两百公里处,用“遥望”也很合理。“楼兰”与“敦煌玉门关”,隔着“罗布泊”与沙漠(包括“白龙堆”沙漠)。如此四个地名都全了。

     通过更高的视角来俯瞰,这四个地名是全了,也确实都有联系。不过,如此大跨度的诗歌描写,我们前面似乎并不多见。就像王之涣的《凉州词》,原本我们锁定创作地点可能是“锁阳城”,但不能很好地说明“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头一句。

     那么为什么从“王翰”,“王之涣”,再到“王昌龄”这里,都出现了所谓的创作地点的争议呢?“王翰”的《凉州词》很可能就不是写在边塞,“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明明看不到太阳下山,却一开口就是“白日依山尽”,而王昌龄,明明人在甘肃,却开口就是“青海长云暗雪山”。

     事实,我们的“路路川漫游诗境”是从晚唐的李商隐写起的,然后往前整理,不知不觉,来到了“盛唐”。恰恰是此时的诗人们处于“盛唐”,而有一种特有的时代精神,并在他们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像李白,酒一喝“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哪里是坐在黄河边写的。王翰,酒一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真的是去坐在战场边吗?就连年轻时的杜甫在《望岳》中也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个壮观的开场白。这是“盛唐”的时代精神,是盛唐诗人豪迈的情怀。好,我们来看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七首》其四原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赏析  王昌龄说,青海湖飘来的长云啊,暗淡了祁连雪山,我站在茫茫戈壁的孤城上,遥望着玉门关。

      当时的“青海”应该是为“吐蕃bo1”所占据,与唐军处于拉锯战格局。所以这里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可能有一种忧患的意味。而“孤城”很可能就是我们说的“锁阳城”,唐代的“玉门关”事实已经移到瓜州“晋昌县”北。我们认为诗中的“玉门关”应指敦煌附近的汉代玉门关。因为那里过去就是大沙漠,符合下面“黄沙百战”的场景,再过去就是“罗布泊”与“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字词典故 “穿”:【穿透,凿破。《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楼兰”:【“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新疆罗布泊西北岸)。】“终”:【人死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长终而不得反。”】

赏析  王昌龄说,在玉门关那片黄沙漫漫的古战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身上金甲多为风沙与兵戈所穿破,然他们却毅然发誓,不破“楼兰”,死不回还。

    这里有个细节,“楼兰国”在汉朝的时候颇多征战,可是到了“北魏”,“楼兰国”就被灭消失了。所以王昌龄或者是穿越地回到汉代,又或者是以“楼兰”指代西域的突厥据点,以表现唐朝边军的英雄气概。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七首》的其五,这里出现一个地名“洮tao2河”:【洮河,位于甘肃南部,是黄河上游第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西倾山”东麓,流经甘南,定西,临夏等地,在“刘家峡”上游汇入黄河。】还有一个民族和古国名“吐谷yu4浑”:【“吐谷浑”(公元313~663年),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吐谷浑”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吐谷浑汗国”是以第一代可汗的名字做姓氏及国号。】

      现在问题又来了,我们在“吐谷浑”的介绍中看到了,“吐谷浑”这个古国在663年就被灭了,王昌龄你724年的时候,去听谁说捉到“吐谷浑”的?呵呵。所以说,盛唐诗人的诗风,我们要了解,他们常有写虚的时候,好像梦回过去一般。就像“巴顿”,他会站在古战场,说这里我来过,那场战争,我就在里头。所以这里的“吐谷浑”可能是用来比喻“吐蕃bo1”。

    如果是套用在唐军与吐蕃的战争中,根据诗中的“夜战洮河北”,我们倒是找到一个战史“武街之战”:【开元二年(714年)十月,吐蕃再次向渭源发起进攻。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欲亲征,发兵10余万,马4万匹。初十,“薛讷”率大军至“武街驿”(今甘肃临洮东)抗击吐蕃军。陇右群牧使“王晙”则率2000兵马奔袭20里外的大来谷口,配合薛讷大军作战。吐蕃大将“坌ben4达延”于此驻有10万兵马。王晙选勇士700人着吐蕃服装,分为前后两队,乘夜偷袭蕃军。其前队杀至营中大喊,五里外的后队则擂鼓吹号角助威。吐蕃军以为唐军主力赶到,惊恐之中,自相残杀,死者万余。王晙率军获胜后,即挥兵“武街驿”。再次选壮士乘夜偷袭吐蕃军。吐蕃大军乱作一团,薛讷亦率兵杀到,前后夹攻,大败吐蕃军。唐军乘胜追杀至“洮水”(今甘肃临潭西北),复战于“长城堡”(今甘肃临洮境),大败吐蕃军,斩首1.7万,截获牛羊120万头。蕃军见无退路,誓死抗争,将薛讷军先锋、太子右卫率 丰安军使郎将“王海宾”围入其阵,而唐将嫉其战功,迟不发兵增援,终至其战死沙场。薛讷率军赶到后,吐蕃全军覆没,横尸遍野,洮水为之不流,蕃将“六指乡弥洪”被擒。唐军前后共杀吐蕃军数万人,尽得其所掠羊马。】

    这场“武街之战”就发生在“洮河北”,也是前军乘夜偷袭,吐蕃军大将被生擒,情节和王昌龄的这首诗完全相符。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王昌龄写的就是这场战役,只不过是用“吐谷浑”来指代“吐蕃”大将而已。资料显示王昌龄是724年出塞的,那么他写的其实是十年前的战役。好,我们来感受原诗: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字词典故  “日色”:【日光。】“辕门”:【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赏析  王昌龄说,大漠上风尘弥漫,日色如此昏暗。然而此时,大军的红旗却半卷着出了辕门。

    “日色昏”不仅是大漠风尘的遮挡,还因为已是日暮黄昏。那么红旗为什么是“半卷”呢,其实就是偷偷出营,准备去偷袭吐蕃军,自然不会是红旗招展,而是“半卷”着出了大营。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赏析  王昌龄说,大军还在行进中,前军已于夜里战斗在“洮河”北了。当大将军到达的时,前方已传捷报,生擒了敌酋“吐谷浑”!

    看了“武街之战”,再来读王昌龄的这首诗,读起来就生动多了。

《从军行七首》 其六 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七首》其六,这里有两个地名,“楼兰”我们前面有介绍过,“碎叶城”:【“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位于“中亚”,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重要城镇。它与“龟qiu1兹ci2”,“疏勒”,“于阗tian2”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曾经多次修筑城墙,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长安城”而建。】好,我们来看其六原诗: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字词典故  “胡瓶”:【胡地产的瓶子。最初的材质为金银的贮酒或贮水器具。发源与使用地是“波斯”,“粟特”及“东罗马帝国”,后来传入我国。”】“落膊”:【胳膊垂挂。意思参考 南宋 陆游 《秋兴》“何如陆子山行有乐,胪膊常悬酒一壶。”】“紫薄bo2汗”:【即“紫薄汗马”,骏马名。】“团”:【圆形。】

赏析  王昌龄说,胡地的酒瓶垂挂于胳膊下,胯下是高高的“紫薄汗”马。抬头望,“碎叶城”西的秋月真圆啊!

     这“紫薄汗”可能是一种汗血宝马的名字。“碎叶城”已经是最西边的边陲了,而王昌龄却写“碎叶城”西的月亮,这里或者隐含着继续往西拓边的豪情。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字词典故  “明”:【白天。】“敕chi4”:【帝王的诏书,命令。】“星驰”:【星夜飞驰。】“封”:【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名号登赐给臣子。】“君”:【君王。】

赏析  王昌龄说,想当初,白天接到皇上诏令,星夜赶回了长安,接受赐给的宝剑。告别君王后,真想一夜就攻取下“楼兰”。

    怎样评价王昌龄的这首诗呢?说实在,跳跃确实有些大。前面是“碎叶城”,后面又跑回“楼兰”了,所以说,在这里“楼兰”还是虚指,指代敌方的关城。而我们也只能处理成,王昌龄在描述某位将军在“碎叶城”,望着秋月回忆出征。“明敕星驰”也是翻译难点,按说“明敕”也可以是一个词,明白训示的意思。而“星驰”也可以是另一个意思,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意思是天下俊才如繁星闪耀,所以这里的翻译有得探讨。

《从军行七首》 其七 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七首》其七,本诗中提到了“玉门”,可是玉门附近并没有什么山,可见我们又要跳跃地看了,这恐怕是王昌龄在长安跟人家介绍“玉门关”那里的情况。好,让我们来感受原诗: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字词典故  “山嶂”:【状如屏风的山。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山嶂远重迭;竹树近蒙笼。”】“烽”:【战火。】

赏析  王昌龄说,想去玉门关啊,那可是有几千重的山峰屏障,而且山北山南总是有战火发生。

     可能是王昌龄回到了长安,人家问他怎么去玉门关。他就说,要去玉门关啊,隔着几千重山呢。很显然,主要是指“祁连山”,在祁连山的北面是“河西走廊”,不时有战事发生;在祁连山的南面是青海,那里是吐蕃根据地,更有战事发生了。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字词典故  “远戍”:【边境的军营,城堡。】“火”:【烽火。】

赏析  王昌龄说,那里的人,大都依在边疆的城堡居住。一路上要想看到人啊,必须先看远处哪里有烟火;在那里,人们一般都骑马,而马一踏入深山呢,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王昌龄这里主要是突出“河西走廊”的地广人稀,基本靠骑马行走,而马一进入深山,很快就没影了,因为山高林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51516b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d.html

《王昌龄边塞诗七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